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导师”制:班级新型小组合作模式
2022-04-02曹璐
曹璐
[摘要] “双减”背景下,落实减负提质增效成为每个教师的必修课,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引领者,更是“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关键。基于“以学生为中心”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本文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小导师”制班级新型小组合作模式。通过对“小导师”的选拔、培训、评价和管理,为小组“赋能”,以促进朋辈互助成长和班级管理增效。
[关键词] 双减;小导师;小组合作学习
“双减”背景下,让课堂提质增效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课堂的关键在于有效的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学习一直是班主任较为青睐的管理方式。基于此,本文探索实施了基于班级小组合作学习的“小导师”制。
一、“小导师”制的内涵解析与理论依据
1.“小导师”制的内涵解析
“导生制”是由英国的贝尔和兰卡斯特分别创设的一种教学组织模式。“导生制”按照座位,每一排安排10位同学,其中有一位是导生。教师首先把知识交给导生,而后导生再负责教会本组的其他同学。导生的任务主要是负责检查每组学生的作业,除此之外,还要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
基于“即知即传人”的原则,陶行知提出了“小先生制”。陶行知认为儿童是传播知识的主要承担者,儿童可以一边当学生学习新知识,同时也可以一边当“先生”把学会的知识随时随地传授给其他人。“小先生”制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教育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导生制”的指导模式下,因每个导生的能力不同,加之教师没有真正地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质量就很难检测。“小先生制”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对“小先生制”“导生制”优势与不足的分析,本文实施了以班级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的“小导师”制。其基本操作方法:通过自荐+竞选的方式选拔“小导师”,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使“小导师”能够在学习、生活等领域为其他学生提供指导。
2.“小导师”制的理论依据
罗杰斯从人本主义学习观出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他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交给学生学习知识、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自主学习。
维果茨基把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称为“实际发展水平”,把学生在成人的指导下或者与更多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称为“潜在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就是介于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区间。维果茨基主张教学应当遵循“最近发展区”,通过老师或者同伴的引导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水平。
“小导师”制正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和“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班级学习小组合作实践模式。
二、“小导师”制的分组设计与指导策略
1.“小导师”制的分组设计
“小导师”制指导下的分组既要保证公平,也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团队合作和学习。通常“小导师”的分组以一学期为单位,在一定时间内学生不得改变自己的分组。
借鉴英国“导生制”的经验,“小导师”制的分组过程中,每组总人数不超过 10 人,根据班级规模一般设置5—6个成员为一组,每组的人数可以相差 1—2 名。“小导师”是一个组发展的核心人物,在选择“小导师”的时候,一定要选任全组学习能力与管理能力最优的学生,才能具备领导者的震慑力;“小导师”通过公开招聘+定期考核的形式确定,组内成员在分层的基础上,通过双向选择进行组队。
如全班有53人,将全班分为9组,以最近一次大考成绩排名,除“小导师”外班级其余学生按照成绩进行分层设计。参照大学导师的分配方式,学生通过志愿选择表选出自己的“小导师”组成学习小组。在这样的分层分组机制下,学生很容易感受到与平时上课的不同,既是学习竞赛,更是合作游戏。
2.“小导师”制的指导策略
对于“小导师”的指导,主要采用“脚手架式指导”和“GPS 式指导”两种模式。“脚手架式指导”是指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搭建向上攀爬的“梯子”,这种指导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更加明确。
“GPS 式指导”是教师不给学生设定具体的指导方法,只给小组一个努力方向和要到达的目的地,至于如何到达目的地,则需要小组成员在“小导师”的带领下自行探讨,这样的指导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小导师”的选拔方式与岗位培训
1.“小导师”的选拔方式
“小导师”的选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考察与观察相结合,即利用心理量表测量候选人的性格、活泼度、集体主义价值观,再结合班级任课教师对其的观察,确定初步人选。针对候选人,班主任提前做好思想工作,鼓励其积极参与“小导师”的竞聘演说。(2)他人推荐与学生自荐相结合,班主任鼓励班内成员推荐品学兼优的学生竞选“小导师”,同时接受学生的自我推荐。
在选拔“小导师”之前,班主任对候选人进行竞聘演说培训,各候选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经验从管理方法、小组发展愿景、对组员的要求三个方面展开竞聘演说。“小导师”竞聘演说结束后,根据得票率确定“小导师”人选。
小组成员的选择采取“双选”制。班主任首先根据学生最近一次的大考成绩进行分层,以组员人数确定分层数(若每组组员5人,则分成5个层次),在分层的过程中,每个层级的学生成绩水平均等,其平均分合理误差在0.5分以内。
分层完成后,班主任把双向选择志愿表(见表1)发到“小导师”和组员手中,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选择填写志愿表。小组成员确定以“小导师”的第一志愿和组员的第一志愿作为首要参考标准,如果第一志愿選择后未完成组队,再依次考虑第二、三志愿,如果遇到轮空的现象,“小导师”则通过面谈的形式招聘本组剩余成员。
2.“小导师”的岗位培训
“小导师”的培训分为在岗培训和暑期集训两种。在岗培训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任务驱动形式,主要是培养“小导师”的学习力、领导力、意志力等,常见培训内容见表2。该培训内容会以主题训练月的形式贯穿于“小导师”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通过《小导师手册》及时掌握小组管理情况,并进行动态监督。暑假集训是利用每年暑假开展“小导师”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如通过开展定向越野、挫折教育、团队凝聚力、管理方法分享等活动培养“小导师”,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学习力、领导力和胜任力等必备素养。
四、“小导师”的角色定位与评价管理
1.“小导师”的角色定位
作为“小导师”,其首要任务是监督,所以“小导师”首先是班级的“警察”,“小导师”要对本小组的组员做好作业、纪律、卫生、课堂和体育锻炼等方面的监督,具体督促内容见表3。其次,“小导师”还应当要有志愿者的责任心,当小组成员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问题时,“小导师”需要主动积极地去解决问题。一个有管理能力、有温度、有责任心的“小导师”才能更好地带领小组成员共同奋进。
2.“小导师”的评价管理
对“小导师”的评价主要采取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的方式。在质性评价方面,随机抽取其他小组学生代表(2人)、本小组成员代表(1人)、科任教师代表(1人)、家长代表(2人)参与年度“小导师”考核座谈会,针对“小导师”在学习力、领导力、意志力,以及生活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展开访谈,以期获得对“小导师”工作的全面了解。在量性评价方面,以本小组本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为参考依据,并结合本小组积分情况进行量性评价。在考核结果上,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各占50%。对于优秀“小导师”,班级定期举行“最优小导师”表彰,并在学期末评定金牌、银牌、铜牌“小导师”,以此推动“小导师”制的良性发展。
五、“小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小导师”制已经实施三年,实施效果初显:其一,班级管理实效凸显。围绕着“小导师”培养体系,班级开展了“学习力”“注意力”“自控力”“学习动机”等主题训练月班会活动,学生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长,班级人际关系和凝聚力也获得明显提升。
其二,班级成长效率突出。三年来,班级不仅班风优良、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在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中特色突出。儒雅三班从自然分班时的中等水平成长为优秀水平且在初二起始趋于平稳,连续两年获得校级“先进班集体”。“小导师”中考時的重点高中升学率达90%,组内成员的中考优秀率也位于全校前列。实践证实,“小导师”制的制度优势发挥明显,将在后续班级管理实践中进一步优化,以更好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教育学基础:第2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陈美颖.初中美术造型课引入“导生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2.
[3]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邓李君.“小导师制”:基于班级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21(05).
[6]郑富,李梅.基于学习过程最优化的有效分层分组机制[J].内蒙古教育,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