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时期背景下的初中体育多元化教学策略
2022-04-02王飞
王飞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体育学科不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并且一个健康的体魄对于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有着更多的帮助作用,进而教师们就要能够不断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以便大大加强学生们的运动积极性。对此,本文从“巧用信息技术,构建现代体育课堂”“巧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锻炼兴趣”“巧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三个方向对如何开展初中体育多元化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多元化教学;信息技术;游戏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初中体育课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因此教师们就要把握好机会,有效提升体育学科在学生们的心中的地位,使得学生们能够真正重视起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最终有效促进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的不断增强。除此之外,教师也要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同时更要建立起现代化的体育锻炼体系,而这也会使得学生们的体育锻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用信息技术,构建现代体育课堂
传统的体育教学大多以课外为主,所以这也就造成在很多学生的印象中体育课就是室外活动课。其实不然,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也是较为庞大的,对此初中体育教师也就要善于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来构建现代化的体育课堂,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更加形象生动地讲解一些分解动作,从而大大提升学生们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另一方面,教师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去完成一些安全健康卫生知识的介绍,以便更充分地体现体育学科的价值意义。
例如,在《体育与健康》的课本中经常会有“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章节,而此时教师就需要开展室内课,利用信息技术去增强课堂的形象程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如“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这一课就刚好符合新时期的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背景,而在本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利用一些经常参与锻炼和缺乏锻炼的人们的照片对此来帮助学生们更清晰地认知参与体育锻炼的好处,从而逐渐培养学生们的坚强意志,促使其能够始终坚持体育锻炼。
二、巧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锻炼兴趣
體育锻炼本身是一项消耗体力的学科,这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们的积极锻炼兴趣,所以体育教师们就要善于将教学过程与游戏结合起来,使得学生们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顺便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加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强烈的锻炼兴趣。除此之外,游戏也能够使得学生们更加专注地去完成一些训练,而此时也是无需教师去督促的,进而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也能够更充分地增强学生们的体育素养。
例如,在“短跑”项目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利用一个怀旧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们的锻炼兴趣。每位学生在小学阶段都玩过“丢手绢”的小游戏,而在之前玩的时候规则是围成一个圆圈,但此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围成一个长方形,这样一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就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短跑的过程中,进而这也就大大降低了学生们抗拒跑步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们也会更加热爱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三、巧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小组合作是体育教学中极其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团体类的项目来说,小组合作则能够大大提升其训练效率,而这也更加有利于学生们的团队精神的培养。与此同时,教师首先要做到能够公平、合理地分组,而不是简单的男女生分组,要能够真正依据学生们的实际身体素质以及日常的课堂运动表现情况等因素来分组,从而能够保证各小组之间的运动水平相当。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各小组之间在组内能够互帮互助,彼此交流锻炼经验和技巧,从而实现取长补短的学习效果;而在组间则可以实现良性竞争,从而也可以在你追我赶的状态下实现对体育技能的深入掌握。
例如,在篮球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有着“双手胸前传接球”这一环节,而此时也是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练习的,对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训练。如此一来,各小组学生就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互相交流经验,如对于伸臂、翻腕、拨指等动作方法的训练技巧,进而大大提升学生们对技能的掌握效率;而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组织各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先熟练掌握这项技能,进而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自然会更高。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师要善于不断设计全新的教学模式,去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们的运动兴趣,而不是让学生们一味体育课只是放松身心的课程,要能够促使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上学到更多对他们身心发育有益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进而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终身体育意识。除此之外,教师则要能够针对学生们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们更加乐于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最终也促使学生们在繁忙的学习之中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张文.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多元化教学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20):2.
[2]程璐. 初中体育教学多样化背景下学生个性化培养策略[J]. 体育风尚, 20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