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的发展理论视野下的网络素养本质探析

2022-04-01

终身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个体素养信息

□ 安 涛

网络已经融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开辟了人类生存的新空间,建构了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特别是随着手机等移动互联工具的普及,网络不仅能为人们提供各种信息,还对人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道德标准等方面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可以说,人和网络的关系犹如蜘蛛与蜘蛛网的关系,网络成为人类栖息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是人的一种工具,还重塑着人的生存方式。网络素养是现代人信息化生存的必备要素,如何使用网络是作为网络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当前学界对网络素养的界定较为模糊,把网络素养默认为一种能力。但“熟知并非真知”,那么到底何为网络素养?我们怎样理解网络素养?本研究从对现有网络素养认识的审视与反思入手,以马克思的人的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并结合当前网络文明的社会历史现实对网络素养的本质进行探析。

一、现状与思考:网络素养内涵的梳理与理论反思

一般认为,网络素养是媒介素养的延伸,网络素养的认识大多沿袭了媒介素养的界定。20世纪下半叶,随着媒介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媒介素养备受各国重视,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学术界对媒介素养内涵界定的内容虽各有不同,但大都认为媒介素养是一种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并体现出较强的“能力本位”。其中,1992 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的定义指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认为“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2]。

我国学者也对媒介素养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现实对媒介素养进行重新界定。其中,彭兰指出对于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公众媒介素养的认识,需要从建设者或生产者这样一个角度加以扩展,并提出了公众的媒介素养的六种表现形式。[3]卢峰根据人们使用媒介的不同需要,将媒介素养划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素养又包括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四个维度。[4]总体看,我国学者对媒介素养的界定依然没有摆脱“能力本位观”。

相对来说,网络素养是一个新概念,它是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概念,虽然网络素养内涵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学者们依然顺承了媒介素养内涵的界定理念。美国学者麦克卢尔(McClure)在1994年用“网络素养”描述个人识别、访问并使用网络中的电子信息的能力,指出知识与技能是网络素养最重要的两个因素。[5]另外,列文斯通(Livingstone)对网络素养的界定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她认为网络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创造网络媒介内容四个方面的能力。[6]国内学者则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对网络素养内涵进行探讨,并凸显了网络素养的道德要素。比如,彭兰将网络道德规范纳入网络素养内涵之中。[7]

可以说,人们对网络素养认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网络素养内涵逐渐丰富,网络素养的内涵由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素养”上升为人的生存技能或能力。而我国学者对网络素养内涵的界定更具本土性,体现我国传统社会以“伦理本位”并重道德规范的价值取向。但网络素养不仅只是网络技术的外显操作性技能,还涉及“如何用网”“怎样用好网”等内隐性问题,网络素养旨在提升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生存质量。基于此,我们从以下两方面对网络素养概念进行理论反思。

重新审视网络素养的素养观。素养是当前学术界探讨的热词,相关探讨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全面理解。经济与合作组织等机构提出的几个素养框架能反映出素养的特定内涵。经合组织认为,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还涉及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8]新加坡教育部颁布的“21世纪素养”框架便是以价值观作为整个素养体系的核心,知识与技术能力必须以价值作为根基,价值能决定一个人的品质,并会塑造一个人的信念、态度和行为。[9]我国学者也指出,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化为一体的整体表现。[10]因此,网络应用能力只是网络素养外显的冰山一角,网络素养不仅包含网络应用的知识能力,还应包括其中蕴含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重新审视网络素养认识的技术观。透过中外学者对网络素养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能力本位”的素养观构成了当前网络素养主流认识的基石,网络素养被看作人的网络应用的能力和道德因素的集合。这种能力本位的网络素养观实质上反映了工具论的技术观,它把技术视作人的工具或手段,技术本身是价值中立的。技术工具论奉行效率至上的价值准则,相信技术能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虽然技术工具论具有特定的历史合理性,但它是一种静态的认知观,割裂了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而且工具论思维的膨胀会成为束缚或扼杀人的主体性的异化力量,甚至会导致人的物化和工具化。

实际上,技术哲学视域内,技术本质不仅仅表现为人类的工具或行为,还构筑了人存在的世界,是人的存在方式。比如,眼镜的凸显并不在于其自身,其存在在于给予人一个明亮的世界。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断,意味着媒介不仅是主体的一部分,还成为人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尺度,“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11]。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了网络文明的兴起,网络文明展开了人的存在方式,人的认识与各项实践活动都被网络文明所裹挟,我们对任何问题思考不能脱离网络文明的域境。因此,网络素养不仅是人的运用网络及网络信息的能力,是通向网络社会的阶梯,还是人在网络文明生存的尺度。我们对网络素养的理解还应走出技术工具论的视角,从人、网络技术及网络社会因素的关系视角进行考察。

