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资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现状与养老地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2022-04-01宋鹏飞杨雁玲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宋鹏飞,杨雁玲(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成为我国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中国不仅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基数最大的国家,而且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未富先老现象在多个地区出现。未来,1∶2∶4将成为国内最为普遍的家庭结构,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养老产业也势必会发展成一项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当前,我国人口趋势越来越严峻,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老化和家庭规模较小的地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将不能满足未来小家庭的需求,特别是在人口结构不断变化的今天,绝大多数的家庭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即养老问题,未来,社会养老也将慢慢取代家庭养老。综上所述,研究我国养老行业各个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经济发展新时期我国养老行业运用外资发展情况的特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城市人口的增加、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养老需求日益增长,个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涉及住房、饮食、医疗、文化等方面。养老服务业发展日益受到政府、企业管理者以及境外投资者的青睐。国务院各部门发布了多项政策制度,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等,外商投资中国养老服务产业的热浪被掀起来,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可以利用外资的快速发展之路也由此展开。
(一)来华投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尤以中国香港、法国、日本等国(地区)投资项目规模最为庞大
在投资企业数量方面,2013~2018年,在华外资养老企业已经从最开始的5家上升到了34家,年增幅达到了46.7%。从2013年到2017年,外资入华养老企业数大幅提升,而增速相对较快的则是2014年以及2016年。其中,在养老地产行业表现最为亮眼的有三大境外投资集团:首先是以美国CPM、Emeritus、Fortress和ABHOW为代表的“北美” 集团;其次是以RIEI、WISNET、书佑集团和日本大阪长寿控股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东亚”集团;最后是以Colisée和Orpea为代表的“欧盟”集团。
在投资来源地的比重方面,中国香港历年来位居首位,从2013年到2018年,中国香港地区在内地投资养老行业的企业数量占比均在50%以上。其次是日本,但日本企业的投资额和数量都远远小于中国香港企业,2018年的比重仅为2.9%。如表1所示,除了中国香港以及日本之外,欧盟、中国台湾以及美国等仅有零星投资,至于荷兰等则是从2018年才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布局。
表1 2013年至今代表性外商投资主体及项目概况
(二)投资区域范围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投资额波动较大
2013年,中国的23个省市、自治区的养老服务行业都有外商投资进入,不过这些外商投资企业当中大多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结合表2可了解到,东部地区在吸引外商投资进入养老服务行业方面是占据着绝对性优势的。就2018年成立的外商投资养老企业数量来看,有22家设在了广东,有21家分布在江苏,还有16家分布在山东,位列前三,三者的总数之和在整个东部地区新建立起来的外资养老企业总数当中占比在一半以上。总的来说,外资企业对我国养老产业的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就分布程度而言,东部地区分布明显密集,中西部地区分布相对稀疏。
表2 2013~2018年外资养老服务业的区域分布
在实际资金利用方面,中东部地区投资金额之和总共占比80%以上且养老地产企业居多,说明中东部地区在这方面有很大优势。2013~2018年这6年间,外商对华投资的养老企业在东、中、西部地区的投资金额分别是18770万美元、23001.4万美元和9661.5万美元,所占比例分别是36.5%、44.7%和18.8%(表3)。据此能够看出,中部地区在资金利用方面具有优势,领先东部地区8.2个百分点。
表3 2013~2018年外资在华养老服务业的区域实际利用金额和占比
中部地区略显优势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香港乾泰汇鑫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6200万美元与深圳爱龄产业发展投资风险管理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河南爱龄养老服务有限公司。2013~2018年期间,进入中国养老服务行业的外商企业共计150家,而其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家当属香港乾泰汇鑫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就单体投资金额来说,东部地区的投资规模并不大,不过其有着稳定的资金链,相比较之下,中西部地区的单体投资金额则呈现出了大幅度波动的情况,在实际利用外商养老投资方面,2013年,东部地区所占比例是85%,2014年与2017年分别是96%和94%;中部地区占比较高的年份是2015年(占比为90%)和2018年(占比为78%);西部地区占比较高的年份是2016年,所占比重是70%,分析其原因主要是2016年香港壹陆巴国际投资集团控股管理有限公司注入了3792.4万美元到四川颐瑞春秋养老服务公司,同时银富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也注入了5100万美元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富连养老康复产业有限公司。
