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真实表现的作文微评价特质与形式
2022-04-01张鹏
摘 要 基于学生真实表现的作文微评价从微观角度审视学生的写作行为表现与作品外部特征,发现其与学生写作素养与技能水平的联系,从而对学生写作与教师教学生成明确的教学评估。“微评价”由传统评价的笼统、空泛、模糊评说转向细微、具体的客观表述或直接生动的实践检验,把评与学、评与教融为一体,有效促进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 键 词 学生作文 真实表现 微评价
引用格式 张鹏.基于学生真实表现的作文微评价特质与形式[J].教学与管理,2022(10):63-66.
目前中学写作教学所使用的写作评价工具大多来源于中高考的评分标准,其突出的人才选拔特征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价,带有极大的笼统性、模糊性、主观性,而不适用于日常写作教学或习作。抓住学生写作全过程的真实性表现特征,结合特定的教学主题,进行适时的“微评价”则带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带效应,让师生直面写作教与学的真实问题,从而使学生作文有了进一步改进的可能。
一、作文微评价的特质
1.表现性
出于对学生鼓励、刺激的目的,很多教师认为只要不吝惜夸奖、溢美之词就是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与激励了,不顾及学生写作的真实情况,作文评价带有一种浮夸、奢靡之风。比如,在很多“满分作文”“获奖作文”中的评语中经常出现“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独具匠心”“蕴藉丰富”“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等等在成人文学批评中经常出现的夸大之词,大多是背离学生写作的真实状况。微评价则立足于学生作品的真实表现形态,对既定评价对象进行真实反映。换句话说,微评价要给予学生证实自我写作是否合乎规范的基本证据,展示给学生有关写作的自我表现的事实,这里面不应该带有评价者对其表现的价值性评估。
2.具体性
以写作教学中常见的“真情实感”这一评价项目为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有关写作的评价”中提出对写作的评价建议:“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大多数教师在写作课堂上,只能是凭感觉对学生写作中是否具有“真情实感”进行判断。而在各地的中考语文中,虽然也有细化评分标准,但仍旧模糊不清。以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为例,其作文题目为“你______的样子,真美”,该卷参考评价标准中对“真情实感”的评分表现细化为:“感情饱满”“感情真挚”“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感情虚假”等五个表现层面,分别对应“满分”“一类”“二类”“三类”“四类”等五个赋分层级。除最后一个等级“虚假”评价外,前四个等级除了语言表述不同,其他几无区别,无法使指导教师进行有方向的评价。统编教材六年级下、七年级下也仅仅是介绍了基本的抒情方法,并无细致的评价标准。由此看来,深化、细化的写作评价是缺乏的。微评价从细微处着眼,将学生在写作中的抒情表现进行细化总结,分层处理,应将之细化为写作评价中的具体评价标准。
3.微創性
写作是一个漫长的提升过程,单篇作品的写作也有复杂的程序性要求。以考试为形式的结果性评价无视写作过程,无法做到对写作过程的评价。而在写作教学中,从学生写作过程中发现其典型表现,并对其进行过程性评价,以发现学生更多写作问题,从而掌控学生写作全貌,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在微评价的视角下,学生写作过程性的表现无非是由许许多多的“写作微行为”组成的,对这些“微行为”的评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出现在写作过程的任意环节,而非全部环节,也可能是对特定环节的某个行为要素进行评价,而非这一环节全部,以避免因“点”而否定“面”,因“面”而否定“整体”的评价方式。
二、作文微评价的形式
1.微量表评价
在写作中运用量表对学生写作进行评估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做法,但量表设计的科学化、规范化要求比较高,在应用中耗时耗力。不管是课前还是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或他人作品进行评价往往占据大量的时间,其效果也不尽人意。可以将量表这一“大工程”进行细化分解,形成形式灵活、适合在课堂的任意环节进行穿插。这样,量表的切割微化处理就成为一项技术化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根据具体内容、课堂设计来进行。它强化了微观写作层面,减少了学生对大量图表的阅读量,把教学与评价融合,及时反馈与纠正,提高了评价的时效性。
“怎样写”一直是写作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从表面上看,写作技法教学中教学内容异常丰富,教师总结出来的、教辅资料中的写作技法知识完全可以满足课堂教学需要。但实际上,真正“有用”的写作技法却少之又少。大批量的写作技法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成为效果欠佳的“屠龙之技”,让技法教学也面临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这与技法教学的过于笼统不无关系,技法的运用缺乏微程序的指引,就失去了行动的方向与路径。以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学习抒情”为例,我们可以尝试以“微评价量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引。
(1)写作前的准备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的抒情经验出发,总结情感“萌生—酝酿—抒发”的规律。让学生寻找一个动情的时刻,体会情感生成的过程,并描绘出情感流淌的脉络。师生共同设计如下微评价量表来评价这一阶段的学习效果(见表1)。
