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基于风险导向审计视角

2022-04-01

北方经贸 2022年3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财务中心

朱 恺

(兰州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兰州 730020)

一、引言

财务共享的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其具有成本低、集中化、专业化的特点,满足了企业当前财务管理的需要。但是,财务共享模式也给企业原有内部控制体系带来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程度决定了财务共享作用的发挥。因此,在风险导向审计视角下对企业原有财务共享内部控制进行优化和改进,使内部控制能有效实施,从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二、财务共享与内部控制相关概述

(一)财务共享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跨区域、大规模、分支机构的企业,开始重视并使用财务共享这一管理模式。当企业运用财务共享模式以后,企业大多数信息资源被整合,提高了信息使用质量;企业的生产资源以更合理的方式被分配,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企业重塑业务流程,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企业增强了市场化视觉,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企业将零散的业务进行集中处理,实现了企业内部的协同效应;企业使用同一考核标准,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因此,财务共享是依靠信息技术,以财务的工作流程为基础,进行集中、统一、标准化的业务管理,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力的管理模式。

(二)内部控制概述

1972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系统做出定义,即单位内部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使公司战略得到实施,同时极大程度上防止经营风险的发生,并且也为审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有效的经济管理活动。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见下表)。

(三)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对比

内部控制五要素一览表

在逻辑过程上,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存在着质的差异。内部控制是传统内部审计的起点,在检验内部控制是否合理的基础上寻找内部控制的薄弱点和风险点,进而对漏洞进行查补。但是,审计业务会随着这种查漏不断地进行变得繁琐。

风险导向审计在进行之前,会首先对企业内部所存在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出识别,并根据识别出的风险程度决定审计的重点以及审计方法;在实际执行阶段,也会先进行风险识别,并分析风险对企业所造成的危害,之后再给出关于预防风险和控制方面的建议。财务共享是一种全新的财务环境,在风险导向审计的视角下,完善、实行相应内部控制措施具有一定优势,虽不能完全避免产生风险,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新财务环境下可以发现并控制相应的风险。

(四)财务共享模式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模式以后,由于财务数据集中化处理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在实施财务共享后,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影响逐渐增强,对整合内部合理结构、优化财务流程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提高了内部控制效率。但同时,对网络环境的安全,对共享中心人员的专业素养、工作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如果某个环节出现纰漏,将可能造成整个业务运行错误,从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要求将更严格。

三、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控制环境的现状分析

财务共享模式涉及对财务人员的整合、相关岗位职责以及权责的变动,这就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发生改变。财务共享具有专业化、标准化、集中化的特点,这就使得每个人员的分工会更加明确,每个人员只负责其中单一的环节,并且重复地进行该环节的审核工作,容易形成简单的思维定式导致风险增加,也不利于相关财务人员技能和素质提高,降低了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风险评估的现状分析

管理层对共享模式下风险评估所取得的结果关注不足,并且财务共享中心应对风险的机制较弱,对部分可能发生的风险不能及时发现,无法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财务共享中心核心是业务的再造与优化,如果该流程出现问题,内部控制必然出现问题,因此,必须确保业务流程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三)控制活动的现状分析

控制活动是企业对风险评估所取得的最终成果通过必要的控制措施,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在传统的财务模式下,业务人员通过与业务部门沟通,掌握业务的全流程,而在财务共享的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无法对业务发生的真实性进行管控,发生风险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并且财务共享的流程一旦发生问题,公司的控制活动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四)信息沟通的现状分析

财务共享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化,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使上下级部门沟通的渠道更加畅通,及时传递财务信息。财务共享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成本,不仅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还可以更加及时地和有关人员进行交流,并及时解决问题。但是,在提供了信息化便捷的同时,也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发生信息系统崩溃、信息丢失、信息被恶意篡改等情况时,就会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五)内部监督的现状分析

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状况的监督检查,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及时修补缺陷。当前的内部监督系统大多基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并且内部审计部门对这种新财务管理模式认识较少,就导致一定程度上发挥不到降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控制风险的作用。

