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普艺术中美术与波普设计的互通

2022-04-02高馨月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互通

摘要:波普艺术和波普设计都与流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们两个都看生活里的文化和习惯,所以老百姓的一些喜好他们思想的重要来源。所以,他俩都有很深的根基在流行的许多文明中。采用对潮流文化的部分要素使用,产生艺术与生活更加贴合的结果,使消费者想要的需求得到满足。波普艺术与波普设计有着相似的出发点和呈现方式。由此,常常可以看到日常生活用品或大众流行文化产品的形象被直接的運用到作品之中。通过这种对大众生活中现成品的直接运用的展示方式,博得大众的喜爱。

关键词:波普艺术、波普设计、互通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波普设计的出现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新的设计风格。其产生的原因是经济发展较好,社会发展较快。设计师们开始关注群众的喜好和一些社会热点,战后年轻人们喜欢的和感兴趣的成为一种焦点,年轻人的这种想法的产生来自于周围的文化影响以及消费观念导致的,这个时候群众们喜欢的包括关注的点与之前有明显对比 ,原来喜欢冷漠单调的现代主义设计。英国的设计师最先发现了这种需求,然后开始研究符合这种需求的文化表现形式,尽量设计能够符合群众对现在兴起的这种现状下的产品。这些作品所展示的波普艺术家的基本思想是: 通过将艺术植根于流行文化,他把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义,让艺术和生活融为一体。艺术批评家阿洛维认为,独立群体的主要成就是把审美关注的中心转向人们的生活环境。他们的经验是致力于研究的图像和物体,让我们着迷,因为这些物体渗透到普通的活动很大的穿透力,影响大家的生活方式。艺术家们发现的这个现象让我们始思考我们与周围文化环境的关系。

在波普艺术和波普设计的很多作品当中,能看到两者在对大众流行文化元素的孜孜不倦的表现。原因是他们有相同的想法。不管贴合了艺术和生活距离的波普艺术,还是受消费者喜欢的、符合他们想法的波普设计,都必须感受生活,在符合大众生活的层次进行创作。在1950年左右年代,流行文化风靡一时。所以,波普艺术与波普设计要想实现自身的理念,对大众流行文化元素的表现成为两者首当其冲的选择。这也就不难解释波普艺术中为何会存在大量的与当时大众生活密切联系的、被大众所熟知的物品。就波普艺术而言,其对大众流行文化元素的表现是显而易见的,像安迪·沃霍尔作品中的可乐瓶、名人肖像等,都是直接将流行文化元素照搬到作品之中。虽然波普设计也存在着对大众流行文化元素,但其表现形式并不像波普艺术那样直接。例如,波普设计中平面设计领域的作品多集中体现在唱片的封面设计和表演海报设计以及一些书籍封面设计、漫画插图等等。像维特斯卡的一些作品这些平面设计领域与音乐、电影、体育相关的一系列作品都显示了波普设计对当时大众流行文化的关注与表现。

我们说起在波普艺术中使用现成品时,杜尚是我们都熟知的。杜尚是现成品艺术的创始人之一。他觉得艺术是一种概括的表现形式。例如,作品《下楼梯的裸女》、《大玻璃》,在作品中大量运用现成品。波普艺术家奥登伯格的作品中“现成的东西”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他的作品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复制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在他的作品中,他可以找到从快餐到工业产品到各种废物的一切,五花八门的现成品。奥登伯格借用杜尚的现成品策略,他的作品主要是用石膏制成生活中所需要的物品外形一样的雕塑。他用一些真实的场景,搬到画廊里的材料从卧室、商店、街道等地方挑选,例如,作品《大汉堡》、《书信中的幽默》等。20世纪60年代中期,奥豋伯格开始在一些生活必需品的造型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雕塑创作,并将其放置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这些作品有很多被放大的东西,像衣服夹子,棒球和手套,口红和刀片,瑞士军刀和其他东西。这些现实生活中的“现成品”通过艺术加工完全弱化了它们的功能特征,转而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这些作品也成为了美国消费时代纪念碑。

无论是波普艺术中美术的“现成品”还是波普设计中的“现成品”,都是当时大众流行文化的代表符号。正是因此,这些承载着大众流行文化所具有的通俗的、有魅力的、流行的、批量生产的等特征的“现成品”才会被纳入到波普艺术及波普设计的表现手法中来,以其通俗性和流行性来实现波普艺术中美术与波普设计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杨思睿.当代波普艺术与设计的视觉表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4):96-97.

[2]吴梦洁.论波普设计的理论研究及其艺术新样式[J].中国民族博览,2017(07):176-177.

[3]刘海霞.浅谈波普艺术与波普设计[J].艺术品鉴,2016(10):47.

[4]杨参天.波普艺术与波普设计的因缘与离合[J].设计,2016(15):66-67.

[5]刘俊生. 波普艺术与波普设计的互融与互异[D].河南大学,2008.

[6]林碧曦. 大众消费文化与波普艺术的关联性研究[D].湘潭大学,2020.DOI:10.27426/d.cnki.gxtdu.2020.001098.

作者简介:

高馨月(1998.6—),女,汉族,籍贯:吉林长春,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2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专业

猜你喜欢

互通
王春书
论大庆西环高速公路建设的必要性
改变观念,创新管理,做学生的贴心班主任
乌克兰的语言状况及语言互通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区域校企互通网络平台的指向与设计
殊途同归
殊途同归
基于号码携带的VoLTE网络互通研究
资本市场进入“互通”时间
论黄庭坚诗学思想和书法理论的互通与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