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资源学理论体系阐析
2022-03-31彭进
彭进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逐渐增多,人们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休闲在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中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国内学者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旅游休闲进行研究。体育旅游休闲作为人们休闲活动一个重要内容也受到研究者关注。诸多研究者在对体育旅游进行了各种角度探讨、分析同时,也对休闲旅游中体育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和保护工作做了关注、分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在学术界逐渐形成了一种建立体育旅游资源学的动向和趋势。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究
查阅体育旅游学、旅游资源学有关国内外学术专著、期刊及研究成果,明确目前体育旅游学、旅游资源学领域研究水平、研究方法、发展趋势和背景。
2.2调查法
2.2.1 田野调查
实地考察拉萨色拉寺攀岩场、香格里拉穿越徒步线、慕士塔格峰登山滑雪场、川藏骑行线、雅鲁藏布江峡谷徒步穿越线路、滴水河漂流线、大石围天坑、喀纳斯河谷徒步线、梅里雪山转山线等自然旅游资源。对相关资源的文化、人文地理、风土人情进行了详细考察。访谈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相关人员,收集资料。
2.2.2 专家座谈
与体育学、旅游学、资源学等研究领域专家进行座谈,了解目前体育旅游资源学的发展现状、趋势、走向和前景。掌握体育旅游资源学的学科本质和学科特征。
2.2.3 理论归纳
依据体育学、旅游学、资源学理论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分析,找出体育旅游资源学理论体系客观本质和规律,按照其理论体系基本规律进行逻辑整理,尽量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为一个初步的理论体系。
3 研究和建立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体育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准提高,体育旅游参与者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体育参与的场所也出现了新的多元化趋向:逐渐由室内和身边的健身场所向户外延伸,向西部自然资源特色省份发展,原因还在于西部独特的体育旅游资源的强大吸引力。体育旅游者希望通过体育旅游活动,摆脱城市生活压力与束缚,从大尺度的文化空间中寻找一种心理上的自由感和解脱感。目前体育旅游理论界很多把研究重点放在体育旅游经济功能和社会影响上,从旅游经济层面研究体育旅游的成果较多。而从资源学视角对体育旅游关注较少。人为何参与体育旅游?从体育旅游心理出发研究有关旅游动机,即会发现体育旅游作为一种人类的休闲游憩行为形成,与体育旅游目的地体育旅游资源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有一种借助体育旅游去接近和感受原生態体育旅游资源的心理冲动。体育旅游资源还是人们在精神上进行自我解脱需要的物质条件。
体育旅游资源学从资源学的角度,研究人们的体育旅游行为和隐藏在其背后的资源载体;它研究体育旅游资源发展的一般特征和规律,解释体育旅游资源的内在逻辑结构;并且借鉴文化比较学的研究方法,比较不同地域之间体育资源和文化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并从中寻找规律。体育旅游资源学是从根本意义上探析人们体育旅游行为和体育旅游心理、动机的一门学问。作为一个交叉性的新学科研究,依赖于体育学、资源学、社会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比较体育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而且可以同时涉及体育旅游行为的自然性、社会性、多重性特点。
4 概念的界定
作为学科,其概念必须具备一种不可分解性,即必须是该学科独有的、其他学科所不可取代的理论术语。目前对于体育旅游资源学科的一些基本术语缺乏统一、独立的界定等。体育旅游资源涉及的内容广泛、形式复杂多样,并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随着体育观念的更新和变化,很多以前并不被重视的自然景观现在成了炙手可热的体育旅游资源。所以,学术界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于体育旅游资源学领域的很多概念给出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不足为奇。问题的关键是体育旅游资源学的概念术语如何摆脱其他相关学科对其内涵和外延的束缚,形成体育旅游资源学这一新兴学科特有的、统一的概念术语,并逐渐指导体育旅游资源学科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形成。
本研究认为体育旅游的文化特征和形式是相对其他文化形式更加活跃,充分体现着体育在文化本质意义上的活力。体育旅游是基于人们追求人性和谐、完善人格而要求用体育的方式来扩大和变换生活空间的内在冲动,其实质是体育旅游资源层面上的多元文化通过体育旅游的形式进行交流与对话的一种过程。我国体育旅游学者柳伯力教授曾给体育旅游一个简洁直观的定义:体育旅游是人们以参观体育运动为目的,或以体育为主要参与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另一方面,何谓资源?马克思的《资本论》:“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恩格斯给出的定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和恩格斯既指出了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又把人(包括劳动力和技术)的因素视为财富不可或缺的来源。可见,资源来源及组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还包括人力、人才、信息、知识等资源。我国体育旅游学者柳伯力认为体育旅游资源: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能对体育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进行体育旅游活动,为旅游业利用且能产生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客体。表述里面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体育旅游资源具有旅游活动客体的基本属性;吸引功能;利用它能产生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本研究对体育旅游资源学给出了一个初步的界定。本文认为体育旅游资源学是研究体育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能够增进人们身心健康,满足人们体育需求和旅游需求载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分析体育旅游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以及体育旅游项目资源在资源学层面上的内在理论结构和逻辑关系;研究体育旅游资源如何具有更高市场附加值,研究在保护性可持续性基础上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等研究内容,探索体育旅游资源的民俗特色、民间特色、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科学。
5 研究的对象
任何学科都以它研究的特殊对象和特殊的矛盾性质规定其研究范围和内容,对此加以科学的概括,就是学科的定义。学科的特征在于它不依赖于其他学科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反映在它的研究对象、语言系统和研究规范上。在体育旅游资源学建立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基本术语、研究方法、基本框架等问题。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体育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体育旅游资源的内在结构功能、体育旅游资源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關系、体育旅游资源特色性、生命周期和吸引力变化趋势,体育旅游资源本身属性以及科学分类,体育旅游资源产品客源重游的重复性,体育旅游产品供应商、旅游客源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偏好,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与环境保护等。因此,运用资源学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体育旅游及其相关的旅游文化现象研究,皆可以列入体育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和相关研究范畴。
