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数据采集与管理方法探析
2022-04-02李小辉
[摘 要]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是可以全面反映学校的办学定位、基本办学条件及内涵建设、人才培养状态的重要平台。建设并利用好数据平台有利于院校的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分析学院三校合并背景下采集填报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梳理数据平台采集与管理方法,推动学校数据平台管理工作。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数据平台;数据采集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9-0046-03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平台”)是教育部自2008年开始以学年为单位,统计高职院校办学情况的一个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其目的是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为院校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数据支持。
高职院校数据平台采集的数据涉及学校的诸多方面,采集的数据量大、源头广。每学年数据采集的情况,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学校的办学定位、基本办学条件及内涵建设情况。2016年,我校初步完成三所高职院校融合,三所院校在部门整合、院系合并、专业调整的过程中,数据平台采集的数据量和难度都成倍增加。而在院校合并融合过程中,通过数据质量监测评估院校办学情况和基本状态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了解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的特点、找出我校数据平台工作中的问题所在、优化我校数据平台数据采集方法、提升数据采集的效率、规范数据采集流程,推动我校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的顺利完成。
一、我校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的情况
(一)我校数据采集工作发展特点
我校的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经历了单机版、行健网络版以及中间短暂使用过新鹏程开发的网络版,目前使用的是全国高职院校普遍在用的广工版网络采集平台。单机版数据采集较为困难,源头采集麻烦,错误率较高,当逻辑关系出现问题时查找起来复杂且费时。网络版的使用很好地解决了数据源头采集的问题。2016年三校合并后,2017年开始使用广工版网络数据采集合并后的新数据。学校技术人员将平台部署在学校内部服务器,实现了全员参与、一键上报、数据逻辑强、校验能力增强的功能,并且方便随时随地查看修改数据。目前该平台使用工作流程逐步系统化、成熟化。
(二)数据平台采集工作时间紧、采集涉及面广
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由教育部职成司统一部署安排,通常七月份启动工作,集中全国所有高职院校采集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培训,邀请专家从理论高度讲解数据采集的必要性以及采集过程的注意事项,还会详细讲解平台数据项的更新情况等。技术专家也会指导各院校平台搭建方法。八月底开始发布安装包,各院校安装网络采集平台,十月底完成数据采集上报工作。由于各省市还会集中审核数据,所以完成数据采集的时间还会提前。数据平台涉及面很广,较为复杂,根据2021年最新培训,数据涉及11个模块87个子表,数据的采集关联全校所有部门包括二级学院、各专业、各行政部门,每年采集的数据超50万条。我校采集工作因为需要整合三所院校数据,不仅数据体量成倍增大,数据之间逻辑关系还要完全匹配,这样才能通过审核完成上报工作。
(三)数据横向、纵向逻辑性关联性较强
数据平台中11个模块87个子表中,相当多的数据是前后关联的。比如体现办学规模的学生人数、专业数等,涉及学生数的有表1中招生计划学生数、当年9月1日前在校学生数、表7开设专业中各专业学生数、表10学生信息表等,这些数据前后都要匹配。否则数据就会出现逻辑关联错误。仅7.1.1开设专业表中的数据,就关联了表4、表6、表7、表9四个模块的16张子表。此外,除了横向的关联性,2011年填报数据和往年数据也会有纵向比对,如果新增或者减少比率超过一定数值,也会提醒采集员关注核对,必要时修改。2017年是新校第一次上报数据,作为全新的基础性数据,是后面几年的数据采集工作的参照和更新的依据。因此,2017年的数据采集上报尤为重要。
二、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的重要性
(一)数据平台采集工作是提高我校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数据平台采集的数据几乎涵盖高职院校办学情况与办学状态的方方面面。这些数据是我校全面及时掌握学生培养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改革、規范以及提升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参照依据。比如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科教产出、职场竞争力指数、教育竞争力指数、育人成效、教学资源水平、国际合作影响力等数据。再比如涉及院校办学的核心指标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年进书量等数据,这些指标作为我校全方位建设的重要参考值,在硬件设施、人才引进、内涵提升等方面起到方向标的作用。