二、人的发展:网络素养的价值指向

网络的覆盖面超越了史上其他任何一种媒介,它使人类学基本特性得到进一步展开,并丰富了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根本性质,社会发展表现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相互性的真正展开,从而使人的信息需要得到空前发展,这又意味着人的发展进入一种信息化的良性循环。[12]更进一步说,人是作为现实主体和网络主体的双重身份而存在。[13]因此,我们对网络素养的理解还应上升到人的发展的高度,人的发展应作为理解网络素养的价值指向。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蕴含着人的发展理念。他针对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压抑,提出“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等概念,确定了“个人向完全的个人的发展”[14]等人的发展要求。首先,马克思是通过实践的角度解读人的发展,他所指的人是劳动的个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5]。而且,人“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15]。因此,马克思对人性的经典论断表明了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并在社会实践中呈现出特定的主体能动性。其次,马克思通过社会关系解读人的本质。他指出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而且,社会关系是劳动的条件,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16]同时“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17]。因此,人的发展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完成的。最后,马克思还指出人的发展是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其中最高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8]。也就是说,个性是摆脱对“人”和“物”的依赖而建立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人的个性发展是通过劳动交往自我塑造而实现的,它表现为每一个人在社会关系、能力需要和精神属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化差异。

根据马克思人的发展理念,人的发展可以体现在实践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发展三个维度。第一,实践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也是人与世界建立对象性关系的必备条件。其中,技术是人本质力量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19]。因此,技术应用是人实践能力的重要表现。第二,人总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发展依赖社会关系的完善和发展,而社会关系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的“普遍交往”的基础之上。随着交往的深入开展,个体因而从“狭隘地域性的个人”成为“世界历史性、真正普遍的个人”[17]。因此,个体还需具备必要的对话与交往能力以丰富自身的社会关系。第三,自由个性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目标。个性是人的特殊性,也指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现实的人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如果没有个性,其存在便会失去现实性。而且,人是社会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人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人才能逐步实现自己的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并随之实现自己个性的全面发展”[20]。个性发展的内涵包括个体发展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基于马克思人的发展理念,网络素养可分为技术性(technical nature)网络素养、社会性(social nature)网络素养和个性(individual nature)网络素养三个类型。首先,技术性网络素养指向网络技术与信息的运用,网络是一种基础性工具,个体应正确使用和有效运用网络技术及网络信息以达到促进个人发展服务的目的,技术性网络素养构成了网络素养的基础。其次,社会性网络素养旨在提升个体的网络交往能力,促进人的社会化发展。网络打破了基于血缘、地缘和业缘等社会组织方式,开启全新的社会交往与协作模式,为人们“普遍交往”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网络多元价值观与虚拟性极易造成现代社会的疏离,甚至导致个体社会化发展的碎片化、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社会性网络素养能促进个体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积极推动个体的社会参与。最后,个性网络素养指向人的个性发展。网络赋予了人们多维度的信息获取方式和多样化的生存方式,有利于个体自由精神的充分彰显,能为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应清醒认识到,网络是自由的、多元的空间,海量、碎片化的网络信息与人的“虚拟”与“现实”多重身份的叠加可能会使人产生网络空间存在感的困惑,甚至会导致人的自我迷失和存在的不确定性。因此,个体应具备个性网络素养,克服网络消极影响,提升自身的主体意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社会关系,促进个性发展。

三、网络文明:网络素养的社会基础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历史的进步,社会历史是人的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发展是一个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向循环过程。[12]当前,社会已经步入网络文明阶段,它对人的发展提出要求,也会使人的发展在这一历史阶段得以丰富。网络文明是由网络技术发展和普及所产生的新型文明形态,它超越了传统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是人类步入网络社会后的积极成果和文明状态。从技术发生逻辑看,网络文明以互联网“连接一切”的技术范式为基础,是网络技术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在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并形成社会发展的“网络化”的结果。因此,网络文明构成了我们理解网络素养的社会基础。

