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顿逸林酒店优化设计研究
2022-04-01陈扬
陈扬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00)
1 酒店优化设计的意义及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高星级酒店数量不断增加,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在外出时偏向于选择服务水平更高,设施更加完备,住宿体验更好的酒店。此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持续加深,一些国际著名酒店集团在中国的酒店数量也在扩大。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酒店集团输出管理模式与设计标准为酒店建设方提供符合要求的酒店硬件设备模式。论文讨论的希尔顿逸林酒店即属于此类合作模式。酒店建设方在后期引入的酒店管理公司对设计提出了建筑、机电等专业的优化需求,与原设计存在诸多矛盾。
本次酒店的优化设计与一般项目存在以下几点不同:
1)本项目除酒店部分外还有约72 000 m2的商业部分,且商业部分不能修改,所以虽然酒店部分尚未建设但是在优化设计时不能增加或减少面积,建筑轮廓不能修改,建筑总高度不能修改。
2)酒店管理方并非建设方,在满足酒店设计标准的前提下还需满足建设方关于成本的要求,且酒店管理方设计标准远远超出原设计标准。
3)众多设计顾问的加入,诸如家具、机电、照明、声学、厨房、消防、交通等,提出了数量巨大的设计优化意见。
综上,本次优化设计需要设计师具有较好的应变沟通能力,与各方进行高效密切沟通,协调设计问题并处理,创造一个有凝聚力的工作氛围。
项目介绍:本次项目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项目占地42000 m2,容积率2.2,地上商业约72000 m2,酒店约20000 m2,酒店建筑高度为23.9 m。酒店结构:钢、混凝土框架架构;建筑层数:地上6 层、地下3 层。
2 酒店客房区的改造
现代酒店大致可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域,如客房区、公共区、后勤区等[1],各区域通过电梯、楼梯、走道等交通空间进行联系。其中客房区是酒店提供服务中最为核心的区域,也是酒店产生直接效益的部分。
1)酒店管理方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增加客房数量,划分出明确的客房楼层。在原设计中3 层及以上楼层是作为客房层使用,总客房套数为139 间。根据新的设计要求需要将客房数量从136 间提升到167 间。通过取消原3 层的餐饮包间,使得客房总面积增加了约1100 m2,客房面积占比由51%提升到了57%,达到了酒店盈利的基本要求。房型种类由2 种变化为8 种,面积段覆盖了40~200 m2,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
2)结合本项目商业中设置了大型儿童活动项目以及业主在省内举办儿童演艺活动的优势资源,提出设置家庭房的设计要求。本项目设置家庭房的困难在于:柱网已经确定,如果简单地合并相邻2 间房间作为1 间家庭房将直接减少酒店客房总数,并不利于酒店盈利。最终提出的优化方案通过调整3 层北侧原无采光房间的布置,形成2 层贯通的房间,并将楼梯设置在北侧引入光线的方法解决下层采光问题,达到既不减少客房总数又增加房型的目的。LOFT 房型剖面详见图1。
图1 LOFT房型剖面(单位:mm)
3)走道的净高以及电梯数量与布置位置是酒店管理方在客房区优化中需要着重关注的部分之一。根据酒店管理方要求,走道部分的净高为2.6 m。因为原设计中酒店3~6 层西侧设计有约20 m 的巨大悬挑,其结构采用了钢结构,钢梁高度达到0.65 m,即使优化了管线布置在层高3.6 m 的情况下,仍无法达到要求。在JGJ 62—201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中关于客房走道的要求仅为2.1 m[2],其高度远小于管理方提出的要求。查阅类似品牌酒店设计手册中关于客房走道净高时发现《喜来登建筑标准》为2.4 m,《凯悦国际酒店管理集团设计建议及最低标准》为2.5 m,《万豪酒店设计标准》为2.4 m,《喜达屋-艾美酒店设计准则和标准》为2.4 m。经过判断2.45 m 的净高基本可以满足此类品牌要求,在经过酒店管理方与建设方的沟通后也认可了2.45 m 的净高设计。但是酒店方提出了预留后期改造的需求,在结构设计时,公共部分走道预留了2 组穿梁套管便于后期内部升级改造。