(二)数据平台采集工作是实现学校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这样一个平台,能够快速提取、整合、分析有关学校办学现状的数据,这也是实现学校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校合并前,每所院校的师资力量、实验实训条件、学生数量、院系专业设置等情况差别较大,利用数据平台的数据能够较快了解学校以往办学情况,分析教师、学生数量以便于完成院系整合。2016年至今,学校完成了新校组建融合工作,教学整体运行平稳,取得了比合并前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教学成果。2021年,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我校完成了专业的增减和学院名称的更改,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为升级更高层次职业教育办学做好准备,而其中平台的数据为学校决策提供了多维度的参考。
三、我校数据平台采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数据源表采集权责不够清晰
数据平台的数据采集工作,表6有关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兼课教师、校外兼职教师、校外兼课教师的四张信息表,7.1.1开设专业表,7.2课程设置表,10.1.1课程设置表等几张数据源表,需要格外重视。因为这几张数据源表的正确性,直接关联其他表格的填报。如果几张源表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后面填报的数据逻辑出现问题,修改起来也是一项大工程。我校源表采集目前采取的方式是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教师和学生的数据,牵头部门制作平台模板表格导入填报系统。各部门提供的表格中很多字段和平台采集的并不一一匹配,出现多余或者缺失的字段。而且在字段解释方面牵头部门也不一定能完全正确解读。比如招生数据中,很多字段都是开头字母组成,对口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基于高考的“知识加技能”招生等。这会导致整理表格时出现一些困难。
(二)启动平台工作初期组织培训力度不够
牵头部门的数据采集员参加全国性的数据平台培训,会把当年教育部对这项工作的要求、精神,以及平台改革新变化带回学校。我校在平台搭建成功后,采集员初始化系统数据,分配各部门权限,便开始组织各部门开启数据填报工作。初期我校也会召开相关会议,强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填报方法。但是在讲解数据平台填报事项时,要求不够细化,填报方法解释不够具体清晰,也没有让所有教师意识到这项工作不仅和院校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相关,也和自身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填报时部分教师并未对初始数据结合实际加以更新,比如职称变化、参加培训情况、课题论文、社会实践等信息,并未完全记录在内。这就导致最后我校有些数据,比如教师高级职称比例、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比例等会出现偏差,直接影响后续数据上报,进而影响人才质量年报的数据。
(三)院系代码、班级代码、外聘教师代码,学生学号等编制标准有待细化
三校合并前,每所学校制定的代码规则不同,院系、班级代码、学生学号位数也不同。经过学校院系专业整合后,制定了新的代码编制规则,使专业代码编制上有标准可依。但是,对于同一个专业下面的不同方向的代码,编制方向后缀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三校合并后整理基础信息时平台填报系统里面出现了多余的专业方向信息。另外,由于外聘教师流动性较大,学校对外聘教师没有统一的代码和编制方法,填报时均由牵头填报部门每年统一编制。不同的采集员有不同的编制方法,这会导致同一位外聘教师的不同年份代码是不同的,这对数据平台每年数据填报的连续性、计算有关外聘教师的数据产生影响。由于各个院系对外聘教师管理不同,同一位教师在不同院系代课,也会有两个教师代码,填报时也容易出现错误。此外,还有机构代码、课程代码、班级代码、学生学号、教师工号等,这些代码的编制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编制,以保证数据平台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四)学校内有多个部门数据填报的相关平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共享程度不够
学校有多个不同的平台,涉及人事、财务、学工、招生等,还有建设中逐步完善的校园网系统。许多部门每年都要通过不同的平台上报数据。这些平台数据并不互通,基本都是独立运行。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数据涵盖面广,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和其他部门平台上报的数据有较多的重合。但是由于信息之间的共享程度不够,各平台每年采集数据时,都是重新采集、汇总计算,不仅造成了重复性劳动,也使得不同平台的同一个字段数据采集的结果有可能出现偏差。
四、优化我校数据平台数据采集与管理方法的建议
