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数汲理·化知为行:“数育法”的内在机理与学科实践

2022-03-31彭慧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育法

彭慧

摘要:“数育法”是一种学科德育新方法。它的内在机理是“由数汲理·化知为行”,包含数、理、汲、化四个要素。即,借助源于真实生活、能触发情思的数据,并通过数据的运算、换算以及分析、解读,催生学生的价值思考、道德对话,引导他们自主澄清并建立价值观念、道德认知,并自觉地将其转化为道德行动力。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科教学规律,做到精准、灵活、适切,使教学有效服务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学科育德;由数汲理;化知为行;教育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2A-0052-05

作为国家课程方案、学校课程体系的主体成分,学科课程责无旁贷地承载着德育使命,应立足不同的课程理念、内容,遵循不同的教学规律,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德育目标化为实实在在的学生道德素养。其中德育方法,是一个关键变量,值得重点研究。“数育法”便是学科德育方法范畴的新探索。

一、“数育法”的由来

“数育法”脱胎于“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模式理论。这个由林建宁老师创立的青少年德育新模式,以德为魂,以数理(具体知识)为体,运用大数据的思维方法,将情境、知识和实践有机融合起来,完成价值观的追问、判断和践行,以求实现青少年道德教育生活化、科学化、现代化,培养青少年的优秀品格、理性思维等目标。它的操作程序可概括为“一链四模块”和“三阶段六步骤”,即围绕主题,呈现“过目难忘(象)”“心中有数(数)”“学而习之(理)”“融会贯通(行)”四个活动模块”,展开“由景生情—由情询问—由问寻数—由数解理—由理启智—由智成行”六个步骤,让学生经历价值追问、价值判断、价值践行三个阶段。该模式倡导将生活拉进课堂,引导学生从现象和数据入手,通过对现象和数据的追问,以及系统、多维、深入分析,解悟蕴含其中的传统美德和现代社会文明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认知,并将其付诸实践[1]。

该模式理论自2014年提出以来,以读本《文明基因·孝诚爱》为承载,在山东烟台、淄博等地的中小学进行了试点应用。试点学校每周从地方与校本课程课时内拿出20~30分钟,单独开设一节“孝诚爱”主题德育课,取得了可喜效果,得到国内外教育研究专家、学者的充分认可,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凤凰网等媒体先后推介了该理论,报道了其试点效果[2]。

从2020年10月起,笔者所在区域按照“全学科推广、分类型应用”的思路,不仅将该模式精准应用于道德与法治、主题班会等专门的德育课程实践,还灵活融入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广泛的实践,既唤醒了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自觉,也增进了原模式理论的合理性,突破了原模式应用的局限性,促成了“感性认知与数据思维相结合”“深层观照学习心理”的教法升级,创生了“数育法”这一学科德育新方法。

二、“数育法”的理论内涵

“数育法”就是借助来源于真实生活、蕴含于事实、能够触发情思的数据,并通过数据的运算、换算以及分析、解读,催生学生的价值思考、道德对话、方法探寻,引导他们自主澄清并建立价值观念、道德认知、思维方法,并自觉地将其转化为道德判断力、道德解悟力和道德行动力,进而有个性、有理性地应对更多更复杂的现实问题,自信、坚定、健康地行走一生,成就最美的自己。“由数汲理·化知为行”是它的内在机理,包含数、理、汲、化四个要素。

所谓“数”,指的是数值,更确切地说,是以数值的方式呈现的事实。比如在某星级酒店举行的一场学术会议结束后,现场28个座位上的矿泉水,只有6瓶被喝光,15瓶“半瓶水”遗留在会场,另外有2瓶“半瓶水”被丢弃在门外签到处(据新华视点报道)。在这段文字中,记者以数为据,客观、真实地展现了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现象。“数育法”要求师生在课前同步搜集与德育主题、价值观目标高度相关的资源,尤其是上述易于学生真切感知的,源自身边的一些具体数据。基于学生生活视野、认知水平、价值判断力相对有限的考虑,要求教师关注并选择价值较高的资源——有情感震撼力、价值冲击力的数据。还应注意的是,所选数据一定要得当、適量,一定要匹配于本年龄段学生的理解力。

