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手术方案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及NRS评分的影响

2022-03-31张先虎张秋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补片疝囊精索

张先虎,陈 雷,张秋成,刘 奎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安徽宿州 234000)

腹股沟疝好发于老年男性。由于老年人群肌肉萎缩,腹股沟区相对薄弱,当腹内压增大时,腹横筋膜无法承受从而引发腹股沟疝[1]。外科手术是目前腹股沟疝的主要治疗方式,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外科手术方案不断改进、完善,腹腔镜等微创术出现、普及,使得腹股沟疝修补术迎来新的突破[2]。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修补(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repair,TAPP)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Flat plate tension free hernia repair,Lichtenstein)均是治疗腹股沟疝的重要术式,二者各具特色,在临床治疗中广获医患好评,其中Lichtenstein 术属于经典术式,手术简单,对患者生理状态要求相对较低,但术后腹股沟疼痛发生率较高,而TAPP 术遵循无张力修补,术后创伤小、恢复快等[3-4]。本研究对比分析了Lichtenstein 与TAPP 两种术式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提高腹股沟疝患者的整体预后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2017 年4 月-2020 年4月收治的160例腹股沟疝患者,依据患者个体病情具体情况采取的不同术式分为TAPP组与Lichtenstein组,TAPP组80例,其中男性77 例,女性3 例;年龄56~65 岁,平均年龄(60.52±1.25)岁;疝气类型:直疝52例,斜疝28例;体质指数:20~25 kg/m2,平均(22.35±1.15)kg/m2;嵌顿时间:2~10h,平均(6.15±1.12)h;合并症:前列腺增生44 例,慢性支气管炎25 例,习惯性便秘13 例(每例患者可不合并或合并单种或多种疾病);疝气分型:Ⅰ型16例,Ⅱ型45 例,Ⅲ型17 例,Ⅳ型2 例。选取Lichtenstein 术80 例,其中男79 例,女1 例;年龄55~67 岁,平均(60.55±1.31)岁;疝气类型:直疝55 例,斜疝25 例;体质量指数:20~25 kg/m²,平均(22.41±1.22)kg/m²;嵌顿时间:2~10 h,平均(6.18±1.15)h;合并症:前列腺增生45 例,慢性支气管炎22 例,习惯性便秘15 例(每例患者可不合并或合并单种或多种疾病);疝气分型:Ⅰ型15 例,Ⅱ型54 例,Ⅲ型7 例,Ⅳ型4 例。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SZ1729)。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患者均需满足如下入选条件:(1)纳入条件:①腹股沟疝符合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4 年版)》[5]中诊断,且均经腹股沟超声、体格检查确诊患者;②美国麻醉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6]麻醉分级≤Ⅱ级;③术前纽约心功能评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7]≤Ⅱ级;④体质指数<30 kg/m²;⑤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同意书。(2)排除条件:①合并自身免疫缺陷型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肺功能疾病等;②近6 个月内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合并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精神类疾患。

1.3 方法所有入组患者均常规麻醉成功后接受相关手术,TAPP组患者接受TAPP 术;Lichtenstein组患者接受Lichtenstein术。

1.3.1 TAPP 术 常规备皮、消毒,全身麻醉成功后,选取切口:脐部,10 mm Trocar 与腹腔镜,注入CO2,负压保持12~15 mmHg,并于两侧腹直肌外缘平脐线下3~5 cm 处放置5mm Trocar 套管,电勾游离内环部分腹膜瓣,并与腹膜前间隙分离,逐个游离血管丛、精索、腹股沟韧带等,斜疝:于精索(圆韧带)下方游离疝囊,若疝囊较大,则需横断疝囊并确保精索腹壁化;直疝:剥离疝囊与腹壁。游离腹腔结构后,放置美敦力公司的自固定补片15×09 cm,覆盖耻骨肌孔,补片充分展开,补片至少超过疝环3 cm,并固定在周围组织上,固定完成后使用可吸收线缝合腹膜,术毕。

1.3.2 Lichtenstein 术 常规备皮、消毒,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成功后,选取切口: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 cm 至耻骨结节做一长5 cm 左右的斜切口,逐层切开皮下组织,钝性游离腹股沟韧带与联合肌腱,在耻骨结节处游离精索(圆韧带)并用纱布条牵引,斜疝型:精索中部打开提睾肌找到疝囊,松解并打开疝囊,观察并排除疝内容物是否出现坏死情况,回纳疝内容物,游离疝囊至内环口,回纳疝囊至腹膜前间隙,疝囊体积大则采取横断结扎,可吸收线重建环口,之后在精索(圆韧带)后方放置美敦力公司的自固定补片14 cm×8 cm 平铺于第一间隙,绕精索(圆韧带)处做燕尾交叉,并在耻骨结节缘附近的腱膜组织远端固定。直疝:疝囊在精索(圆韧带)后外侧,打开疝囊后,高位游离疝囊后缝合腹横筋膜,美敦力公司的自固定补片14×8 cm 放在精索(圆韧带)后面,并于腹直肌鞘外侧、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处缝合。检查出血点并成功止血,关闭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逐层缝合,术毕。两组手术均由同一组外科医师进行。

