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人才培养生态链构建研究

2022-04-01程西慧李晓华

关键词:螺旋主体融合

程西慧, 李晓华

(1.河北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18;2.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43)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力量和显著优势[1]。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人才培养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截至2021年12月,在中国知网(CNKI)以“创新人才”为主题检索到相关研究文献67 227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创新人才研究的萌芽时期(1982—1999年);二是创新人才研究的完善时期(2000—2009年);三是创新人才研究的繁荣时期(2010—至今)。回溯我国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研究的主题主要聚焦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国际比较研究、教学改革研究等方面。很多学者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例如朱宏[2]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孟洲等[3]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研究等。一些研究从比较教育的视角关注国外创新人才培养举措,探索对于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利借鉴。例如,张晓鹏[4]探索美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认为美国创新人才培养具有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等特点;吴雪萍等[5]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经验进行了探索,提出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探索产学研融合的协同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搭建良好学习平台等对策建议;杨舒然等[6]探索了加拿大产教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应构建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建立校企合作、行业协作为基础的长效协同育人机制。一些研究从教育教学改革视角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如周光礼等[7]探索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在中国的兴起;彭刚[8]研究了清华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一定要做头一等的题目,最适合的人上最需要的课”。综上,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学校人才培养各环节,如构建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启发式教学、注重科研训练、加强创新人才师资培训、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等。

进入新时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遇到了关键技术“卡脖子”的困境,因此,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如何缩短创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偏差,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成为高校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9]。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我们发现在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育人环境,政府、企业、高校多主体参与,协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联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薄弱环节和改进空间。本文运用三螺旋理论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理论、主体、模式、机制的创新,探析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及成因,构建“政产学”联动耦合的创新人才培养生态链,培育良好的育人生态系统,助力国家创新体系完善,为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新思路、新视角。

二、三螺旋理论的内涵及其运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

(一)三螺旋理论的内涵

20世纪50年代初,生物学领域首先提出基于基因、生物体和环境三者非线性网状关系的三螺旋理论,用来代表事物螺旋上升发展规律。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在社会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大学作为传播与创造知识的发源地,其地位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滋(Henry Etzowitz)基于已有的政府—产业和大学—产业的双螺旋结构,根据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等经验,首次用三螺旋概念解释大学、产业、政府三者间的关系[10]。随后,罗伊特·雷德斯多夫(Loet leydesdorff)将基因、生物体、环境替换为大学、产业、政府三元素构建了三螺旋理论模型(Triple Helix Model)。三螺旋理论的主要论点是政府、产业和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在发挥自身机构功能的同时,也在与其他机构交互合作中获得更大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自身功能的创新与扩展,形成持续创新流服务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其基本框架可以概括为政府-产业-大学3个一级主体与多个二级主体形成彼此互惠关系,发挥各主体的协同创新作用,构建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组织。需要注意的是,政府-产业-大学三螺旋不应被看作一个僵硬的框架,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中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模型。

(二)三螺旋理论应用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

1.理论的创新:突显政府制度创新链作用

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大多通过“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等方式进行,忽略了政府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其发挥宏观调控等重要功能。而三螺旋理论给我们提供一个协同创新视角,发挥多元主体力量促进社会系统创新,强调“政、产、学、研、用”系统合作,突显政府制度创新链的重要作用,从顶层设计助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首先,明确政府在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体系建设的主体地位,承担制度创新链角色,对于大学与产业交流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螺旋理论中,传统的政府-产业二元主体拓展为政府-产业-大学三元创新主体,同时提倡由政府、产业、大学3个初级机构形成的二级混型机构,如科技园、孵化园、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平台积极参与组织创新。这些机构内与机构间的合作均需要政府制定相应政策进行调控,政府制度创新链作用不言而喻。其次,三螺旋理论强调区域协同创新,即创新“政产学”融合区域特色。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内在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政产学”融合活动,建立以试点为基础的区域产教融合发展联动机制[11]。在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以区域经济社会与教育协同发展为抓手,实现区域特色协同创新合作。

