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编辑继续教育的思考

2022-04-01黄维佳

出版参考 2022年1期
关键词:继续教育人才培养

黄维佳

摘 要:我国虽然已建立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机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行业理念、技术手段、媒体介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部分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及形式已无法满足和适应新时代编辑人员的发展需求。本文结合编辑工作实际,从纳入多样化培训科目、进一步扩大继续教育形式、科学调整考核方式及标准等方面,对编辑继续教育的质量提升及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编辑素养 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出版业在发展理念、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产品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变,出版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出版畅销书或“双效”俱佳图书的难度越来越大,出版单位面临巨大的竞争与生存压力,客观上对出版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出版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具不断涌现。这一切都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持续学习能力,并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跟随时代变化的脚步,不断自我进化、成长。

一、编辑继续教育的现状

目前各个出版社对青年编辑的培养形式不尽相同,既有传统的“师带徒”,即由出版社人事部门或编辑部领导指定资深的老编辑进行“1对1”或“1对多”的带教,也有秉承以人为本原则给予宽松环境,放手让青年编辑自由成长的,还有些出版社会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来帮助青年编辑更快成长。除了出版社对青年编辑的个性化带教培养,国家新闻出版署、各地新闻出版局、中国编辑学会等也一直定期举办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其培训种类更加细化,内容也相对丰富。

随着终身学习概念的普及,继续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多种专业的重视,甚至成为奠定专业地位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我國,编辑继续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是一种对出版专业在职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技能增新、补充、拓展和提高的教育形式,参加和接受编辑继续教育是编辑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是提高职业素养和编辑技能的主要途径。

我国自2002年开始建立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出版职业资格考试。2011年国务院新修订的《出版管理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定了从事出版工作的编辑人员必须经过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同时,国家对编辑人员的职业资格实行登记注册管理。

从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到2010年11月原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再到2020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管理及继续教育培训有了越来越清晰明确的依据。

全新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出台,加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各项工作部署尚在初步施行,目前执行成果尚无可述。但随着制度化建设的切实推进,我国的编辑继续教育必将日趋规范化、规模化,并在宣传国家新闻出版方针、推行国家行业标准、介绍编辑出版经验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编辑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编辑的继续教育不是应试教育,所以并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作为一种非学历的成人教育,编辑继续教育是针对已从事出版专业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虽然已有相关制度作为保障,但从《规定》颁布前的继续教育开展状况来看,依然存在些许问题,有待《规定》落地实践后检验成果。现仅就当前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的相关问题简述如下。

其一,主管部门能够提供的继续教育培训规模及数量相对不足,无法满足越来越多出版领域从业人员的培训需求,而且所提供的编辑继续教育内容主要是通用性质的编辑业务知识或业务规范,较为抽象和枯燥,对编辑实际工作的帮助有限。[1]这样的编辑继续教育着实缺乏吸引力,无法满足编辑对新知识、新技能的需求,实用性不强。

其二,出版机构转企改制以后,在市场竞争和经营压力下,让编辑放下手中的工作脱产参加面授培训,对出版单位来说并不是一件很有积极性的事情,加之不少编辑自身学习主动性不够,为了获得学时将参加培训作为一项任务,同样影响了培训效果。此外,培训费用逐年增长,也使得不少出版单位面对工学矛盾及费用支出很是头痛。

其三,继续教育的面授培训多以专题方式讲授,授课老师多为固定人选,无论是新编辑上岗培训、骨干编辑提升培训,还是社长总编辑培训,讲授内容几乎相同,缺乏层次性、系统性和针对性。[2]不同类别、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编辑本来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各不相同,如果继续教育无法与实际编辑的工作结合起来,其效果必定会大打折扣。

其四,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许多出版单位在2020年的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学时安排上没能达到要求,依据《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时,在全国范围内当年度有效,不得结转或顺延至下一年度”,致使部分编辑在进行资格注册和责编续展工作时很是为难。

三、做好编辑继续教育的建议

上述一些问题在新颁布的《规定》中有了相对明确的解决方案,比如,补充了更多继续教育的形式,明确了不同形式继续教育的学时计算标准,增加了继续教育的年度学时数及科目所占比重的要求。但是,新的规章制度出台,总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为更好地将新颁布的《规定》落到实处,笔者结合编辑工作实际建议如下,希望对编辑继续教育的质量提升及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一)明确自身的学习定位

新颁布的《规定》列出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选择参加继续教育的10种形式,其中明确指出“参加所在单位或相关专业机构组织的与本单位出版范围相关的专业类培训”可作为编辑继续教育的形式之一。

教育的本质是人,所以在职业发展中,编辑自身对继续教育的认知及定位十分重要。不同类别、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不同阶段的编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请教社内资深前辈就能获得答案,而有些问题需要通过一定的岗位培训、资质培训才能解决。比如,科技类编辑要做一个辞书类的选题,编辑对辞书的整体设计是缺少经验的,而辞书又是一种特殊的图书形式,所以科技类编辑势必要先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资质培训,如辞书编辑岗位培训。又如,医药类编辑要做一个古籍整理类的选题,编辑对古籍整理的要求和流程不甚了解,而古籍整理本身又是一个文化传承与规范发展的重要形式,所以医药类编辑应该先接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相关的技术培训,如古籍整理编辑专题培训。再如,目前国家对出版领域的支持力度较大,有很多出版基金或项目基金可以申请,而申请项目本身也是一门学问,其注意事项和规范要求只有基金项目办的相关工作人员及多次申请成功的资深人员最为清楚,所以申请项目之前应及时取经,这样才能少走弯路。gzslib202204011333