所谓“理”,指的是价值观念、道德认知、思维方法。“数育法”要求教师首先站在时代前沿和学生立场,准确设定价值观念、道德认知、思维方法的具体内涵。具体来说应把握五点:一是适切。既要对接国家意志(学生核心素养)、学校期待(文化定向、育人目标)、学科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厘定单元及课时教学活动的育人价值,解悟其表层意义(学科知识、教学内容)和深层意义(学科知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自然之理、学科之道、人文之德),更要切中“最近”学情,把握学生基于特定德育主题、价值观目标的心理、思想状态和生活、行为样态。二是梯度。同一价值观念、道德认知、思维方法,其内涵肯定随着学段的由低到高呈螺旋递升的状态,不同年级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在同一个水平层次上打转转。比如同样是“爱集体”,小学低年级的定位是“乐于参加班级活动”,中年级的定位是“主动承担班级工作,并对承担的工作负责”,高年级的定位则是“主动参与班级管理,能提出合理化建议”。三是全面。对价值观念、道德认知、思维方法的内涵要全面认知和系统把握。比如“科技改变世界”这节课的德育主题、价值观目标,既要“知道科技之利”,也要“认清科技之弊”,力求多维、辩证。四是时代性。比如以“爱国”为主题的教学,既要感知“为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不怕牺牲、舍生忘死”“为维护国家主权独立不受外来侵犯的敢于斗争、勇于献身”的传统内涵,更要明确“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的时代新义,懂得热爱祖国并不一定是去抛头颅、洒热血,听党的话,跟党走,勤奋学习,练好本领,将来为国家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也是爱国。五是具身性。价值观念、道德认知、思维方法的内涵设计要体现具身性,要落脚于学生主体,与学生的社会身份相吻合,比如“爱国”,既要激发高远的报国之志,又要激活“当下之我——新时代学生”的角色担当。gzslib202204011400

所谓“汲”,就是通过运算、换算,拆解数值,分析数据,经由数据,顺藤摸瓜,直抵事实本质。相比于原“德融数理·知行合一”模式中的“心中有数”模块,“由数汲理”更强调引导学生借助数据将道理、规律或价值观念、道德认知、思维方法揭示出来。这其实是一种贯穿于道德认知过程、推动道德学习真实发生的数据思维。要重点处理好两个主要的心理过程:一是转换——拉伸数据。这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通过运算、换算,将数据转换成学生更可感知的数值、更为熟悉的事实,為学生的思维“搭桥”,或引发学生的情感冲突、价值困惑、道德矛盾,使他们生成更加强烈的探知欲。比如张晓征老师执教的主题班会《生活节俭》,让学生计算在短短20分钟午餐时间内,教室电脑屏幕及14盏灯共消耗的电量,可供每天用电0.12度的江西查平坦小学1个班学生照明多长时间,学生通过对比,很容易地认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浪费行为。学生由此发散开来,列举出生活中许多类似的不起眼的浪费现象,通过计算认识到浪费的物质如果累积起来,价值不可估量。二是追问——拓展思维。这是价值澄清的心理过程。也就是,基于价值观念、道德认知、思维方法内涵的层次化设定,抓住合适时机,把握学生的价值困惑点、道德矛盾点,通过直抵现象内里、问题本质的核心问题实施“追问”(深入的再问),引发学生的价值冲突、道德两难、思维疑惑,继而有序展开三大主体性活动。(1)自思,即紧扣生活现实及核心问题,自主思考,做出个性化价值判断。(2)互辨,即学生在交换认识、展开讨论过程中,经历观察、分析、比较、决策、验证、评价等心理活动,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澄清价值。这是不可忽略或省略的关键过程。(3)共识,即师生在多元、深刻的辨析和对话之后达成理性共识。比如上面例子中,张晓征老师抛出“浪费的仅仅是米饭、蔬菜吗”“小康时代浪费点没啥”“吃剩菜剩饭不利于身体健康”等观点,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辨析:有的小组追溯米饭、蔬菜的由来,分析它们背后的辛勤付出和资源投入,得出尊重劳动成果、珍惜有限资源的观点;有的小组紧密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等地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结合国际、国内形势,从“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的国家安全观高度阐释节俭的必要。最后达成价值共识:讲究节俭并不是不要健康生活,美好生活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铺张浪费……节俭永远不过时,有计划、讲节制,才是传家之道,家大业大,必须居安思危。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仅历经了有层次的思维训练,也获得了价值观念的自主转换、道德认知的主体建构,实现了有深度的道德学习。