2.主体的创新:强调多元和多级主体共同参与

在工业时代,创新主体往往存在着两种模式:一是政府与产业、大学彼此分离且相互独立的自由放任模式(如图1所示),表现为3个机构范畴间保持着有限的相互作用,通过中介机构来跨越严格的边界进行间接合作。二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干预模式(如图2所示),即政府是社会的主导机构范畴,产业和大学基本上是政府的下属机构。无论是以上哪种模式,都难以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体制,更不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创新人才,而三螺旋理论中对于主体的创新很好地化解了这些矛盾[12]。首先,政府、产业、大学作为三螺旋模型的三条螺线,每条螺旋均处于主体地位,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其次,不仅强调政府、产业、大学三方一级主体参与,而且强调中介机构等二级主体参与,有利于打破固有主体模式,发挥多级主体协同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效率。再次,三螺旋理论强调主体间的合作关系。政府、产业、大学三者在合作的过程中既作为领导者又作为推动者、组织者与协调者,在螺旋上升动态体系中实现主体功能的创新(如图3所示)。与传统双螺旋模式相比,三螺旋结构更强调多级主体协同参与创新活动,在实践中彰显出强劲的生命力。

图1 自由放任模式 图2 国家干预模式 图3 政产学非线性网状模型

3.模式的创新:强化非线性模式功效

在传统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点对点的线性合作模式使得各合作主体间的合作模式较为简单,主要呈现两种合作模式:一是大学发起主动合作的正向线性模式;二是大学被动接受合作的逆向线性模式。三螺旋理论所构建的政产学非线性网状模型打破了传统创新人才线性培养模式,实现了主体机构范畴从“两者互动”到“三者联动”的转变,从线性模式到非线性模式的飞跃,政产学3个主体的螺旋联动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不竭动力。此外,三螺旋中“辅助线性模式”①使政产学3个机构所承担的角色进一步扩展,从而获得更大的能量进一步相互合作,为区域与国家经济注入新的动力源。由此,模式的创新使得大学不仅在学校里培养创新人才,而且还在孵化器中培养创新组织,进一步服务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4.机制的创新:发挥协同育人机制合力

在传统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中,往往倾向于以大学为主体,这样的单向创新模式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且效率低下。三螺旋创新理论提出后,单主体的单向创新转变为多主体协同创新。在三螺旋理论模型中,传统的“产业=生产,政府=调节,大学=基础研究”等认知逐渐发生改变,各主体边界逐渐淡化。当这3个机构在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还发挥着其他机构范畴的作用时,它们的功能从一个扩大或交迭到另一个机构范畴,对于一些机构范畴来说是衰退边界淡化的迹象,而对于其他机构范畴来讲是组织与个人创造性的标志。相较于单向创新机制,协同创新机制强调的3个创新主体相互重合、交互交叠所产生的能量远大于单主体所产生的能量,实现了主体间跨边界的持续创新。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境及成因

(一)政府虽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但保障机制尚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虽然政府和高校在三大战略下纷纷出台创新人才培养相关政策和措施,但实际上仍然存在系统性较差、制约力度较弱等问题。其一,相关政策体系还不够系统。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系统工程需要社会诸方面资源协调,如何建立与完善政产学融合政策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方面促进政产学融合的法制建设空白多、起步晚、成熟性差;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具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需要调和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达成共同发展目标。其二,政府保障机制尚不完善。长期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结果的关注大于对教育过程的关注,对“量”增加的重视大于对“质”提升的重视,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土壤”没有给予充足的“养料”。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政府、社会、学校的责任,强调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为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指明了方向,但受到传统教育观的影响,真正的落地落实尚需时日。

