APP下载

武平县蜂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探讨

2022-04-02刘春盛林香燕钟亮生

福建畜牧兽医 2022年2期
关键词:武平蜂产品养蜂

刘春盛 林香燕 钟亮生

(1.武平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福建武平 364300 2.龙岩市石燎阁蜂业有限公司 福建武平 364399)

1 发展现状

福建省武平县地处闽粤赣三省结合部,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县域面积2 630km2,下辖17 个乡镇(街道)、225 个村(居),人口约 40 万。 县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盆地与峡谷相间,地貌复杂多样,森林茂密, 森林覆盖率79.7%, 原始阔叶林占40%以上,是全国“林改第一县”,境内的国家级梁野山自然保护区保持较完好的天然原始森林, 使该县具备了蜜源分布广、流蜜周期长、花期不间断等较适合蜂产业发展的优势,近年来,在“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战略的引领下,蜂产业得到较大发展。

1.1 蜜蜂养殖成效显著 蜂产业是该县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特别是2017 年林改工作会议以来,在政策利好及市场需求的带动下,蜜蜂养殖迅速发展,养殖规模、养殖区域、产值均名列福建省龙岩市前茅。2021 年结合武平县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对蜜蜂养殖现状进行了普查,结果显示,全县 17 个乡镇(街道),均养殖蜜蜂;225 个村(居)中,有182 个行政村养殖蜜蜂,占全县村(居)的80.8%,全县共1 147 户养殖蜜蜂29 427 箱,品种均为华南中蜂, 饲养环境均为定地饲养, 蜂蜜产量294 250 kg,产值约 3 000 万元,见表 1。

表1 武平县蜜蜂养殖现状一览表

1.2 蜂业品牌建设初显成效 武平先后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15 家、蜂业公司1 家、养蜂协会1 个,注册了“石燎阁”、“梁野仙蜜”等商标,截至目前,有国家级养蜂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 家、 市级龙头企业1 家,福建省著名商标1 个;2015 年,以武平为主的蜂蜜入选了龙岩市人民政府评定的 “闽西八大鲜”;2020 年10 月, 武平蜂蜜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3 蜂产业链条逐步延长 武平蜂产业的链条得到逐步延长,截至目前,建成集农旅、科普为一体的蜜蜂展览馆1 家, 蜂产品 (蜂蜜) 生产、 加工企业1 家,开发了蜜蜂酒、蜂胶保健品等系列产品。

2 武平蜂产业的发展优势

2.1 蜜源丰富,发展空间大 武平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温热湿润,干湿季节明显,年平均气温17~19.6 ℃,无霜期为280 d,年降水量一般为1 500~1 900 mm,年日照1 758 h,有利于蜜源植物开花泌蜜;土壤肥沃,具有成片的阔叶林和较多乌桕、山乌桕、鹅掌柴、柃(野桂花),是蜜蜂的主要蜜源,全县果园面积5 800 hm2,也是蜜蜂的重要蜜源,据有关专家测算, 武平的蜜源, 可容纳中华蜜蜂约50 万箱,目前仅3 万箱,养蜂业发展空间大。

2.2 生态环境优越 武平县生态环境优越,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县域内空气清新,空气质量指数年均值为41,全年99.4%以上天数达到优良级别, 负氧离子含量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 “空气清新”标准的3 倍以上,是中国气象协会命名的“中国天然氧吧”,优越的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于蜂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3 政府支持 武平县委、县政府把蜂产业发展作为“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蜂产业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产业来抓,出台了产业扶持政策,促进蜂产业发展。

3 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反馈问题 2021 年7~9 月,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组织相关人员对县内的蜂产业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业主反映的问题集中在蜂农培育及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等方面。

3.1.1 蜂农队伍培育乏力 一方面, 蜂农文化程度低,科技素养较差。 根据武平县养蜂协会统计,蜂农学历小学和初中文化占70%以上,学习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近60%蜂农还是按传统的方法养殖蜜蜂,导致蜂蜜产量较低,质量参差不齐。 另一方面,蜂农队伍老化,后继乏人。据调查蜂农2021 年平均年龄达54 岁,50 岁以上占52.6%,养蜂场地处山边或林缘,位置较偏僻,生活艰苦,缺乏吸引力,导致后继乏人。

3.1.2 养蜂规模偏小 以养蜂业最发达的万安镇为例, 全镇共 38 户养蜂户,100 箱以上的 8 户, 占比21.1%;100 箱以下的 30 户,占比 78.9%,其中 50 箱以下的24 户,占比63.2%。养蜂规模偏小,养蜂箱数分布见表2,万安镇的养蜂规模尚且偏小,其它乡镇的养蜂规模更小。

