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宵记忆

2022-03-31徐安喆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花生仁正月十五糯米粉

徐安喆

咦,这是在哪儿?熟悉的砖瓦、亲切的小路与备感温馨的房屋,这是——老家?!再一看,我竟然回到了小时候?大清早的,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厨房中穿梭,我生硬地喊了一句:“外婆!”

那个身影转了过来,是外婆亲切的脸庞。“哟,醒了啊,快帮外婆拿些黑芝麻和花生仁来。”

“黑芝麻?花生仁?要做什么啊?”

“忘了?今天元宵节,做汤圆啊。”外婆点了点我的脑袋。外婆一边笑着,一边往锅里分别放了黑芝麻与花生仁,拿起了锅铲翻炒了起来,掀起了一片黑色的“海洋”。芝麻炒熟了,一股脑儿跌进了小石磨里。“吱吱吱——”外婆握着石柄,慢慢地转了起来……

芝麻都磨成了粉,像是坐滑梯似的滑了下来,落进了小木盆里。我从椅子上爬了下来,将桌上融化好的黄油递给了外婆,又爬上了椅子。

外婆接过黄油,分次倒入芝麻粉中,搅拌均匀,最后,再加上几勺白砂糖搅拌,汤圆肚子里的馅儿就完成了,外婆的手也黑乎乎的了。将馅儿搓成长条,用保鲜膜包住放进冰箱,冷藏半个小时。“呼——”外婆松了口气,“总算做完馅儿了。”

还没休息一会儿,外婆又开始忙起来。馅儿是做完了,包馅儿的皮还没出世呢!糯米粉里倒入一大碗开水,糯米粉受了惊,瞬间冒出许多大气泡。外婆先用筷子把糯米粉搅成一块一块的面絮,再下手揉搓,小块块渐渐融合在一起,成了一块光滑的大粉团,就像一颗超大的大白兔奶糖。外婆同样把它搓成长条,揪成一个个小剂子,摆在案板上。外婆要把面剂搓成团,我撸起袖子,喊:“外婆,我也要搓!”

我取出一个小剂子,放在手掌心,搓成团。好软啊!像是在捏橡皮泥一样,不,比橡皮泥还要软呢。案板上的小白团堆了起来,外婆取出了冰箱里的芝麻馅,分成和白团子一样多的黑团子。

“接下来,就是决定成败的时刻。”外婆庄重地说。最后一步,将黑团子包进白团子里。这一步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有讲究,外面的白团子十分易破,一不小心,就弄出个“伤痕”来。外婆麻利地包起来,面团在她手上好像被施了魔法,一处“伤痕”也找不着。

水開,锅起,一个个雪人似的小汤圆都跳进锅里,糯米粉也融进了水里,将水染成了乳白色。外婆小心翼翼地翻动汤圆,以免调皮的汤圆被粘在锅底。“咕嘟咕嘟——”汤圆都浮了起来,关上火,掀起盖,一股热气直往上冲。热气渐渐散去,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汤圆露了出来,圆滚滚的,如许多个小雪球,让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汤圆被分到不同人的碗中,一家人凑在一起,吃着自家做的汤圆。咬下去,芝麻馅从舌尖流至喉咙,甜甜的,软软的。牵住了所有人味蕾的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恍惚间,我睁开眼,面对着雪白的天花板,我在做梦?

我下了楼,妈妈端了一碗汤圆在我面前:“今天元宵节,我们早上就吃汤圆。”我想起了外婆,这汤圆都是冷冻的,哪像外婆家的汤圆香甜。

(指导老师:庄苏波)

小星星们喜欢元宵节吗?我以前对这个节日可是又爱又“恨”呀,喜欢的是节日的氛围,是香甜的元宵,“恨”的是元宵节过完,这年也就算是过完了。元宵节,也就是正月十五,也叫作上元节、天官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正月,也称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还有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怎么样?听完咯咯的这些介绍,你对年有没有什么新的认识呢?或者你的家乡还有哪些我没有提到的民俗习惯呢?欢迎你们来信补充哦。

猜你喜欢

花生仁正月十五糯米粉
切糕秘笈
正月十五夜
花生仁小档案
糯米粉包覆纳米零价铁去除溶液中U(Ⅵ)的试验研究
花生仁奇遇记
典型品种花生仁力学特性研究
找不同
预糊化淀粉对糯米粉糊化、流变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紫苏籽、花生仁压榨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