综上所述,就东部地区而言,其所获得的外商注入的单体养老产业投资项目金额并不高,不过其有着稳定的投资金额,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东部地区的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且经济基础较中西部好,外商愿意在东部地区的市场扎根,很多都开始进军较为高端的养老地产和智慧社区养老服务行业。然而,中西部地区的单体投资金额波动幅度较大,说明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养老投资方面,许多境外投资者都还持观望态度。
(三)养老地产业投资项目类型:社区嵌入型、医养结合型、CCRC开发模式
社区嵌入型:在社区中嵌入养老公寓,代表项目是凯健国际,凯健国际·浦东苑选址在世博辐射圈高端社区内,北京椿萱茂凯健选址在远洋地产高端住宅项目远洋天著别墅社区内。
医养结合型:代表项目是上海礼爱颐养院,距离最近的医院只有8分钟车程,疗养院内部不仅有专业的医疗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且嘉定区与其建立医疗合作关系的医院就有3家。
CCRC模式:CCRC(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指持续照料退休老人的社区,代表项目有星堡中环项目,为老人提供卓越的一站式退休生活服务与定制化协助式生活服务。宜兴九如城养老综合体也是CCRC模式的典型代表,它建立了一个集养老院、医院、购物中心、公园、公寓等为一体的养老社区,同时与独立生活区、辅助生活区、专业护理区、老年痴呆症护理区和呼吸护理区等功能区高度整合,以满足老年护理的综合需求。
(四)外资养老服务业的扩张速度极快,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
境外投资者扩展中国市场业务的愿望十分强烈,大多以连锁经营的方式在全国迅速扩张。日本WISNET于2004年正式进军中国老年人居家护理市场,2011年,又在大连开业养老服务中心,企业长期目标是在中国东北建设600多个类似的养老服务中心。2011年,北京礼爱老年服务中心由礼爱株式会社成立,2013年,上海礼爱颐养院由礼爱株式会社组建。长期的目标是“以中国为中心,增设20个海外的养老服务中心”。2011年青岛市推出了首套日式老年公寓,由总部位于大阪的长寿控股(Longevity Holdings)建造。该公司计划在10年内推出100套此类公寓。
美国CPM在中国开设子公司——凯健国际,专注于在中国开设老年病患者康复护理管理机构,总部设在上海,目前在上海和北京开设了3家养老服务机构,在常州开设第四家养老服务中心,未来发展将以上海及长三角为中心,辐射全国。法国欧保庭已经开始向中国市场发展,并在南京设立了仙林欧保庭养老公司。
除了业务规模的扩大之外,外商投资金额(合同利用资金)也呈倍速增长,从2013年的4823.9万美元提升到2018年的186844.6万美元,总计增长了38.7倍,年增速达到了108%。结合图1可了解到,2013~2018年,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外商投资金额总体上是一年比一年高的,其中增幅最为显著的是2014年、2016年与2018年,尤其是2016年同比增长了4.71倍,可见我国养老服务业在利用外资方面有着非常可观的市场需求。
图1 2013~2018年我国养老服务合同利用外资金额
三、外商投资中国养老地产行业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养老产业起步较晚,发展未成熟,虽然在外资的扶持下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我们努力去改进和完善。
(一)政府在宏观层面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有关政策的落实度不够
在宏观的战略和决策层面,多个地区的地方政府抱有急功近利的思维,将养老产业与工业制造业相提并论,认为养老服务业也能像工业和制造业一样迅速收回投资成本,更多地关注GDP的高低而不是区域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实际上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悖,政策制定者没有认识到利用外资来推动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关注度不够,可见我国还需更好地利用外资来促进我国养老服务业和养老地产业的发展。
为吸引国外有实力的医疗及养老药品企业及相关专业人才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在近些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较为有力的政策制度,如税收制度、价格制度、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等,国外专业人才到我国工作的限制也有所放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政策进一步完善。然而,这些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落地不到位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养老服务行业存在较多的行业壁垒,如部分地区未能够按时充足地提供养老服务业的建设与补贴资金,致使国外部分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存在重重阻碍,而国外相关技术人才需要办理一系列手续才能到中国工作,等等。此外,进入国内市场的外资养老企业所享受到的政策待遇比国内养老企业也要差许多,从而挫伤了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信心与积极性。
(二)供求失衡的问题凸显
调查数据显示:到2018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59万人,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27万人,未来中国老龄人口将进一步增加。预测到2030年,我国60岁及以上、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会有3.71亿人、0.29亿人;而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会有4.83亿人、1.08亿人。这就对养老产业特别是养老地产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的康复和心理护理服务等需求已成为我国养老产业的主要需求,这意味着养老地产行业亟须进行转型升级,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养老中心都严重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只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的护理需求。
