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勤练、常赛”视域下体育教学的新思考
2022-04-02罗荣汶吴立飞
罗荣汶 吴立飞
【摘 要】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旨在强化“教会、勤练、常赛”,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其中,“教会”是开展勤练和组织“常赛”的前提;“勤练”是掌握技能和增强体能的保障;“常赛”是运用运动技能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平臺。有效运用这三条路径,能够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会;勤练;常赛;体育教学;思考
2021年,教育部颁布了《〈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纲要》提出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改革目标,强化了“教会、勤练、常赛”,旨在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新模式。体育教师可以改革目标中的“增强体质”为出发点,以构建教学新模式为抓手,把握增强体质的要义,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教会”是开展“勤练”和组织“常赛”的前提
体育健康知识是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体育科学锻炼和实现终身体育的依据。[1]
首先,要教会学生相关健康知识。《福建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在各个水平段都设置了健康知识模块。如,水平一:上好体育课;个人卫生保健知识和方法;健康饮水;健康饮食;坐立行我最美;游戏安全等[2]。教师可根据各水平段学生的特点和男、女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室内课、课前的时间,循序渐进地将这些健康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
其次,要激发学生学习学练技能的兴趣。运动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有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学校的体育课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意识,为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各种生活情境、比赛场景,让学生学练人体运动的基本技能,如身体移动技能、身体平衡技能、操控物体的能力等。
最后,要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要“教会”各种基本的知识技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递进式的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如果学生能按照所练的知识技能开展活动,说明达到了“教会”的目标。“教会”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会理解”,即学生能够说出基本的动作要领、重难点,动作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前的体育教学忽视了学生对动作技能的理解,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技能。
“能掌握”,即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是“教会”的必经过程。“能掌握”的具体表现是能将所学的技能知识要点熟记于脑中,在练习时能够按照重难点随时提醒自己,达到技能熟练的程度,也即动作技能从泛化阶段进入到分化阶段。
“懂得用”,即在不同的环境中,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并达到一定水平,产生一定效果,发挥较大作用,“懂得用”是“教会”“勤练”的重要标志。
比如水平三《武术——第一套少年拳(1—4节)》一课,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时,授课教师不应该只观察学生是否掌握了少年拳(1—4节)的技术动作,或该技术动作是否标准,还要看学生能否简要地描述出少年拳(1—4节)的动作要领和运用时机,能否在紧急情况下或碰到危险时使用少年拳。甚至还可以观察学生的反应是否灵敏、练习是否积极等等。这些知识技能需通过课堂进行教授,学生带着要求进行学练,不断增强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
二、“勤练”是掌握技能和增强体能的保障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表明: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主要手段和载体就是勤练技能和提升体能,这也是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只有高质量地开展“勤练”,才能为实现“常赛”奠定基础,确保之后能完成高质量的“赛”。
首先,教师要发挥体育课堂练技能的主阵地作用。体育课不同于其他文化课,它主要在室外或开阔的场馆里开展教学。由于学生间存在多元化差异,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上课的类型、内容、对象、季节等因素组织教学。课堂上设计的运动密度和强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达成教学目标。《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是教师可以参考的内容,其中提到:每节课达到75%的练习密度,每节课都要安排不少于10分钟的体能练习,运动技能练习要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练习方式以活动和比赛为主。按照这种模式开展体育课教学,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落实技能练习,提升学生的体能和体质。
其次,教师要紧扣“窗口期”节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把握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创设各种情境,组织多样化的练习是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极佳路径。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与年龄段的对应情况分别是:柔韧素质从5岁开始,12岁结束;平衡素质从6岁开始,12岁结束;灵敏素质从6岁开始,12岁结束;速度素质从7岁开始,13岁结束;协调素质从10岁开始,13岁结束;耐力素质从11岁开始,16岁结束;力量训练素质从12岁开始,16岁结束。[3]
只有结合“窗口期”,安排适当的练习,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教师要给家长普及关于身体素质发展“窗口期”的运动知识,让他们去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段要参与什么运动,提高哪方面的素质,从而督促孩子学以致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教师要合理布置课外作业,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体育课外作业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社会各界对学校体育课的认知。人们长期以来认为只有文化学科才有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事实上,任何运动技能的掌握单靠一节课都是无法满足的,体育课布置课后作业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巩固提升,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但体育课作业的布置应合理有效。教师要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在家里能够完成的作业,同时要求家长配合,形成亲子活动的氛围。如家长可以通过手机上传学生的练习视频;把要记录的具体数据在钉钉群里填报。钉钉群能够显示学生每天的练习数据、每周的进步数据以及自己的练习成绩与本班同学的平均数的对比情况。由此,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运动成绩,家长能够明白孩子的弱项和强项,从而思考后续如何督促孩子加强锻炼等。这些排名也能促使学生更加热爱运动,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常赛”是运用运动技能健全人格的有效平台
《奥林匹克宣言》的核心思想将竞技运动看成是教育的工具:通过竞技运动培养身心和谐的青少年;通过某项运动的社会推广,带来社会和谐甚至世界和平。[4]教师要通过体育运动来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学生要参加比赛,就必须学会1~2项运动技能,由此才能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享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理解和把握“常赛”?
首先,认识“常赛”就是要让比赛成为常态。《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要求学生每节课都要进行20分钟左右的运动技能练习,认为体育课要以活动和比赛为主。我国现在基本采用行政班的授课方式,班级人数较多。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参赛者?教师要充分思考,设置比赛方式,比如以小组为单位的跳绳比赛、立卧撑比赛,又如团体接力赛等,真正实现体育课上的学练有技术、有运动量、有比赛。需要注意的是,开展比赛前,要保证各队伍人数相当,男女生比例接近,还要确保参与人数的最大化。这样,学生在体育课上通过参加比赛,能够不断树立信心,形成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其次,高度重视比赛的规则制定和公平意识。比赛要有规则意识,规则执行要到位。各项活动开展前,要先制定规则,宣布纪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违反规则就要按照约定进行判罚。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在规则的约束下“赢得光彩,输得体面”的观念,让学生通过体育竞赛,将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团队合作、“胜不骄,败不馁”的品格内化为自我的修养。这也是体育学科的特点之一。
最后,健全比赛机制,优化比赛方案。比赛机制是否健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比赛的投入程度。“人人赛”要突出全员性,“课课赛”要体现激励性,“层层賽”要强调选拔性,“把握好‘以赛导学’‘以赛代练’‘以赛促评’的功能”[5]。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以“全员参与”为目标,采用分层分类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以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构建梯级比赛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上场的机会,科学地促进学生发展。
总体而言,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值得引起教师、家长、社会的重视。将体育从“对体的育”上升到“育人、育心、育智”三者相融的范畴,是体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由之路。在体育课堂上,“教会”“勤练”“常赛”作为全面落实基础性工程的重要手段,呈现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三种手段,合理安排课堂,增强学生体质,发挥体育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曹玉龙.促进新时代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策略[J].体育教学,2021(2).
[2]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意见(试行)[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3]甄志平,李晗冉,陈麒先,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变迁趋势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
[4]王登峰.完善学校体育制度体系和治理机制[J].中国教育科学,2020(2).
[5]于素梅.从一体化谈新时代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J].体育教学,2020(12).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实验小学 364299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五中学 364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