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下科技馆免费开放探索与实践
2022-04-01徐鹏
徐鹏
[摘 要]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十分复杂和严峻,虽然我国疫情形势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但是仍然存在点状爆发和境外输入的风险。潍坊市科技馆立足当前疫情形势,始终坚持安全开放、科普为民的办馆思路,不断强化疫情防控措施,提升科普服务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免费开放重点工作,取得了疫情有效防控和高质量办馆的“双丰收”。
[关键词]科技馆 新冠肺炎疫情 免费开放
[中图分类号]G269.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2)020056-04
潍坊市科技馆于2015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运行,是山东省地级市最早建成开放的科技场馆之一,加之潍坊市
地处交通枢纽,具有先天地理优势,潍坊市科技馆在近几年已发展成为胶东半岛的新时代科技教育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科普旅游中心和文明实践中心。作为首批免费开放的试点单位之一,潍坊市科技馆的社会公益性和群众性更加明显,统计数据显示,潍坊市科技馆年均接待社会公众超过50万人次。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节和学生寒暑假,客流量爆满。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成为常态,要想保证科技馆的上客率和生命力,就必须采取长效有力的疫情防控机制和措施,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放心的参观游览环境。
一、背景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科技馆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免费开放政策实施后,科技馆的社会公益性特点更加突出,潍坊市科技馆得到了国家免费开放补助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在经费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另一方面,免费开放必然会导致短时间内参观人数激增,科技馆门票的“门槛”去掉后,短时间内,市民蜂拥而至,但是新鲜感过后,社会公众的参观热情又会急剧减退。科技馆的参观人数就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受疫情影响,科技馆作为公共服务场所成为很多市民眼中的“危险地带”,昔日热闹的科技馆极有可能成为冷门,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尚未远去,防控呈现常态化的趋势,社会公众内心的恐惧和担心就不会消除。科技场馆具有社会开放性、公共性、群众性等特点,必然会成为疫情发生和传播的高风险场所,这对科技馆的开放和运营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疫情当前,如何实现科技馆的安全有序开放?如何在开放过程中,对进馆公众合理的分流引导,避免聚集参观?如何在疫情期间更好地发挥科技馆的资源优势?如何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体现科技馆人的担当?这些问题是当前科技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潍坊市科技馆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宗旨,不断细化优化疫情防控的方案和措施,确保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科普服务。
二、具体做法
(一)建立健全疫情防控长效机制
1.提高政治站位,压实防控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潍坊市科技馆第一时间吹响了“战役”冲锋号,立即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通过“学习强国”视频会议系统,多次召开馆务会、全体党员会以及全体干部职工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按照山东省委、潍坊市委的部署要求,根据市科协党组安排,结合市科技馆实际,研究安排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任务。给每位员工下达了疫情防控的政治命令,层层压实防控职责,让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到事,责任到人。实行领导带班制,成立党员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带班领导、党员先锋及一线工作人员层层签订承诺书,对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及监督情况进行逐条逐项签字核查。
2.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业务能力。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潍坊市科技馆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及时关门闭馆,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官网等发布了闭馆公告。闭馆期间,潍坊市科技馆一方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始终做好场馆每日消毒、员工体温日报、行程监管等工作,协调物业公司,加强对驻馆物业保洁、安保等消杀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追查问责,落实整改。开馆期间,对巨幕影院、数字科技馆、创客空间、数字体验区等重点区域进行一场次一消杀,做到消毒消杀不留死角。另一方面做到闭馆不歇业,通过远程会议系统及时召开疫情防控相关会议和部署,确保疫情防控的命令和指示第一时间全员传达,在疫情闭馆期间,通过给科普辅导员布置“家庭作业”、定期开展线上业务水平考核等方式,加强员工管理,提升员工的业务工作能力。
3.开展线上科普,助力科学抗疫。潍坊市科技馆充分发挥科普资源的优势,利用好数字科技馆平台,将数字展馆和数字体验服务不断的拓宽,借助数字科普平台开发科普竞答、科普嘉年华等互动体验项目,不断完善数字网络科普的功能,优化软件功能和设置,实现便民化操作和体验,让数字科普变得老少皆宜。开通线上科普直通车,实现了数字科普资源的网络共享,联合其他兄弟场馆实现科普资源的有效整合,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便捷、有效的线上科普服务。在闭馆期间,共推送科学防疫科普知识140余条,线上科普讲座受众12万人次。同时充分发挥官网和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的网络传播功能,将科学抗疫的政策、对策及方法及时传递给社会公众,引导社会公众形成科学抗疫的自觉,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为营造良好、有序的疫情防控舆论环境发挥了积極的作用。