结合《规定》要求,各出版单位可根据自家编辑人员的需求,邀请业内专擅各项业务的行家、专家,不必局限于本单位的人员,而且要在业内同行中广泛交流互动,定期开设相关专题的编辑业务交流沙龙。[3]如此既在交流中得到了业务水平的提升,又能获得相关专业科目的学时,还能通过同行之间你来我往的经验交换分享,节省相关编辑人员外出参加面授培训的不菲培训费用。

(二)继续教育形式的再扩大

新颁布的《规定》对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的范围做了明确规定,“公需科目包括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普遍掌握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基本知识。专业科目包括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并应当掌握的出版政策法规、编辑业务知识、编校技能和质量要求、装帧和版式设计、信息资源集成开发、版权运营管理等专业知识,以及与行业发展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规定》中明确列出的10种继续教育形式均为编辑出版领域相关的范畴,其中也包括了“在拥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经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认定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出版类或与工作相关的学术论文”。

作为学科编辑,职业技能与学术能力两者缺一不可,职业技能是基础,学术能力是核心。编辑只有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和一定的学术功底,才能准确把握稿件,对稿件给予正确评价,并进行合理的编辑加工;才能使作者信服,与之平等对话。[4]编辑应当拥有一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并对专业学科发展动态及方向有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宽广的学术视野,这样才能策划出符合学科发展方向的优质选题,成为编辑领军人才。

虽然职业技能和学术能力对编辑工作有着重要作用,但却不是影响编辑工作绩效和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为政治觉悟、知识结构、文字水平等只是从事编辑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若想要有更长足的发展,信息处理、人际关系、营销推广、策划能力等才是编辑更应具备的核心发展动力。

除了增强职业技能和学术能力,编辑在学习之后的整理、归纳和总结也很重要。对于学习而言,大多数人缺乏的不是理解力或智商,而是一种清醒的意识,即有意识地总结归纳。将平时工作中的学习心得、经验教训随时总结记录下来,分门别类地整理归纳好,这些日后都会成为学术论文的良好素材。互联网时代的学术交流平台互动频繁,这些总结归纳的素材也可成为某些学术公众号或学术专业APP上浏览量巨大的编辑简短手札或编辑沙龙短文。

根据《规定》所述,有助于学科编辑了解学科发展形势、发展方向的学术会议,以及学科沙龙、系统内或业内交流研讨会等并未包含在已列出的继续教育形式内。《规定》中对公需科目及专业科目的范围界定,主要针对编辑出版相关专业领域,而没有纳入能够帮助普通编辑疏解“绩效焦虑”“发展困窘”的素养提升类的科目。为此笔者建议在《規定》已明确的继续教育形式基础上,增加学术成长、学术提升等方面的继续教育形式,鼓励更多样化的学术论文发表形式,同时纳入经验、能力等素养提升类科目。

(三)学时制与学分制

新颁布的《规定》依旧以学时作为继续教育评价的唯一考核标准,但明确规定了学时数及科目占比,“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包括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学时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时,在全国范围内当年度有效,不得结转或顺延至下一年度”。

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经营压力巨大,编辑不得不背上“双效”俱佳的绩效考核指标,除了必需的上岗培训外,编辑对参加继续教育确实缺乏主动性。因此,不论是出版单位还是编辑自身,都缺少继续教育的观念和系统培训的计划,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多半只是为了凑学时,加之没有严格的课程培训合格标准和实施细则,学习效果无法准确认定,实效性很难落到实处。若将学时制优化为学分制,[5]结合培训考评测验或课后论文完成情况,分为A(优秀,相当于100%学时)、B(合格,相当于60%学时)、C(重修,相当于0学时)三档,则可进一步强化继续教育的严肃性,确保不同需求的编辑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课程,同时鼓励认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人员,避免职称评定、责编注册续展之时扎堆凑学时的乱象。

三、结语

编辑继续教育是以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等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活动,承担着帮助出版领域从业人员坚持正确出版方向、转变思维观念、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的重要功能,对出版行业的发展、编辑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编辑继续教育培训既是出版单位实现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编辑实现自我提升的内在需要。

编辑是一个以智力资本为主的职业,在知识更迭越来越快速的时代,编辑对知识和技能的追求越来越多,可以说当代编辑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渴望获得更新的知识、更强的技能和更长足的发展。数字信息、互联网络、新兴媒体等技术发展给编辑工作带来了全新挑战,编辑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并通过不断学习掌握和应用这些新技术。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追求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接受继续教育,掌握最新的编辑业务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提高各方面的素养和相关技能,才能使编辑在满足职业续展要求的同时,获得自身职业发展的必要知识,使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方法、技能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在行业内获得更大的发展,为繁荣文化和出版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锋.编辑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 出版科学,2015(3):42-44.

[2]田雪平.新时代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出版,2018(6):154-156.

[3]裴栓保.关于编辑继续教育中工作坊培训方式的思考[J].出版广角,2016(11):61-63.

[4]田春霞.基于需求导向的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出版科学,2019(4):48-52.

[5]高雪莲,刘菲.责任编辑继续教育学时获取途径的探讨[J].编辑学报,2013,25(02):184-186.

猜你喜欢

继续教育人才培养
对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探究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