(二)企业虽参与创新人才培养,但支持与配合力度不够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部分企业虽参与创新人才培养,但仍然存在动力不足、支持与配合力度不够等问题。其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动力不足,意向不强。目前,追求短期成本和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存与发展的目标,故从市场直接获取人力资源相较于与高校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前者显然更能为企业带来“短平快”的经济效益。究其原因是企业未能充分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知识创造和转换的本质,并缺乏有效运作和管理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知识创造、转移和共享的机制和措施,从而造成产学研合作绩效低下的局面[13]。其二,企业支持与配合力度不够。一方面,企业缺乏储存人才战略意识,并未意识到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技术创新和创新人才资源已成为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另一方面,定位功能认识不清,传统印象中学校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战场”,而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只充当“支持者、配合者”的角色,承担协调配合的责任与义务,这进一步冲淡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意愿与支持力度。

(三)高校虽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政产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构建

随着国家愈加重视人力资源在我国社会发挥的重要作用,许多高校纷纷响应政府号召,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但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困境。首先,政产学融合体系不够完善。从高校外部看,高校协同其他社会资源培养创新人才的法律政策较少,削减了高校之外(如企业、社会团体等)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高校内部看,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学生培养方案还不适应经济发展与人才就业需求。“小部门”思想导致教育资源分散,“政、产、学、研、用”脱节,创新人才培养范围小,创新实践进展缓慢。其次,高校落实政产学融合存在偏差。高校对于“政产学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理念的内容、评价等的认识不到位,不同类型、层级的高校由于教育目标、资源不同,在培养方法、实施路径等方面存在差异。最后,政产学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构建。长期以来,在绩效评价影响下,“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深深地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以传授式教学为主,以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和讲座培训为辅。究其原因是高校办学自主权不足和办学行政化加深,一些教师在学术“锦标赛”和绩效管理背景下,将重心放在科研而忽视了创新人才培养,遑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四)“政产学”各自为政,形成合力较弱

在三螺旋模式下,政府、产业、大学三方主体形成了一个“木桶”,任何一个环节的“短缺”都会减少木桶的盛水量,从而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政府、产业、大学三者更多是从自身利益需求出发,对其他主体兼顾不多,难以形成1+1+1>3的合力。首先,从政府与高校的合作上看,政府对于高校管理以行政手段为主,大部分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管理,高校具有行政化倾向,办学自主权薄弱,“等靠要”等现象较为严重。其次,从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上看,政策支持、扶持产业力度较弱,而产业对于政府呼吁的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强,响应力度不够。再次,从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上看,高校希望企业提供平台支撑,但企业缺乏储存人才战略意识,热衷于人才的使用而疏于培育。企业希望高校提供更多的创新人才与创新技术,但高校缺乏对于市场的准确判断,无法满足企业与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最后,从政府、产业、大学三者联动来看,政府引导不够、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企业技术支持、平台支撑力度不够;学校落实政产学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存在偏差,培养模式尚不合理。三者进行联动尚未形成耦合,加之实施政产学融合机制尚不明晰,导致形成合力较弱。

四、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人才培养生态链构建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承担制度创新链角色

建构育人良好环境,制度是保障。在三螺旋理论中,政府作为政策缔造者和经济环境维护者,承担着制度创新链的角色,直接与间接创新政策。首先,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顶层设计。在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从制度与机制上为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机制,鼓励并促进多元社会性投资,鼓励创新产教融合区域特色,协调统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让社会资源、创新文化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其次,完善法律保障体系。确立“政产学”融通的制度体系,尽快制定实施《产教融合促进法》,制定更为科学的产教融合规范性文件以及与之相关细则,建立健全产教融合互补性制度[14]。最后,改进政产学融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适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破除学校参与产教融合的制度瓶颈;另一方面聚焦重点产业,强化培养战略,鼓励适度竞争激发知识创新,制定实施校企合作优惠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优惠政策,促进企业享受研究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增加流动资金,缓解资金压力,减轻税务负担,发挥组织柔性,保障企业创新发展。