4.发挥党建引领,履行疫情防控社会职责。潍坊市科技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锤炼党员的过硬作风,打造“危险面前冲得上,关键时候靠得住”的党员队伍,让党员成为履行疫情防控职责的先锋队,让党旗在科技馆高高飘扬。同时发挥志愿服务的优势,动员和鼓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志愿服务工作,先后选派3名党员参加省、市疫情防控督导及“四进”工作组,4名同志获评潍坊市优秀抗疫志愿者,为疫情防控的不断胜利贡献了科技馆力量。
5.细化防控措施,推进安全有序开放。潍坊市科技馆充分做好做细开馆前的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开馆前邀请专家及义务人员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线上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疫情防控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在领票口、检票口、影院出入口等群众易聚集的区域画好1米间隔线,充分备足口罩、酒精、免洗消毒液等防控物资。提前增设体温检测仪、人流检测仪以及消杀喷雾机等先进设备。同时对接物业对公共区域的消杀进行专人专职划分,对消杀工作的落实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为科技馆的复工开馆提供了坚实基础。开馆后,实行“限流+绿码+佩戴口罩+安检+测量体温”入馆,根据疫情的发展形势,弹性控制门票的发放数量,采取预约团体与散客错峰参观的人流控制模式,通过采取招募志愿者,发挥物业安保力量,语音系统广播等措施,及时分流入馆群众,提醒和监督参观公众全程佩戴口罩。合理规划巨幕影院、4D剧场、全息剧场、3D打印区、创客空间等封闭区域的开放场次及频次,避免聚集参观和扎堆体验,做好场次间隔期间的通风和消杀工作。在接触性互动展区,增设酒精、一次性手套消杀物资,由专职辅导员指导和监督观众在体验前进行消毒并佩戴一次性手套,及时做好查漏补漏工作,把疫情防控的大网不断织密,为社会公众营造安全、放心的参观环境。
(二)持续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
1.更新老化展品,提升常设展厅吸引力。常设展厅是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的主阵地。潍坊市科技馆注重常设展厅的建设,确保常设展厅展品的质量和完好率。近两年来,针对冷门展品和老化展品持续更新更换。将设备严重老化、展示方式过时的电磁展区展品进行更换,提升了展品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在常设展厅六大主题展区的基础上,增加数字体验展区和LED体验展区,延长了科普故事线,大大丰富了常设展厅的展示内容,为常设展厅注入新鲜血液,让科技馆的展览展示功能始终与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相匹配。
2.引进特效影片,点燃社会公众的热情。特效影院始终是科技馆吸引社会公众,提高上客率的重要场所。潍坊市科技馆连续三年采购了6部3D巨幕影片,大大充实了特效影院的片源库。以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开展红色电影展播月活动,让特效影院成为开展科学普及,展现时代风貌,弘扬爱国精神的殿堂。因疫情防控需要,潍坊市科技馆巨幕影院每天放映4场次,每场发放免费影票100张。从实效来看,巨幕影院场场爆满,社会公众的观影热情持续高涨,大大提升了科技馆的人气指数。
3.开放科普剧场,服务青少年科技创新。针对青少年学生群体的科普需求,潍坊市科技馆创新科学教育形式,依托青少年创客空间和科普大讲堂两个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科普服务活动。根据展厅科普辅导员的专业特长,将6名专业性强、综合素质较高的科普辅导员进行定向培养,组建科学小课堂、小小科普剧等班组,科普辅导员根据青少年的不同年龄段,自己制作科普课堂课件,自编自演幽默科普剧。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吸引了很多中小学团队前来体验。广大青少年学生走进了不一样的科学课堂,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和魅力,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科学创造能力和科学探究兴趣。截至目前,科学小课堂共计接待校园团体138个,惠及6200余名中小学生。
4.举办临时展览,保持科技馆展示教育的新鲜感。主题临展是科技馆展览展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常设展厅形成有效互补,注重体现科技前沿与时代发展,提升了科普的全面性和综合性。近年来,潍坊市科技馆紧紧抓住科技热点,精心策划,严密组织,确保每年两季主题临展,先后举办海洋生命、太空奥妙、昆虫世界、光影科技等6个大型主题临展,保证了科普资源常变常新,保持了场馆的新鲜感,激发了群众的参观热情,保证了科技馆的生机和活力。
5.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放大了科普服务的公益性。科普志愿服务一直是潍坊市科技馆的工作亮点。科技馆科普志愿服务队共有注册志愿者83人,全部是内部员工。同时联合驻地高校,成立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队,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宣传工作和科普教育工作。潍坊市科技馆立足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加大力度开展室外科普志愿服务,不断延伸科普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以服务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为目标,定期组织科普大篷车下基层活动。科普志愿者到工厂、社区、学校、乡村,为基层群众送去实实在在的服务,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科普的温暖。
三、主要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下,潍坊市科技馆坚持科学防控和优质服务两项工作不松懈,通过不断探索实践,积累了丰富、有效的疫情防控经验和做法。同时以疫情为契机,不断优化科普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避免了因疫情出现的冷门效应,让科技馆焕发出持久的生機和活力。自疫情得到控制、恢复开馆运行以来,共计接待社会公众23万人次,群众参观的安全感、获得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得到了同行业和广大社会公众的普遍好评和认可。
参考文献
[1]王明,郑念.建立国家应急科普机制势在必行[N].科普时报,2020-0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