学生在完成情感酝酿的学习过程后,自行完成情感酝酿的练习后,用上面的量表进行自我评价。这个量表明显带有提示思路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的角度、方向,弥补自主思考的不足。在正式的写作技法学习前进行上述微评价指导,客观上形成一种素材积累的效果,帮助学生梳理写作素材,预备下一阶段的学习。
(2)写作过程中的技法学习阶段。对于“学习抒情”这一主题而言,无非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但两者都非常笼统,并不适合学生实践应用。如果我们在评价学生写作的时候以“是否应用了这两种抒情方法”为评价标准的话,是大而无当的,应该着眼于这两种抒情方法的内部机制。以直接抒情为例,我们完全可以带领学生研读分析课文中直接抒情的名家篇章段落,对直接抒情的具体方法、风格特征等等进行研读分析,设计微评价量表(见表2)。
必须要提出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有一项或多项写作技法的训练,教师没有必要对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进行评价。在并列的几项写作技法中,我们可以设计多个量表,当学生使用了哪一种技法,我们就选哪一种技法的量表。比如上述“学习抒情”中的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学生完全可以自由选择抒情方法和对应的评价量表。微量表的使用,最直接的效果是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学写作技法的实践情况,以及改进的方向。
(3)写作完成后的整体总结提升阶段。在整体总结阶段,评价总结仍然需要回扣主题,回扣教学内容,对作品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整体写作行为表现进行评价。而与本阶段教学主题无关的则可以弱化,如“学习抒情”一课在最终总结依然要突出“抒情”。在微量表设计上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设计:一是作者角度的自我评价总结,另一个是读者角度的评价总结(见表3)。
写作中的抒情带有浓郁的个人色彩,抒情是否充分既依赖于作者的情绪状态,也依赖于各种技法的应用。因此,总评要照顾到作者的个人情绪,也要顾及客观理性抒情手法的运用。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有相似之处,也有区别。
读者角度评价别人作品的方法,实际上也是作为作者要提高自己作品水准的方法。充分考虑读者的感受,有利于帮助作者建立读者意识,提高创作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此外,微评价量表中的评价指标多用正面的积极表述,避免评价时的尴尬,在得分设计上可以根据教学的侧重点来赋分。从整体上来说,微量表的设计倾向于宏观上的开放性,微观上的实用性。在课堂教学的任意环节,都可以运用“微量表”进行灵活的评价与教学引导。
2.微评语评价
评语评价是常用的作文评价形式,但实际教学中评语评价易沦为内容空泛的形式主义,从而使学生对评价产生“免疫效应”,失去了评价的效力。一方面,缺乏个性的千篇一律的表述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另一方面,评语的不够精准,即便给学生提出了问题,也让学生无法具体实施,显得无效、无用。精准的微评语不管是口头式评语还是书面式评语,其语言应该是灵活的、生动的,让学生感觉得到是老师直面其作文的评价。因此,评语评价并非是用语简短就是“微”,也并非语句多了就不是“微评价”,而是要求立足微观,选择细微角度,切中实质,对学生作品或写作行为进行评价。
(1)用“微评语”唤醒学生写作兴趣。在班级中总会有写作存在障碍的学生,也总会出现质量下等的作品。对于这部分学生或作品,如果每次在评价中总用班级平均标准去评价他们,这是无效的,容易对其形成精神上的打击,从而放弃写作。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评价”发现其作品中的闪光点,对其进行强化评价,唤醒其写作兴趣。在以“看,天空中飘起了雪花……”为开头的续写训练中,笔者发现部分学困生对这个题目是非常有感觉的,甚至有些还有很独特的经历或感受,但其语言运用基础、构思能力、描写能力等方面都普遍较弱,导致作品让人不忍卒读。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其进行认真阅读,做了如下“微评语”:
①“撒了一地的白糖”,这句子好,我小时候也想过,要是天上下的雪都变成白糖那该多好!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孩子的心,也是一样的!
②在雪地里摔倒了,就想起了妈妈。那种感受,大概好多人都有!真实!
③下满雪的小院子里,有一株挂满彩灯的树,这冬天值得拥有!
第一句侧重于对学生奇妙的修辞的评价,学生写作未必准确,但这种孩子的心理却是真实的;第二句是对学生作品中叙事情节的评价,虽然俗套,但也基本属实,情感真实;第三句是对一个场景描写的评价,原文混乱不堪,但通过其混乱的语言碎片拼凑起来的这副图景的确很美。每一句都有评价“微点”,但又摆脱“写景”“叙事”“修辞”的死板评价,以“共情心理”与学生沟通交流,都取得了不错的评价效果。
(2)用“微评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写作课堂教学是“共生”的课堂教学,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素材之间,都在相互之间产生碰撞,产生“化学反应”,最终生成写作的思路、技法等等。在课堂上生成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及时发现并给予反馈强化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微评语”可以实现这一效果,并避免知识的生硬灌输,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之中完成学习任务。在“学写故事”的主题教学中,学生在朗读自己作品的时候,笔者适时运用了如下微评语:
①大家发现没有,这位同学的故事是分两头讲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②这位同学的故事读到这里,我们才发现前面有一处情节竟然与之遥相呼应,真是让人想不到!
