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实践及经验
2022-04-01庞传丽庞晶
庞传丽 庞晶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人民群众需求的动态演进开展了代代相承的民生建设实践,不断拓展民生建设的内容。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支配着我国民生建设的方向,主要矛盾和时代使命是我国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民生建设的动力之源,我国的民生建设探索以人民的切实需求为指引创造出许多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中国共产党在民生建设方面的接续实践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实践的内在逻辑及基本经验可以多角度、多向度为今后中国民生建设乃至世界的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人民福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308(2022)01-0037-06
民生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可以完成的。从“追求温饱”到“追求环保”,从“盼望生存”到“盼望生态”,我国人民生活的总体面貌焕然一新,事关人民幸福指数的参数在不断发生变化。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质的飞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这份“百年总结”中“飞跃”一词出现7次,公报从十三个方面总结出党带领人民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对于民生改善与保障方面的成就,事实最有说服力,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国共产党人紧扣现实和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动态发展民生建设的内容,指导我国的民生建设不断朝着全面、系统的方向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事业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做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实践
民生建设是人民群众讨论最多的话题,关涉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不断创新民生建设的实践探索,不断推进民生福祉达到新的水平,在实践中逐步凝结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该思想植根于相应时代的经济社会条件,又面向破解中国民生建设的现实难题,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民生建设实践的辩证统一。
(一)时代使命决定民生建设的动力来源
民生是一个历史和动态的概念,民生建设是构筑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要元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关涉人民的生存和生活,更是一个与人民共同价值密切相关的话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变化,我国关于中国民生建设的方针政策也会随之发生调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时代使命的变化决定了民生思想和我国民生建设重点演进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改变国内一穷二白的状况,我们党采取一系列解决民生迫切问题的举措,包括开展“三反”“五反”政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论十大关系等理论,党的民生建设思想初步成型。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之初对民生建设进行了新的探索,当时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81元人民币[2],国民经济一度处于崩溃的边缘,帮助群众解决温饱问题是当时最大的民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只有依靠发展生产力才能够改变我国的落后状况,他在确定“一个中心”的基础上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关乎民生建设的思想,并指出将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目标,“三个有利于”作为标准,按照“三步走”战略的步骤建立起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民生发展新模式,巩固了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民生目标的物质、精神基础。
邓小平带领人民群众进行民生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邓小平理论,为我國民生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南。中国共产党对民生建设的探索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也在进一步深入,在不断地民生探索与民生实践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逐步形成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理论。进入新时代,民生建设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其地位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明确表述,无论社会主要矛盾如何变化,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解决我国处理各项事务坚守的重要准则,人心稳社会就稳,党和国家在努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人民“三感”,推进全体人民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上新台阶[3]。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都遭受了较大的冲击,面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双重挑战,中国共产党“保民生”和“抗疫情”两手抓,我国仍然圆满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既解决了结构性、现实性的矛盾,也化解了苗头性、趋势性的问题,当一些国家面对疫情还处于失控的局面时,我国已经建立了迅速有效的疫情防控机制。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党践行初心使命的鲜明体现,同时也增强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主心骨的力量,提振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
(二)价值取向支配民生建设的方向选择
人民至上是支配我国民生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指南针。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1]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生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不断出台惠民生的政策与举措,这为民生建设注入了新期待与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站在党和国家、人民的高度,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多次论及民生建设并作出了许多意义深远的民生论述。
