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志清作品中也有“大欢喜”

2022-04-02沈文凡孙立娇

博览群书 2022年3期
关键词:散文诗野草文体

沈文凡 孙立娇

王志清先生的《散文诗美学》(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版),出版已经多年,如今读来,仍然让读者有一种大欢喜。书中写道:“《野草》是‘大欢喜’的产物,揭示了精神炼狱的过程和苦斗后的结果,也展示了散文诗高峰的创作状态和自由意志。”而拜读完此书,不得不说,《散文诗美学》亦是如此。

《散文诗美学》有两个序言,序一是散文诗泰斗耿林莽给作者的一封信,发表于《文学报》上。我们从序一里看到了耿老对散文诗未来发展有高屋建瓴的视域,也看到他与作者彼此间惺惺相惜的情感。耿林莽先生在信中指出,王志清“将鲁迅传统,尤其是思想深度、象征性、‘难于直说’等提升到问题特征上立论,是创见”,他认为,《散文诗美学》是在为中国散文诗美学的立论。序二的作者王幅明,是河南文艺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著名的编辑家评论家,他与王志清是文朋论友的关系。幅明先生指出,《散文诗美学》“具有通古融今的特色”,说作者将唐诗研究与散文诗研究结合在一起,同时“创作与理论两兼”,风格特点异常鲜明,“《散文诗美学》的出版,将为稍显滞后的散文诗理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王幅明特别欣赏,王志清散文诗当下的境况最缺血性真情与自由精神的说法,他说:

作者一语中的,道出了散文诗生命美学的精髓。而他在全书中包括几代作家的所有举例和阐述,几乎都是在为此作注。而血性真情与自由精神的缺失,也正是《野草》精神的缺失。

两序均为大家所做,让读者在没有阅读全书之前,而对作者有了“形象性”的认识,符合中国人读书“知人论世”的原理,也易于产生阅读的兴趣。

《散文诗美学》以随笔的手法写理论著作,然每个章节的内容,前后照应,环环相扣,生动形象。绪论统领,共有七章,分别是“中国散文诗的辉煌初发”“《野草》精神的脉象流动”“颂歌牧歌的审美取向”“自由天性的文体基质”“真性本位的至诚书写”“弹力无限的语言韵致”与“亟需开发的文献研究”,最后是“余论”。从题目上即可以看出各章的阐发重点,也涉及散文诗美学的各个方面。

此著的绪论中,从评介可数的几位散文诗研究者入手,表现了作者对散文诗现状的忧虑和心酸。紧接着,回顾近20年来关于“什么是散文诗”的讨论,罗列了一些代表性观点。至此,作者大声疾呼道:

散文诗就是散文诗,散文诗是超越狭隘的文体躯壳和文化视野而自由翱翔的艺术精灵。散文诗的文体优势,是散文诗具有超越时空界限的自由度与灵活性,最合适表现现代人的丰富情感与躁动灵魂,能使诗人生命中最为宝贵的原创力在摆脱了体裁外在俗套后而进入最为自由抒放的自在形态。

散文诗创作,最要紧的是在于捍卫它的文体尊严,并不是要将散文诗写成诗歌,也不是要将它写成散文,而是写成散文诗自己。

王志清认为,散文诗要为自由而生,散文诗美学要“重在研究散文诗美得本源、基质及精神,研究散文诗自足性的美学生态,研究散文诗的现实处境与生存状态,引领散文诗创作对于人类最为根本的生存境遇的审美关注”。王志清在绪论里指出:“散文詩美学本体的最本质内涵是自由精神以及散文诗作者争取自由的精神自由。故而,这也成为笔者讨论的兴奋点,成为本小书论述的侧重点。”于是,也就展开了该书的论述。

正文的第一、二章,分别以“中国散文诗的辉煌初发”“《野草》精神的脉象流变”为题,写出散文诗在中国起始20年的作家们既有丰厚的传统文学功底,又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上好的西学修养,这是散文诗的第一个辉煌时代,代表作家作品层出不穷,鲁迅亦是其中最杰出代表,而《野草》更是一座散文诗文学高峰,是散文诗的里程碑。

