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利用科学记录表支持幼儿探究活动

2022-04-02李娜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记录表物体科学

李娜

《指南》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主要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科学探究活动强调让幼儿亲自参与探究活动,亲身经历研究过程。科学记录表可以记录幼儿在观察和调查中的发现、在实验活动中的猜想和验证、在讨论学习中的分类和梳理;可以帮助幼儿细致地观察现象,引导幼儿学会主动学习和进行学习的自我构建;更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发现与获取的经验,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随着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开展探究式科学活动已成为我园教师关注的重点之一。而在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中,记录表的设计与使用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问题,也是困惑较多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记录表来支持幼儿的探究活动呢?

一、科学设计记录表

科学活动中的记录表是引领着幼儿的探索方向和结果,不同的记录表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教育价值。因此,设计一张合理的、适合幼儿、适合具体活动的记录表是十分重要的。

(1)设计内容,符合幼儿年龄特征

3——6岁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正处于初步发展状态,因此,教师在设计记录表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尽量做到简单、形象、直观,记录表中的材料图象应尽量和提供的实物相近,使幼儿一看就懂,尽量少出现文字符号。例如我园小班的科学活动“看谁跑得快”,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操作,比较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物体分别从斜坡上滚落时的情景,孩子则用了图画的形式來记录自己的发现。而相对于中大班幼儿来说,可根据需要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表格式记录表,尤其是大班幼儿,适宜的简单的表格式记录表不但有利于清楚、明了表现记录结果,还便于幼儿比较探索结果,便于幼儿交流和展示。当然,教师在设计记录表时还要根据具体的科学活动而定,有时一张空白的纸就是一份很好的记录表。

(2)化烦为简,方便记录

有时会碰到一些幼儿较难表现的物体,或较烦琐的记录,教师在设计记录表时要尽量将复杂、烦琐的记录简单化,便于幼儿有效记录。代号记录就是一种适合幼儿的简单而有效地记录方法。如在科学《沉与浮》活动中,让幼儿分别记录沉在水底或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可铁块、木块等材料幼儿很难清楚地表现,为了便于记录,教师在记录纸上分别给各种材料图像标上相应的代号,代号可以是图形符号、也可以是数字符号。幼儿只要按照观察的结果记录物体的代号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物体会沉,哪些物体是浮在水面上的,幼儿记录时非常轻松、方便。

二、合理使用记录表

1.记录应体现探究性,为幼儿提示科学探究的方向

例如,我园大班的科学活动:“物体的下落”,教师只单纯让幼儿向上抛物体,并用“↓”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显得无所事事。在我们提出改进建议后,又开展了第二次活动,这次活动教师重新制作了记录表,更改了记录内容,先让幼儿进行猜想记录,然后进行操作,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下落时的状态,这样目的明确的记录引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孩子们玩得开心,玩有所得。

2.重视对幼儿记录结果的分析,发现蕴含的教育价值

作为教师,我们应重视幼儿的记录方法和结果,善于分析和利用,从而真正发挥记录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我园中班的科学活动“吸水比赛”记录表,要求是①先猜想某一种纸会吸水,就在记录表中写有“猜想”的格子内打上“√”,不吸水的就打“x”。②试一试,在“实验结果”的格子内吸水的打“√”,不吸水的打“x”。

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名幼儿用了↑、↓、〇等记录符号,经了解得知,孩子用“↑”表示有的纸吸水后浮在水面,“↓”表示有的纸吸水后沉下去了,用“〇”表示纸在吸水后处在半浮状态。如果教师重视该幼儿的记录方法,认真仔细地分析幼儿的记录结果,耐心地了解幼儿的想法,就会发现幼儿的记录已不仅仅涉及纸的吸水性问题,还说明了不同的纸因吸水速度不同而导致沉浮状态的不同。

3.根据不同的操作情况来选择采用个人记录、小组记录或全班记录的形式

我园小班的科学活动“掉下来啦”记录表,活动中教师提供了餐巾纸、沙包、树叶,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这三种物体落下的情景。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向教师报告他们的发现。当教师问他们能不能把树叶落下来的样子记录下来时,孩子们显得较为为难。于是,教师当即用“直线落下”帮助幼儿记录沙包下落的过程,用“曲线落下”帮助幼儿记录餐巾纸飘落的过程,再用“螺旋线条”帮助幼儿记录树叶飘落的过程。结果证明这种方式是很有效的。

4.记录要符合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和水平

教师要把握的基本原则是:采用让不同年龄幼儿看得懂的记录方式,支持幼儿的科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如以天气预报为例:我园小班幼儿采用粘贴的记录方式,中班幼儿多采用绘画的记录方式,而大班幼儿则更多运用了统计的方式记录方式。

三、运用记录表的事项:

(1)明确记录目的。记录是为达成目标服务,教师在指导幼儿过程要明确为什么要记录,如何有效地指导幼儿开展记录,通过恰当地指导使幼儿也明确为什么要进行记录,怎样做好记录,努力让记录表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同时,记录也给教师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有利于教师分析、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因此,记录应有效地运用好,否则会适得其反。

(2)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营造轻松、自由、宽松的环境氛围,是幼儿主动探究、自主记录的前提。教师在指导幼儿记录过程中,要善于站在孩子的立场看待幼儿的记录,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记录方式记录,对于幼儿间一些有价值的记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幼儿的创造性记录,还可以把有价值的一些记录介绍给同伴,成为其他幼儿记录的借鉴。

(3)在观察、探索中记录。科学活动记录要与科学实验、科学探索同时进行,要引导幼儿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记录探索过程中最关键、最有意义的环节和现象,避免样样都记,不能事后补记,更不能让幼儿记录还没有发生或探究过的现象。

总之,在科学活动中利用记录表来支持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思维更清晰,表达更有条理,其探究科学的经验和能力也逐步提高,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同时努力让记录表在活动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占兰著《幼儿园科学教育》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3]《幼儿教育》 2007年 11期

猜你喜欢

记录表物体科学
从科学探索坊中的“被记录”现象谈开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的探索
记录大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有效方法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科学拔牙
“力”常考易错点扫描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