新理念构建新思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结合国情提出用以指导民生建设的三大新理念:恪守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坚守公平正义,这三大新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中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生领域的改革有更多的期待,隐于物质层面背后精神层面的追求逐渐显现出来,这对我们民生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国在民生领域的改革包括在经济方面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使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稳步向前发展,重视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的关系,不仅要将蛋糕“做大”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更要将蛋糕“分好”,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权益;在政治方面推进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民生建设与民权保障制度,促进民主与民生双向、充分互动,使我国的民生政治建设处于“以人为本”的中国化语境之中;在生态环境方面坚定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是民生的保障,民生是生态的价值所在,化解生态矛盾方能更好的补齐民生短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实践证明,我国向现代化进程的每一次迈进依靠的都是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担当的政党,将“为民”思想熔铸于每一次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党之所以能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靠的也是“植根人民、依靠人民”。人民至上的民生价值取向,首要的就是要尊重和依靠人民,积极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主动性作用,这意味着不仅要注重“人”在民生建设中的“共建”,更要更广泛地将发展成果“共享”,并且要切实将“共享”这种理念转化为现实表现,落实到具体政策,贯穿于中国发展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的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立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矢志奋斗,这里的“人民”从覆盖面来讲并非少部分人,也不是大部分人,而是全体人民。党带领人民基于我国国情不断探索新的民生领域,努力让更多的人民参与民生建设的具体环节,听取民意,为民发声,从而把党发展民生的正确主张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和人民群众共同应对和破解民生难题。
(三)人民需求指引民生建设的实践内容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人民群众生活的外延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党敏锐地把握人民需求变化和时代发展的脉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12次专门提到民生,和十八大提法不同的是,十九大提到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更加赋予民生建设以发展性、动态性。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过去相比不再停留于“饫甘餍肥”,更多表现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例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教育时讲到:事实上教育不是满足基本教育需求问题,更多的是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的优质教育的追求。这将教育民生提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这既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格局”,也是应对民众的更高层次需求的“定调”。美好的生活需要人民动手创造,奋斗的过程本身也是幸福的,人民群众对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有更多的向往,也需要社会生活和生态生活来满足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事实上,人民在进行物质生产的过程中也会享受这个过程带来的“愉悦”,例如创造文化的同时本身也是民众在享受文化的过程。这就是说,人们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也是在进行文化生活。民生建设是全面的,不是片面的,片面的民生建设不足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4]试想,如果我们只注重经济民生建设,我们可能都能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的衣食住行也会基本得到满足,而如果我们只有这样的生活,却没有其他方面的生活,那么我们跟一般的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还需要社会交往和民主生活。
正因为人民群众对生活有多方面的需求,我们的民生建设才会将满足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最终目的和归宿。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能一手软,一手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协同推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旨在培养“四有”公民,提高民族素质。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个文明”建设要协调发展,“三位一体”缺一不可,政治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人民更多的民主权利,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建设格局,党的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其中,生态文明建设主动回应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将民生建设放在空前位置,指出要在发展中改善和保障民生,將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民生建设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布局安排与顶层设计不断将民生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
民生建设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全过程。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我国民生建设的发展首先要始终坚持党对民生建设的全面领导,抓住不同时期的建设核心,为民生建设打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民生建设的目的和归宿,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承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生建设取得了许多瞩目的成就,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历程形成了一些具有示范意义的宝贵经验。
(一)党的领导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保证。我国近代前期各阶级都曾尝试救国救民的方案,但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无论是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还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等种种做法最终都未能完成历史使命,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能应对风云诡谲的国际形势,处理好纷繁复杂的内部矛盾,才能将亿万民心凝聚起来,彻底解决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
党与人民是鱼水之情,人民离不开党,党也离不开人民。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民生建设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符合中国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是勇于自我革命、自我革新的先进政党。50年代初期的重点是建立属于人民的新政权,在当时的基本国情之下,我国进行了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我国剥削阶级基本消亡,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转变为人民民主专政,党带领人民完成了新中国第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改革,为民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牵住了经济建设这个“牛鼻子”,为我国迈向小康社会提供了新的动力。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党将工作重点放在和谐社会的构建方面,努力为人民群众的生活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将和谐文化融入社会,提升人民的安全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我们党在以往民生建设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和建设能力,这个时期民生建设的重点在于全方位推进,让民众从生活中方方面面感受到自身的利益被保障和重视,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治国者,不可失平也”,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价值导向,这意味着人民群众的“三感”进一步提高,距离人民群众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的理想目标更加靠近。
