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芬兰的“晒失败”教育

2022-04-01徐爱清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芬兰人芬兰小鸡

徐爱清

每年10月13日,是芬兰的“国际失败日”。这个节日,最早由芬兰百年名校的一家创业社团创立,一开始只在大学中流行,旨在鼓励大学生勇于冒险,积极创业。但学生们对“失败”的有趣解读,很快地便俘获了所有芬兰人的心。芬兰,这个以“教育全球第一”著称的国家,从幼儿园开始,便致力于“失败教育”,并将其渗透到芬兰人的日常生活中、普及到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地,“晒失败”就在全国流行起来。

“大多數学校只教育孩子避免失败、必须成功,却从未想过,成功和失败从不对立。”芬兰文化与教育部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帕西?萨尔伯格表示,这个节日便是要向人们重申,失败就是创新的一部分,它不应该是消极的。

芬兰的孩子普遍从四五岁起学习滑雪,而他们的第一堂滑雪课,就是练习跌倒。芬兰家长希望孩子先弄清楚一点:跌倒是最正常的事情。老师会亲身示范,整个人跌倒在雪地上,然后再一点一点地爬起,接着一声令下,十几个孩子都会听话地倒在地上,四脚朝天,学习跌倒再爬起。

不仅如此,为了让跌倒变成更好玩、更自然的事,老师还会跟孩子们玩起类似“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扮演小鸡的小朋友被捉到之后,就要马上假装跌倒,然后爬起来——这个过程中,大家会轮流跌倒,气氛特别欢乐。

就这样,孩子们不仅掌握了跌倒之后如何爬起来的正确姿势,更学到了对整个人生而言都非常宝贵的一课——人生就像滑雪、做游戏,充满意外和挫折,跌倒很正常,只要勇敢地爬起来就好了。

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规则是,芬兰一些城市的孩子在上学前班时,要完成“自我评定表”。一张图上,画着一辆火车,每个车厢代表一种能力,比如:“我会帮助别人”“我懂得向人求助”等等,孩子做得到哪一项,就会把那节火车涂成红色;要是做不到,就涂成蓝色。其中一个“车厢”,就是“我懂得如何赢”。什么是懂得贏?芬兰老师下的定义是,不盲目自信或觉得自己样样比别人强,知道自己的短处,知道胜利了也不可以骄傲——这就是“懂得赢”。

这种做法实在高明,不仅不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也教会孩子时刻对成败怀抱着一份平常心。等孩子上了小学高年级,芬兰人则会给他们制造更多失败的机会。比如在木工课上,孩子们常常要挑战类似制作航天火箭这样的高难度课题,虽然成品只是一个不能飞上天的模型,但从机身到“燃料”,都必须由学生自己一手完成,就算失败多次,老师也不会插手。偶尔有沮丧的时候,孩子也要学会自我调节,收拾好心情,继续检验、改进,直到做出来为止。最后,做出的成果即使再不好,学生也不能把任务带回家请求父母帮忙完成。只要是自己的作品,就要大胆地给同学和老师展示。

芬兰人的“失败”教育,可以解读为别具一格的教育模式——当这个世界越来越迷恋于成功学,适时地让孩子主动品尝点“小失败”,才能鼓励他们走出舒适区,积极试错,从而收获更多的可能性。

在孩子的漫漫人生路上,我们总恨不得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方案,帮他们扫清所有的障碍,但“完美”从不存在,一路坦途更是乏味。不妨向芬兰人学习,让“失败”二字轻松一点,毕竟懂得赢的人何其多,输得起的人何其少,但恰是后者才能迎来真正的成功。

摘自《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2022年第1期

猜你喜欢

芬兰人芬兰小鸡
芬兰人在图书馆干些什么
美国、英国、芬兰3国军队在芬兰开展警戒之狐军事演习
闪电小鸡
小鸡想飞
世界最幸福国,芬兰人无感
芬兰将迎独立100周年 邻国挪威考虑“割让”山峰作贺礼
小鸡不见啦
芬兰人:快乐比挣钱重要
大象无形 芬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