③故事讲完了,我们还沉浸在精彩的情节中,对故事的走向充满了猜想和期待。
第一句评语评价学生作品的叙述方式——双线索讲述,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较难的叙述方式,可以让故事更加曲折离奇。第二句指出了学生运用了讲故事的一个技巧——伏笔,并用“想不到”来评价运用伏笔的好处是情节更加曲折。第三句评价学生结尾的艺术——余韵悠长,引人遐想。这几处“微评语”评价,升华学生作品技巧,凝练写作知识和技巧,但又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大作用。
(3)用“微评语”明确修改提升方向。日常教学的评价承担的一项重要功能是评估学生习得知识或能力水平,明确改进的具体内容。“微评语”可以以“点对点”的精准定位对学生写作中的不足之處进行精确“诊断”,并开出“治疗方案”。如在七年级上册《学会观察生活》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运用了如下“微评语”:
①此处描写生活细致生动,但缺乏感悟,有“观”无“察”。
②这两个生活片段属于同一类型,略显重复,可以删除其一。
③你写了三个生活片段,很丰富,但其间缺乏合理的过渡,显得有些突兀。
④此情此景,你心里应该想了好多,何不写出来与读者分享?
上述评语,分别就学生作品中感悟缺乏、材料重复、没有过渡、缺乏心理描写等问题进行了评价,也指出了修改的方向或方法。立足于发现问题,修改提升是这一类评价的立足点,但实际操作中教师容易以单纯的否定面对学生,从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尽量要在评价中提出一些可操作性强、容易完成的修改方法,并督促学生及时完成,然后进行二次评价,以增强学生写作修改的获得感。
3.变式微评价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教育评价是一个学生比较敏感的问题,任何形式的评价都会触动其脆弱的神经。这实际上是评价“标签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变式微评价”避免直接评价,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对学生写作进行评价,可以实现学生对写作评价的“脱敏”。“变式”要达到的效果是对“定式”的打破,不拘一格,渗透教学,化大为小,化小为微,化有形为无形,实现渗透式教学评价。
(1)“变”评价主体。由老师为主体的评价模式转向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让评价主体从老师转化为真实的读者。这样,读者真实的反应成为一种积极的评价,评价在真实的阅读中发生,学生作品也在阅读中产生更多的价值,形成宝贵的教学资源。比如,为学生召开专场的“作品研讨会”,让所有的同学都成为其作品的“研究者”,大家在“研讨会”上发表自己对优秀同学作品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让学生把作品发布在网络平台上,接受更多读者的评价;或者组织学生积极向报刊投稿,参与作文竞赛等,让作品经受更高级别的评价。
(2)“变”评价内容。千篇一律的教学式语言评价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厌倦的情绪,此时不妨从文章内容本身的价值出发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笔者利用学期初开家长会的契机,让学生以“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为题,用文字与父母交流感情,诉说心事。完成的作品摆放在学生课桌上,让参会的家长阅读,并写下简短的回信。家长大都在阅读中深受感动,积极回应孩子的情感诉求。此时,书信成为沟通亲子关系的桥梁,融洽了亲情,消除了很多隔阂,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产生更多的积极改变。这类评价忽略了学生写作的语言、技法,重在对文字所传达的价值的反馈。因此,变式评价对内容价值本身的重视让评价的收获更加丰富。
(3)“变”评价环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作出“好”与“坏”、“对”与“错”的价值判断,但在真实的写作中,这些判定往往并不客观,真实环境下的评价往往更有说服力。如在单纯的教学环境下,对“课本剧”的写作评价,教师可能会套用语言、情節、冲突等等术语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教师评价费劲,学生未必理解。最直接的方式莫若将成品的剧本上演。在排练的过程中,导演、演员会体会到这个本子“能不能演”“怎样演”“怎样修改”等等具体的问题以及对策,甚至在真正演出后,观众反应如何,如何评价等又促使创作者开始考虑“怎样修改”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专门的评价环节,然而评价在真实而具体的环境中无处无时不在,且直接作用于创作与修改。
基于学生真实表现的作文微评价形式灵活,容易操作,但写作教学的目标与定位不能偏离。也就是说,各种在“微评价”的导向下进行的评价活动不能脱离写作这个大的命题规范。作文的微评价首先让学生实现的应该是写作素养的提升。另外,由于微评价对学生评价的量规或指标来源于对学生真实写作的行动表现或作品呈现,需要教师通过学生的写作表现,深入其写作行为及作品深层次结构,研究其外部的表现特征与内部的技能与素养之间的联系,为评价提供更科学的实证依据。
参考文献
[1] 申宣成.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5:111-112.
[2] 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4):77-79.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