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重构探析
2022-04-02杨彦青宋星
杨彦青 宋星
[摘 要] “1+X证书制度”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新任务,并且将高职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导向了全新的发展轨迹。改革之后,高职相关专业的教学重点转移到了学生知识吸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之上,进而实现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全方位提升。从“1+X证书制度”的内涵及必要性着手,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切入点对其课程体系重构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述,希望能够进一步推进各项细节工作的创新改革并且推动国内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 键 词] “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9-0076-03
“1+X证书制度”是2019年国务院针对国内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实践所提出的工作新主张,核心在于通过学历证书教育与技能等级证书相互结合的方式,改革现行的高职教育模式,进而按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其灵活适应日渐复杂化的就业形势。将以上两部分内容整合到一起,既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之后借助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学习活动,又可以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且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点的印象,对此需要提高关注度。电气自动化是高职教育体系中的老牌专业,主要承担着为相关行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工业转型的大背景下,以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重构为前提推进有关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能够进一步推进相关产业模式的转型发展,最终营造出全新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1+X证书制度”的基本概念
(一)内涵
从内容角度上来说,“1+X证书制度”既涵盖了高职院校旧有的学历教育内容,又涵盖了与市场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标准接轨的技能教育内容。将这两部分内容整合到一起之后,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并且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从宏观角度分析,推进“1+X证书制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以学历教育为前提强化自身的技能锻炼,进而取得相关专业需要的技能证书并且为今后参与就业竞争打好基础。[1]在此基础上,以职业技能证书为引导还可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改变其缺乏学习动力的问题并且让其找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以此为起点,他们可以找准自己的职业发展定位并且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迅速适应工作单位的工作节奏,进而用实际行动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可与肯定。
(二)必要性
“1+X证书制度”的推广应用以市場为导向完成了对旧有职业教育模式的优化变革,变革之后职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将实现进一步提升并且在面对日渐复杂化的就业形势时也会更加游刃有余。对“X”证书的优化调整既是对高职相关专业证书教育体系的优化调整,又实现了对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挖掘、激发,因此能够实现相关专业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新形势下,各个行业的转型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标准、新要求,因此,旧有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已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2]在“1+X证书制度”的引导下,高职教育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性特点都将实现进一步提升,并且有关人才培养工作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性也会更加密切。对高职学生来说,这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将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进而让其在瞬息万变的就业形势下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1+X证书制度”的基本现状
“1+X证书制度”模式中,“1”代表的主要是学历证书,而“X”则主要代表的是电气自动化领域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随着相关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各地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推进以“双证书”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电气自动化领域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主要包括维修电工高级技能证书、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师(中级)职业资格证书、CAD制图员职业资格证书、单片机程序设计师资格证书、ASEA助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证书看似包罗万象,但其实已经远远落后于市场的发展脚步。近几年,政府主管部门大有取消有关证书的趋势,因此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改革局面其实也并不乐观。具体分析如下。
(一)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引导之下,有关行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推陈出新,这对以高职院校为主导的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未来5年内国内电气自动化人才缺口可以达到900万,而工业机器方面的人才需求将会达到100万。虽说整体行业发展趋势趋于稳定,但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却仍旧存在诸多问题,滞后性是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没有及时更新课程体系,所以很多高职院校依旧在沿用原有的授课方式,并没有按照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相互交叉的思路开展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因此整体教学现状其实并不理想。[3]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重点关注教学资源相对陈旧的问题,由于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更新教学内容,因此实际开展的教学实践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之下,理论课程的数量要明显多于实践类课程。之后还有很多高职院校在盲目照搬本科学校的教学方式,虽说此举是为了保证教学水准,但其中对理论知识的关注与重视却给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学习阻碍。长远来看,这种以理论知识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模式也会影响到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全方位提升,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发展。
(二)专业教师队伍现状
新时期,相关领域的产业结构升级正在不断深入,这一系列发展变化同样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具体来说,如果教师想要在“1+X证书制度”的背景之下完成好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则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素养与信息素养。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中涉及的信息资源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工作,进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结合实际工作现状分析,虽说大部分教师都对本专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拥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并且在过去一段时期内的教学实践之中积累了高效率的教学方法、教学措施,但其信息素养方面却依旧存在诸多问题,进而影响到了各项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对相关教学工作的创新实践也一直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之后也并未将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反映给学生,最终影响到了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三)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校企合作
