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与中职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2022-04-02施瑜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整合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施瑜

摘要: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标志,信息技术优势在于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弱点与不足,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整合”的教学内容可以基于教材而超出教材,查询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源,补充教学内容在背景材料、拓展深广度等方面的欠缺。“整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打破传统教学单一的讲述与问答模式,辅之以活泼、动态画面,增强模拟性、直观性,实现由静到动,由二维到多维,由微观宏观的变化。“整合”的教学过程可以欣赏的过程、实践体验的过程、师生合作的过程、教与学有机交织密不可分的过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学科;有效整合;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革命已经拓展至人类活动所有领域。在教育领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类灵魂工程師们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找准方向,研究信息技术中职学科教学整合中的运用与拓展。

一、信息技术与中职学科教学有效整合问卷调查

近日,为了解信息技术与中职学科教学整合所具备的要素进行了调查,向我校三个年段15个班级,发放并回收了问卷调查表。本次调查目的在于,了解目前学生的现状,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为信息技术与中职学科教学整合开展教学创新模式研究提供有效参考。本次调查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70份,回收问卷440份,问卷调查的内容涵盖学生个人信息技术能力的调查、使用信息技术习惯的调查、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价值观调查、教师以及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环境调查等,通过设计这些问题,从学生的的回答中可以分析出我校学生目前的课堂学习现状以及对教师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的看法,有助于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针对性调整。根据问卷调查所得到的研究结论:

(一)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一定要利用好QQ、微信等现代交流、沟通工具更准确、更全面、更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学情。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以学定教,其前提是要把握好学情,在信息科学技术条件下如何把握好学情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树立目标问题导向意识。在每节课前通过多媒体把学习目标明确、清楚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在目标驱动下学习,知道这节课我要解决什么问题。

(三)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一定要利用好多媒体的优势,把利用多媒体节约下来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思、议、练。而不能把利用多媒体节约下来的时间用来讲更多的内容。

(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技术的学习,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认清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各自优劣,能够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当前信息技术与中职学科教学结合的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迎合了信息时代对中职学科教学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教师的注意力。但是信息技术在中职学科教学中逐渐广泛应用的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一﹚中职专业教师对信息技术理论与知识掌握不足

信息技术涉及到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知识,虽然目前绝大多数中职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掌握了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操作,却忽略了在使用时应考虑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如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教育传播学、教学系统理论等。导致的后果是: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教学,不知道如何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才能恰当选用现有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设计的课件往往是简单技术的堆积,课堂只是简单课件的展示,让学生感觉不到多媒体参与教学的优势,甚至觉得还不如原来的上课方式好。

﹙二﹚信息技术与中职学科教学的结合“穿新鞋走老路”华而不实

由于对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掌握的不全面,大多数中职老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只是为了在课堂上省略板书。虽有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新元素的参与,看似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其实是传统教学的照搬,真可谓“穿新鞋走老路”。从某种意义上看,硬件的损耗等费用的增加使得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但没有给学生带来任何收获,反而加重了学校的经济负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课堂教师与学生缺乏良好的互动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有着很大的优势。然而,目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职学科教学课堂并不如想象的那样。随着单一而又简单的多媒体课件的播放,站在计算机面前的老师还是滔滔不绝的讲解者,学生还是沉默的被动接受者。同时,由于投影仪要求教室亮度的降低,连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很好的非语言沟通也受到了影响。

三、信息技术与中职学科教学整合对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解决问题

从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力求将信息技术与职校专业教学深度整合,力求实现以下几点。

(一)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老师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与设备,进行形象性教学,教学方式要变“一个黑板、一盒粉笔”为大量运用幻灯片、多媒体、微课等手段进行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教学。

(二)转变教学主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必然使得在信息环境下,教师角色发生转化,教师创造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会积极思考,而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着在适当时机给予学生提示的组织者、引领者,培养学生从自发到自觉地去主动探索学习。

(三)追求教学效率的提高。根据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信息技术将传统教学用的黑板、投影仪、电脑等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形成统一的教学平台,大大提高学科教学效率。

(四)在教学研讨,课程设计,实践验证,归纳总结等不同方式方法中,得出为了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中职学科教学整合的不同形式及其所占比例大小。探索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效率、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丰富、完善具有“探究性、合作性、情境性”为特征的高效课堂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中职专业教学的有效整合,促使大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不拘泥于既有模式,能够推陈出新,从新颖的角度去设计课程,学习别人的优点,设计出相对合理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案。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创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和提升,能够积极思考,热情运用新理论指导教学,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教学能力极大提升,课堂教学丰富多样、课堂学习氛围焕然一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愿意学、主动学的人增多,能力也随之大大提升,知识积累也更有效率。

参考文献:

[1]齐春霞.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J】.中华少年.2019(6):263-263

[2]郑德辉.信息技术与中职教学整合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211-211.

(备注:2021年度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中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

猜你喜欢

有效整合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初探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