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03-31高国君
高国君
2021年12月9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的部署要求,不断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的重要使命,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美好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高中阶段教育政策,通过加大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全省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基本实现了优质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面对人民群众对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民生诉求,要立足实际,深入贯彻落实《行动计划》,全面构建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教育向着更高质量的新发展阶段迈进,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贡献西部省域的智慧。
依据标准,促进县域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更好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是县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要依据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按“一校一案”制订本地县中标准化建设方案,不断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全面化解56人以上的大班额;加强实验室、实验设备与信息化教学条件建设,实现县中网络全覆盖,加快提升县中教育信息化水平,完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保障体系,更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切实改善学校食宿卫生等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优秀教学成果应用,完善选课走班、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发展指导,并充分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加强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具有鲜明县域特色的普通高中育人模式,让县中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高地、人才摇篮。
师资保障,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打造一支编制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支撑高质量县中教育内涵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各地应严格落实中央关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统筹管理相关规定,及时补充县中教师,优化教师配备;实施县中校长、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和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增强县中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中高级教师岗位设置应适当向县中倾斜,合理核定县中绩效工资总量,吸引優秀人才在县中长期任教;要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稳定县中教师队伍;省、市、县三级教研部门应配齐普通高中各学科专职教研员,鼓励教研员定期到学校任教,对县中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为促进县中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
健全机制,强化县域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保障措施。健全县中发展提升保障机制,加快改善县中办学条件是县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统筹力度,切实承担起县中教育投入的主体责任;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和监督有力的招生机制,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防止县中优质生源流失,维护县中良好教育生态;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程,努力使每个教育基础薄弱县都能得到发达地区、区域内高校、区域内优质高中一对一的对口帮扶;强化督导考核评价,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县中发展提升作为重点工作,建立跟踪督导机制,强化整改与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