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于思政教育研究

2022-04-02张丽美

教育文化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融入思政教育

张丽美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思想建设的主题,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社会主义属性,它的价值基础、理论体系及主要内容与高校思政教育课程高度契合,将其融于高校思政教育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于思政教育,拓宽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碎片化”“形式化”问题的解决,能更好地帮助高校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思政教育;融入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22)02-0030-0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新时代思想建设的创新成果,是新时代的思想教育主题,应该贯穿于思政教育始终。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很多知识点契合了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需求,将其融入思政教育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被纳入高校思政教育领域,其授课形式一般以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然而,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系统的教学活动,仅靠几次专题活动并不能保障教学效果。

很多学者讨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问题:有的认为,应该在原有的四门思政课程基础上增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以承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任务。这种观点忽略了师资配备问题,除了民族院校之外,其他学校不一定有足够的教师胜任这门课程。有的主张在某一门思政教材中,增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章节即可。这个办法操作的难度在于,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完成教学内容。对此,本文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于思政教育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于思政教育的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本质上是民族身份认同教育,即各民族成员将自身归属作为一体的中华民族,认同指引中华民族前行的发展道路、理论基础、政治制度和领导力量,认同支撑中华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共同体价值[1]。而“发展道路”“理论基础”“政治制度”“领导力量”“中华文化”“共同体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复兴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用于高校教育,可以解决新时代“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高校四门思政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大学生成为拥有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体系的人才,是解决高校教育“培养什么人”的理论武器。从这个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不仅有相同的教学目标,还有共同的基础理论知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过程是不断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完善历程进行解读和认知的过程,是不断加强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认同的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本身具有社会主义属性,并服务于社会主义道路,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本质所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从这个层面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政治属性皆是社会主义性质,二者教学目标皆为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培养所需人才,都是为了解决高校“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属性解决了高校“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与思政教育目标有很高的契合度,为其融于思政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价值基础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学中的指导地位

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教育教学各方面”“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2]。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教学系统中的指导地位,保证中国文化思想教育的发展方向,确保培养的人才为国家所用,为民族所用,为社会主义事业所用,确保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的未来支撑力量。中国共产党就是依靠这个强大的理论武器,在千疮百孔的大地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硬是把十几亿人口负担转化为工业文明发展中源源不断的人口红利,检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的可行性,进一步增强了教育界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理论思想建设的决心,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属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中共领导集体的开创性成果,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意识形态导向都是马克思主义。高校思政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意识形态导向自然也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政治基础。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学

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途径就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深层基础,而文化认同的核心及关键就是增进各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爱国主义是民族凝聚力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源泉[4],爱国主义强调的信念、意志、情感等精神要素对民族共同体起到了支撑、导向、激励、整合作用[5]。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历朝历代中国先民们认同当朝当代政权的情感表达,演变至今,是中华各民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多元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的身份认同,蕴含了中国各族人民与国家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形成与复兴共进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在民族危难时期可以整合一切政治分歧和政治诉求,凝聚各民族力量成为“政治共同体”;在民族危难过去时,政治分歧和政治诉求可能上升为各民族的第一需求,集中体现在教育立场上,但维护祖国统一、防止民族分裂是所有分歧的底線,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中心思想。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培养人才,是对大学生进行党性教育、价值体系教育的核心思想。可见,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地整合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价值需求,在任何时代、任何阶段、任何领域都不过时。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于思政课程教育提供了价值基础。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涉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处理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大学生的民族观、历史观、国家观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形塑大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国家观本来就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本职工作,这些指导思想正好满足了新时代思政教学的需要。

1.党的民族理论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内容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指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国化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在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过程中摸索出的,适合我国民族实情,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一套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不同时期针对当时的民族问题召开民族工作会议,讨论如何开展民族工作,最终形成指导民族工作的理论和政策。在1957年召开的民族工作座谈会上,周恩来从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共同目标出发,提出反对大民族主义,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特别要反对大汉族主义,以防民族分裂,并就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繁荣和社会改革,民族自治权利和民族化等问题作出指示[6]247-248。1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强调,“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吹响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号角。2005年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重点研究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目标,制定有关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核心要义的“十二条”,对“民族”内涵进行定义,对中国的民族问题现状进行定位,确定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加快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2014年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八项坚持”,提出“四个认同”“四个自信”等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民族理论。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开展了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战,使中华民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各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国家进入“强起来”的民族振兴时期。

中共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开展民族工作的指示形成了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体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当时的民族问题、社会主要矛盾、国家发展目标的演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需要巩固革命果实,在世界民族之林站稳脚跟,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建设小康社会,再到中国富起来,经济持续良性发展,全国实现小康社会,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冲刺。这一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体系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初衷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防止民族分裂,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凝聚民族力量,成为振兴中华民族的“合力”支撑。其变化过程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国家发展、民族发展、社会发展,践行“共同奋斗”精神,印证“共同繁荣发展”理念的过程。这套理论体系是多民族国家主导“多元”、强调“一体”的指示,是思政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2.“五个认同”教育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 “五个认同”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开创性的民族理论。2014年5月,他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四个认同”理念;同年9月,他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论述有关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时指出“四个认同”的重要性。2015年8月,他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增加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此后,“四个认同”扩展为“五个认同”。2021年8月,他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以此“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7]。可见,“五个认同”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时代需求。

