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学生加强声乐咬字训练的思索
2022-03-31马睿
马睿
摘 要:声乐艺术中,音乐旋律和歌词语言共同组成了声乐的形象、思想,传递某一种观念。特别是歌词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内容的主要途径,能够使听众更加深入了解具体的音乐内容,产生艺术联想。由此可见,声乐艺术创作中歌词语言作为核心,尤其要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对声乐咬字训练的重要性进行探讨,针对常见的声乐咬字问题,分析声乐咬字训练的技巧和优化声乐咬字训练的方式。
关键词:高校学生;声乐;咬字训练
声乐艺术中,咬字吐字是核心要素,不管在任何语言的声乐中,均需要进行咬字训练,由歌唱发声和歌唱语言、动作共同合成美妙的歌声。声乐的歌唱语言能够刻画音乐形象,因此通过吐字咬字训练,能够为歌唱夯实基础。和日常生活中人们说话有所不同,声乐中的咬字要将语言和腔体相融合,形成头腔共鸣,提高声乐水平。
一、声乐咬字训练的重要性
声乐咬字训练是声乐演唱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歌唱的载体就是语言,而语音是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在声乐演唱训练中,要重点研究和训练语音能力。若是演唱者缺少清晰的口齿表达能力,在演唱过程中就难以将艺术效果和声乐主题完美表现出来,对观众来说,体会声乐演唱中的感情色彩和主题效果也就会大大降低。由此可见,演唱者在进行声乐训练时,要重点落实对声乐音调和发音的训练,在具体的声乐训练中,要将声调和发音结合在一起。不仅如此,声乐演唱中的咬字训练能够强化歌曲的艺术形象,使歌曲艺术主题和形象更加鲜明。演唱者在进行声乐歌唱训练之前,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语音发音练习。虽然唱歌和朗诵在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声调和语言的掌握方面确实存在相通之处。以朗读为例,朗读过程中需要对文本中所要表达的主题、词义形成全面的把握,加强对轻音重音的区分和掌握,根据朗读中所要注意的技巧,保证停顿、语调等语句上的要点清晰合理。这样才能够将文段中所要表达的效果深切表现出来,使语言、情感特点更加丰富,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促使演唱者和听众之间构建起紧密的联系,深化艺术效果。咬字训练在声乐演唱训练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应得到训练者的重视。训练者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声乐咬字训练,提高咬字水平和声乐表演水平[1]。
二、常见的声乐咬字问题
声乐演唱中,歌词中的字通常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字头、字腹、字尾。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要用优美的旋律、动人的嗓音打动听众,同时对歌曲所蕴含的真实情感应形成深刻的体会,才能够真正表达出声乐演唱要传递的主题和情感。但是在声乐咬字训练中,很容易在不同环节出现问题。以字头问题为例,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咬字能力指的是在字头部分声母发音能力,声母发声的过程中不会引起声带震动,时间短暂,不能通过人为方式延长发声时间,因此在练习发声的过程中,要按照短促有力的声音要求,掌握发音节奏。传统的声乐咬字训练中,按照嘴唇、舌头、牙、齿、喉咙这五个部分声母发生部,也就是五音训练,组合几个不同的部位,发出正确音调[2]。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独特的方言,说话时的语调也各有不同,很容易出现读音混淆的问题,例如很多地方h和f的发音就很容易混淆。声乐演唱过程中出现此类语言的发音时,如果声乐演唱者咬字中对平舌音、翘舌音、唇音、齿音、喉音等掌握不足,经常会出现咬字不清的情况。若是字头的表达不清晰,会对后续的声乐歌曲中所要传达的内容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人们错误理解歌词内容,难以正确体会声乐演唱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字腹问题指的就是吐字中字音韵母部分发音存在问题。和字头有所不同,字腹的发音需要延长,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响度大,作为歌曲中的主体部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声乐演唱的质量。声乐咬字中常见的字腹问题是演唱者抓不住字腹的特点,没有充分张开咽腔部位,咬字过程中对字头和字腹难以进行明确区分,形成了声母和韵母之间相互混淆的问题。
声乐演唱强调的是轻快的节奏和丰富的表现力,但实际的声乐演唱中演唱者训练通常将重点放在发声练习上,容易忽视咬字的重要性。特别是字尾部分,要讲求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很多演唱者在演唱时难以及时收住字尾,降低了音乐的表现效果。例如在对单元音的歌词进行演唱的过程中,很多演唱者会难以收住末尾部分,出现了不自然、僵硬的现象,存在结束时的时间偏差问题[3]。
三、声乐咬字训练的技巧
