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eb 2.0 背景下的儿童写作平台设计

2022-03-3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周扬

工业设计 2022年3期
关键词:儿童用户课堂

1 儿童写作教育现状

写作是一种可以将学生和知识联系在一起的有效方式,它不仅有助于思想交流,而且也是增加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儿童从小学阶段开始接受初级的读写教育,这一阶段也被视为儿童开始逐渐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过程。在此期间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正处于转折点,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增强,记忆、理解、思考和表达能力也迅速发展,这是培养孩子读写能力的关键时刻

。写作可以帮助孩子们交流和建立自信,并转化成为创造力和乐趣,但枯燥的课程和严格的考试标准却使写作学习成为巨大压力。提高写作效率的关键是学生自己是否能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这取决于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儿童写作主题应适合儿童的生活经历、心理层面和实际应用,但是目前学生被要求花很多时间模仿例文,写作技巧训练仍然被置于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更关注文本和修辞的构建,而不是帮助学生从生活和阅读中汲取灵感。这种情况下保持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传统的写作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是沉默的凝听者,然而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和犹豫常常容易被教师误解为他们没有准备好或者不愿意积极参与学习,因此很容易失去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机会。如今,科技的发展已经支持教育者们使用一些有效和创新的写作教学实践模型,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育者们鲜有尝试。当代儿童生活在丰富的多媒体时代,他们已经身为参与者和发布者在网络上创造了很多优秀的内容。这些在线活动可以作为促进他们学习和参与传统阅读和写作技能的新渠道,但它们却常常被正式的教育机构和教育者们视为微不足道的或与学习无关的。

2 Web 2.0 背景下的儿童写作平台设计意义

一直以来传统的读写教育方法是在纸上进行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一直侧重于对印刷文本的理解和书面文化的应用。然而在信息时代,“读写”也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一个在屏幕上呈现的,通过精心设计的逻辑连接在一起的思想、文字、图像和多媒体设计的混合体

。如今数字媒体技术逐渐模糊了识字的界限,仅仅针对基于印刷文本方面的文化观念是无法捕捉到文化的复杂性的

。因此,教育实践除了教授传统的读写能力,还必须包括数字环境下的教学。当代儿童身为数字的原住民,他们正在和参与式媒体社区共同成长,这些媒体统称为Web 2.0

。Web 2.0 可用于描述Web 上的各种开发,有许多基于Web 的服务和应用程序可以展示Web 2.0 的概念,例如博客、维基百科、播客、RSS 源、多媒体共享服务等,它们允许用户直接参与共享内容的创建和发布。如今Web 的使用已经从被动内容消费转向更积极的参与和共享,而这些正在帮助用户建立个人和在线社区的联系

。Web 2.0 背景下的参与式文化正在将读写的重点从个人表达转移到社区参与,它能支持创作和分享,此外它还支持和鼓励那些在某些领域经验丰富的人向新手分享经验,提供帮助

通常学生的教育机会往往受到学校内部资源和地理位置的限制,而Web2.0 的普及性、可访问性和低成本满足了传统文学实践在当代技术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当代儿童早已习惯于参与互联网,在那里他们已经作为创造者和传播者发挥着积极作用。Web 2.0 技术可以支持儿童根据自己的技能和个人兴趣通过在线平台参与各种在线活动,在那里他们可以探索更多信息,与他人进行更广泛的讨论,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例如,博客、在线粉丝小说网站等,这些在线平台为孩子们提供了在课堂之外参与写作的更丰富有趣的新途径,并且在当代儿童的识字发展和非正式学习体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Web 2.0 技术支持下的参与式写作平台也使得用户自我表达变得更容易,因为其能够包容和接纳有个性的用户。内向害羞的儿童和那些课堂上的“潜水者”们能够通过参与在线写作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从而有机会从被动的写作学习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

在“图书馆组织转型的方向与路径”主题版块中,来自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荷兰鹿特丹伊斯拉谟斯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台湾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岭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图书馆馆长围绕大学图书馆的组织重构和转型方向、馆员角色评估与职业规划、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3 Web 2.0 背景下的儿童写作平台的交互设计策略

在Web 2.0 技术中,一些在线协作写作工具,如维基和博客已经被整合到教育环境中,这些变化挑战了过去对于传统教育课堂的概念化。2016 年中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计划”,要求积极发展“网络+教育”的教育模式,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政府也大力支持教师利用数字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育方法

