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定县东回中学:践行爱的教育 营造美好生态

2022-03-31穆树林

山西教育·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困境中学家长

穆树林

平定县东回中学位于太行山深处,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寄宿制中学。这里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条件落后,大量人口涌入县城。留在山区学校读书的孩子中,单亲、离异、困难、留守家庭的孩子居多,这些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之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存在理想信念缺失、自信心不强、缺乏安全感、厌学情绪严重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这些孩子更加需要生活上的关爱照顾、心理上的关心呵护、思想品德上的正确引导以及行为习惯上的养成教育。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近年来,东回中学立足实际,以“关爱学生”为突破口,把困境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实施爱的教育,致力于建设“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家长感恩老师,家长感恩学校”的和谐校园,培养“品德高尚、行为文明、富有爱心、懂得感恩、热爱学习、阳光自信”的“幸福的普通人”。在实施一系列举措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不少鲜活的案例,充分证明了这些实践措施的成效。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激发学生自信心的最好途径。实践证明,只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学生就会回馈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为此,学校结合实际,设计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活动方案,如“五四”活动方案、国庆活动方案、运动会方案等,使各类活动系列化、常态化、规范化,从而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学校精心打造精品社团,满足各类学生成长过程中对交往、活动、兴趣爱好以及特长发展的需要。

学生朱彤的父母离异,只能和70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性格内向,学习动力不足,是典型的困境学生。学校组织的多种活动为她的改变提供了助力。有一次,她在学校组织的朗诵比赛中,被阳泉电视台节目组选中,去阳泉参加过几次朗诵活动,深受观众和评委的好评,在全县的中学生演讲比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如今,她脸上洋溢的笑容就是她阳光自信的最好证明,也是学校精心组织文体活动的勋章。

家访不仅能够准确了解学生的困境状况,而且是关爱困境学生的良好契机。只要老师们到学生家去家访,孩子们就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变得听话了、懂事了,在校园里碰见老师时,眼神中流露出满满的亲近感,就像见到亲人一样。所以,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家访慰问的工作方案,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措施,全员参与,分步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老师们去鸿斌同学家进行家访时,发现鸿斌是单亲家庭,10岁时父亲因心脏病去世,他和母亲、姐姐以及年迈的爷爷奶奶一家五口人相依为命。自从家访以后,鸿斌各方面变化很大,“穆老师说,‘我们不能左右自己的出身,但是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没有靠山,自己就是山;没有天下,自己打天下;没有资本,自己赚资本’,这些话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到目前为止,家访学生达到了80%以上。家访活动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赞誉,有的家长通过短信给老师发来了感谢信,有的亲自到学校来向老师们表达感激之情。一位家长给老师们的感谢信中这样说道:“你们的到来,给了我们力量,你们的关心,使孩子们少了自卑,多了自信,使我们全家人感到温暖。”

由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长期住校,远离父母,无依无靠,于是学校让每一位教师“承包”一定数量的学生,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计划,让老师们有章可循。此时,承包老师就不仅是老师,还要承担起家长的职责,对所承包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全面管理和全方位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王斌原来是出了名的“问题学生”,打架斗殴,抽烟喝酒,不守纪律,不讲卫生。经过家访才知道,他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小时候,爸爸因车祸去世,妈妈抚养他和哥哥长大,如今,妈妈为了生计到太原打工,王斌只好和70多岁的姥姥一起生活。自从教师“承包”学生后,王斌有了很大变化,以前,他天天惹是生非,如今,不但不再生事,还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学习上。教师“承包”学生的做法产生了精准、可见的成效。

通过与学生真诚沟通,可以有效解开学生的心结,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果。老师们坚持一有空就跟学生谈心沟通,还总结出了与学生进行有效心灵沟通的谈心口诀,即“要关爱宽容,不要漠不关心;要平等相待,不要居高临下;要理解尊重,不要苛责谩骂;要冷静处置,不要头脑发热;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势压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宽容、关爱和呵护;要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平等、理解和尊重。”所有教師对谈心口诀都牢记于心,用心体会,并遵照执行。

为了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心理辅导室,由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常态化的心理辅导。同时,学校连续三年申请到中央专项彩票公益基金“助力计划”山西省困境青少年服务项目,开展“阳光自护”困境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有效的心理辅导驱散了学生心中的迷雾,打开了学生紧锁的心结,使学生阳光自信了起来。

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东回中学专门制定了“学生日常行为口诀”,即“欺凌同学最可耻,关爱同学最光荣;打架斗殴最愚蠢,相互礼让最聪明;乱扔垃圾最丑陋,讲究卫生最漂亮;损坏公物不道德,爱护公物最高尚;小偷小摸最卑贱,拾金不昧最崇高;网络诱惑危害大,游戏成瘾误前程;背地抽烟坏处多,我们要做文明人;牢记核心价值观,格高志远成栋梁”。如今,东回中学的每一个学生已经将“学生日常行为口诀”牢记于心、践行于行,欺凌同学、打架斗殴、乱扔垃圾、小偷小摸等不良现象基本杜绝,关爱同学、相互礼让、讲究卫生、爱护公物、拾金不昧的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东回中学近90%的学生寄宿在学校,孩子们长期离开父母,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在校如家的温暖和师同父母的温情,东回中学想尽办法创设温暖和谐的校园氛围。例如,学校每个月选择一天,为当月出生的所有老师和学生过集体生日。集体生日一般在学校餐厅举行,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过生日当天,老师跟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吃蛋糕、共同包饺子、共唱生日歌,情意绵绵,其乐融融。此外,学校还通过教师节和毕业典礼等重要节点进一步培养师生的“亲情”关系,努力办有温度的教育。

为了解决困境学生的生活困难,学校组织全体师生捐款捐物,并且经过多方呼吁,学校获得了阳泉市关工委、阳泉市民盟和平定县妇联、团县委、工商联、保险公司、爱心企业以及各类爱心人士的捐助和帮扶。他们有的捐赠图书,有的捐赠棉被,有的捐赠校服,有的捐赠米面油、文化用品等,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学校对他们的关爱。阳泉市关工委把东回中学作为品牌帮扶对象,拨来专项资金,支持学校关爱困境学生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在东回中学举行的各类正式的捐助活动达到30次以上,捐助财物达到30余万元。

有一名叫聪慧的学生,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又患上了严重的肠胃病,她刚升入初中那年,一场严重的车祸又降临到父亲身上。接二连三的变故和不幸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变得性格怪异、贪玩好动、不思进取,是典型的学困生。为了给聪慧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全体教师为她捐款捐物,学校还联系了阳泉市民盟、平定团县委、平定县妇联以及众多爱心志愿者对她进行资助;为了解开她的心结、温暖她的心灵,老师们多次到她家进行家访,并为她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为了激发她的自信心,老师们耐心细致地对她进行思想教育,还鼓励她参加全县的演讲比赛。在县教育局组织的“感恩励志”演讲比赛中,聪慧同学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回报了学校、回报了老师,也证明了自己。

在学校暖心的关爱下,东回中学的孩子们一天天成长起来,一天天进步起来,一天天懂事起来,一天天优秀起来。2021年初,东回中学“爱的教育”作为教育脱贫攻坚典型案例被山西省教育厅推荐到国家教育部,这是对东回中学工作的最大肯定。

如今,东回中学“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家长感恩老师,家长感恩学校”的和谐校园氛围已经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谐共处的美好教育生态已经初步显现。

(作者系平定縣东回中学校长)

猜你喜欢

困境中学家长
跟踪导练(一)
家长错了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