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背景下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建议
2022-04-01张付玲
张付玲
摘 要 重庆市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任务艰巨。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对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阐述制约重庆市农村地区发展的因素,并根据现状和制约因素,提出城乡融合背景下促进重庆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继续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良好的政策和环境吸引人才和其他资源加入农村建设,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应与时俱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 城乡融合;农村经济;制约因素;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2.042
根据现阶段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地区教育、医疗、卫生及经济等方面都比城市地区落后,与城市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城市地区的发展汇集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教育资源和资金资源等,而农村地区的这些资源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这就造成了我国农村地区发展落后于城市地区的局面。而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很大,农村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整体的发展质量。伴随城市发展时间的推移,城市发展的可利用资源已经越发不足,而资源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市的发展。反观农村地区,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自身资源开发不多,仍有大量的资源可用以辅助其发展与完善[1]。因此,现阶段提升农村发展质量是提升我国经济整体发展质量的重要突破口。
重庆市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任务艰巨。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重庆市将促进城乡融合,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市级先行示范区,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是缩小城乡差距,因此把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解决好农民创业园用地等创新创业问题。把集聚人口作为发展根本,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办好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解决好外来人员子女上学等问题,吸引更多市外人员来渝。要把深化改革作为动力源泉,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等,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避免城乡资源要素低水平、低效率配置。把重点突破作为具体方略,以规划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找准突破口,防止面面俱到[2]。把守住底线作为基本要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严守政策底线、生态红线、耕地红线等,防止搞“一刀切”。
1 发展现状
2021年重庆市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979.01万人,占重庆市总人口30.54%,与2019年相比,乡村人口减少376.02万人。2020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 836.78亿元,比2019年增长4.7%;粮食播种面积200.31万hm2,比2019年增长0.2%;每667 m2粮食产量359.92 kg,比2019年增长0.4%;粮食总产量1 081.42万t,比2019年增长0.6%。从数据可以看出,农村的发展情况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但与城市发展相比又显得不足。
1)除少数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村地区特色产品产业带来的经济价值不高。重庆市下辖26个市辖区、8个县、4个自治县,合计38个县级区划,对于各区(县)的特色产品产业,人们熟知的有奉节脐橙、城口腊肉、合川桃片、涪陵榨菜及长寿沙田柚等。但这些产品产业中,真正办大办强、为当地带来较高经济价值的却不多。涪陵榨菜整合涪陵当地菜头种植量大、环境和气候适宜及多年来的腌制经验,在涪陵政府的批准下成立了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上市,成为一家因生产特色产品而上市的企业,给企业和当地政府、居民带来了股票增值的收益和销售到全球的利润收益,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其他地区特色产品产业,虽然有名但产品带来的经济价值却未能彰显。
2)旅游资源多,但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保护未能形成和谐发展。重庆市的旅游资源很丰富,为人们所熟知的旅游地点有万盛黑山谷、武隆仙女山、彭水阿依河、北碚金刀峡及酉阳桃花源等,這些旅游胜地结合当地的山水特色,开发出旅游资源,源源不断地吸引重庆市城市人口和外省人口前往旅游。旅游业给当地政府带来了不错的收入,也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但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还有待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是长远之计。例如,人们到山区旅游,卫生纸、饮料瓶等生活垃圾随意丢弃,隐蔽在草丛或树林中,造成环境污染;为了提高收入,没有限制游览人数,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的正常接纳能力,可能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3)城市的虹吸效应和农村教育资源匮乏,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农村基础设施、经济条件都与城市有差距,许多年轻人盼望着走出农村到城市工作,许多正在受教育的青少年也盼望着能考上好学校走出乡村。此外,农村学校少,且在学校工作的老师在教育培训和自身受教育的水平上落后于城市,虽然培养出了少数进入高等学府的孩子,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又仅有极少数毕业后选择回到农村,因此农村的建设发展更加缓慢。这就导致部分重庆市农村地区仅剩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劳动力流失、农业生产力降低,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2 制约因素
2.1 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仍较薄弱
1)部分农村地区高山居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地区高效长久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基础建设,而从重庆市农村地区现阶段经济发展情况看,虽然重庆市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格外重视,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资源,但是受限于重庆市是大农村的现实情况,所投入的资金难以满足农村基础建设的需求。因此,重庆市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道路交通滞后、农村水利建设工程水平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这些因素对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交通、通讯、运输等有直接的影响,限制了重庆市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农村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相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来说,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不足,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尤为突出的是道路建设不完善,阻碍了当地居民与外界的联系,导致当地居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相对落后于其他道路建设较发达的地区。
