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护理技能指导对初产妇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的影响分析①
2022-03-31陈桓媛
陈桓媛
(阳江市人民医院产科,广东 阳江 529500)
助产护理作为产科中一项重要的干预措施,在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及自我效能等方面存在十分重要的意义。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初产妇由于首次进行分娩,缺乏一定的分娩经验,因此在分娩时会产生许多负面情绪,导致剖宫产率上升。而且初产妇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会增加产程,不利于产妇生产[1]。以往应用常规助产护理干预对其进行指导,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导致护理效果不佳。随着护理理念的转变,助产护理技能指导通过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指导,可以增加助产士的责任感,让初产妇以及家属获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01~2020-01我院收治的初产妇172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各86例。纳入标准:①产妇均为初产妇。②均为单胎。③产妇均同意本次研究。④产妇均为经阴道分娩。排除标准:①产妇合并存在其他重大疾病。②产妇为精神障碍。③经影像学技术检查胎儿异常。研究组年龄24~39岁,平均(31.3±2.8)岁,孕周37~41周,平均(39.2±0.7)周。对照组年龄23~40岁,平均(31.4±2.7)岁,孕周38~40周,平均(39.1±0.8)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资料比较,无差异性(P>0.05),且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助产士在初产妇分娩前讲解分娩知识,当发现宫颈口超过2cm时,推至产房,密切监测生命指征,查看阴道出血以及阴道收缩情况,保证初产妇的分娩准备,同时在产妇对会阴部进行护理。
1.2.2 研究组:实施助产护理技能具体分为以下几方面措施:
1.2.2.1 加强助产士的培训。包括胎心听诊、阴道检查以及外阴道消毒等基本助产技能。产前对初产妇宣教,加强与初产妇的交流沟通,告知分娩知识及分娩前的症状,讲解正确的呼吸方式,缓解负面情绪。
1.2.2.2 提高助产士的责任意识。告知助产士在初产妇分娩中的作用,提高助产士的责任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及时掌握初产妇的心理状况,耐心倾听产妇心理想法,针对性给予开导,提高分娩信心。
1.2.2.3 体位指导。当胎先露半入盆时,帮助初产妇进行楼梯上下运动或者帮助初产妇坐在分娩球上左右晃动身体;当胎儿已入盆时,指导初产妇呈俯卧位或者是侧俯卧位,每次持续为20min。
1.2.2.4 产程指导。当初产妇处于第一产程时告知助产士密切注意其产程的变化,转移初产妇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提高分娩信心;当处于第二产程时指导助产士如何应用腹压引导初产妇进行深呼吸运动,保持体力;告知助产士正确处理初产妇的会阴伤口,同时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方法以及新生儿脐部护理,降低减少产后出血的概率。
1.2.2.5 产后指导。指导初产妇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方法,如喂奶手法、乳房护理及新生儿脐部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分析自我效能,应用简化自我效能评分量表评估,包括日常生活、健康行为、药物治疗及遵医行为四项内容,分数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好[2]。
1.3.2 观察分析分娩情况及分娩控制感,包括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其中分娩控制感量表包括29个条目,1~7分制,分数越高表示分娩控制感越好[3]。
1.3.3 观察分析满意度,应用我院自制量表,百分制,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70~89分,不满意69分以下[4]。
1.3.4 观察分析负责两组初产妇的助产士技能,我院自制考核量表,百分制,包括四部触诊、骨盆外测量、新生儿结扎及技术指导四项,分数越高表示助产士技能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效能对比
研究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自我效能对比分)
2.2 两组分娩情况及分娩控制感对比
研究组分娩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分娩控制感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分娩情况及分娩控制感对比分)
2.3 两组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对比[n=86,n(%)]
2.4 两组助产士技能对比
负责研究组的助产士技能优于负责对照组的助产士技能(P<0.05),见表4。
表4 两组助产士技能对比分)
3 讨论