所谓“化”,即“化知为行”,这是“由数汲理”这个重要的道德学习活动之后的必要过程。学校德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行动力,因此不管是“思政学科”还是“一般学科”,都应重视后续的这个主体活动过程。这个过程可对应于原“德融数理·知行合一”模式的“学而习之”“融会贯通”两个模块,或可理解为“化知为行”将原模式的“学而习之”和“融会贯通”合二为一。但相比于原模式中的“学而习之”,“由数汲理”更强调“向外”研判,即运用已经明确的道理、规律,已经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道德认知,去研判现实中的现象、行为。相比于原模式中的“融会贯通”,“由数汲理”更强调“向内”回到自我、回到行动、回到常态,即打通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空间,将价值观念、道德认知、思维方法与现实生活相融合,通过情境化迁移,将价值观念、道德认知、思维方法转化为各自的常态行动,实现“知行合一”。比如于泠泠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一课的最后,引导学生回到自我、回归生活,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像“山”一样的困惑,思考怎样“移走”它们,解决这些距离他们更近、更具体、更现实的生活问题、成长问题、人生问题。这便是“化知为行”。至此,才算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以数载道”“以数育人”的过程。

三、“数育法”的学科实践

笔者根据德育方法的不同,将担当立德树人大任的学科课程简约划分为“思政学科”和“一般学科”两大类。其中,前者指的是以道德与法治、主题班会为代表的德育课程(科目);后者指的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间接育德的学科。

将“数育法”应用于这两类学科的教学活动,应遵循不同的教学逻辑。总的说来有两点:一是“思政学科”的精准应用。即紧扣德育目标、主题,选择和组织课程资源,以情境化、数据化思维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切身经历价值追问—澄清、价值认同—内化、价值践行—外化的完整过程,习得道德知识,增进道德情感,深化道德体认,展开道德行为,涵养必备品格。二是“一般学科”的灵活应用。即基于学科课程目标,依托教科书,切准学情,以单元为基本单位,锚定具实触点,展开能够贯彻学科课程理念、体现学科教学规律的主体性认知活动。让学生在学科情境中,运用学科思维,在解构知识的过程中,感悟“理”,探寻“道”,释放“德”,乃至生成学科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意志、行为。

相对“数育法”在“思政学科”的应用,一些教师对“数育法”在“一般学科”的应用感觉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有的则担心应用“数育法”会冲击学科方法及逻辑,认为可以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教学中尝试,语文教学则行不通。因此,消解认知顾虑,打通以语文为代表的“一般学科”的教学应用之路,成为推动“数育法”进学科、入课堂的“硬骨头”。笔者遵循“学习是认知过程与道德学习过程一体化心理进阶活动”等理论,本着“明确德育可能、释放内存价值、加强育人意涵”的学科德育原则,将以语文为主要代表的“一般学科”的教学中的应用要领归结为三点:

