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画语录》对教师教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借鉴意义
2022-03-31王玉晗
王玉晗
摘 要:《石涛画语录》是石涛绘画思想和艺术观念与主张的体现,它本身讨论的是中国画,但它的观念主张又不限于绘画,对教师的教学、教师专业成长也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的“重复”中发现新、呈现新,最终获得有效的专业成长。同时,教师在漫漫成长路上应该有所坚守。
关键词:《石涛画语录》;石涛;教师;专业成长
石涛,本名朱若极,小字阿长,广西人。石涛是明朝宗室,生于明朝,主要活动于清朝,书画家。他是“清初四僧”之一。在清代画坛,他并不是主流,但是,他的思想和画作却影响了当时以及近代许多大师和优秀画家。
石涛的绘画思想主要反映在《石涛画语录》和他大量的题画诗、画跋中。他在《石涛画语录》中采用了近乎“文赋”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绘画思想和主张,虽含浑生涩但有真知灼见。
《石涛画语录》共十八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石涛的艺术观点和主张。撇开绘画,本文想谈谈《石涛画语录》和石涛的艺术观念对于教师教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借鉴意义。
一、打破旧习,适时立新
《石涛画语录》中强调一画论,“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肠腑。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石涛对“法”和“已存在的法”的态度以及对个人感受和自身价值的肯定。《石涛画语录》的产生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在清朝画坛以“四王”为正统派,以仿古摹古为能事的情况下,石涛强调“我自用我法”,主张回归自然、提倡创新,这在当时是反叛的也是进步的。反叛是因为他抗拒当时因循守旧、缺乏生气、没有创新的画坛,进步是因为他的艺术思想和主张独步古今、自成体系,是对当时画坛的革新,即使放在当下依然适用,且不局限于绘画。“法”与“已存在的法”是新和旧,也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联系教学,这里有两点思考。
首先,是对于教学对象和教育环境,教师该持的态度。对于学生和教育大环境,教师要有区分新和旧、了解和接受变化的意识。以一年级的教学对象为例,去年一批的一年级学生和新一批的一年级学生之间可能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教育环境也是一样的,这里的环境不只是指硬件环境,而且还包括软件环境。可能教学对象和教育大环境在短时间内的变化不明显,但发生变化是一定的。因此,教师要具备发现变化、接受变化,并且可以根据变化来调整教学的意识,否则就可能会与学生和教育大环境产生距离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自身应该表现出的态度。“法”和“已存在的法”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新尝试和已得经验。正如前面已经指出教学对象和教育大环境是变化的,那么面对新的教学对象和教育大环境,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不能完全采用之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去教现在的新的学生。这里不是说要完全推翻以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为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在一定时期内是确定不变的,而是想要强调教师要有这种能力,要有在新的时期根据新的教学对象以一种思考后的“新”的方式呈现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的能力,它可能体现在教学图片的更新、教学语言的调整、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的变化等方面,甚至可能是在一定情况下对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更改和调整。教育教学活动是当下的,但它连接着过去和未来。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是对教师主观能动性的肯定。因此,教师不应只是搬运工,要不但能搬还要能“炼”。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大师的言论需要结合其学识和所处环境去理解。虽然陈寅恪只有一个,石涛也不可复制,但我们可以从这些话中得到一定的收获。陈寅恪这里说的“讲过的”和“未曾讲过的”指的又是什么呢?教学中的哪些内容是需要保留下来的,而哪些内容又是需要调整的呢?不思不变、思而不变和有思有变的结果应该是不一样的。