声乐咬字训练需要结合有效的技巧,强化训练效果,落实到实际的声乐咬字训练中。练习者应结合声乐唱法的特点,考虑到声乐演唱中穿透力强、节奏轻快的标准要求,丰富语言表现力,用轻快、具有穿透力的语句,表达出声乐演唱所蕴含的情感和主题。
在平时的训练中,演唱者要注重在发声练习的基础之上展开咬字训练,练习清晰地表达语言,不仅要在演唱过程中将声音表达出来,還要体会到声乐演唱中咬字的重要性,将演唱技巧的练习和声音技巧的练习结合在一起,注重字正腔圆的表达效果。中国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声乐演唱中,要保证吐字咬字的清晰,正确表达声乐演唱中所蕴含的主题和内在含义。通常情况下,一名演唱者的声音是否优美,要将字正腔圆的表达作为衡量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在声乐训练中要将咬字训练作为关键环节,进行重点训练[4]。就如音乐的作曲家在谱曲过程中要考虑到咬字一样,演唱过程中同样要考虑到发音。
声乐训练中要运用以字行腔,也就是依据字的调韵声和咬字吐字,掌握声乐演唱中的发音规律。特别是我国有着丰富的地方戏曲艺术文化,地方戏曲中的声腔可以运用于歌曲中。在声乐演唱中,这样的以字行腔的表达方式,是提高审美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声乐训练中以字行腔也是一种特别的方式,声乐咬字训练中要考虑到所有字的特征,注重字和字在行腔中的自然性、连贯性,保证声和字之间的相互统一性。演唱者要对字的特殊性进行全面考量,增强歌曲的美感和旋律性,要保证发出连贯自然的声音,加强对母音的训练,切换母音时应连贯、正确咬字,提高演唱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强化歌曲演唱的表现力、感染力[5]。
字头位置要保证清晰,因为字头是开始音,发声时要以短促、利索的辅音为主,调整气息,形成瞬间爆发力,并且这种力量要立刻一拍而散,避免辅音咬字用力过度,导致出现拖音情况。准确的字头发音有助于提高语言和歌唱的清晰度,因此要将字音读准确,必须找准字头,也就是在发音时,字母在口腔中阻挡气流所触及的部位。演唱者应对其进行准确把握,使用恰当的力度,使字音清晰、响亮,以更好地传递丰富的情感。另外,还要延长字腹,也就是元音部分,这是字的延长和发声。声乐咬字训练中,字头已经发出声音之后要立马转向字腹,保持韵母的良好状态,提高发声水平,也就是口型不变、气息不断,统一声音和吐字,咬准字头之后,紧跟着要发送出字音,通过声母和韵母的拼读,正确咬字。字头发音部分是发音咬字阶段,咬字训练时,考虑到声母构成发音部位的阻碍这一特征,要将阻碍破除之后,快速向字腹过渡。声乐演唱咬字训练中,要根据不同韵母、口型要求完成延长部分的表演。例如,开口呼时要打开口腔,合口呼时发音要保证上下唇收拢,形成圆形的唇形。韵母在声乐咬字训练中是发声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正确掌握韵母口型要求,保证歌唱声音的连贯性、圆润性,通过准确、流畅、连贯的吐字发音,强化专项训练,来提高声乐演唱的吐字准确性和声乐表演水平。
四、声乐咬字训练的优化方式
(一)巧妙运用气息
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针对咬字训练进行优化,要在气息的运用中强调灵活性,巧妙地运用气息开展声乐艺术表演活动。演唱者要对气息流动的技巧进行准确的把握,提升自身的演唱水平。气息的运用水平直接决定了声乐艺术表演的效果,演唱者在表演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歌曲,保证每一个吐字、咬字都能够在呼吸的支持下,使字音串联成线,借助气息形成婉转流动的歌词,在气息的基础之上,将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咬字训练实践活动,要关注学生们在气息和咬字相结合方面的灵活性,加强训练力度。在日常的声乐教学活动中,结合对气息的巧妙运用方式、运用原则,向学生渗透有关气息的技巧,培养学生对气息运用技巧的掌握能力,和咬字训练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气息的基础之上灵活串联歌词,运用气息使完整的歌词意蕴呈现出来。咬字训练活动中,学生要结合教师的指导,对气息力度进行灵活掌握,防止出现气息不足或气息过强等问题。一旦出现气息过强的情况,字音就会被冲散,整首歌曲的演唱效果平衡性就会降低,难以达到理想的音乐艺术表达效果。反之,气息不足同样会使演唱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加强朗诵训练
高校学生的声乐咬字训练活动中,可通过朗诵练习,加强对学生的咬字训练。高校的声乐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咬字训练的目标,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依据,适当组织和开展课外活动,加强咬字训练。朗诵练习能够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内容,提高咬字水平。声乐教师可以结合咬字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朗诵训练力度,使学生参与朗诵的练习实践,完整地表达每个字的声母、音调、韵母。要求学生提高应变能力,准确读出音变,提高咬字的准确性,在朗诵训练中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巩固学生对咬字技巧的掌握。