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
2022-04-02香江水
[摘 要] “产出导向法”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构建的理论实践双向互动基础之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进行了两轮教学实验,尝试将这一教学理论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展示了这一教学理论的教学实践过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学生的学习反馈,同时对本次教学实践的教学效果、实施的难点进行了反思并给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關 键 词] 产出导向法;混合式教学;学用一体;高职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9-0034-03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不断进行着高职外语教育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教学法,包括交际法、任务教学法、问题驱动教学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提升了高职英语教学水平。但当前高职学生仍存在课上课下参与度低、不能学以致用、学生缺乏学习内驱力和兴趣的学习现状。笔者从教20余年,也面临这样的困境,为此对高职教学方法作了很多尝试和思考。特殊时期,通过在线学习、观摩全国各地高校的英语教学,从中得以对文秋芳老师的“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教学理论体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领悟,深感“产出导向法”能立足于我国英语教学实践,有效解决教学中的“学用分离、重学轻用”。于是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了一个单元的产出导向法的英语教学实践,并辅以新形势下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教学方式。经过两个学期对这一单元的不断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的过程,对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究,在此与大家分享与交流。
二、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以下简称POA)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文秋芳教授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课堂教学理论,其理论与实践成果已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可与好评。POA由教学理念、教学假设、教学流程三部分组成。POA的“学习中心”理念将注意力聚焦于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教学假设由“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性学习”和“以评为学”四部分构成,强调“输出”的重要作用,提出有效学习的发生与教学任务的设计相结合才会达成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介的教学流程主要涵盖三个环节:驱动、促成和评价。一是“驱动”环节(motivating),教师设计合适的交际场景和“具有潜在交际价值”的任务(文秋芳,2014),能促使学生拥有完成交际情景任务的动力和热情;二是“促成”环节(enabling),教师有选择地提供输入材料,引导学生促成产出任务的完成;三是“评价”环节(assessing),即师生共同对教学流程中学生的输出作出评价,教师对学生输出中的典型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
三、课堂教学实践
笔者力求以产出导向法落实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解决之道,以此让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完成产出任务的过程中有兴趣和成就感,最终实现高职英语课的教学目标。笔者以一个单元为研究内容,教学对象为高职一年级学生,每周2学时,两轮教学实践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成果收集,得到了学生和实践教师对这一教学方法的评价和反馈。
(一)教学主题
本次教学实践选取的教学主题为“商家的营销策略”。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基于本单元教学材料中的两篇课文大意以及相关的听力和视频材料;二是主题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提出的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有效沟通”的课程目标。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包括交际目标、语言目标和能力目标。交际目标为学生能够展示、陈述超市采取哪些经营策略提高销量。语言目标为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主题目标词汇及短语句式。能力目标为学生能够提升熟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归纳写作能力和英语交流表达能力。
(三)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遵循产出导向法的三个基本流程:驱动—促成—评价。教师设计了两个相关的子任务,促使学生逐步完成对语言、内容、语篇的达成。任务一:完成对课文A有关内容的概括;任务二:完成有关网购优点的听力、视频资料的理解、学习和对课文B内容的整合、归纳、识记。
1.驱动
驱动环节的任务设计充分考虑了真实性(高职学生未来作为销售主管的职业身份)、认知挑战性和产出目标的恰当性。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发布某商家根据商品陈列进行促销的视频,通过视频导入课文内容,让学生对商品促销策略有初步了解。接着教师布置一个任务向学生发起挑战:假设你是一名销售主管,如何用英语介绍你们超市在商品陈列、会员卡服务方面的营销策略。学生尝试产出,感受到自身在词汇、语句等方面的缺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接着教师布置本单元的总产出任务:学生两人一组角色扮演,一人扮演销售主管,一人扮演超市总部的总裁。作为销售主管的你向前来视察的总裁口头汇报你们在商品陈列、会员卡服务、线上购物、线下购物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渠道购物的营销策略。
2.促成
促成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教师为学生在驱动环节中的缺口搭桥铺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有选择性地学习,最终有针对性地促成产出活动的完成。为此,教师提前进行学情分析,判断学生总体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据此将输出总任务分成两个子任务。
子任务1:首先了解超市的商品布局陈列的促销策略。教师分时段在课前在线发布有关课文A的促成练习,包括教师录制的语言点PPT、文本讲解视频以及目标词汇的练习和商品陈列布局、原因的搭配练习,让学生课下完成。课上教师重点讲解文中长难句,通过翻译和回译练习,使学生理解、熟记进而熟练表达。再通过课后的写作练习和提供关键词看图说话练习检测自己的口语表达。
子任务2:进行超市多种营销方式优点(课文B)的陈述。课上教师通过教材中的网购视频来引入驱动,让学生用英语表达网购、实体店购物以及多渠道购物的优点。学生在表达多渠道经营的购物方式优点时,在词汇使用和内容的表达上明显有很大缺口。为此,教师进行拼读练习,让学生四人一组,组内合作,熟悉目标词汇的发音和拼写。学生预习课文B,完成填空练习,熟悉课文中的专有名词和句意表达,在翻译练习中进一步熟记这些表达。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进行写作练习,完成从语言到内容和结构的促成。