虽然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校企合作之中却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说,很多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已经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漩涡。虽说会安排学生参与就业,但缺少对就业过程的跟踪监督,因此校方根本无法实时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重点关注学校与企业缺少沟通交流的问题。由于缺少高效、稳定的沟通交流,因此双方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都没有形成统一认识,进而影响到了各项细节工作的有序推进并且影响到了整体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1+X证书制度”背景下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重构分析
(一)统筹教学组织与教学活动
相关改革实践之中,应当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能力本位”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位,进而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以掌握相关理论概念为前提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最终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工作形势。[4]实际教学中,应当努力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任职标准的联系对接,进而根据本专业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等理论概念为学生搭建起全新的学习平台,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
“1+X证书制度”模式下,“1”为根本,而“X”则是对“1”的强化拓展。在优化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时,需要正确认识学历教育的主导地位,并且对各个环节的技能证书教育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充分考量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标准,以确保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都能够满足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并且提升本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可以按照专业课程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相互联通的思路完成好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如此既能够对学生的考证复习给予专业化的指导,又可以强化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价值,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而言,电气产品设计、安装与调试维护都是走上工作岗位后必须用到的技术能力。在此基础上,这部分知识点也是1+X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过程中必须涉及的内容。鉴于以上现状,应当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推进这两部分内容的有机融合,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好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前期,需要以电气控制技术为依托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并且教给其必要的实践技能;后期,应当配合1+X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辅导针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指导。这一环节的教学之中,要注意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动手实践空间,从而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
(二)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需要以教师、教材和教法改革相互结合的原则完成好学生的“X”证书培训。这方面的改革实践之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居于核心地位。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以及整体教学效果都需要通过教学方法保证。“1+X证书制度”背景下,需要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的思路为本专业的学生搭建起全新的教学平台。要努力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界限,进而按照“教学做一体化融合”的教学理念借助固定化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以学习理论知识为起点,通过亲自动手实践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如果能够按照上述思路完成好各个方面的改革实践,便能够实现职业技能考试知识点与专业课知识点之间的深度融合,并且帮助学生找准各个环节的重难点知识。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积累,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已经针对需要学生完成的考证任务建立起了全方位的在线学习课程。[5]之后也积极通过传感器、机器人或是PLC等技术理念的立项工作为学生搭建起多样化的学习平台。相关在线课程均已立项为校级精品在线课程,并且得到了校内师生的支持与认可。通过在线学习课程,基本可以完成轨道交通电气设备装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学习工作,而且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也都已经适应了这一培训模式。日常授课过程中,有关课程的任课教师还会依托“1+X证书制度”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之后还会按照一体化的教学思路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进而以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为前提提升其动手实践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在围绕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之中,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任课教师还在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日常授课过程中的应用实践,而这方面的改革实践也为学生带去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并且为其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全方位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职业技能等级考核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始细化“X”证书的相关考核标准以及岗位技能考核标准,将其与教材内容和考试重点相融合,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真正实现了课程的多元化考核。此外,学校还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好职业技能等级考核:首先要根据职业资格的考试要求,借助学校的平台优势,为学生搭建起专业课考核题库,教师可以把考核分为日常练习、阶段测试以及期末测试等环节,并将学生各环节的实际完成情况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折算,作为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其次要借助虚拟的仿真平台,结合学生实践课堂的日常表现,形成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成绩。最后要设置一定的奖励附加分,并将其计入最终的成绩考核之中。模块化的考核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适应学习强度,明确各课程学习之间的重难点内容和关联性内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对帮助学生完成职业技能登记证书考试有重要作用。
总之,“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需要积极推进课程体系的重构改革,进而以此为起点帮助学生搭建起全新的学习平台并且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技能证书培训的有机融合能够让各个环节的教学实践活动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并且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际工作中,需要以全方位把控现存问题为前提推进有关教学措施、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前文中笔者立足于实际授课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述,之后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改革实践提出了对应的工作策略,希望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并且保障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包乌云毕力格,哈奔.1+X证书制度下计算机类专业课证融通的探讨[J].科技风,2021(33):13-15.
[2]徐燕燕,卢香平.“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南方农机,2021,52(21):154-156.
[3]卢欣欣,陈继永,曹莹.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21(8):123-125.
[4]王雪娇.基于“1+X”证书制度下电气自动化教学模式探究[J].科技视界,2021(22):120-121.
[5]谷守印.基于“1+X”证书制度的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D].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21.
①基金项目:浙江省教科规划2021年度一般规划课题“基于1+X证书制度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应用”(课题编号:2021SCG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