开放性是网络文明最显著的特征。网络文明是一种开放性文明,网络技术的互联互通建立了世界的普遍联系,个体认识活动领域因而扩展到整个网络系统。同时,网络促进了信息的丰盈,网络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存储与传播的平台,人们在现实世界和网络空间的活动生成了海量的网络信息,并创造了网络虚拟世界,这改变了传统社会信息相对稀缺与点状分布格局,形成了总体均匀、超时空的信息分布,从而扩展了人的认识能力和信息来源。更进一步说,网络实现了人与事物之间的广泛连结以及不同社会领域的高度整合,人们在网络中进行各种交往活动,彼此开展对话交流,地位相对平等,展现出去中心化的社会格局、信任合作与协商的交往逻辑,这就打破了现实世界中的主客体关系,呈现出参与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可以说,网络文明呈现了互联互通的物理状态和基于网络互动的关系思维,而且网络文明是技术形态范畴和人文价值范畴的统一,既表现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状态,又表现为人在精神品性上所达到的一种主观高度,因为人在使用网络中会渗透一些目的、人格、德性等因素。[21]

网络文明进一步丰富了人的存在方式,构成了人发展的更高层次基础,也是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为我们理解网络素养提供了必要的理论视角。结合上文对素养内涵的理解,我们从三方面对网络素养进行解析。首先,网络素养体现为网络技术应用的知识与能力。技术是文明的物质层面,知识与能力反映了“做什么”(what)的问题,个体通过具备必要的知识能力以掌握网络技术和信息的应用。否则,网络素养将无从谈起。其次,思维方式关涉“如何做”(how),网络素养应打破原子式的思维方式,顺应网络文明的关系思维。网络文明以去中心化的技术逻辑为基础,强调人、事与物之间的开放与融合,并由此形成了新型的全空间连接方式,而且网络媒介技术对现代人的心理时间产生直接影响。[22]因此,个体应学会运用网络技术建立广泛联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发展。最后,网络素养还应体现在价值取向方面,价值取向反映“应当”(ought to)的诉求,并承载目标引领和行为导向等功能。每一技术社会形态都内蕴着自身特有的价值理念,“新技术改变我们的符号,我们赖以思考问题的符号要变化。新技术改变社群的性质,我们的思想发展的舞台要变化”[23]。网络的开放性与融合性更强调多元、个性自由,这孕育了共享、共生和创造等价值观念。它们是共通的文化符码,能穿越人们的心灵,映射人们的行为策略和美好愿景,提升人的生存品质。

四、网络素养概念框架建构

基于马克思人的发展理念及网络文明对人的需求,我们可从两个维度对网络素养进行理解,一方面,网络素养应指向人的发展,其中包括实践能力、社会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网络文明创设了人的发展的时代背景,其时代要求映射到网络素养上,以提升人在网络社会的生存质量。在这个维度上,网络素养包括网络媒介应用的知识能力,还包括网络媒介蕴含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即“用什么”(what)“怎样用”(how)与“应当如何用”(ought to)三个层面。概言之,在横向上,网络素养包括人的技术性网络素养、社会性网络素养和个性网络素养三种网络素养类型。在纵向上,网络素养体现为网络媒介应用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两个维度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构成网络素养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网络素养的内涵结构

1.技术性网络素养

人的网络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技术活动,网络素养需建立在个体通过对网络媒体的操作和运用的基础之上,以完成信息的获取、加工、传输与发布。技术性网络素养构成了网络素养的技术基础,它反映了网络活动中的“人—技术”关系。技术性网络素养能促进个体充分发掘网络媒介的技术功能,实现网络技术和信息的高效运用。

首先,技术性网络素养表现为个体的网络技术与信息应用的知识与技能。电脑、手机与Pad中的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寻常百姓生活中,各类网络软件,特别是各种手机App层出不穷,它们构成了人们通达社会信息场域的技术基础。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和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个体应能辨析、获取或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还应能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权威性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而且,个体还应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和运作原理,网络技术应用虽然种类繁多,但其基本原理却存在相通之处,网络应用基本知识的了解能达到网络应用触类旁通的效果。总体看,网络技术的应用知识与能力是个体进行网络活动的最基本条件,它不仅包括网络工具的应用能力,还包括网络信息的分析、获取、生产与评价等能力和网络基本原理知识。