(二)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本手段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一直重视民生,从中央文件到具体实践,在践行初心使命的民生实践中探索出很多符合民意的社会建设、民生改善的制度和项目。归根结底,解决民生问题最终要依靠发展,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本手段,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归宿和目的,民生与经济不能分割开来,要放在同一层面来看待。
我们国家持续不断的发展经济,不是只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最高标准和最终目标,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而这种幸福美好生活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人们建国初期梦寐以求的生活现在可能已经习以为常,我们国家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体制、壮大发展规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提振人民生活的信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发展的中心是什么或者围绕什么中心,这不仅关涉发展的性质及本质问题,还体现出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发展的根本立场,这是发展思想的核心,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是决定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着力点的总开关。
民生是社会和谐之本,是人民幸福之基,我国民生建设是一个“民心”工程,需要发展经济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入新时期我国积贫积弱的国情仍然严峻,这种情况之下我国需要经历一个相应的历史阶段才能够改善历史遗留的贫困问题、计划经济的后遗症、相对弱小的经济总量,当时邓小平同志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被称之为“第二次革命”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一大步。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总量的发展并不是衡量民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经济发展要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统筹发展,不能出现“蛋糕”做大了分不好的情况,因此还要兼顾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也将成为民生改善的新的导向。
(三)增进人民福祉是民生建设的最终归宿和目的
为人民谋幸福是民生建设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民生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黨的不懈追求,民生建设涵盖教育、医疗、就业等方方面面,民生问题能否解决得当将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息息相关,因此民生建设更是“民心”工程。
完善的民生保障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增长点,尽管当前我国民生现状和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整体不够契合,同我国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还不完全适应,而且我国社会主义民生观念隐于民族国家建构的身后,还不是一个显性的主题,但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都在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表现为物质的富足与精神愉悦相结合,意味着对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民生建设不仅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绝对获得感,还要增加人民群众的相对获得感,不仅要有物质层面的获得感,还要有精神层面的获得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为我们认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标准提供了新的框架和尺度,人民生活需要拓展领域、提升层次,符合人民需求的民生建设才能够达到增进人民福祉的目的。民生问题在根本上是一种对民众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其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何况,在当今社会两极分化加剧、社会公平正义受到严重挑战的同时,对人民群众的利益分配而言不仅仅是如何“做大蛋糕”的问题,还有如何保证公平地“分蛋糕”的问题。
(四)主动汲取国外民生建设的经验
民生问题是所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我们国家的民生建设不能“闭门造车”,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主动借鉴国外在民生建设方面的有益做法和汲取相关的经验,在推进民生建设进程中要注重协调公平与效率。
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期,一些拉美国家以不平等的制度和政策来换取经济增长,严重破坏到民生事业的发展,致使贫富分化严重加深最终阻碍社会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实践证明,追求效率与公平是可以并举的,要在追求公平上下大功夫,就必须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和低收入人群,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对于国外的社会福利制度和体系我们可以借鉴吸收国外的有益做法,例如提高受众群体的统筹层次、完善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关乎民生利益的法治建设、增加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等等,对于国外民生建设的一切有益成果均要同我国实际紧密结合融合为中国特色的民生建设之路。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百年历史上,民生问题一直被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不断将党的重大历史任务具体化为关乎民生福祉的方方面面。“以人民为中心”是民生建设的出发点,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满足人民的迫切需求是民生建设的归宿。中国共产党将不忘过去的苦难辉煌,磨砺人民坚不可摧的骨气;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增强人民的底气,带领人民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地朝着下一个百年的民生建设目标砥砺前行。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120.
[2]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 付英. 党的民生建设百年探索与实践[N]. 兵团日报(汉),2021-05-31(6).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38.
[5] 姚启卫.中国共产党100年民生建设理论与基本经验[J]. 沈阳干部学刊,2021(1):7-11.
[6] 皮明辉.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思想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20.
[7]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2(1).
[8] 谢延洵.中国共产党生态民生观百年演进的内在逻辑与经验总结[J].理论建设,2021(5):23-30.
〔责任编辑:刘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