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云也有九曲黄花灯

2022-04-02郭宏旺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22年3期
关键词:灯节吴家黄花

郭宏旺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左云城里闹红火,三门一关有特色。北门的舞狮西门的龙,南关的高跷南门的船灯。观灯舞龙跑旱船,好挠搁就在建筑队,从南门一直扭到北门外。再说那县城外,北六里和段村的挠搁真不赖。

左云县城往年正月都有社火活动。三门一关,以及各乡镇厂矿都要搭彩车组织舞蹈队秧歌队,正月十五元宵节前聚集县城主街道,汇演并且由评委打分比个高低。可这一两年疫情骚扰,只能作罢。

左云县城北有一个村子,叫后八里,还有更具特色的社火:九曲黄花儿灯。

黄花儿灯,其实应该是九曲黄河灯阵。但时间久了不知道怎么传的,人们就叫成了“黄花儿灯”,估计是“黄河”讹传为“黄花”了。

九曲黄河灯,也叫九宫八卦黄河阵,是山西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距今约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九曲黄河灯外廓为正方形,内里分三行,每行三个小正方形,共九个,故称“九宫八卦阵”。阵形每边埋十九根边柱,高出地面1.6米,柱与柱之间1米多,用细绳连着。阵前设两门,右边为正门,是入口,左边为反门,是出口。阵中有一根非常高的木杆,称为老杆。

九曲黄河灯为365盏,寓意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是平安日。村里家家户户都自愿为灯节出力,一家一户至少做一盏甚至几盏灯,大伙儿的事儿大伙儿齐心合力办,平安与吉祥大伙儿一同分享。一根灯柱上放一个灯碗,碗里倒入胡麻油,晚上点着。后来演化成纸糊的灯罩里置一截儿蜡烛,既方便也更安全。

追溯九曲黄河灯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唐朝。相传,当时平鲁县西部有条太罗河(今关河),左拐右弯,经九道弯才出境汇入黄河。遇到雨季,雨大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暴涨,四处奔流,泥石随流而下,河两岸的村落深受其害,房子被毁,牲灵淹死,田地绝收。因为是天灾,人们只好祈求神灵保护。于是,黄河边点灯,供奉龙神,希望人畜免受洪水之害,五谷丰登。人们把这些灯称作“平安灯”。因为这种民俗活动最早在黄河九道弯河岸边的村庄兴起,所以又称为“九曲黄河灯”。

十来岁时,正月去后八里村看过一次黄花儿灯,后来,后八里村的黄河灯节时续时断,再后来便销声匿迹了。大约2010年后由村委会牵头,又恢复了黄河灯节。

看九曲黄河灯又叫转灯阵,用的彩灯由村里各家各户亲手制作。天色昏暗,到了认灯的时候,每盏黄河灯都已点亮。人们排成长队,从灯阵入口开始,随着懂灯阵的老年人们慢慢前行,边走边观边呱嗒议论。因为不同户家制作的灯形状可能会不一样,这家的灯笼形,那家的南瓜形,另一家的白菜形,路过一种就谈论夸赞一番,同时也寓意来年丰收,日日顺利。九曲十八弯,不停走不停转,最终走到一根名叫老杆的所在。老杆,是一根数丈高的木杆子,杆子的顶端高悬一面彩旗和一个巨大的红灯笼,红纱映衬烁灯,光影朦胧甚是迷人。老杆寓意长寿安康,所以人人都会摸老杆,祈求全家好运不断福寿绵长。有的人们一边摸老杆,口中还会反复念叨:走到了老杆,摸一摸老杆,人长寿家平安,好运气缠着咱,粮食银钱堆成山。

黄河灯节,按道理和黄河文化息息相关,为什么却在塞北一个与黄河风马牛不相及的村子扎根留传?听老人们说,后八里的黄花儿灯是有故事的。

传说很久前的一天,后八里一老汉在野地放骡子,突然,骡子倒地身亡。这一年,这样的事情很多,骡马牛羊莫名其妙地死亡。村里人感到蹊跷,也感到非常不安,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一天,后八里吴家给孩子过满月,吃油炸糕。吴家在村里是开油坊的,榨胡麻油。因为吴家的胡麻油好,油炸糕的香味飘出了大门。一个白胡子老者来到后八里村,来到吴家门前。老人似乎很饿,向吴家讨要一碗饭。因为给孩子过满月是喜事,吴家很热情地把老人请进家里,给他端上油炸糕吃。老人吃饱后,非常感谢吴家。他说,后八里村邪气很重,邪气杀牲,村里的骡马牛羊才惨遭不幸。吴家一听老者是高人,忙请老人拿出个办法。老者不语,留下一张图纸走了。村里人一看图纸,是九曲黄河灯阵图。于是,正月里村中的能工巧匠根据图纸布置了九曲黄河灯。

2013年正月,与几位好友去后八里村观灯阵,见入口处立大红横幅上写“平安灯节”。街头上,唢呐声声,乡亲们擂鼓拍镲,妇女们红妆绿袖大粉腮,兴高采烈扭起了秧歌。远处,足有两人高的炭旺火已经垒好,还披红挂了彩,一派吉祥喜气。

家鄉左云县范围内,有这样隆重灯节风俗的村子大约只有后八里村,难能可贵也格外珍贵。只是近两年情况特殊,估计不会有盛大的灯节举办吧。

携好友去村中拜访曾与我在黄村学校一起读初中的同窗好友林太,吴姓,经营一传统的榨油坊,小油坊信誉十分好。自兹已时隔多年。

猜你喜欢

灯节吴家黄花
云小萱:助大同黄花飘香
灯节
六尺巷头说吴家
竿灯节(环球360°)
黑黄花天牛
黄花歌
离奇面杖港
“舞动奇鸡”
六尺巷
战地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