咬字训练对学生的气息合理运用十分重视,朗诵同样对发声气息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学生的声乐咬字训练中,通过朗诵阅读技巧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声乐知识,相当于走了一条学习的捷径。将朗诵练习和声乐课程的咬字训练相结合,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拓宽教学路径,声乐教学更加充实、具有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兴趣。在朗诵练习中,学生参与了教学的场景中,结合教师营造的教学情境,在生动形象的感受下掌握咬字训练的内容,将自身的感悟融入对作品的表达。在朗诵训练和咬字训练的结合下,提高声乐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灵活运用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诠释歌曲思想内涵的能力,能够声情并茂地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
(三)融入情感
情感和咬字训练有着密切的关系,依据情感对高校的学生进行声乐咬字训练,要结合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旋律的高低、音乐作品的具体节奏等多种要素,使学生在情感的融入下更加灵活地表达作品的情感。有了情感的咬字,能够以声乐作品为载体,表达出饱满的演唱情感,真正实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演唱者在情感的融入下进行咬字训练,达到了塑造美、创造美的演唱目标,能够感染人、教育人。教师应结合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以及人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在情感和声乐艺术之间构建起紧密的关系,使学生在掌握咬字技巧和规律的基础之上,将情感通道、气息、咬字紧密结合在一起,表明字义,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内容,使学生了解作品的内涵、创作背景、作者情感等多项要素,使学生在了解作品的过程中体会情感内涵,转化成咬字和表演表达出来[6]。
五、声乐咬字的注意事项
高校的声乐训练中,咬字和日常的说话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却也体现出了种种不同之处,说话和唱歌的表达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似性,利用说话、唱歌之间的共同点展开声乐训练,练习咬字,有利于提高歌唱水平。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养成的说话习惯,会对演唱中的读字形成影响,正确的掌握独自方法,本身就具有练习声音、进行声音训练的功能,能够保证气息的稳定、支持气息、并完善歌声的共鸣。因此在高校的声乐咬字训练中,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说话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说话,同样要将其作为一种咬字训练的场景,结合具体的咬字训练需求,保证发声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利用字词、句、的含义进行字音支配的习惯,也就是要在字音的高低起伏变化中,利用自身的情感、情绪,形成抑扬顿挫的变化,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在歌词的含义表达方面,要集中注意力,将歌曲中的含义准确地表达出来,注意始终将扎实的咬字、吐字,作为歌唱发生的关键基础。将日常生活的讲话和歌唱练习的咬字吐字相互结合,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的常见场景进行咬字训练,合理地支配字音,使字音和情绪相融合、相互贴近,夯实声乐理论基础,提高演唱水平。
六、结语
声乐演唱中,咬字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体现出了行腔运用这一基本特征。演唱者要以字正腔圆为基本标准进行咬字训练,提高声乐演唱的质量,从旋律、字词等各方面带给听众良好的审美感受,掌握咬字发音的技术要点,正确进行咬字训练,提高声乐演唱水平,推动声乐艺术未来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行.意大利语与汉语的咬字发音特点对声乐演唱者的影响[J].艺术品鉴,2021(15):193-194.
[2]杨福生.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J].艺术大观,2021(13):22-23.
[3]刘瀛莹.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吐字咬字对情感表达影响的研究[J].戏剧之家,2021(10):70-71.
[4]袁彤.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的咬字问题分析[J].牡丹,2021(4):146-148.
[5]王爱苹.民族声乐与戏曲中咬字吐字对作品的情感表現[J].中国民族博览,2021(2):132-134.
[6]曲晶.浅谈声乐演唱咬字技巧及其重要性[J].黄河之声,2020(22):20-21.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