其次,人的技术应用还应领悟其蕴含的思维特征,连接是网络演化的基本逻辑,也是网络最基本的思维。网络连接能摒弃信息的藩篱与限制,使个体成为网络中的节点,从而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信息或技术的交流与互动。更形象地说,信息连接通道远比通道内的信息更重要,即建立信息的连接通道远比信息本身更重要。特别是弱连接能在人与外界交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能成为信息传递的有效桥梁。“若一个人拥有很多弱连带,尤其是拥有‘桥’,那么他在信息获取上会有极大的优势,在信息传递上也常常居于关键地位”[24]。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弱连接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普遍,例如微信公众号“加关注”现象等。可以说,网络信息逐渐代替了传统社会的血缘和人情,网缘关系随之成为人们重要的社会资源。因此,个体应领悟并善用网络连接,并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连接获取信息资源,以提升生活、学习及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最后,共享是信息的本性,也是网络社会一个根本价值指向。网络信息具有共享增益的特点,其共享传播的范围越广,价值就越大;反之,便会形成“信息孤岛”。英国作家萧伯纳的交换苹果与交换思想的比喻生动地说明了信息共享的价值。当前社会已经初步彰显共享价值,共享拼车、共享店铺等共享商业模式已经深入我们生活。而网络信息的共享更是无处不在,秉承“我的就是我们的”的价值理念,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传播与享有,实现物尽其用,还能打破少数文化精英的信息话语权和信息垄断。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与精准配置,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解决信息资源相对稀缺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信息共享是解决信息鸿沟、促进信息公平的价值基础,它打开了一个全方位的文化社会视角。而所有人都能进入创造性的工作,并拥有促成他们进行创造的途径。[12]

2.社会性网络素养

网络社会是人类开辟的新世界,也是一种新的人类社会组织方式,并建立了人类社会的新秩序。个体应主动融入日新月异的网络社会中去,积极参与网络活动,遵守网络规范,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因此,个体应具备相应的网络素养支持社会化发展。社会性网络素养反映了网络活动中“人—人”关系,旨在促进人们合理性地建构良好的网络社会关系,并逐渐完成社会化。

首先,网络作为一个公共领域,人的社会参与变得异常简单,而且网络信息的泛滥极易导致网络群体舆论的盲从、非理性冲动与群体极化。因此,个体亟须公共理性的规范和引导,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并能进行合理性的社会参与。公共理性是社会性网络素养知识能力的重要体现。罗尔斯认为,公共理性“是那些共享平等公民身份的人的理性,他们的理性目标是公共善”[25]。公共理性与个体理性相对应,它作为“公共探究指南”而存在,提供普遍的推理规则和论证方式,表现为公民以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共善为目标的协商对话能力,以取得有限度的重叠共识。[26]因此,个体的网络交往应在公共理性的导引下,相互尊重彼此的发声权利,真诚、正当、可理解地表达个人观点并倾听、回应他人意见,达成社会共识,并在充分的对话和交往中进一步促进公共理性的形成。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个体首先要从维护公正和公共利益出发,以平等、自律为基础,进行意见沟通、辩论与协商,营造公正文明的网络协商环境,塑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

其次,人还应具备主体间性思维。网络是一个流动的虚拟空间,网络对话者的身份具有不确定性,但也会存在“不愿跟陌生人说话”的网络交流现象。这实质上是交流者将对方看作“他者”,也是网络传播中主客二元对立思维的表现。[27]网络的开放性和去中心化有力地塑造人们网络活动的主体间性思维特质。所谓的主体间性是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超越,它意味着每个主体都要承认对方的主体性,双方处于“共在”关系之中,是“我—你”关系,而非“我—他”关系。在主体间性思维视角下,网络交往双方不应简单地将对方视为对象化的他者,而应互相尊重,承认对方的主体性,并在接受彼此之间认知、规范及文化观念等方面差异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和谐、共生的交流方式,以更有效地达到交流的目的与情感的共享。实践证明,主体间性思维能优化对话关系,实现多元参与力量的协调。比如,我国环保方面,政府、媒体、公众与环境NGO等话语主体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形成了主体间性的博弈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环保事业。[28]

最后,网络是人的共同活动空间,个体应建立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9]。特别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迅速扩展到全世界,这更昭示了人类命运的休戚与共。网络的互联互通让世界真正变成“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地球村”隐喻暗含着一种新价值体系,人们应增强相互依存的意识,建立共同体的价值取向。

网络共同体价值取向以兼收并蓄为前提,坚持文化和而不同,以文明交流超越隔阂,以文明共存化解矛盾,在网络性质与秩序构建等方面达成共识。[30]在共同体价值取向引领下,人们的行为逻辑应完成从理性主义到建构主义的转向,“某一种文化之内的成员,可以利用想象的洞察力,去理解另一种文化或者社会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31]。人们在网络交往中应平等尊重、承认各自文化乃至思想观念的差异,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取得更多的共识和认同。