6 研究的内容
体育旅游资源学涉及体育学、旅游学、体育旅游学、资源学、体育社会学等学科,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应用学科。同体育旅游学一样,体育旅游资源学也是从旅游学、体育学、资源学的母体学科中衍生出来的。当然,它也结合了体育旅游学和旅游资源学内容、原理和方法。因而体育旅游资源学一定要以资源学、旅游学和体育学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作为自己生长的学术营养。要对体育旅游资源学进行研究,就应将其置于它的总体学科群的大的发展环境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展开多层次、多学科、多角度和多种研究方法的探索。唯有如此,才可以找出体育旅游资源学的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律。
体育旅游资源学理论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环节的研究内容:一是以各地地理地貌为特点的体育旅游资源、以各地人文风俗传统体育技术为特点的体育项目资源。这些资源应具有特殊性、稀缺性和比较优势。它是自然形成和非自然形成的共同产物,必须通过后天的认识、利用才能得以体现其价值。同社会其他部分一样,对这些资源进行的深度开发和广度拓展不仅可能成为体育领域发展的契机,也很可能成为体育旅游目的地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二是体育旅游资源学的最基本的或核心理论是从体育旅游学和资源学的角度,研究和揭示体育旅游资源的内在结构、功能和属性,有利于人们从资源学的层面上去理解体育旅游,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体育旅游的本质,以促使我国的社会体育事业朝着更有利于体育资源可持续利用、开发和保护的方向发展和前行。三是体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与环境保护。体育旅游资源往往是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如同千年、高大古树,具有很高旅游和观赏价值,但是如果被当作普通的林业资源砍伐用作木材,价值就大大降低。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比较价值的问题。在很多偏远的山区,当地村民为了生活,一直在砍伐这样颇具旅游观赏价值的古树。从长远的观点看,破坏了当地旅游资源。
7 体育旅游资源学的研究方法
体育旅游体现了人类旅游文化发展的较高境界与水平。所以,体育旅游资源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也必须置于相应的民族地域文化和价值体系之中;而体育旅游资源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也应当与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田野研究相互结合。体育旅游应具有深刻的体育文化内涵。构建体育旅游资源学的目的就是综合社会的、民俗的、地理的和人文的诸多因素,运用资源学的思维方法,赋予体育旅游资源学究以资源学的研究视角。因而从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阐析体育旅游资源内涵、功能、特征、结构和规律,是建构体育旅游资源学理论体系的必由之路。体育旅游资源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创新性、开拓性、创造性。体育旅游资源学的发展、完善和成熟,需要相关学科的支撑,比如需要借鉴旅游学、文化学、社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资源学、体育美学、社会体育学、休闲学、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是多种学科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一种交叉性新学科,是研究体育旅游资源属性、特征、结构和功能的学科。要构建体育旅游资源学的理论体系,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
关于体育资源学的研究方法,一是要借鉴其他相关学科成熟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二是在研究工作中,不仅要采用介绍性、描述性、总结性和推理性的研究方法,而且要更多地采用实证分析法、模型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在所有的研究方法中,尤其应该注重对以下三种研究方法的应用。
7.1 田野考察法
在体育旅游资源学研究中,田野考察可以丰富研究的内容。到不同区域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在当地住下来,参与当地少数民族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当地的自然体育旅游资源和人文体育旅游资源,就是比较典型的田野考察。这有助于体育旅游资源学的研究从书斋和文献资料的分析中走出来,更加接近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实地考察。田野考察法将是体育旅游资源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途径。
7.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运用心理学尤其是环境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研究体育旅游资源学,探索人们参与体育旅游的资源学动机和体育旅游资源对人们的吸引力。
7.3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起源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利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可以帮我们剥离出体育旅游人文资源中的体育多元化的原生态的状态。文化人类学进入体育旅游资源学研究领域,将为体育旅游资源学研究开拓出广阔前景。尤其是对民间传统体育的研究,更加具有优势,丰富的民间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特色体育正是体育旅游人文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8 结束语
由于体育旅游资源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而且体育旅游资源研究的内涵又是非常丰富,涉及的学科必然很多。因此,一方面应该更加积极地坚持从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带来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大力营造体育旅游资源学研究的学术气氛,鼓励多学科理论交叉,多学科人员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并注重借鉴其他学科和国外同行的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总之,我国对体育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明显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体育旅游的时空区域将进一步扩大,伴随而来的是新的体育旅游休闲方式。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发和保护体育旅游资源,让我国的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地发展,就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体育旅游资源学的研究,使体育旅游资源学逐步发展成一门独立和成熟的学科。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与休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