作者详细地介绍了《野草》与鲁迅与散文诗,表明创作《野草》时,鲁迅的思想感情十分复杂,也唯有散文诗这种文体可以表现其“难于直说”的情感。

同时作者介绍了散文诗最本质的几个特征:一是生命本能的深刻感动,指出“大欢喜”即真情投入;二是灵魂追问的抒情独语,表现散文诗需要独语,鲁迅需要独语,以独语的形式幽密而深沉的外泄;三是二元协和的交织形态,表现情感和精神的“二元性”境界,《野草》有自由交织的情感漩涡,“形成了对立中的平衡和矛盾中的张力”。最后作者指出,继续探讨《野草》是不是散文诗集没有意义。他认为,《野草》对于散文诗来说具有无穷魅力,“《野草》是一个哲学的世界,是一个象征的世界,是一个‘散文诗’文体无法涵盖的诗性的世界。鲁迅没有按照文体划分而把‘文体杂乱’的文章集合起来,非但没有削弱《野草》思想和艺术的无穷魅力,而且其本身的‘突破’意义,则更强化了其高峰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散文诗美学》里指出:

从鲁迅到耿林莽,是两个里程碑,两面旗帜,两个美学符号,而却是一个传统。这个传统就是:精神考问,生命追询,虑意现实,关注当下,而出以一种悯情深度与精神向度,出以一种象征性曲笔的独语,形成了张力遒劲而诗性沉郁的基本风格。

《散文诗美学》的第三、四、五、六章,分别以“颂歌牧歌的审美取向”“自由天性的文体基质”“真性本位的至诚书写”“弹力无限的语言韵致”为题介绍了散文诗美学的几个重要特征。

书的第三章中指出,散文诗贴合现实,形成了通过情感的冲突、心灵的碰撞、内部韵律与外部情境的反差,以及感觉的错位等形成强劲的美学状态。作者不妄下结论,而是通过大量的作家作品分析来反映观点。

颂歌式、哲理式的散文诗显示出作家对于形象的提炼和艺术创作的能力,让我们领略到诗意境界和生命美学的丰富蕴涵。柯蓝的散文诗被定为“颂歌”式,他的散文诗有对社会生活和理想的讴歌,关注社会人生的哲理性,具有理性美和精神美,影响深远。作者继续分析刘再复,谢克强,王幅明和刘虔等四位作家和作品来美赞“颂歌”。

牧歌的代表则是郭风。“牧歌”的作品暗合天道人情,有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冲动,有接通地气的情感节律,有将诗人内心感受而“神”化为独特形象的能力。“牧歌”的语言清纯、朴素、自然、节奏和谐,具有复沓回环、悠扬爽利的艺术效果。作者娓娓道来,介绍代表人物箫风和罗长江及作品。

作者的笔力重心从生活的牧歌转向了人生的沉思和感悟,表示无论是颂歌牧歌,语言都是最重要的。散文诗的语境,是诗意繁衍的“情景”与“文化”的机制,是特定意义生成时所依赖的意义符号,是散文诗语言个性化与抒情化的必然途径,语言与用典与意象与思维与构思关系密切,作者同时延续自己的风格,又以散文诗作家的楚楚、刘萱、原因为例,回归到散文诗的美学状态。作者重视语言,后文单出一章介绍散文诗的语言。

第四章开头即写到“散文诗为自由而生。散文诗的另一个美学特征即是自由血性。自由是散文诗最突出的文体基质与形态”。散文诗是崇尚自由精神的特殊文体,自由是其文体特征中第一性。自由指的是自由精神强烈,作家有强烈的自由精神表现需要时自然而然會选择散文诗,也因此作者直白的表明,散文诗不景气是她自己不争气。

散文诗最缺乏两点,一是缺少血性真情,二是缺少自由精神。其一因为散文诗是生命写作,是真情投入,是生命最深处的秘密和轨迹的神圣展示。散文诗是适合心灵的自由书写,是作家自由书写的深刻需要。其二指散文诗的自由天性,决定散文诗必须能够自由从容的表述对于爱和美,人生与社会的诗性见解。选择独语是自己与灵魂的对话,是散文诗自由精神的特别需要,《野草》即如此。栾承舟、喻子涵、崔国发、许淇亦如此。散文诗需要和擅长与自己的生命对话,表达属于自己的感受,自由就是表现自己生命敏感度的最大可行性。

