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食植物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初探
——以昆明地区为例

2022-03-31刘诗悦

现代园艺 2022年7期
关键词:绿地景观植物

刘诗悦,李 煜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昆明 650000)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城市空间利用率越来越高效,对城市景观的功能性要求多样化的实现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可食植物的应用是实现城市景观功能多样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提高景观的利用率,并且其与农业发展相关联的特点也为风景园林在城市中运用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1]。

1 可食植物概述

1.1 可食植物的概念

可食植物是指具有可食性的植物。运用其可食性与观赏性,通过一定的配置手法,使园林景观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将具有实用性的可食植物(如花菜、甘蓝、金桔、草莓等)合理配置于具有观赏性的景观场所之中,使绿地富有生态价值、多样性功能及美感[1]。可食植物在绿地中的应用,既满足绿地本身所拥有的观赏和生态功能,又能提高城市的农业生产,让人们既有回归自然之感又能进行科普教育,是一种新式的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手法,又称可食景观。由于可食景观能在空间上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实现综合性的景观效益,因此是典型的节约型园林。

1.2 可食植物的历史背景

城市园林中,可食植物的应用并非一种新兴产物,其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早在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园林中就有了可食性的花园[2]。可食植物在园地中的运用不单单是种菜,而是在生态学基础上设计而成的园林,即以生产为主、观赏为辅,运用各种可供食用的农作物进行景观营造。按空间尺度的大小,将可食植物在空间的运用分为以社区农园、屋顶花园、家庭园艺为主的小尺度景观设计,以城市观光园、郊野农田为主的中尺度景观设计,以新型旅游生态村落和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大尺度景观设计[3]。

1.3 可食植物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由于可食植物具有可食生产性、美学观赏性、景观互动性的多重功能,让城市居民从农业生产的旁观者变成实践者和参与者,以全新的方法将城市车水马龙与自然田园风光相结合。因而,可食植物在景观中运用被提出的时候就引起风景园林行业的高度关注,并很快结合实践用于城市发展建设。

可食植物运用在国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较为成熟,美国的可食植物运用更加多元化。如,布洛克家族在华盛顿洲的奥卡斯岛上着力发展可食植物营造景观,通过可食植物与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结合,将能源循环和再循环利用;杰西·布鲁姆在西雅图设计创作的布鲁姆庄园,意在创造一个功能齐全的多元化农场,园地中既有可供人观赏又美味的可食植物,又有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的植物,园内可以贮存和净化多余的雨水,将太阳能直接或间接作为日常能源;Descanso 公园则在入口处对称地块上分别栽植各类可食植物,使其形成良好景观效果。在德国,城市家庭农园也早已与城市大众生活密不可分,Prinzessinnen 菜园最初为工业用地,后来由于闲置而被市民加以利用转变为社区菜园,通过框篮、牛奶盒、废弃纸箱等物品作为菜园的容器供人们种植[4]。

中国自古以来为农业大国,20 世纪90 年代,农业观光园和认领农场在国内迅速兴起。近年来,随着国内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将可食植物与生态功能相结合。如,沈阳建筑大学可食稻田景观,将雨洪管理与水稻相结合,收集校内雨水通过过滤渗透用于水稻田灌溉,在稻田生产的同时,又满足作为校园的服务功能,彰显校园特色;在刘悦来老师带领下设计建设的上海创智农园,将可食植物运用到社区花园中,通过挖掘社区达人,培育兴趣小组,多方合作、社区培养,了解居委、物业和居民多方关系来满足内部居民多元需求。

虽然国内可食植物运用的实践和理论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5],相信未来在景观设计师的带领下,具有乡野风情兼具经济高收益的植物景观设计将向更广阔方向发展。

1.4 可食植物在园林景观应用中的优势

1.4.1 用材广泛。园林植物作为景观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在绿化环境、改善小气候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而可食植物作为园林植物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一员,不再拘泥于仅供观赏的树种,其取材范围明显扩大,各类果树、花卉、蔬菜、药草的果实、花朵或根茎等可供食用,都可以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到人类生活中[3]。