(二)产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增强技术创新链支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加速到来,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三螺旋理论中,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主动参与人才培养,完善政产学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市场机制。首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方面,鼓励企业转化为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企业,以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大知识创造与技术研发投入;另一方面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包括学科与专业设置、教材研制与编写、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设计、课程实施、实习实训等等。其次,建设企业创新平台。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建立特色实践教学基地,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发挥龙头企业支撑引领作用,发展中、小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源头,推动产业技术创新链上各企业联合高校进行融合创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服务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最后,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一方面推动国家科研数据与企业共享,激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促进企业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为高校提供企业与市场最新讯息,帮助高校掌握前沿市场情况作出相应布局调整;另一方面,构建与龙头企业等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业链与教育链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效。

(三)高校加强教育综合改革,发挥知识创新链功效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是知识创新的主阵地。高校应加强教育综合改革,发挥知识创新链功效,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空间。首先,树立政产学融合育人观念,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浸润核心价值观背景下的特色精神和文化,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聚焦对主动思维和高阶思维的培塑,鼓励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创新创业活动,让学生获得深厚的专业训练和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其次,高校要主动承担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使命。高校要破除传统知识传授的壁垒,从“处理知识的机器”转为“创造知识的实体”[15]。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充分发挥高校知识创新链功效,促进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鼓励教师做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大应用研究投入力度,切实以知识创新支持技术创新,以科研反哺教学和人才培养,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和引领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再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树立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参与、积极推动政产学人才培养生态链构建。深化高校对政产学融合育人的认识,完善高校协同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培养人才的法律法规,切实增强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强政产学融合育人的实践探索,设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和建设一体化的融合型课程体系。改进高校教师评价,提高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突出教育教学实绩。设立专门的创新教育领导及执行机构,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构建合理的全方位育人评价体系。

(四)政产学“三链”联动耦合,共建创新人才培养生态链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如何实现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相互作用成为创新的关键。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从工业生产和政府管制的外围移动到中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和工艺创新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定义——“创新的创新”,即重构促进创新的组织安排和完善激发创新活动的动力机制[16]。在三螺旋理论下,将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系统工程向纵深推进,需政府、产业、高校采取有力措施,冲破种种壁垒,充分发挥政府制度创新链、企业技术创新链、高校知识创新链的实际功效,通过增强信息循环、人员循环和输出循环,使“三链”联动耦合形成的非线性创新人才培养生态链(如图4所示)在螺旋上升态势中实现跨边界的持续创新。

图4 创新人才培养生态链

“三链”联动耦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简单的融合,而是具有一定独立性、关联性和共同关联要素的复杂耦合。所谓“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通过要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甚至联合的复杂现象,被用来表述在一个大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依赖、协调、反馈、适合的动态关系[17]。在联动耦合状态下,“三链”不仅有各自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与条件,而且有共同的关联要素——以人才为依托的知识和技术创新,使得它们在交互合作时除了发挥该螺线本身的功能,也拓宽了自己的边界,发挥出其他螺线的一些特有功能,这样每条螺线相互交叠激发产生的能量远远超出以单链螺线为主体产生的能量,联动耦合形成持续的创新流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从而实现创新的增值,支撑创新人才培养。在螺旋上升的创新人才培养生态链中,政府作为制度创新链,通过完善政产学融合法律保障体系,改进政产学融合激励机制和积极引导高校实施增值性评价等方式,切实增强高校办学自主权,激发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新活力;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确保产业与大学机构范畴之间稳定的合作与交流,为创新人才培养做好顶层设计与提供政策制度保障。企业技术创新链作为进行生产的机构,通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创新平台和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创新人才培养,为高校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与创新平台支持,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各种支持与服务。高校知识创新链作为新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企业提供创新人才与技术支持,通过教育实践为政府提供教育制度制定依据,使政府制度创新更具时效性与可信度。

注 释:

①“辅助线性模式”指当正向线性模式与逆向线性模式相关联时,通过不同形式的政策创新将会增强大学与政府、产业与政府、大学与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线性动力之间彼此加强的相互作用模式。

猜你喜欢

螺旋主体融合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论碳审计主体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何谓“主体间性”
《融合》
破次元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