(三)地区发展不均衡,行业缺乏统一标准
虽然国内各地区都有外资养老产业分布,但主要资源仍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养老产业发展缓慢,鲜有外资涉足。同时,我国不同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不同和老龄化水平的差异导致不同省份对养老产业制定的政策也不同,行业内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由此加大了市场进入的难度,也给监管增加了压力。统一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扩大对外开放亟须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改进。
(四)产业人才稀缺
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外资养老行业需要照顾老人,也需要与外界交流,所以对员工有更高的要求。有些岗位还需要专业的医疗技能。例如,对于患有慢性病、残疾或半残疾的老年人,他们需要更专业的医疗护理。在具有外商投资背景的养老中心,具备外语能力和先进管理能力的人才十分稀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成本高;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国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综上所述,诸多原因使得养老行业一直缺乏人才,很难得到补充。
(五)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我国的养老产业,特别是老年房地产业起步较晚,仍需要大量的可持续稳定的投资。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成本高昂、回收期长,除部分一、二线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大多数中西部地区城市以及企业并不乐于投入资金在成本回收周期长、投资成果收效慢的养老地产行业,导致我国中西部地区企业实际利用的外资金额呈现上下波动的情形,再加上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鼓励,境外投资者长期抱有观望态度,成功进入国内市场并立足扎根的投资者很少,宏观调控的作用也没有能够有效发挥出来,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国养老地产行业企业的融资渠道十分单一,整个行业企业大多面临资金紧张、资金链脆弱的问题。
四、促进外资在我国养老服务业及养老地产业更好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一)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战略上的统筹规划
发达国家的养老地产行业发展较为成熟,且总结出了一套适宜自身的运作模式,与养老有关的相关法律制度也较为完善,这些都可为我国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需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合适的政策,以定期举办交流会等方式来强化政府部门与行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养老机构在其发展当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和难题有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基于此来建立起完善的、适宜的法律制度,这样制定下来的政策制度才具备可实施性,才能确保养老企业与境外投资者能够真正实现有法可依,并对政策进行有效利用。
(二)统一市场准入原则,规范企业评价标准
根据行业内的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统一市场准入原则,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贯彻落实国家的大政方针,积极鼓励境外投资者进入养老市场,促进养老行业的良性竞争。同时,完善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系统来实现“互联网+养老” ,更好地引进外资。
(三)培养行业人才,不断充实行业人才队伍
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个行业要想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就必须拥有一定数量与质量的人才作为保障。目前,我国主要通过高校来培养和输出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也应当高度关注与养老服务有关的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从师资力量到课程设置等各方面都要做好相关工作,将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到社会当中。就企业层面来分析的话,可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建立健全薪酬与绩效制度体系,以具备一定吸引力的薪酬和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在让员工的基本生活需要得以有效满足的同时,注重员工精神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从而促进员工获得感与幸福感的有效提升;二是注重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建立起完善的培训考核制度,针对各工作岗位上员工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综合运用实践、轮岗、宣讲等多种培训方式来提高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