“五个认同”教育的目标和意义各有侧重:“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教育,目的是为了使大学生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族祖先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近代百年屈辱历史中,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时刻谨记“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如此,可有效地防止大民族主义尤其是大漢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这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教育,可帮助大学生认识并认同自身的民族身份,使大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内涵与外延,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与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8]252,是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将促进民族大团结意识融于灵魂深处,自觉反对一切危害民族团结的言行,以此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教育,可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8]252-253,帮助大学生养成尊重各民族风俗文化的习惯,锻炼出正确分析和处理民族关系的能力,形塑正确的文化观,成为推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教育,重点在于中共党史的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华民族走上独立、自由、发展、富强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是各民族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为民而生、为民而存,以此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唯一一条可以拯救中国的道路,是复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是中华民族给世界发展提供的成功经验,以坚定其维护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五个认同”教育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集中体现,更是新时代各行各业稳定转型的精神源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都要开展的教学内容。

3.“八个坚持”为高校“怎样培养人”指明了方向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了“八个坚持”,囊括了国家意识形态处理民族问题,指导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为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方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解决了高校教育工作中“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坚持党的领导”,指各行各业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切教育都必须坚持的原则。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带领中国人民开展武装斗争,浴血奋战,先后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清了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用很长一段时间摸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9]。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人民基本解决温饱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历史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直至新时代的到来,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助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换来的信任和尊重,是中国56个民族共同的选择,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都应牢记并坚守的准则。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唯一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为“独立”计,为“解放”计,为“温饱”计,为“富强”计探索出来的“强国富民”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推翻了三座大山“站起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完成了“富起来”的历史任务。新时代的来临,中华民族面临着更加严峻和复杂的国际纷争与竞争,唯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能完成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转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明白道路的艰辛方可坚守道路,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方能为社会所用,为国家所用,为民族所用。

“坚持维护祖国统一”,是所有社会行为的前提,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中国经历过国破家亡,体验过国弱民无助,各族人民明白维护祖国统一是共同的生命底线。维护祖国统一不是简单地喊口号,而是表现在经济实力的高速发展上,表现在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上,表现在社会秩序的井然有序上,表现在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上……这一切需要无数知识精英的“合力”垒砌,高校正是“合力”的滋养地,而“坚持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是聚拢“合力”的引力。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是马克思主义者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一般可通过对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的建设而体现。多民族国家在将政策法规中的“民族平等”转化为现实中的民族平等时,走的路会更长一些,花的时间会更多一些。2020年中国完成“脱贫攻坚”战,使全国进入小康社会,使民族平等的社会化又进了一大步,完成了几代人的夙愿。“平等”是“民主”“自由”的前提,三者相互影响,是现代民族国家发展的主题,也是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现实中的民族平等,体现在经济收入差距的缩小上,体现在文化交往交流中的平等地位上,体现在宗教信仰的自由选择上,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全面改善上,体现在受教育权利的保证和机会平等上……这一切又是国家主人翁意识的体现,是凝聚民心,联结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具有号召力的思想。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多民族国家的成功经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之一,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特有的政治文化,是中国人都应了解并尊重的社会制度,是高校需要传播的法律知识和政治常识,大学生应成为这项制度的实施者、守护者和完善者。

“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在革命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成功的法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武器。各民族只有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发挥最大的积极主动性,以主人翁精神,成为共同繁荣发展的源源不断的源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最根本的法宝。民族地区发展了,地区间、民族间贫富差距才会缩小,各民族过上了小康、富裕、和谐的生活,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和发展“平等、和谐、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高校教育应自觉成为这个愿望的守护者,培养出更多实现这个愿望的践行者。

“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这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8]51,可使中华各民族形成“石榴籽”般的民族关系,将个人力量合聚成流,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之所在,是高校思政教育之所求。

“坚持依法治国”,是“民主”“自由”“平等”的保障。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社会的基本方略,不管是处理民族问题,还是解决社会问题,都要以法律为准绳。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养成用法律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具有用法律解决社会事务的能力。因此,“法治”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

“八个坚持”全面概括了“如何正確看待民族问题,怎样正确处理民族问题”[8]52,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需要运用的理论、策略、制度、法律知识,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指示,还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坚守的原则,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怎样培养人指明了方向。

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对习近平同志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种实践,是高校更好地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10]的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属学科不同,知识侧重点也不同,但其理论基础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二者学理相通,具有融合教学的先天条件。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于高校思政教育中,符合高校思政教育的社会主义属性,拓宽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提高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境界,解决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碎片化”“形式化”问题,同时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跳出了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领域的局限,打破了学科教育的限制,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孙琳.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内涵要素、建构过程与培育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2):115-119.

[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9-11-05)[2021-09-23].http://www.xinhuanet.com/.

[3]施芝鸿.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EB/OL].(2019-12-02)[2021-09-23].http://theory.people.com.cn/GB/n1/2019/1202/c40531-31485216.html.

[4]陳蒙,雷振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观基础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2):10-17.

[5]朱锦,李征,詹小美.民族共同体建构视阈下的爱国主义精神价值[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00-105.

[6]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8]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9]习近平.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2021-07-01)[2021-09-2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qzjd100ydh/index.htm.

[10]吴晶,胡浩.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谈话[EB/OL].(2019-03-18)[2021-09-23].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Abstract:It's the theme of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era to forg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and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has socialist attributes, and its value foundation, theoretical system and main content are highly compatibl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us it is highly feasible to integrate it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is integrated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not only broadens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lves the problems of "fragmentation" and "formalization" of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but also help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olve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of "whom to cultivate, how to cultivate and for whom the cultivation is".

Key words:the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ng

(责任编辑:蒲应秋)杨波钟昭会蒲应秋

猜你喜欢

融入思政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