3.个性网络素养

网络赋予了人们多维度的信息获取方式和多样化的生存方式,人获得了比现实社会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复杂的社会关系。但是,网络信息是消解意义的温床,网络活动也会导致人的存在的不确定性。个性网络素养旨在使个体成为自觉的网络主体,激发个体网络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个体树立正确发展目标,实现人生价值及彰显人生的意义。

首先,个体应具备自我认同的能力。认同源于个体对自身生存和意义的追问。在社会学研究中,认同“看作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它是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32]。自我认同“是个人依据其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33],并承载着一定的个体价值判断与期待的心理预期和行为趋向。

网络虚拟交往不同于现实世界交往,它是建立在虚拟的符号化交往的基础上,人们显得更加自由,而且存在网上多元自我。但如果一个人不能完成网络与现实的虚实结合或相互转换,便可能会导致双重甚至多重人格,从而引发人格和认同上的危机。因此,个体应在多元社会关系中重新发现和反思自我,实现自我认同。网络交往变革了自我认同的逻辑路径,个体可以借助多元化信息源和社交方式,实现多种信息选择或多重身份之下的认同协商与自我反思,从而不断审思自己“我是谁”“我能干什么”“我要成为谁”等生存问题,建立清晰的自我身份和自我价值定位,从而推动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其次,个体还应具备批判性思维。网络的开放性催生了草根化的媒介偏向,网络信息极易造成虚假信息的传播和信息极化。而且,随着商品逻辑的入侵,文化领域中拜物教主义日趋盛行,网络成为媚俗的栖息之地。这些网络信息仅能满足个体低层次需求和感官享受,却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戕害了人的主体意识。所以,个体在网络社会中生存还应具备相应的批判性思维,以辨别信息的真伪优劣。

批判性思维实质上是一种反思,“是对思维展开的思维……考量我们自己(或者他人)的思维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好的标准”[34]。可以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上的方法,一种基于问题意识的理性追问,并需要个体进行推理论证和逻辑判断。批判性思维能决定人们工作与生活的质量,并能决定人们的生存方式。[35]因此,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个体应破除盲从的思维习惯,理性地分析网络信息与行为,评估信息来源的可信性,对不确定的信息持有必要的困惑或怀疑的态度,并积极寻找和调查相关的事实和证据。这样才不会被虚假伪劣网络信息绑架,并能保持自我独立性,增强在网络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适应性。

最后,创造是人的个性网络素养的价值指向。创造活动被认为是最符合人性的活动,是人的第一需要,人通过信息创构能走向人类的解放。[12]在个体的发展的角度,创造是个体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它涉及将要素组成内在一致的整体或功能性整体,要求人在心理上将某些要素或部件重组为不明显存在的模型或结构。[36]创造是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彰显个性的过程。

网络能为个体发展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和广阔的交往与表现空间,并在很大程度上消解知识的权威,这为个体创造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每个人不仅是网络内容的消费者,还可以成为创造者。比如,UGC的自媒体的广泛应用,能有效激活与释放个体蕴含的智力潜能和思想资源,使每个人都能成为网络内容的生产者。网络时代的价值创造首先以个人的知识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为基础,还需要个人创造动机、洞察力与探索意识等非智力因素,而且创造不单是需要依靠某个体完成,还需要依靠社群平台、跨界合作和资源聚合等合力作用。[37]价值创造需要打破传统社会的思维定式,善于运用网络力量与群体智慧。维基百科可以认为是全球志愿者集体创作而成的。网络为创造提供了一方沃土,创新型社会正在浮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参与其中。

五、结语

网络已不仅是人类的一种价值中立工具,它已经成为人生存的新空间,并展开了人的存在的新方式。这为理解网络素养打开了新视野。人是理解网络素养的核心着眼点,网络素养应指向人的发展,网络不仅是信息传播媒介,还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平台。网络文明进一步丰富、展开了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社会背景。

我们以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为基础,把人的发展作为网络素养的价值指向。从横向角度网络素养可以分为技术性网络素养、社会性网络素养与个性网络素养三种素养。同时,基于网络文明社会历史现实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从纵向角度可以把网络素养分为知识能力、思维方式与价值指向三个层面。两个维度共同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素养体系。

可以说,人的健全网络素养应该是“信息丰富、社交广泛、个性鲜明”,而且个体在网络应用时应通晓“用什么”“如何用”以及“应当如何用”。具体而言,个体应将网络作为致力于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平台,能掌握充足的网络信息,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并能主动地开展个性化的网络实践活动。同时,个体的网络素养不仅体现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还应具备相应的网络化逻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以顺应网络社会发展趋势。可以说,网络素养既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基本选择,也是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个体素养信息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订阅信息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