由于地区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在一些高海拔地区植物资源匮乏,生长缓慢、观赏期短成为最难克服的难题。但当地的果树、蔬菜、药草及其他农作物却早已适应当地环境,具有适应性高、抗性强等特点,有的还具备很好的观赏性和生态性。若将这些植物积极运用于园林中,可极大丰富当地绿化品种,还能获得效益。例如牛蒡,属于先锋植物,其繁衍能力高、抗性强,其根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治疗感冒的功效,将其运用到园林景观中,不失为一种优良地被植物。

1.4.2 经济价值。当今社会用地资源紧张,大城市寸土寸金,如何将土地利用最大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3]。公园内的草坪每年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对其进行养护来保持美观,并且对垂直空间的利用率低。与维护草坪相比,当地可食植物的运用并不会花费太多精力,不但能改善当地气候条件,增大垂直空间利用率,还能让市民吃到看得见的食物,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味,达到返璞归真的意境。

1.4.3 生态价值。可食景观作为一种典型的节约型园林,其养护成本低,生长迅速,城市中通过市民领养种植,在大大节约成本的同时,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减压方式。让人们亲身实践劳动后吃到健康营养的水果蔬菜,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陶冶情操,放松身心,在“高速”生活方式中获得安静。在一些被破坏的城市用地,通过本地可食植物的种植,可在几年内慢慢恢复绿色。

1.4.4 社会价值。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以农耕为生,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器耕作逐渐代替人力耕种,人们对传统的农耕劳作越来越陌生。在城市中引入可食植物,有利于让人们重新认识传统农业生产步骤,可食植物抗性强、易养活的特点能让人们很轻松地进行操作[3]。另一方面,在种植可食植物过程中,人与人会进行大量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彼此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对维护社会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积极影响。

2 昆明市城乡绿地可食植物的应用

昆明市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自古便有春城的美誉。其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使昆明成为中国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由于阳光充足,紫外线强,许多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昆明市的可食植物景观配置面积不大且不集中,并未开发很多具有针对性的可食性绿地,其更多用于家庭园艺、屋顶花园、居住区绿地、阳台绿化等,既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同时满足生态和经济的需要[6]。现主要根据绿地系统分类,对昆明市可食植物的应用进行分类,主要应用于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附属绿地以及区域绿地。

2.1 可食植物在公园绿地的应用

昆明市绿地类型多种多样,单单围绕滇池便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如西山风景区、大观公园、海埂公园、海东湿地公园、七彩云南·古滇名城景区等。除此之外,还有社区花园以及街旁绿地,虽然其功能多种多样,服务半径也有所不同,但还是可以发现很多可食植物的应用。例如路旁花坛中经常会摆放羽衣甘蓝及红叶甜菜,供人们欣赏的同时又能创造经济价值,形成良好景观效果。还有一些专供人们采摘各类可食植物的专类园,经过走访调查发现,除个别农业生态园中采用了温室大棚和无土栽培技术外,大多数的可食植物栽植仍为传统耕作手法。可食植物和各类蔬菜具有很强季节性,有些果树会出现大小年现象,生产旺季形成的景观效果好,但在淡季植株往往景观效果差,不能持续观赏。因此,可以通过轮作、间作、套作等手法持续获得良好景观效果,要增强低碳环保理念,就地取材,因地而异地运用现代化技术,如智能化自动喷灌技术、雨水循环利用技术、无水堆肥技术、鱼菜共生技术等[4]。如云台创意农场草莓园,位于盘龙区金殿后山的设施农场,以采摘草莓为主、采摘其他蔬菜和观赏花卉为辅,并配有全自动智能水肥一体化,将生态栽培做到了无农药新高度。位于昆明市官渡区的滇之江红梨生态园,则将采摘红梨、观赏梨花和餐饮服务三合一,创造生态、观赏和美食一体化的生态园。常见公园绿地可食植物见表1。