教学改革一直是近些年来大家热议的话题,其影响力和涉及的广度是应该被予以重视的。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師理应知晓:社会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都需要教育教学活动在思考、尝试与改变中向前发展。
二、师法“自然”,借“古”开今
虽然石涛主张“我自用我法”,但他也说过“攘先天后天之法”“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搜尽奇峰打草稿”等言论,说明创新也不是凭空和完全随意的。石涛的成就依靠自身的创造性,但也离不开前人,离不开传统技法。石涛重视生活、重视山川万物。他研习古人,广涉书法、诗文,广交朋友,喜欢在大自然中游历,以自然为师,这些都促成了他的成功。
对于教学而言,是同样的道理,只是“古”和“自然”所指不同而已。“古”可以理解为前人、专家、前辈、同辈的经验总结和教学规律、理论、知识的系统归纳,“自然”可以理解为大到教育环境小到实际课堂。鲜活的“自然”对应的是学生,因此,对于学生进行理解和分析是必须的。新时代环境下成长的学生的变化性是快速的。随着物质生活环境与精神环境的不断变化,90后学生和00后学生以及年龄更小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教师应该把握这种变化,并且根据学生的变化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和改变。
别人的经验建议、课堂的突发偶得都是促成教师成长的因素,其不可能忽略这些。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学规律的把握、前辈传递经验的消化、学生情况的掌握等都会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只是,在师法自然、借古开今的理念下,石涛更注重的是向内的打破和修行。向内不是忽略外在,而恰恰是对外的内在整合。“古者识之具也,化者识其具而弗为也”,学习别人不是照搬,现实环境不同,个人情况也不同。“一画明,则障不在目,而画可从心,画从心而障自远矣”。这个过程要多久,怎么做?放之于教学呢?
三、知有“古”亦知有“我”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多方面促成的,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但应有所侧重。刘骁纯说,石涛在《尊受章》里的“一画”,不是一般的我法,而是反复论述的“洪规”“大法”。放之于教学,笔者的理解是,教师要想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需要对教学有整体的认识,也要对教学中的方方面面有一定的认识,且不能仅仅停留在感觉阶段,而是要有理性的认识和对规律的把握。同时,有理性的认识并不是完结,还要回归到教学活动中去,在实践与认识、认识与实践中循环往复,在动态的认识中获得发现、提升。“其小受小识也。未能识一画之权,扩而大之也。”画有别,师亦有。绘画中的主导者是画画的人,而教学中的主导者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的好坏更多与教师自身相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成长变化,教师亦在。因此,教师也需要不断成长,从一个专业新手成长起来,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诸多方面逐渐提升,由不成熟到成熟,进而达到专业“自由”的状态。社会现实、教育环境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更新,而教师也需要对自己怀有期待。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一定是知有“古”亦知有“我”的。
“夫受画者,必尊而守之,强而用之,无间于外,无息于内”,“古今字画,本之于天而全之于人”。教学,亦是如此。绘画是“集体”的,更是个人的。教学是集体的教学,也是个人的教学。
四、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坚与守
《石涛画语录》是石涛绘画实践的探索、总结,源于生活,发于内心,有山川自然的滋养,有前人法度的润泽,但归根是石涛自身的坚守与笃定。石涛是画家也是理论家,他有他的职业身份,而教师也有教师的职业身份。那么,石涛的成长与发展之经验诉诸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有何启发呢?除去前面所述,这里需要再补充一点:画家石涛以及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坚与守。
坚什么又守什么?
