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GFAP、CCL-18水平的影响①
2022-03-31马冬冬王林甲乔鹏飞
马冬冬,王林甲,乔鹏飞
(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河南 洛阳 471000;2.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河南 洛阳 471000)
恶性脑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在所有脑肿瘤中,占比达40%以上,具有侵袭性强、复发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1]。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Ⅲ级、Ⅳ级患者的脑胶质瘤浸润性生长在脑组织中,手术难以将其完全切除,因此,术后需要加以放疗、化疗辅助治疗[2]。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杀灭肿瘤细胞,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替莫唑胺是良好的抗肿瘤药物,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与放疗联合应用于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治疗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3]。本研究采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观察其对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趋化因子配体(CCL-18)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04~2021-05我院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放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34~58岁,平均(45.22±6.08)岁,病理分级:Ⅲ级23例,Ⅳ级18例;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33~57岁,平均(45.17±6.12)岁,病理分级:Ⅲ级24例,Ⅳ级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级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恶性脑胶质瘤诊断标准者[4];首次确诊者;接受手术者;术后有残余肿瘤者;接受放疗治疗者;预计远期生存时间≥6个月者;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伴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伴有脑梗死者;伴有脑出血者;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者;伴有感染性疾病者;伴有精神疾病者;伴有免疫系统病者;伴有骨髓功能异常者;伴有肝肾功能异常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术后给予患者放疗治疗。术后2周,给予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设定厚度为3mm,勾画肿瘤靶区和临床靶区,计划靶区为临床靶区外放0.5mm,进行常规分割,每次2Gy,每日1次, 每周5 次,使用剂量达到50Gy后,将照射野(计划靶区)缩小至肿瘤靶区外放0.5mm,剂量增加至60Gy。持续放疗4周。
1.3.2 观察组:术后给予患者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放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放疗期间给予患者替莫唑胺(Orion Corporation(芬兰),批准文号H20171091,规格:100mg)口服,空腹服用或餐前1小时服用,每次150mg/m2,每日1次,连续服用4周。
1.4 观察指标
(1)于患者清晨空腹时,抽取外周静脉血5mL,通过离心将血清分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的血清GFAP、转化生长因子(TGF-β)、CCL-18的水平。(2)毒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肝功能异常、粒细胞减少、蛋白尿、发热、脱发、恶心的情况,计算毒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GFAP、TGF-β、CCL-18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GFAP、TGF-β、CCL-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GFAP、TGF-β、CCL-1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GFAP、TGF-β、CCL-18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2.2 毒副反应发生
观察组肝功能异常、粒细胞减少、蛋白尿、发热、脱发、恶心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41]
3 讨论
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高,且其肿瘤细胞与周围组织之间分界不明显,部分病灶生长在脑深部、脑干部、脑部重要功能区,手术切除的难度很大,导致术后存在残余病灶,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一定影响,且易出现术后复发疾病,因此,恶性脑胶质瘤术后需要辅助放疗、化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5]。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常用的术后放疗方法,其通过多野照射技术来使肿瘤细胞被最大限度杀灭,进而保护瘤周正常脑组织,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生存时间得到延长,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替莫唑胺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其可以转化为甲基三氮烯咪唑酰胺,然后在水解主要下生产5-氨基-咪唑-4-酰胺、甲基活性成分,使脑胶质瘤细胞DNA烷基化,抑制其复制,使其凋亡,进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7]。
研究[8]表明,脑胶质瘤患者脑组织损伤后,会破坏星形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机体大量释放GFAP,致使脑脊液中出现大量GFAP,而GFAP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因此,脑胶质瘤患者表现出高水平的GFAP。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会生成新生血管,而TGF-β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因此,检测患者的TGF-β水平可以反映其肿瘤的生长情况[9]。CCL-18可调控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活动,CCL-18表达随脑胶质瘤的侵袭、浸润、迁移等能力增强而增加[10]。本研究结果中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GFAP、TGF-β、CCL-18水平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血清GFAP、TGF-β、CCL-18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可以降低患者体内GFAP、TGF-β、CCL-18水平,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浸润、转移,进而控制病情。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肝功能异常、粒细胞减少、蛋白尿、发热、脱发、恶心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采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可以在有效治疗疾病的同时不增加毒副反应。
综上所述,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可以降低患者体内GFAP、TGF-β、CCL-18水平,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浸润、转移,进而控制病情,同时不增加毒副反应,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