表1 公园绿地可食植物配置表

2.2 可食植物在居住区绿地附属绿地的应用

居住区绿地附属绿地是最贴合居民日常生活的绿地,出现可食景观的频率很高。昆明市居住区可食植物的应用大致分为2 种类型:开发商整体规划设计和居民自发性栽植[6]。前者可食景观配置观赏性高,功能性强,例如昆明市西山区永昌社区的宅间绿地组团配置运用紫叶李、石榴和枇杷等可食性乔木,物业人员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除栽植可食乔木以外,还会应用可食药草和蔬菜,如百合、薄荷、羽衣甘蓝、豌豆等;昆明市盘龙区世纪龙苑小区主要栽植枇杷、桃树、紫叶李等,果实成熟之际既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又能激发居民自发采摘的欲望,此后自觉维护小区内部环境,以保证来年依旧硕果累累。后者通常出现在自家阳台和小庭院中,如昆明市盘龙区人与自然小区中,居民通过在自家小庭院种植草莓、白菜、小葱、香菜、辣椒、生菜等日常蔬菜来自给自足,但通常会因施肥不当和不间断耕作导致土壤贫瘠,所以需适当控制居民种植频率,以保障土地长久肥沃。居住区附属绿地可多选用乔木类果树,如山楂、桃树、银杏等,这些果树具有观赏性好、易养活的特点[6]。一些居民自发开垦的用地应由政府或小区物业统一规划,在重视可食性的同时又不可忽视观赏性和某些植物驱蚊驱虫的特点,满足人们生产与艺术的双重需求,从而响应中央下发的“城在园中建,人在园中居”的美好诉求。常见的居住区绿地附属绿地可食植物见表2。

表2 居住区绿地附属绿地可食植物配置表

2.3 可食植物在区域绿地的应用

可食植物在村落中主要以朴门永续设计理念为基础进行生态实践。以昆明市西山区大墨雨村为例,大墨雨村是一个拥有浓厚彝族风情的村落,其面积约20 km2,海拔2200m,森林覆盖率约80%,因其得天独厚的森林绿化和有机环保方式,吸引无数市民前来休闲旅游、写生采光和体验田园生活。运用朴门农业,改变农作物栽培方式,其特征主要是有机性,注重保护本土树种和改善生物多样性[7]。根据植物间相互关系进行布局,更好地进行资源分配。此外,菜园也采用功能分区的原则,种植性质吻合的作物,这样既增加了物种多样性,减少病虫害问题,又确保了各功能区的元素分配。无水堆肥厕所的使用,也可以间接节约资源,这些堆肥可以用作观赏植物及其他非食用作物的肥料[8]。常见的区域绿地可食植物如表3。

表3 区域绿地可食植物配置表

3 可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科学搭配手法

通过对昆明市城乡绿地可食景观调查发现,虽然可食植物存在于城市各个绿地,但缺乏科学搭配手法和专业养护技术,并未发挥可食植物最大价值,这也成为可食景观能否在城市长久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3.1 保证生物多样性,注重生物间相互协同

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包含各种各样的生物,如人类、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等,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场地生态系统的物种越多,其潜在的有益互动就越多,群落越稳定,越不容易遭受外来破坏。因此,在初期设计时,应将增加并维持生物多样性作为首要目标,增加场地稳定性,该稳定指维持动态平衡,使得各类物种在迁入或迁出该生态系统时对场地不会造成大的影响[8]。即使有很多新物种及不同基因的个体同时出现,场地内的生态系统也不会因此崩溃,生态系统的弹性和包容性更强。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养分、水分、氧气等资源的交换,一个物种可以保护另一个物种或共生,物种之间环环相扣,拥有的物种越多,保护和共生作用越明显。单一种植仅属于一种农业实践,在同一区域种植大量相同作物,既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又构建一个更易维护、综合效益更高的系统,但其对化学产品消灭病虫害的方法具有非常强的依赖性,导致场地内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例如场地内种植同一品种山楂树,那这些山楂树就极易受到同种病菌的侵害,发生大规模死亡现象;相反,如果种植的山楂树品种不同,将其进行混交,只要存在一个或多个抗病型的品种,那也不会造成大的利益损失。