最后,教师让学生两人一组,课下根据交际场景的需要,斟酌人物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注意开场和结束对话时的表达和设计,完成总任务的输出和视频录制。
3.评价
评价环节是产出导向法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评价环节中,教师选择典型样本,带领学生一起对学生的产出任务合作评价,教师通过此环节检测学生的产出成果,发现产出成果中的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产出成果。
在这一环节,学生先将两个子任务的口头输出以文稿的形式提交Welearn平台进行机器自动评阅。接下来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各组分派组长,发放作文评定清单,组员在本组内先就自己的作文进行自评,组长再进行评定,最后交给教师评定,选出典型样本,找出学生文稿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课上进行纠正和补救性教学,让学生再次自我修改自己的文稿。在第二轮教学实践中,学生输出的总体情况不错,有了之前子任务的促成,学生表达中的内容结构没有太大问题,仅有两组流畅度有所欠缺,在介绍策略时没有开场白和结尾,不能完全脱稿。
四、教学反思
(一)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效果
产出导向法运用于高职英语课堂取得了不错的课堂教学效果,有如下优势。
首先,教师将教学单元的内容整合、提炼、聚焦为一个总产出任务,这个任务设定在具有潜在交际价值、现在或未来可能发生的交际场景中,学生用英语完成这一特定身份的任务具有真实性和挑战性,因此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主动性。依据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教师以产出任务为一条主线,将本单元的听说读写内容进行重组、增调,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一步步为学生搭建丰富多样的支架,促成最后的产出。这样的促成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促成的过程也最终达成语言输出,逐步完成交际场景总任务目标,教师从学生反馈的问卷中可以看到,这一过程会让学生有“学到多少,收获多少”的体验和成就感。
其次,产出导向法改变了以往教师一味地教,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大多只停留在某一节听说课的情况。产出导向法的教学设计将总产出任务分解成各个有关联和逻辑的子任务,每个子任务的完成也都是驱动—促成—评价的闭环流程。本单元两个子任务,都以驱动开始尝试产出,然后以口头汇报的形式完成各子任务中包含的不同种类的营销策略。所以,产出导向法的教学过程始终以输出为终点,这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一点用一点,有大量的语言输出机会。
(二)产出导向法实施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基于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的特点,遇到以下不利于教学实施的因素,同时也在两轮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和改进,以更好地落实产出导向法的应用。
一是产出导向法设计的输出总任务和各子任务之间具有内在逻辑性。随着各子任务若干“驱动—促成—评价”循环的顺利完成,最终大目标的实现就水到渠成,因此产出导向法实施起来各环节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如果每周教学时数充足,各教学内容环节安排就会及时连贯。但目前我院高职学生的英语课每周只有2个学时,学生经过一周时间才会跟进一部分,促成练习和后续的环节,教学内容跟进迟缓会导致学生可能遺忘最初的任务或产出目标,所以在实践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即第一次课驱动,提出产出总任务,接下来各子任务的促成练习可以有选择地安排到线上完成,比如跟读单词、观看教师录制的PPT和词汇搭配练习等,这些促成练习适合学生课后自己完成。线下教师可以进行单元知识重难点的讲解和翻译、回译练习,进一步促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输入。其余课上时间尽量安排学生进行输出任务的展示,以促使学生做好准备,展示他们的阶段性成果。评价环节也安排在课上进行,教师针对学生的输出成果进行补救教学,实现以评促学。这样有所侧重地安排各环节活动,会让学生上完一次课之后,为下节课的输出任务做准备。
二是基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客观学情,大部分学生的子任务写作输出内容都以课文中的原句为主,少有改写,有改写的句子也存在不少用词、语法和结构的错误。在此次评价环节,更多的是以教师评价为主,依据学生各自输出的内容,教师在课上只就典型问题进行修正和巩固。但实际情况是,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从词汇、时态到结构等都存在不少错误和问题,要进行全面的补救加强,深感这不是一次两次课能解决的,需要一个阶段的课时才可以夯实和提高。
三是关于高职学生学习的有效激励问题。有部分高职学生如果再努力勤奋些,本可以完成得更好,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课后有时不重视英语的学习。据此,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支持,将线上布置的促成练习通过点击浏览时长进行督促,另一方面将促成练习的一部分内容(如目标词汇,重要句型的写、译)在每次课上随堂测试,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需要注意的是,测试的内容要和促成练习输入的内容要一致,即练什么,输入什么,就考什么,多次短时小测验可以给学生累积得分的机会,以鼓励他们课后勤于促成。
五、结语
产出导向法基于我国高校外语教育“高投入、低产出”“哑巴英语”“学用分离”的现状,采用了“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设计和流程,是立足于我国英语教学实践、不断完善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体系。笔者在高职院校课堂进行了为期两轮的产出导向法英语教学实践,通过行动研究法对三个大小不同的教学班级(19人、45人、37人)就同一单元进行了尝试,在不断的行动—观察—反思—重新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模式中进行了研究实践,印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笔者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一些想法还需要技术支持落实到位才能实现,目前教学实践的班级学生英语水平基本均衡,在今后的实践中对于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班型或者还有其他问题的出现亟待解决,衷心期待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英语教学领域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2]张文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的课堂教学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5(4):10-17,105.
[3]邱琳.“产出导向法”语言促成环节过程化设计研究[J].现代外语,2017(3):386-396.
[4]曹巧珍.“产出导向法”之教师中介作用探析:以《新一代大学英语》第二册第四单元为例[J].中国外语教育,2017(1):15-22.
[5]李佐.“产出导向法”在高职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1):88-92.
[6]张剑,洪帆.输出驱动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6(3):78-81.
①本文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第十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香江水,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