四、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

(一)财务共享是否达到安全性与及时性需求

财务共享的系统平台主要是在线办理服务的,而所有的财务信息也基本上都被其所承载,这就对财务共享的软硬件系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所以财务共享平台一定要对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业务处理的及时性提供保障。

安全性是指财务共享平台在计算机网络中对财务信息的保存和管理能力,能够做到对信息安全的保密能力。首先,基于财务信息数据自身具有重要性,平台需要对信息存储的完整性进行保证;其次,平台要确保企业对数据保护跟得上信息技术的进步。一旦数据出现流失或是被第三方人员非法盗用,都会对企业集团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及时性是指财务共享平台工作人员对服务办理的及时性,以及对系统维护的及时性。平台工作人员未能在系统规定的时限内办理完业务,并且有关的财务信息未能向共享中心反映,将最终造成财务共享中心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存在偏差。而系统维护的时限和频次,也会对会计人员处理业务的效率产生影响。没有及时准确反馈有关财务信息的共享中心直接就会影响管理层的相关决策。

(二)企业顶层设计是否存在缺陷

财务共享中心需要长期资金的投入,项目费用按单位比例进行分摊,资金实力较弱的企业积极性不高,进一步可能会演化为财务共享平台的凝聚力下降,财务共享实施的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财务共享的改革措施具有标准化、流程化和制度化的特点,会改变原有服务的习惯,也增加了员工的短期压力。同时对原来企业组织架构做出重新调整和规划,不但对职工权益会有负面影响,也会触碰到高层管理人员的权益,所以,对这种新模式的改革要做好企业顶层设计,要将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与企业的战略发展高度结合,以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与支持。

(三)内部审计机制是否完善

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与公司业务往来过程中,收付款凭证很容易出现不完整的情况,根本原因还是在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内部审计监督出现了问题。有些公司为了节省成本,仅仅初步审核财务信息,并没有专职复合岗位及人员。所以,若前端的工作人员出现了失误,将会对财务报告质量造成联动影响。而且在内部审计过程中,还存在审计滞后的问题,事后评价占绝大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评价结果就会存在片面性、主观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信度。

(四)相关人员是否具有合格的业务素养

财务共享模式下对财务人员业务素养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要从业务财务向共享财务转型。不同的财务人员职责对其业务素养要求也不同。对财务人员来说,不仅要具备财务能力,还需了解撑握计算机应用相关能力;对于管理人员来说,要具备战略财务思维和能力,具备整合企业信息和资源,开展系统分析和提炼的能力,以及开展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的能力。

五、财务共享重大风险的内部控制措施研究

(一)定期对软硬件系统进行维护升级

软硬件系统是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核心,要防止风险的发生,就必须做好定期维护。维护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还要实现完善系统管理与控制体系的目的。

(二)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意见传达与反馈制度

财务共享中心应设立一条沟通渠道,用于意见传达和反馈信息,使有利于共享中心发展的意见、建议可以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从而获得管理层的重视。同时,对于提出有利于共享中心更完善的管理建议或方案,管理层要虚心接受,及时研究,采纳其有效的意见,这是完善共享中心、提高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建立健全内部绩效考核

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是绩效考核,通过落实责任明晰、奖罚分明的绩效考核机制,合理、有序地处理财务模式变化所造成的财务管理压力,使财务共享中心的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四)优化内部审计制度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系,内部审计须具有独立性,使其监督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就企业而言,要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部门权责。对于内部审计部门来说,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做好自身检查和下属子公司、分公司财务运行状况审计。在共享模式下,内审部门必须明确自身定位,充分发挥评价与监督的作用,从传统审计方式转变为财务共享平台的实时审计,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五)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养

构建符合财务共享模式下业务人员定期培训机制,采取“内部学习,外部吸收”的方式开展多方面培训活动,提高财务及维护人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加强共享中心人员风险意识的培训,尤其是重大风险的识别。实行定期轮岗制度,使财务人员全面了解中心的工作,为未来财务共享发展做好准备。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制定符合财务共享中心的人才发展战略,为员工提供明确的职业规划,为优秀的财务人员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完成从共享财务到战略财务的转变。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财务中心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