初产妇在首次生产时缺乏分娩经验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加重了生产时的疼痛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难产的机率。临床有研究表明,对初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6]。其中自我效能不仅可以提高初产妇的自我效能感获得良好的分娩结局,还可以提高其分娩控制能力,发挥出其主动性。与经产妇相比来说,初产妇的助产护理难度更大,需要助产士具有更为专业的助产操作[7]。当初产妇处于围产期时,助产士需要与其进行积极地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还要对初产妇进行咨询及保健服务指导等,让其采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分娩过程,有利于提高初产妇在分娩时的自我效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8]。随着护理理念的转变,常规助产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产妇的要求,尤其是对初产妇来说。常规护理模式虽然可以提升其自我效能,但是效果仍不理想,因此,寻找有效的助产护理模式显得十分重要[9]。对于初产妇,了解其对分娩时的需求,不断探索新的助产护理技能,提高初产妇对首次分娩的认知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产科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科室,在对其进行护理时更需要对初产妇进行助产护理技能指导,常规的助产护理指导会一次性传授大量分娩信息,再加上初产妇为首次分娩,不能接受即将转变成母亲,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导致不利于掌握相关知识,影响生产[10]。助产士通过对初产妇进行接生以及助产护理技能指导,帮助初产妇逐渐适应角色的转换,有利于加快生产进程。临床研究指出,产妇的自我效能和分娩控制感与母婴健康存在密切联系[11]。自我效能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其认知过程,而且自我效能高的产妇存在更好的归因方式,自我效能也不会对客观因素进行夸大,而是强调了产妇自身的因素。助产士通过培训对初产妇进行助产护理技能指导有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让助产士之间可以互相进行学习,提高护理技能。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助产士护理技能指导可以提高初产妇的自我效能。分析原因可能是助产护理技能指导模式与针对性管理存在密切联系,助产士能够依据初产妇的需求对其进行安排时间,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而且助产士通过对其进行护理指导时还可以提高初产妇的信任感,从而使得初产妇具有良好的安全感。助产护理技能指导的应用对助产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让助产士提升专业技能,还需要提高其认知水平,让初产妇获得良好的分娩情况[12]。以往对初产妇行常规助产护理干预导致其在分娩中的出现许多不足,随着护理干预理念的转变,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护理,提高其的自我效能感,临床有研究显示,对初产妇应用助产护理技能指导比未应用助产护理指导更有利于改善分娩情况,也改善了分娩控制感。除此之外助产护理技能指导可以将责任落实到助产士,有效减少了常规助产护理中出现的拖延情况,提高其工作责任感。而且还可以缓解不良情绪,提高分娩信心,有效改善其分娩情况,而且还可以显著提高初产妇的自我效能和分娩控制感,让其分娩顺利进行[1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分娩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分娩控制感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助产护理技能指导可以改善初产妇的分娩情况,减少产后出血,提高分娩控制感。分析原因可能是助产士有针对性制定分娩计划,对其进行指导深呼吸方式,缓解负面情绪,通过自身进行吊结调节控制分娩过程,不仅有利于提高初产妇对分娩知识的了解,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还有利于提高其分娩控制感。
初产妇由于缺乏一定的分娩经验,若助产护理不佳,极有可能导致产程较长,致使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机率较高。而应用助产护理技能指导后通过对初产妇体内的胎儿情况评估,对其进行体位干预,应用垂直位、分娩球等方式骨盆出口的空间,缩短产程,改善分娩情况[14]。而且助产士通过培训后对初产妇进行助产护理技能指导,不仅有利于助产士提高护理水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初产妇在分娩时产生的情况及时判断,提高助产士的应急能力,显著提高初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应用助产护理技能指导可以提高初产妇的满意度。助产护理技能指导通过助产士一对一的对其进行陪护,给予初产妇进行体位指导、分娩时的呼吸方式等,显著改善其产生的负面情绪。而且助产护理技能指导还可以提高助产士自身的工作责任感,弥补了常规助产护理干预的不足。通过对助产士进行助产护理技能培训,不仅改变了常规护理干预对示范动作的重复,而且还可以让助产士取长补短,互相进行学习。而且对其培训,还可以提高助产士的学习意识及责任感,从而使护理质量和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高[15]。助产士在对初产妇行助产护理指导时进行培训使得四部触诊、骨盆外测量、新生儿结扎及技术指导等得到明显改善。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负责研究组的助产士技能优于负责对照组的助产士技能(P<0.05)。表示应用助产护理技能指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助产士的护理技能。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对助产士进行技能培训可以提升助产士的操作能力,为初产妇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但是本次研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观察的指标、样本等数据比较少,因此在后期的研究中应加大观察样本、指标等,从而可以获取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综上所述,助产护理护理技能可以提高助产士的助产技能,进一步提高初产妇中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改善分娩情况,有利于提升初产妇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