(一)提升对数据平台工作的重视度,设立专门的机构和采集员队伍
数据平台的采集与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数据涵盖学校各个部门、教师、学生等,数据量庞大且重要。这些数据是评估院校办学状态、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教学质量和进行质量诊断的重要依据,也是后续学校撰写人才培养质量年报的重要数据来源。因此,学校每个数据采集的源头都应该重视数据的价值,正确理解数据的内涵,认真完成数据采集工作,不能把数据采集工作当成任务敷衍完成,要从思想上改变过度依赖牵头部门进行数据汇总的局面,必须确保后续数据的应用价值。另外,数据的采集工作关联到学校的各个部门,每个部门也应当设立专门的采集员对接牵头部门,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的顺畅有效。采集员需要充分了解数据平台工作的流程,正确理解掌握自己所在部门采集字段的涵义以及向前追溯几年部门数据的区间范围,防止出现异常的数据。
(二)加强高职状态数据平台填报工作的培训,规范管理数据平台采集工作流程
数据平台采集工作要实现源头采集,每一位教职工都应当了解这项工作的意义和采集方法。因此,作为数据平台的牵头部门,不仅要上传下达教育部的相关精神,而且要细化每一项工作,分解数据平台的各个模块,组织学校全员培训讲解,让采集部门和教师个人明确每一個字段的涵义与工作流程,从思想上重视数据采集工作,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培训中,强调数据格式的规范性,比如填报时注意单位名称是“万元”还是“元”“平行班”的涵义、培训量“人天”的计算方法、财务处统计时段按照年度来算、“折合在校生数”的计算方法,“兼职”“兼课”的区别等,每一个细节都要培训到位。采集的流程也应规范管理、责任到人,采集人负责数据整理填报,审核人负责数据的把关,二级学院、行政部门、牵头部门责任要明晰,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约束敷衍填报的行为,减少数据的逻辑错误和返工量,使采集工作规范化,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度。
(三)加强学校各部门数据的互通共享,建设成熟的校园网系统,提高提取数据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学校各部门每年都在上报不同的数据,这些数据和高职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有重合或者略微存在统计口径差异。数据平台的统计工作开始后,各部门应当注重同一年份相同数据上报情况,学校相同的数据项上报应当一致。比如高基报表中学校基本情况、师资力量等和数据平台中相关的数据应当是一致的,不能因为牵头部门不同而产生差异。各部门之间良好的协同合作,数据共享,不仅减少了工作量,也提高了学校相同数据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学校着力建设的校园网系统,涵盖各个部门情况,提取数据较之前更加便利,建议在系统开发时能在字段设置上匹配数据平台,比如人事管理系统中,设置教师学历、教师资格证情况、职称、所学专业等字段,教务系统中设置课程的课程属性、课程类型、课程代码等字段,这样在填报数据时,既可避免由于教师理解的不同造成源头采集数据的不准确,也可降低采集的难度,提高采集效率。
总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是一个全面反映院校办学状态的平台,建设并利用好数据平台有利于院校的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提升。当然,高职数据平台的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每年的采集、填报、上报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逐步建立完善的相关制度和方法,力求采集的数据真实、准确,真正为学校的内涵提升和质量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Z].教高〔2008〕5号,2008.
[2]杨应崧.自源头开始的探索: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导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8(8):69-71.
[3]何锡涛.高职平台的关联性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5).
[4]张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标准版优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3):23-25.
[5]谭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数据采集工作探析[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72-74.
①基金项目:上海城建职业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基于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期数据平台采集方法及数据质量管理探析——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cjky202032)。
作者简介:李小辉(1978—),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