一是引发“反应”,即精选并借助与学习主题、内容密切相关的数据,引发学生注意,激活学习兴趣,并由此启动积极的思维。比如朱虹老师执教的语文《核舟记》,首先向学生展示两件微雕作品(图片)——刻有12首唐诗的一粒芝麻和刻满《红楼梦》整部小说的一块石头,并出示具体数据:0.06平方厘米的芝麻表面竟然刻满了至少250个字,宽80.3厘米、高52.3厘米、厚4.4厘米的石头竟然刻了61万字,平均每个字在0.3~0.6毫米之间。这些直观真实的数据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学生纷纷感叹中国古代微雕艺术的难度及成就之后,朱老师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实物(图片)转至作者魏学洢发出的“嘻,技艺灵怪矣哉!”的赞叹上,引导他们从品味连用的三个语气词切入来鉴赏《核舟记》。gzslib202204011400

二是促进“理解”,即拉伸数据,呈现有组织的信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继而展开思维对话,在知识同化过程中,形成更富理性的价值观或更深刻的道德认知。比如张蕾老师执教的《长征》,在内容理解方面,引导学生将二万五千里长征与自己的日常行程进行换算,与自己的衣食住行相联系,通过一系列数字比对,感悟红军的行程之远、生存之险、温饱之难,体会无产阶级革命者百折不挠的乐观主义精神;在语言要素方面,引导学生体悟这首律诗如何运用寥寥几个字展现红军长征这一举世创举和伟大精神,进而感叹汉语言的精妙;在体裁延伸方面,品味律诗、绝句之韵,感知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意境美。如金妮老师执教的《情深处处埋忠骨》,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等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毛主席的丧子之痛,感受毛主席的常人情感及伟人胸怀。数与理互为表里,学生对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理解自然发生、同步实现。

三是助力“迁移”,即展开基于生活情境的变式练习,实现学科思想、价值观念、道德认知的迁移,形成主体道德行动力。比如林菁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引导学生品读和揣摩母亲工作场景描写时“七八十”一词的反复运用以及“塞给我一元五角钱”时母亲的外貌、神態、动作、语言等语句后,设计了课堂小练笔,让学生运用细节描写和反复手法来表达情感。学生不仅借助以数悟法、以数悟情,还以数试法、以数传情。数,使内容理解更到位;数,使细节描写更细致;数,使情感表达更细腻;数,使行为转变更有力。

“数育法”的教育学意蕴在于以生活滋养道德学习、以数据来涵育道德思维:一是让学生在生活和经验中与价值规范、道德知识建立关联,并真实构建价值观念、践行道德认知;二是用现实生活、社会事实中的数据撬动学生的认知与情感,获得价值观念、道德知识,增强德育感染力、说服力;三是以体验来激活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情理对话,让学生在广泛、深度的对话中,经历价值建构、道德认知的心理进阶过程。它的最大特点是使德育走出了感性有余、理性不足的单纯“激发情感”的形式,避免了重外在驱动、轻内在经历的“蜻蜓点水”的状态,对于改进学校德育具有普遍价值。当然,应用时要注意:尽可能发掘教学内容中原本就有的数据;若不存在原本就有的数据,可在教学需要的情况下,在合适的环节,适当添加、引进数据;数据的发掘、添加、引进,都应服务于目标尤其是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尊重学科教学规律,决不能改变、干扰学科的教学逻辑。

参考文献:

[1]林建宁.“德融数理·知行合一”,探索青少年德育模式的转化与创新[N].光明日报,2017-06-15(14).

[2]林建宁.用大数据感知美德的力量——“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模式探析[N].中国教育报,2017-06-07(7).

猜你喜欢

教育法
新职业教育法:热烈地祝贺,冷静地看待
26年来首次修订,新职业教育法自下月施行
职业教育法大突破:取消普职分流
《职业教育法》修订进入“倒计时”
色彩健康教育法在老年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我国远程教育立法的基本问题研究
微电影教育法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应用探析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信息化写入《教育法》
瑞士《联邦继续教育法》将于2017年1月1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