。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们开始意识到,当代儿童的学习方式与前几代的学习方式已经开始发生改变,当代儿童的写作活动也应该更加灵活和富有创意。文章基于Web 2.0 技术为教育方式带来了新机遇,提出将交互模型代入儿童写作创意实践,鼓励孩子们利用在线平台的互动性、灵活性积极参与在线创作,以作者身份与其他用户交流互动,培养写作兴趣。以“如何利用儿童在Web 2.0 技术发展中所学习到的新技能和思维方式来提高他们对写作活动的参与度”为研究方向。通过在线调查、师生访谈、课堂创新写作实验和观察等研究方法得出:儿童对故事更有兴趣,他们热衷于集体活动,并且容易受到友谊和认同感的驱使。在此前提下Web 2.0 背景下的儿童写作平台交互设计策略见图1。

3.1 提高通用性

高效的写作内容输出和良好的写作体验是建立儿童在线写作平台的关键,而想要帮助用户顺利高效地完成在线创作,良好的通用性是在线平台交流互动的基础。首先,界面视觉设计可以通过信息可视化增强用户的视觉感知。在可视界面的设计中,视觉元素应将平台所提供的主要功能和用户写作过程中需要的信息,通过符合儿童心理认知的视觉方式设计进行呈现。还可以使用颜色代码突出重要信息并有效梳理信息层级,简化图标并辅助更清晰的标签和文字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目标,从而提升交互界面的通用性。同时,交互流程是在线写作平台设计的重要支撑,其可能会直接影响用户对系统的使用状态。模拟真实的写作过程,合理有效的任务流程和逻辑可以降低用户理解和操作系统的难度,并且帮助用户在交互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功能任务和操作方式,快速获取目标信息并降低学习成本。因此,优化交互系统的逻辑流程,提高流程通用性可以有效帮助用户提高写作输出效率。

3.2 提高社群响应

平台探索了如何利用Web 2.0 技术建立儿童在线写作平台,并提高当代儿童对写作活动的参与性,儿童写作交互平台功能构架图见图2。平台主要功能包含:在线图书馆、写作模式选择(个人创作、看图写作、经典故事新编、团队写作小组)、交流论坛和写作排行榜等。信息架构在开发过程的早期阶段用于建立基本结构和策略,它侧重于布置内容和功能。儿童在线写作平台的建立允许孩子们创造、重新混合、参与编辑和分享讨论故事,将有效促进写作活动的交流互动。

4 Web 2.0 背景下的儿童写作平台的交互设计实践

个人创作界面和团队协作写作界面分别见图4 和图5,界面设计引入了故事创作编辑模板,在规范写作格式的同时提供了开放性的编辑模式,提升了故事创作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并且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线索和元素来帮助用户开启新的想法。图5 所示的团队协作写作是以一种紧密的方式将用户聚集在一起,界面设计允许用户选择请求加入仍有开放席位的小组,或创建自己的小组,然后邀请其他用户加入,并为自己的小组添加故事分类标签,以方便其他用户筛选。

4.1 信息架构

如何吸引儿童主动参与写作,提高写作热情长久以来一直是儿童写作教育的难点。在线写作平台设计作为创新写作方法的尝试,旨在打破传统写作课堂的枯燥和压力,将写作活动延伸到儿童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Web 2.0 的社交网络元素非常注重构建以共同兴趣或活动为导向的在线社区,流行文化、友谊发展、热门话题等因素都可以成为驱动孩子们参与写作的动机。因此,提高社群响应来增强用户参与性可以成为培养和发展儿童写作兴趣的重要推动力。提高社群响应首先通过写作平台为儿童提供写作交流互动的空间,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安全的空间以作者或读者的身份参与写作,并自由发展自己的写作兴趣。平台从写作模式上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用户可独立写作,也支持和鼓励用户参与多人团队协作。写作通常被视为一项个人活动,但基于儿童群体更热衷于集体活动,团队协作能够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在团队协作讨论的过程中帮助他们享受写作过程并建立友谊。创作、沟通、合作和分享是这个在线写作平台的主要特征。其次,合理的奖励机制可以有效刺激用户创作的积极性。在网络平台上,在线写作平台可以通过写作排行榜、写作竞赛、写作游戏等形式为优胜者提供奖励,例如寄出奖品和奖牌、在网站首页发布作者专访专栏、提升用户账户等级和发放购书优惠券等等。此外,平台还可以定期举办线下活动,例如用户见面分享会、写作夏令营、优秀作品修订书籍出版等等。通过适当的线上线下奖励机制可以有效增强用户黏度,吸引孩子们参与写作活动。

已是深夜,雅罗斯夫才回到家里。“你又到哪儿闲逛去了?”妻子大声训斥着拧开灯,“为了等你回来,我在床上看报纸看到晚上3点。”