散文诗的自由是精神上,思想上的,而语言是散文诗自由基因中最重要的要素。自由精神表现在文体上即是内容突破形式的束缚,是提升作者自身的敏感与思想的基质而进入最高想象天地的过程,是在个人命运中捕捉诗意的自由,作者以徐俊国、周庆荣、耿林莽、皇泯、锺子美为例,表明优秀的散文诗作家对自由精神的执着追求。

作者在第五章里写道,“散文诗是生命写作,是生命最深处的秘密和轨迹的神圣展示。”散文诗要求以“情”为本位的一元化体系建构,以“情”为核心的能量扩散,以“情”为向心力而形成的主体结构。散文诗的自救,应寄希望于真情,以真情来寻找与读者接近和对话的形式,寻找自身生成的时空和发展方向。

散文诗应诗化情感,应超越情感经验的层次,深入到更深广的文化层面和人性意蕴。真情是散文诗的血液和灵魂,真正意义上的散文诗是动荡灵魂抒情的需要,真正优秀的散文诗是作家生命以真情方式的存在,是一种自觉承担时代命题的困惑与躁动。散文诗的情感发生,是情感生活化,生活情感化,是作者人格精神和人性关怀触及生活内蕴而发自内心深处的痛楚。

散文诗情感需要根植生活,根植于现实精神中,表现代表生活意志的大众情绪,平民化的人性关怀,一种社会人文关怀的批判勇气和真实情感,一种向人的深层心理推进,这种情感便有了最普遍的美学意义。这样的散文诗不矫情,源于内心的本真与读者真诚交流。这种按照心理发展的轨迹重新组合艺术时空,显示意绪的逻辑性。作者以王宗仁,韩嘉川,文榕,昌耀,灵焚等人为例,写出优秀散文诗作家的“真情”。

《散文诗美学》的第六章,谈散文诗的语言,作者指出:“散文诗的语言,是散文诗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散文诗美学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散文诗被称为“美文”,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其语言。语言强化了散文诗的诗意含蓄,扩展了文本的精神维度,是文体形态的基础建筑。

散文诗极其讲究语言,语言决定其命运,运用喻象的暗示性与隐喻的歧义性,将思想和情感最优化地结合在一起。语言美学是散文诗必要条件,语言以美学观照有三个基本要素:喻象性、蓬松性、自由性。作者最看好其语言的蓬松化。

语言不仅与作家自身对语言的认知度有关,与其思维、思想和审美价值取向有关,且受时代审美接受的深刻影响。语言是动态的,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语言,语言的嬗变,反映了时代、思想与审美取向的变化,语言与社会、与时代审美都有关。作者分析了前二十年的柯蓝、郭风模式,之后的耿林莽模式,说明散文诗语言是有深刻时代印记。

散文诗语言美学的首要关注点是节奏,节奏是散文诗作家气血的运行轨迹,是散文诗的旋律的基本构成,是散文诗取悦读者的气质与姿色。优秀的散文诗语言,讲究节奏,富有节奏美感。节奏是散文诗语言的核心,不仅是形式,也是思维、思想、形象、审美意识,甚至包含其全部秘密。节奏使创作主体的情感因素更加突出,描写客体的主体化色彩更加鲜明,强化了表达的连续性和形象的逻辑性。语言的雅化、俗化、欧化都是语言的诗化问题,其本质是形象的提炼,唤起鲜明美感形象的功能。可能也是因为散文诗严格的语言环境,作者在本书创作中,语言使用亦是如此优美、有韵味。

此著单列一章,以“亟需开发的文献研究”为题,展现散文诗美学研究的现状,文献研究尚未进入研究者的视域,而作者将文献研究列入美学范畴,是他的一个贡献。文献研究领域还存在很多问题,作者都一一指出,也介绍了首开文献理论的温永东先生主编的“叶笛诗韵”,表明其具有建设性意义,开拓性示范,是文献研究的标志性工程。

读罢此书,沉浸于“大欢喜”的激动中,王志清以一个散文诗参与者的身份而作在场之言说,融入自身且诗且论的经历,与当下散文诗人同困惑而共惊喜,追求以生命精神的审读,以心性之目遇合,而有此在获得魄动心悸之顿悟后的理性书写,而将读者带入散文诗美学的世界。

(作者简介:沈文凡,吉林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孙立娇,吉林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

猜你喜欢

散文诗野草文体
留守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另类文体巧谋篇
一束野草
散文诗创作需要突破
散文诗,放逐心灵的天空和旷野
一束野草
提起散文诗,我总难免悲壮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