1.4 观察指标(1)术后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术后肛门排气、术后下床及出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2)疼痛程度:分别于术后1 d、3 d、1 周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8]评估疼痛程度,0~10 分别代表不同疼痛程度,0 表示无痛,数字越大疼痛越严重。(3)并发症: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有无发生慢性疼痛(采用NRS 分级评估)、血肿(临床检查)、尿潴留(术后膀胱充盈但无法自主排除尿液)、腹壁异物感(患者自主感觉与临床触诊)、发热(腋下温度>37.3℃)。(4)复发情况:随访至术后1 年,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出现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所有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与Lichtenstein组相比,TAPP组术后肛门排气、术后下床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出血量较少,但手术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随访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疼痛情况术后1、3 d,TAPP组NRS评分均低于Lichtenste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周NR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点NRS评分比较()

表2 两组不同时点NRS评分比较()

注:与本组术后1 d比较,*P<0.05;与本组术后3 d比较,aP<0.05。

2.3 并发症情况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2.4 复发情况随访期间,Lichtenstein组复发1 例,占比1.25%(1/80),TAPP组未见复发,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6,P=0.316)。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伴随对疾病本身及生理解剖认知增加,以及各种新技术与新式修补方式不断出现,临床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的方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如何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取最佳术式,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帮助患者取得整体的良好效益尤为关键。

Lichtenstein 术首推于20 世纪80 年代[9],属于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常用术式,采用聚丙烯补片缝合至精索后方,优势在于:①根据疝形成的原因,利用人工合成材料网片修复,且修复后腹壁平坦,便于减轻术后拉扯感,提高患者自主舒适度;②与传统术式相比,创伤小,不会对生理解剖造成损伤,有效降低术后复发;③采用人工合成材料修补,利于保留组织张力,缓解术后疼痛程度;④易操作,利于缩短手术时长;⑤无需强行缝合疝缺损处的周围肌肉,有效规避了张力问题[10-12]。随着微创外科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修补术出现并逐渐在临床普及开展,腹腔镜修补术与传统术式相比,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明显,TAPP 术在1990 年被初次报道[13],临床通过不断完善,手术优势显著:①术中操作区域主要为腹膜前间隙的脂肪与疏松结缔组织,腹腔镜下手术视野清晰,利于减少血管损伤;②术中不需要分离提睾肌,避免生殖股神经损伤,减少术后疼痛;③术中采用的补片,平展性好,利于网片周边组织生长,此外补片覆盖范围广,覆盖耻骨孔,一次性修补斜疝、直疝及股疝的发生区域[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Lichtenstein组相比,TAPP组术后肛门排气、术后下床及住院时间均较短,术后1、3 d,TAPP组NRS评分均低于Lichtenstein组,提示TAPP 术利于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恢复,缓解疼痛程度。由此可见TAPP 术用于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时,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其原因可能在于腹腔镜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精细化程度,避免了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损伤,降低了手术创伤。但值得注意是,TAPP 手术时间长于Lichtenstein 术,其原因可能是受患者病情复杂程度,术者腹腔镜技术,尤其是镜下缝合技术的影响,手术时长波动大,对此应加强临床医师专业技能,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应由临床实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此外,本研究还通过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显示,Lichtenstein组患者易出现血肿与腹壁异物感,分析其原因可能与Lichtenstein 术中采用的补片对机体来说是异物存在,造成术后不可避免出现异物感与慢性疼痛;补片尚不能完全覆盖耻骨,术后不可完全避免复发情况;缝合时易损伤精索血管、腹股沟神经、生殖神经等,导致血肿发生。TAPP术与其他术式相比,解剖更加精细,术野广泛清晰,可以发现术前未能发现的闭孔疝、对侧隐匿疝等,利于术中一并处理,避免患者承受二次手术痛苦;即使针对复发疝患者,也可绕过既往手术入路形成的手术瘢痕,降低手术难度。TAPP 术虽治疗效果理想,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为确保耻骨肌孔区被完全覆盖,发现隐匿性疝,尽可能分离腹膜前间隙,一般情况下,内环需到下方腹膜反折距离≥6 cm;术中补片应放置平整,不可卷曲;补片固定时避开疼痛三角固定,利于缓解术后疼痛。

综上所述,TAPP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术后疼痛程度低,并发症较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补片疝囊精索
疝修补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PLGA/PP复合补片的体外降解及防粘连性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TEP中应用U型缝合法关闭腹股沟直疝假疝囊的效果研究
精索静脉曲张会引起不育吗?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精索静脉曲张不会影响性生活
微创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方法的改进
男子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的不育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