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2022-04-02王逸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自信心幼儿教育培养

王逸

摘要:教师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问题,将会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因此,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而且要积极地思考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案,让幼儿拥有自我展示和表现的机会,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日后的生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自信心;幼儿教育;培养

引言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加速,使学前教育受关注度日渐提升。为助力孩子形成完善的人格、稳定的情绪,使其建立清晰的认知,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应提升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实效性,重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只有关注品格教育,使幼儿具有自律意识、专注力、使命感与自信心,才能助力幼儿茁壮健康成长,使其能独立做事情,感受爱与呵护,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浅议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有效策略。

1做到因材施教,及時给予积极评价

每个人的爱好和兴趣都不一样,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地教育。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幼儿的学习差距不太明显,但在活动过程中的能力和技巧上差距较大。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幼儿,善于捕捉他们的不同点,根据他们的差距因材施教,捕捉到幼儿的闪光之处,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鼓励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方式,要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能干的小朋友,有信心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长期以来,部分教师由于受错误观念的影响,在各种活动中按成人的标准对幼儿提出各式各样的要求,幼儿只要未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就会遭到批评和不合理的评价。幼儿面对教师的批评和评价会感到迷茫,不知错在哪里,这大大妨碍了幼儿自信心的树立。因此,要想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就要深入钻研幼儿的心理,恰当合理及时地鼓励幼儿接触新鲜事物,即使幼儿做错了,也要给予积极的形成性评价,继续鼓励幼儿直至幼儿成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受到激励时,其潜能易被激发出来,也易做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所以在活动中,教师要挖掘幼儿的潜能,注重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哪怕幼儿只有一点点小进步,都要给予其真诚的鼓励和肯定。如笔者所教班有一位幼儿,他内向、不善于和人交往,上课几乎不举手,但他乐于助人。早餐时,当笔者拿着盘子匆匆走到幼儿中间时,就听见他说:“老师,我来帮您分,好吗?”笔者扭头一看,他张着两只小手抬着头,正等待着笔者的回答。“好啊!”笔者一边说,一边将蛋糕盘子放在他的小手里。接到蛋糕盘,他马上就忙起来了,分完蛋糕,他还学着教师的样子声音小小地说:“请小朋友们吃早餐吧!”这时笔者就表扬了他:“你乐于助人,为咱们班做了很多好事,如果在活动中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就更棒了。”慢慢的,课堂上能看见他举手回答问题了,各种活动中能看见他积极参与的身影,渐渐地能大胆地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各个方面都表现不错。这样用积极的语言肯定和鼓励幼儿,让幼儿知道教师为什么表扬自己,让他感受到教师的爱,幼儿就会大胆表现,越来越自信。

2转变教育目标,培养幼儿的品德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准则以及规范。良好道德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从幼儿初期就对幼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不断提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一些家庭和幼儿园当中,家长和教师并没有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幼儿教师不应当只重视发展幼儿的知识、能力以及智力,还要在教育中加入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一些幼儿的家长比较溺爱幼儿,对其会有求必应,家长的生活都以子女的成长为中心,就会慢慢地使幼儿不尊重他人的想法,性格越来越孤僻。长此以往,幼儿的心理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这时幼儿教师以及家长还不能发现幼儿心理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幼儿园需要与家长统一思想,共同对幼儿进行的心理教育,从而使幼儿在生活与学习中具备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

3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状态调整实际期望值

通常而言,幼儿自信心的强弱往往与其所期待事物的成功率成正相关关系,成功率越高,其自信心就会相对更强,反之则会更弱。但是对低龄阶段的幼儿来说,其往往无法准确衡量自身行为能力,因此极易导致在失败后由于期望值过高而产生受挫心理。所以在对幼儿进行自信心培养时,必须要切实结合当前阶段幼儿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从而循序渐进地为其设置任务难度,在每项事件的完成过程中及时调整期望值,由此使任务目标与其行为能力发展水平相匹配。这样才能提升幼儿完成任务的成功率,使其更容易在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提升自信心。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幼儿教师发现相关任务对该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应当及时对任务目标期望进行调整,保证任务在幼儿的努力下是能够实现的,由此才能在引导幼儿进行尝试和努力的过程中切实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4采取包容措施,逐渐培养自信心

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素养都在快速发展。但幼儿的个体差异较明显,因此,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幼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活动时不能“一刀切”,不能苛刻地要求幼儿达到一定的标准,更不能要求所有幼儿都要达标。教师要包容幼儿的不足,用等待推进幼儿成长。由于幼儿年龄等的限制,所以针对有些活动,不管幼儿付出多大的努力也完成不了;而有些活动,一个班的大部分幼儿都能完成,但个别幼儿怎么努力都很难完成。这时教师要降低期望值,采取包容的教育措施,只要幼儿努力做了,就给予他肯定和表扬,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如笔者所教班的一位幼儿,他做事常比别人慢半拍。在一次剪纸活动中,别的幼儿都完成了剪窗花,可他磨磨蹭蹭地在那儿拿着剪刀玩,看起来很危险。笔者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蹲下来和他谈心:“你在干什么,能不能给我讲讲。”他说:“老师,剪刀除了剪纸还能当玩具,打开它时它像老鹰的嘴巴,能抓小鸡,我能不剪窗花,剪一个老鹰的嘴巴行不?”笔者说:“可以呀,只要你和伙伴一起行动,剪什么都可以。”不一会儿,他剪了一个老鹰的嘴巴,并粘在窗户上,乐滋滋地说:“我剪的是老鹰的嘴巴窗花,特好看。”这位幼儿虽然是最后一个完成活动的,但他在笔者的包容的引导下,有了向前赶的自信心。在一次绘画活动中,这位幼儿的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他画完“理想中的小学”,急急忙忙跑过来说:“老师,我今天画得快吗?”笔者随即肯定了他的进步。由此可见,教师的包容能促使幼儿越来越自信,其各方面的能力也能显著提升。