2.2 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匮乏
1)农村地区工资收入不高,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不足。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工资收入不高,对各方面人力资源的吸引力不足,使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匮乏,甚至出现有工作、没人干的现象。农村地区,大多是粗放型从业人员和简单加工业从业人员,对人才的要求不高。而从事这些行业的技术人员不愿到农村地区从业,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离城市较远,多数技术人员不愿意离开城市到农村就业,而且农村地区的工资也比城市地区的工资低。
2)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人才资源、科技资源,使农村的各项资源都流入城市发展建设中。随着城市优势资源的不断集中,城市的教育资源远远优于农村地区,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充分,使其培养出来的人才整体质量偏低。而农村地区由于其自身环境,吸引不了优秀的人才,也留不住自身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人才流失情况十分严重,对农村地区长远发展造成较大的限制。
2.3 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仍需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1)重庆市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少部分山区由于其自身生产力水平处于较为落后的情况,经济发展速度非常缓慢。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倾向农村地区发展的政策出台,重庆市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重视种植、养殖产业多样化发展[3]。但由于重庆市地势崎岖、缺乏养殖经验、养殖专业人才不足等,养殖多样化、经济发展特色化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整体水平不足。
2)农村地区生产的商品流通性不高,销售范围有限,没有形成相应的市场管理机制。农村地区的经济交易市场多为粗放型交易市场,按照产品、技术等分类的交易市场严重不足,因此造成农村地区生产的商品流通性不高,销售范围窄。而且有些粗加工的农产品销路不多,造成大量的农产品堆积、浪费。
3)部分农村地区居民居住较为分散,不易管理。重庆市农村地区,部分居民居住地较为分散、不集中,造成政府发布的政策不能及时传达给每个居民,而且居民居住地分散也不利于沟通交流,再加上交通阻塞,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愈发落后于其他地区。因此,针对部分农村地区居民分散的问题,实现快速地传达国家惠农政策,改善当地经济条件和环境是需要进一步改善的问题。
3 发展建议
1)继续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重庆市在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但此项工作仍然要继续加强,特别是在道路、科技、市场建设等方面。①农村道路建设需要满足道路质量较高、道路覆盖面积较广的要求,使其能够满足现阶段农村地区大力发展过程中,对于频繁商贸往来时运输量较大的需求。②科技建设方面需要继续全方位、多层次搭建互联网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作用,给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拓宽路径,并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和方向。③市场建设方面需要持续开展水、电、路等的建设,为市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农村地区建设市场时,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信息服务和市场营销策略平台。
2)利用良好的政策和环境吸引人才和其他资源加入农村建设。发展离不开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政策资源等。农村地区想要发展,面对其劳动力人才及其他资源欠缺的情况,需要政策的支持。重庆市政府应继续大力扶持农村地区发展,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加大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引进力度,满足农村地区持续发展的需求。农村地区需要思考其发展方向,利用新的发展思路缓解自身发展中存在的资源不足。如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大力引入新的发展模式;还可将自身的发展与旅游业结合,利用旅游业的发展优势,使发展资源朝着农村方向倾斜,进而提升农村地区整体发展质量[4]。
3)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应与时俱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农业种植和养殖的机械化水平在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应积极适应这种技术进步,培养更多适应机械化操作的农业种植和养殖人才,使农业发展逐渐走向现代化[5]。技术的进步使传统农业由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渐渐演变成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政府应帮助当地农民适应转变,使其转变为新时代农民。农业的经营模式也应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进行新零售策略营销,开始阶段应由当地政府部门带头,培养新零售销售人员、互联网操作人才等,助力当地农村转变。
4)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既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又是塑造新型城乡关系、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补齐区域和农村发展短板,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有利于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和共同繁荣。因此,推动重庆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突破目前困境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程丽,薄遵强.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理路[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8(6):19-24.
[2] 孙萌.金融科技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2021(8):131-132.
[3] 杨仪青.城乡融合视域下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8(6):101-106.
[4] 李青芮.城乡融合视域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走向及其实现[J].农业经济,2021(7):43-44.
[5] 熊家瑶.浅谈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路径[J].农业与技术,2021(41):125-127.
(责任編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