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培养问题探究

2022-03-31辛俊霞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才农业农村

□辛俊霞

(作者单位:甘肃省华亭市人力资源考试培训中心。)

乡村振兴的推广和实施,关键在于乡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力,也是落实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有力保障和支持。然而,大部分农村地区相关人才缺乏,无法为现代化农业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笔者通过调查和实证研究认为,强化农村产业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与技能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就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进行相关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促进我国农村人才培养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一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意义。

一、农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农村人才培养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受以散户为主的经营模式和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农业生产主要集中于低端产品,一些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发展缓慢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转变,造成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吹响了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同时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培养了一批懂技术、能管理和善经营的高端人才,对补齐农村人才短板、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的农村人才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统筹利用教育培训资源,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进村居、入田间,让乡土人才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教育培训机会,加快成长成才步伐。要分门别类、因材施教,对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电商、物流等行业翘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结合产业和行业特点开展系列实践锻炼,加大实战化训练力度,激发乡村各行业创业达人的创造力。要夯实基础教育这个根基,做大农村生源学生成长成才的“分母”,努力形成系统培育、梯次成才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二)农村人才培养是满足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满足农村发展人才的需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大农村地区受到了政府层面更多的政策支持,进而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众所周知,人才是支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只有具备高素质劳动人口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从当前我国农村常住劳动力质量角度来看,虽然在数量上十分可观,但整体素质却相对较低,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在比例上仍相对较低。强化农村人才培养,首先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进而满足农村专业经济发展对特殊人才的需求。

2.促进农村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奋斗的目标。纵观我国农村经济产业,目前仍以农业发展为主体,虽然在政策层面给予了大量的扶持,但由于缺乏乡村特色新型支柱产业,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规模的扩大。笔者认为,农村地区创新能力不足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造成该问题的根源在于乡村创新性产业技术人才的匮乏。强化农村人才培养工作,不仅有助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也有效激发了农村劳动者的产业创新能力,进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施拳脚、尽显才能。

3.推进乡村振兴目标实现的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新的时期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参考方向和目标要求,由此也寓意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迈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是党和政府部门就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准确把脉后提出的破局之策,不仅能够改善大部分农村地区一直以来人才匮乏的问题,同时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从而加快推进我国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二、农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截至国家统计局最新人口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5.6 亿农村人口,虽然近年来广大农村人口占比在持续下降,但整体数量仍十分可观。在乡村振兴政策提出的背景下,随着各项有关乡村振兴政策的逐步推进,农村人才需求也将持续增加。然而从受教育程度上来看,目前农村大部分人才仍以初、高中文化水平为主,受过专科、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农民占比不到2%。对于农村人口培养工作而言,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低将一定程度上增加人才培养工作的难度,进而给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实施带来不利影响因素。

(二)农村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

一是乡村人才数量和素质较低。现有人才队伍规模和素质难以带动乡村发展的全局,国家在乡村人才培养上的投入明显不足,广大农村基础教育仍然薄弱,农村继续教育发展滞后。二是乡村人才供给增长速度缓慢。乡村人才流失严重,入不抵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持续增加,农业农村吸引力不强,公共服务缺乏,创业创新环境差,资金、风险保障、技术服务等配套支撑不足。三是乡村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过去多年对乡村人才的培养、培训集中在种养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培训内容的更新跟不上发展需求的变化,乡村人才的培养滞后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农村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匮乏

众所周知,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在于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转型,其中必然会涌现出新的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由此便涉及了更多的内容与方向,如经营管理人才、农业技术人才等。然而从我国农村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水平来看,目前仍主要集中于农业知识和生产技术等方面,虽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民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但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与新型农业转型方面并未带来本质性的改变。

(四)人才培养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虽然农村经济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但后续工作仍有待持续完善和提升。我国农村人才培养工作正在逐步落实过程中,但由于缺乏法律上的支持而遭受了重重阻碍。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就农村人才培养方面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并持续以立法的方式推进农村人才培养和农民教育事业,这也是其农业产业高度发展的根源所在。

三、强化农村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农村人口的主体意识

乡村振兴政策的提出和落实,激发了亿万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亿万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能否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的创造精神能否充分发挥出来,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从目前的农村现实和实际出发,尊重广大农民意愿,尊重农村基层实践,农民心劲足了,乡村振兴的群众基础也会更加坚实。激活农民自力更生的创造动力,燃起群众干事创业的实干热情,形成农民自主、农村自富、农业自强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以主人翁意识、主人翁姿态,去建设美丽家乡、续写美好乡情,乡村振兴才会更加圆满、更加扎实、更加有力。

(二)构建与完善农村人才培养体系

乡村振兴人才再多也不嫌多,关键是如何把人才的心留在乡村。乡村振兴不仅要关注高精尖的农技、管理人才,也要重视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本地人才。笔者认为,农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因此需要相关新型产业从业者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一要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改善农村人口结构。二要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他们能够适应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市场变化,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三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通过“半农半读”、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特别是要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四要持续完善科技特派员下乡、机关干部下基层挂职任职、选派包村联户“第一书记”、定期招录乡镇公务员和选调生以及骨干教师和医务人员到基层支教支医等制度,形成人才下乡入户“长流水”“不断线”机制。五要健全导师帮带机制,探索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联合组建团队、开展科研攻关,通过面对面宣讲、手把手展示、点对点指导,组织业务专业性强的部门骨干力量帮助基层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解决技术难题,为引进、培养乡村新型人才搭建广阔舞台。六要建立有效的供求联系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市场、人才中介机构等作用,搭建市场化、专业化人才引进服务平台,确保信息摸得准、情况掌握熟,提高乡村人才引进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三)组建专业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在现代化农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也愈加多样,为此要想实现理想的人才培养效果还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撑。一方面,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从事农村人才培养的教育工作者在数量上相对来说比较短缺,这里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政策与资金层面的支持力度,如通过合理的薪酬待遇与岗位编制等方式吸引高端教育人才从事乡村相关工作。另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还要注重乡村产业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与拓展,在农业技术领域的基础上增加管理型、经营型以及金融型教育从业者,从而能够根据农村人才培养需求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师资队伍。既要“筑巢引凤”引进外来人才,也要就地孵化本土人才,推动资本、技术等资源流向乡村建设,让乡村成为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的乐园。“一门手艺能带活一门产业,一个手艺人就能带活一片乡村”。要从人才的培养、职称评审和资金扶持等方面,拿出“政策干货”,为人才更好地在乡村发挥技能、带强产业、带动致富铺路架桥,使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活动中发光发热。

(四)推动农村人才培养的立法建设

只有加大乡村基础人才培育力度,才能补上乡土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短板。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内容和政策,农村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还需要在国家法律层面给予明确的支持,如此才能更加高效长远地加以落实和开展。这里要求政府部门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农村人口再教育工作摆上政策桌面,从而督促相关部门及机构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进行长远规划和开展。一方面,要积极学习欧美和西方发达农业国家立法的相关经验,从而对国内农村人口培养及农民再教育工作的立法提供参考。另一方面,还要依据国家基本国情,制定一套合理适用的法律法规参考依据,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村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吸引人才,将人才引入乡村、留在乡村。人才聚集,乡村振兴才有底气,有助于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源泉。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不断提升农村人才培养水平,通过思想理念、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及立法建设等方面给予强化。相信随着相关工作的不断强化与落实,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也将加快前进步伐,并助推农村经济的高质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人才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人才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