5采用赏识教育,培养交际意识

关注情境教学,培养幼儿自信心,还应善用赏识教育,能够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进而,促进幼儿自主交友,让其变得大方、自信,帮幼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他们相信自己。例如:在艺术活动开展中,教师可灵活地运用教育戏剧,结合绘本阅读内容,通过师生配合、分配角色的方式,使幼儿进行游戏、舞蹈学习。在《大脚丫跳芭蕾》绘本阅读后,可组织“我爱跳芭蕾”戏剧活动,孩子们分别扮演顾客、贝琳达、费莱迪餐厅工作人员(乐师、厨师等)等。可给善于乐器弹奏、乐于做手工及热爱跳舞的孩子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生动的情境构建、戏剧演绎中,全身心投入到幼儿游戏活动当中去。使幼儿被贝琳达乐观、自信、执着的品格感染,让他们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始终相信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这一道理。教师应善于在教育戏剧中鼓励孩子,不断发掘幼儿的长处,促进同伴交流,让他们喜欢交朋友,懂得尊重他人感受,具有聆听意识,乐于分享自身不同的看法。通过展开深入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孩子变得更加豁达、乐观,使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拥有个人梦想,坚信“我能行”。

6提高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幼儿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对幼儿的学习以及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起到榜样的作用,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使幼儿受到良好的影响,引导幼儿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例如,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幼儿养成礼貌待人、不随手扔垃圾的好习惯,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实践活动,在遇到其他教师的时候应当主动打招呼、问好;引导幼儿在看到地上有垃圾的时候应当随手放进垃圾桶内,告诉幼儿不能随地扔垃圾等。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幼儿,使幼儿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尤其是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对于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依然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向家长宣传关于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相关要求和内容,要得到家长的积极响应和配合,并根据幼儿园制订的标准帮助幼儿改善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同时,通过家园共育窗口,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由幼兒园逐渐扩散到家庭中,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使用正确的心理引导方式方法使幼儿养成到良好的生活习惯。

7聚焦家园共育,促进家长及时参与

重视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使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让其具有勇于尝试、自主参与的意识,不能仅依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应促进家长的参与,以便进行对科学育儿理念的共享。毕竟,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不仅十分关键,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通过使幼儿建立自信心,将使其形成优秀的抗挫能力、稳定的情绪及健全的性格。3-6岁儿童正处于性格、认知、思维发展关键期,他们对未知事物、客观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而外界的教育环境、家长引导方式,将关系到孩子自信心与性格的发展。只有促进与偶尔家长的积极参与,避免对孩子进行苛责、打骂、溺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和了解孩子,形成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才能使幼儿因得到肯定、鼓励与积极的引导,成长为一个具有自我肯定意识的人。故此,应当使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性,结合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给予积极的配合,使家园共育具有连续性,才能使孩子感受家长、老师的信任,避免对孩子过度宠溺,使其对父母形成依赖性,凡事不愿自主动手。而进入幼儿园,这部分孩子变得格格不入,进而内心产生迷惘与自卑感,不愿参与教学游戏活动,更不会主动交朋友。可见,促进家长的参与,是较为关键的一环,有助于让家长获取有益教育理念,转变教养方式,在实现对幼儿的自信心培养中,让孩子拥完善的人格。并且,家长应注意日常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多使用鼓励的话语,能够看到并认可孩子的每一小步进步,对其实施有效奖励,使其内心充满爱与信任。可用“童童今天表现真棒,自己把饭吃的这么干净!妈妈给你点赞”、“茜茜又在看绘本呀,爸爸都应该向你学习,养成好习惯。以后我们每天都一起读书”、“谢谢姗姗帮助奶奶,多亏你提着购物袋,奶奶差点都忘记了,你真棒”等话语,当孩子学会一项新的技能,如帮妈妈洗碗、能够自己整理书包、学会扫地等,可给其一张星星贴纸奖励,十颗星星兑换一个愿望,可带领孩子去梦寐以求的海洋馆、木偶剧院或全家一起郊游等。在家长多与孩子相处中,发现他们的长处与优点,实施鼓励教育,让孩子更加开朗、阳光,使其建立积极地生活态度,具有自信心。

结语

总之,自信心培养是一场持久战,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孩子的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有恒心和毅力,巧用各种激励方法让孩子有信心去做,让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健康和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晨静.幼儿教育下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途径[J].中华少年,2018(32).

[2]朱娟.乐于交往、大胆表达敢于挑战——浅谈小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好家长,2017(4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安江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及发展趋势[J].智力,2021(1):163—164.

[5]韩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及发展趋势[J].考试周刊,2010(1):215—216.

猜你喜欢

自信心幼儿教育培养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