60岁的石涛在作《庚辰除夜诗》时说道:“生不逢年岂可堪,非家非室冒瞿昙。”虽然有些悲凉,但纵观石涛的一生他也是有积极进取的一面的。他出生的时代给予他本来的命运是客观、无法改变的。从年少为了保全性命出家当和尚,到后来从广西到江西再到江苏又到江西……在辗转游历中他结交师友,切磋画艺。会友、吟诗、作画、写生都说明石涛做出过积极改变命运和生存状况的努力。在这期间他有过顺遂富足的时期,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世俗的名利并没有眷顾他。不过无论境况如何,无论求有得与求而不得,绘画一直是他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他记录和表达内心的一种长久方式。
石涛是那个时代的“叛逆者”,他的绘画与思想影响了同一时期和后来的许多画家。其中,同样是绘画大家的傅抱石就深受他的影响和启发。1935年,傅抱石从日本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教授中国美术史,在教学之余他持续研究石涛。通过不断地考证和论述,寻探根源,傅抱石在《石涛上人年谱》等书籍中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立体的石涛。而对石涛生平和事迹的研究也影响到了傅抱石的绘画。傅抱石尝试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石涛的一生,陆续画出了诸多以石涛为题材的作品。傅抱石在《壬午重庆画展自序》中云:“至关于明清之际的题材,在这次展品中,以属于石涛上人的居多。这自是我多年来不离研究石涛的影响,石涛有许多诗往来我的脑际,有许多行事、遭遇使我不能忘记。当我擎毫伸纸的时候,往往不经意又触着了他。三月间,本企图把石涛的一生,自出湘源,登匡庐,流连长干、敬亭、天都,卜居扬州,北游燕京以至于死后高西塘的扫墓,写成一部史画,来纪念这伤心磊落的艺人。为了种种,这企图并未实现,但陆续地仍写了不少。如《访石图》《石公种松图》《过石涛上人故居》《张鹤野诗意》《四百峰中箬笠翁》《大涤草堂图》《对牛弹琴图》《石涛上人像》《望匡庐》《送苦瓜和尚南返》十余幅。”傅抱石的研究可谓深入,但傅抱石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石涛的研究上,他最终完成了自我突破,形成自己的画风,如同他研究的石涛一样。笔者以为这是一个个体身上的信念与力量在另一个个体身上的延续和激发。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了对自身职业的初心和坚持。
初心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有的,也是每个教师需要在日渐琐碎的教学生活和日趋老辣、“麻木”的状态中坚持的。在《壬午重庆画展自序》中,傅抱石这样写道:“金刚坡下山斋,原来只是做门房的(房东家长工住的),用稀疏竹篱隔作两间,每间不过方丈大,高约丈三四尺。全靠几块亮瓦透点微弱的光线进来,写一封信,已够不便,那里还能作画?不得已,只有当吃完饭之后,把仅有的一张方木桌,抬靠大门放着,利用门外的光作画,画后,又抬回原处吃饭,或作别用。”这就是石涛、傅抱石这些大家在困难境遇中堅持不懈的体现。教师在职业成长与专业发展中也会遇到困境、瓶颈,这时候就需要发挥自己的韧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说到守,这些年来教育环境、教学对象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多,使得教师自身的职业焦虑感会在量化对比中不断上升。在这一背景下,有些教师会在追逐职称与名利中偏离、迷失,采用一些偏离标准的、缺少原则的竞争手段,但从某些程度上来说这或许并非教师的本心。石涛在《远尘章》里谈到“人为物蔽,则与尘交。人为物使,则心受劳。劳心于刻画而自毁,蔽尘于笔墨而自拘”,指出画家不能为物欲和尘俗所蒙扰,否则他的艺术将会受到损害。《脱俗章》和《远尘章》里思想接近,他认为“尺幅管天地山川万物,而心淡若无者,愚去智生,俗除清至也”。石涛生活的年代和石涛的职业身份自与当下和人们当下的职业不同,而我们要适应这些不同。世俗社会里要有世俗社会的生活与生存方式,不能过于苛责,但是一定要有底线、原则,这便是笔者欲表达的坚守。况且教师职业尤其不普通,有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性。
五、结语
《石涛画语录》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的重要篇章,它蕴藏着无比的生命力,仍在影响着当下,不断给人们带来思想上的触动。但具体怎么行,人们还需要立足自身,这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现的过程。“《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乃所以尊受者也”,《尊受章》的结尾石涛如是说。他说的是绘画,但笔者觉得可放在教学中看,当然也不限于教学。
参考文献:
[1]窦亚杰.石涛画语录[M].杭州:西泠印社,2006.
[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傅抱石.傅抱石美术文集[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