在可视界面的设计中,需要将儿童在写作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引导因素通过接近用户的概念模型表现出来,并且在系统中对待解决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视觉指示。界面的视觉设计需保持整体性与一致性,尤其界面提供的元素应该能够充分展示其功能内容。在此前提下,需要提供一个视觉界面,其指示符号和视觉提示应能够帮助用户实现有价值的信息交换。例如,图3 为在线图书馆界面,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可以为作者带来新的灵感。图书馆界面在提升用户移动阅读体验的阅读过程中,通过使用用户所熟悉的心理模型和图标等界面视觉提示为用户提供了标记和注释的功能,目的是支持用户参与传统的文学分析和记录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新灵感。

4.2 视觉组件

本次护理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因为我们对患者的护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根据疾病的特点,即剧烈疼痛感,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及时对患者给予鼓励和支持。其次,对手术治疗全程展开护理,确保了手术治疗的顺利,也为预后打下了好的基础。最后,对术后并发症进行了专门的护理,也就极大提高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目前,百色学院有14个各级各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相关的科学研究机构。建设了广西第一个以非遗为主题的具备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传承保护、对外交流等功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详见文末组图),拥有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跨境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桂西民族语言文化与译介研究基地、壮泰文化交流传承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文化翻译研究中心、壮英语言文化比较与翻译协同创新中心、百色学院—西林县乡村社区民间艺术研究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致力于桂西和壮族民族文化的研究传承。

儿童写作交互平台设计旨在提供一种比传统教育机构更具吸引力的写作途径,通过数字化增强写作体验,专注于创造一个更有趣、更自由的写作过程。结合移动端APP 设计的特征,建立一个框架用于可视化理论、系统和用户之间的关联并提出系统的设计方案,确立一个支持儿童写作的交互平台,随后进行人机界面设计以实现潜在信息的可视化。平台为用户提供了通过原创、故事改编、多人协作和在线图书馆等多种渠道来参与在线读写创作,并支持用户通过原创发布、转发和评论等方式交流互动,通过协同创新提高故事的价值,帮助用户从作者的角度获得责任感和同理心。

4.3 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测试揭示了对用户行为和期望的洞察力,为之后的平台优化和改进提供了依据。此研究中可用性测试的目标是观察用户如何与每个布局中的内容进行交互,注意孩子们如何消化信息和识别关键内容。可用性测试任务列表见表1。

传统的可用性测试通常包括任务执行,通过指出用户测试过程中的困难,并询问用户对产品的反馈。然而,儿童和成年人是不同的,询问儿童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是不合适的。相反,乐趣是更适用于小学表达满足的一种方式。“Smileyometer”取自“FunToolkit”工具包

,它基于5 点李克特量表,使用5 个笑脸见图6。在线写作平台的乐趣衡量测试结果表格见表2。

5 结语

在媒体丰富的数字时代,保持孩子们对阅读和写作的热情是一项挑战。在传统读写教育的基础上,利用参与式媒体灵活的学习模式和社群响应来增加儿童对读写练习的参与度是对写作教育创新的一种有效尝试,能帮助儿童建立写作自信,完成从课堂上的被动参与者到变成掌握主动权的作者这一心理过程的转变。此外,在线写作平台也可以作为传统课堂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之间的桥梁,成为学校写作课程的宝贵资产和学习辅助工具,这也为传统教育机构“智慧课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

[1] 李晓东.小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潘新和.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3] The College Board.Report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writing in America's schools and colleges,The Neglected “R”:The Need for a Writing Revolution[R].2003,http://www.vantage.com/pdfs/neglectedr.pdf

[4] Faher-Herro Danielle and Steinkuehler Constance.Web 2.0 Literacy and Secondary Teacher Education[J].Australian Educational Computing,vol.27,no.1,2012,pp.15-22.https://www.oreilly.com/pub/a/web2/archive/what-is-web-20.html

[5] Buckingham,David.“Do We Really Need Media Education 2.0?[J].Teaching Media in the Age of Participatory Culture.” Education and Social Media:Toward a Digital Future,edited by Christine Greenhow et al.,MIT Press,2016,pp.171–186.JSTOR,www.jstor.org/stable/j.ctt1c2cqn5.17.

[6] Anderson Paul.What is Web 2.0? Ideas,technologies,an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J].JISC Technology and Standards Watch.Feb.2007.

[7] Jenkins Henry.Confronting the Challenges of Participatory Culture:Media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J].Nordic Journal of Digital Literacy,vol.2,no.2,2007,pp.97-113.

[8]中国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R].2017.

[9] Read Janet,MacFarlane Stuart and Casey Chris.Endurability,engagement and expectations:measuring children's fun[EB/OL].ResearchGate,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8870976_Endurability_Engagement_and_Expectations_Measuring_Children's_Fun,2009.

猜你喜欢

儿童用户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关注用户
留守儿童
关注用户
六一儿童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