从整体来看,客房区设计仍追求舒适性,出于定位及竞争要求,客房类型会有所增加,提供的服务设备也会增加。即使在本次优化设计中设计标准已经有所提升,在酒店建筑的全使用周期中仍然会面临被后续新的标准所替代的问题,所以留有提升改造的建筑条件是十分合理且必要的。
3 酒店后勤区的改造
酒店后勤区域包含行政办公、食品加工、库房、洗衣房、员工生活等部分,后勤区的流线需要与酒店的客人流线完全分开,通过独立的楼电梯、走道进行联系。
1)本次优化设计中酒店的地下1 层夹层及地下1 层作为酒店主要的后勤服务支持区域,快速安全便捷的后勤流线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保证。本次优化设计对于酒店后勤区域的货物流线与人员流线进行了梳理重组,解决了流线交叉问题。首先通过增设2 部服务电梯形成了员工从更衣室—服务电梯—工作区域的服务流线;因客房层货物运输需求相对较小,这2 部梯还可以作为客房层的货物运输梯。同时也解放了原本厨房区域使用的2 部服务梯,提高了厨房货运流线效率。
2)后勤区域的地面标高设计。后勤区域设计有洗衣房、厨房、冷库、卸货区,这些房间要设置排水沟,面层厚度需达到400 mm,需局部降板。而卸货区域根据酒店方提供的资料,需要提供高度为600 mm 的卸货平台,卸货平台与库房厨房之间需要在同一标高。通过分析整个地下1 层后勤区域的功能划分,可以明确卸货场—库房—厨房属于连接更为紧密的一个区域,洗衣房—制服房—员工生活区则可以划分为另一区,通过不同区域设置不同标高并用坡道连接可以有效解决高差问题,也利于区分洁污流线与内外货物流线,后勤区分区划分详见图2。
图2 后勤区分区功能划分
3)设备用房的管理与划分。由于本项目与商业部分合建,酒店管理方基于成本要求,希望将地下变电所及泵房酒店设备进行独立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变电所及冷冻机房进行了物理分隔但消防泵房未能分隔。由于酒店管理对于泵房的安全检查较商业更为频繁,在建筑使用过程中将会产生矛盾,需要在以后的设计中加以避免。
综上所述,各类货物及人员的运动支撑了整个酒店的运作,在后勤区域适当增加垂直交通流线,有利于提高效率;在后勤区内再划分出相对独立的分区是解决不同功能地面标高需求的有效方法;对于合建项目地下的设备用房,在设计时应当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留有改造条件,以利于日后的升级改造以及管理。
4 酒店公共区的改造
酒店的公共区可以概括为:大堂接待区、餐厅宴会去、康体娱乐区。公共区域的主要设计问题是如何在建筑层高和建筑轮廓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增加泳池与设备机房。
泳池根据设计条件需要降板1.8 m,如果按照原标高进行设计,地下1 层夹层层高为3.4 m,远远无法满足泳池加机房的层高要求,在酒店方不接受抬高泳池设计方案的情况下,只有将首层局部地面抬高至2.2 m 标高处,再降低地下1 层局部标高至-3.9 m,使得泳池区域地下1 层夹层层高提升到6.1 m。这样就基本满足1.5 m 有效深度、泳池降板及泳池机房的净高要求。同样酒店宴会厅机房则利用酒店前厅区域较高层高设置夹层进行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此类计算仅仅是基于建筑结构专业的净高预测,对于酒店这类机电管线复杂的建筑不能完全反映出建筑完成时的各处净高问题。此时引入BIM 技术对设计进行复核与修改是十分必要的。在复核过程中通过BIM 技术的可视化技术优势,在提前暴露问题的同时指导了设计修改。
例如,多专业管线叠加,净高不满足要求,需要多专业协调进行管线修改。修改前由于管线叠加造成走道净高只有1 900 mm,交通空间管线下净高详见图3,通过沟通协调最低处雨水管改为穿梁;过走道的喷淋管由地下1 层分喷淋干管,穿顶板进入夹层;走道中其余喷淋管翻至风管上侧与雨水管同一层管位,使得净高达到2.2 m,满足了酒店方设计要求。
图3 交通空间净高验证(单位:mm)
在希尔顿逸林酒店优化设计项目中BIM 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设计中难以靠传统设计方法解决的管线综合问题,提升了工程设计的精细度,减少了后期设计修改,避免了工程施工阶段的无效投资。
5 结语
虽然改造项目受到原设计限制较多,但是在星级酒店的设计优化中引入成熟的酒店标准化设计要求,提高酒店住宿体验仍有必要;在设计中注重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可以提高酒店运行效率,有利于后期的酒店管理,对于存在复杂管线的建筑,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设计的精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