表2 万安镇养蜂箱数区间分布一览表

3.1.3 标准化生产滞后 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蜂农重数量、轻质量,生产的蜂产品在颜色、浓度等方面差异很大。

3.1.4 金融及项目扶持不足 据统计,2013-2019 年行业主管部门对蜂产业的项目支持资金仅43.9 万元, 由于养蜂业现有资产在银行无法质押贷款, 较难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目前, 未开展蜜蜂保险。

3.1.5 蜂产品质量不高 个别蜂农农产品质量意识低下,未按照农产品质量要求生产蜂产品,甚至惨假造假,严重影响了蜂产品质量安全及公共品牌形象。

3.2 蜂农反馈问题 2021 年10~12 月,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养蜂较为集中的城厢镇长居村、桃溪镇新华村的蜂农进行了走访调查,蜂农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蜂产品营销、 蜂农与果农的联动方面。

3.2.1 蜂产品滞销 受蜂产品营销队伍薄弱、 销售模式单一等因素影响, 蜂蜜大量积压, 蜂蜜价格暴跌, 从 2020 年的 80~100 元/kg 下降至 2021 年的50~60 元/kg,跌幅超过62.5%,在蜂蜜积压及价格暴跌的双重重压下,蜂农收入锐减。

3.2.2 蜂农与果农的联动机制缺失 果园因防治病虫害,需要在花期喷洒农药,部分农药会造成蜜蜂死亡,部分农药对蜂产品的质量安全存在重大隐患,蜂农迫切需要蜂农与果农的联动机制,减少损失,同时保障蜂产品质量安全。

4 对 策

武平的蜂产业取得了较好发展,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发展壮大蜂产业,增加蜂农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规划先行,强化蜂农队伍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大项目、金融扶持,花大力气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尤其是新媒体营销队伍建设,从而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蜂产业[1-5]。

4.1 规划先行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蜂产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规划先行,编制武平县蜂产业发展规划,确立蜂产业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4.2 加强蜂农队伍建设 鼓励年轻人和残疾人养蜂, 对致力于养蜂业的年轻人和残疾人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通过“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等项目为蜂农提供养蜂的实用技术培训,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对蜂农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掌握养蜂新技术,了解市场信息,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4.3 扶持行业协会发展 蜂产业行业协会是行业自律和管理组织,是蜂农联系政府、企业、用户的桥梁,是联结生产、加工、销售的纽带,也是蜂农相互交流、借鉴、合作的平台,政府要通过加强指导,贯彻落实相关法规、政策,资金补助,示范项目建设等方式扶持、促进蜂产业行业协会健康发展。

4.4 鼓励蜂业专业合作社发展 积极鼓励蜂农组建蜂业专业合作社,依托专业合作社这一组织平台,为蜂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蜂农的后顾之忧, 使蜂业生产从过去的一家一户简陋单一的小作坊生产, 逐渐向以合作社为龙头的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

4.5 制定标准, 强化按标生产 制定华南中蜂品种、养蜂技术、武平蜂蜜产品标准等系列标准,可由武平县养蜂协会制定团体标准,指导会员按标生产,按标生产的蜂产品, 统一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上市销售,待时机成熟后,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

4.6 加强金融及项目扶持 通过行业协会组织蜂农互相担保,市、县农业信用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等方式解决蜂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养蜂大户、蜂农的融资问题,探索开展蜜蜂保险,降低蜂农的养殖风险。整合农业农村、林业、科协、残联等部门资金,扶大扶强蜂产业龙头企业。

4.7 落实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行业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 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蜂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教育,加强蜂农、企业业主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建立蜂产品“一品一码”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让蜂产品实现可追溯;市场监管部门要严厉打击造假售假蜂蜜活动, 震慑参假、 造假分子。

4.8 强化蜂产品营销 蜂产业要发展壮大,市场营销是重中之重。一要强化品牌打造,融合武平区域特色的乡土文化, 结合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优势,打响“林改第一县”武平蜂蜜品牌。二要强化新媒体营销,蜂产品是一种适合新媒体营销的产品,要通过直播带货、 网络团购等新媒体营销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三要强化新媒体营销队伍建设,通过培训、示范等方式加强新媒体营销队伍建设。

4.9 健全蜂农与果农的联动机制 养蜂行业协会要积极宣传蜜蜂授粉对果园的重要作用, 提升果园业主的互惠意识,同时由属地政府牵头,建立果园用药通报机制,在果园用药的一定时期内不牧蜂。

猜你喜欢

武平蜂产品养蜂
养蜂振兴待后生—拜读张莉代表建议有感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Walking on Fire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All Is Well
Major Obstacles in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for Chinese Senior High Students
伊春市青山林场蜂产品营销策略浅析
世界蜂产品生产与贸易状况分析
《海外文摘》在京召开“尹武平散文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