对于城市中可食景观的设计,更青睐于多种作物搭配种植,模拟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以此来减少后期养护管理工作量和病虫害的入侵概率。多种栽植也意味着场地内一年四季有景可观,如布洛克的朴门庄园种满各类花和蔬菜,园内维持良好生态系统,并在不同时节获得不同产物[8]。

3.2 善于运用科学栽培技术

科学栽培技术能使场地利用最大化,在设计时,可根据植物的不同特性进行栽植,也可通过边缘效应提高场地生物多样性。边缘是两种介质之间的界限,能清晰划分不同介质[9],在场地内丰富边缘形式,一改枯燥乏味的单调直线,扩大场地周长,增加植物栽植种类,大幅度提升场地利用率。增大边缘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在进行花坛设计时,采用上升螺旋床形式,在平面和立面上都能增加植物种植[9],并且依据植物习性进行搭配;在螺旋床高处,种植喜阳且不耐水湿的可食植物,如柠檬、金桔、向日葵等;在螺旋床低处,种植喜阴喜湿的可食植物,如水芹、木耳菜、生菜、各类蘑菇等,从而在小范围内创造出不同类型小气候,植物栽植高低起伏,也打破了立面景观的单调。

对于大的场地设计,可采用食物森林的设计方法,平面上进行分区设计,立面上进行分层种植。进行平面分区设计时,考虑地形地貌、光照、风向、坡度等因素,合理规划,各元素之间相互协同,按照场地使用率及人的活动频率进行布置;立面分层种植包括高乔木层、低乔木层、藤本植物层、灌木层、草本植物层、地被植物层以及根茎植物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场地内部能量循环。在植物选取上,多用固氮植物,与根系、微生物、细菌形成共生关系,可进行同资源组团设计,即是将一组相互有益的植物组合形成互动群落。例如选取固氮植物、可食植物、动态富集植物和杂草覆盖植物组成特定种团,或在景观生长成熟情况下,在树下种植耐阴草木药材和药用蘑菇,如毛茛、人参、黑升麻等,在保证景观性的同时创造收益。

3.3 注重相关人才培养,组织市民自发参与

可食景观不同于传统的植物景观配置,除了具有可食性的经济价值外还要达到良好景观效果,这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一个重大突破,因而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更高,对风景园林专业也是一项重大的挑战[3]。设计时,将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融合,实用与美观融合,景观设计与自然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因地制宜,多运用乡土植物和蔬菜,适当搭配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外来树种。设计师需要把控当地风土人情,彰显当地特色,调动市民积极性参与互动。

城市中推广种植可食植物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性,还需相关人士深入探索。许多可食植物需要进行后期的养护管理和更替,花费较多的时间精力[6]。在可食植物果实收获后,未联系食品加工厂对其进行加工售卖,其产生的大量有机废物会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规划好合适的区域,对可食植物进行统一监控管理,组织群众自发参与可食植物的养护工作,联系就近食品工厂进行加工处理,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城市生境不被破坏,创建和谐文明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实现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相处。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食植物作为植物中最具特色的一个种类,其所具有的田园风情和低开发低维护的特点在城市中可行性非常大,为城市提供新的发展道路。此外,国内外对可食景观的研究尚未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还需进行深入探索,推动城市化进程,实现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相处。

猜你喜欢

绿地景观植物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小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走进绿地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开启尊贵旅程,乐享卓越人生绿地酒店嘉年华和2016绿地酒店品牌发布会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