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探究

2022-03-31杨过王超孙青松

当代体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德育比赛

杨过 王超 孙青松

在核心素养条件下,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德育教育引起重视,加强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建立完善的德育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应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身体进行锻炼,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进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1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的重要性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的融入,使体育教学具有立德树人的作用,注重学生思想素质的发展。小学体育融入德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如下:首先,使体育具有德育教育的功能,对体育教学的功能性进行拓展,使体育教学与德育课堂能够有效结合,让体育教学内涵更加的丰富,保障体育教学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其次,可以对体育教学过程进行深化,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形式,使德育教育得到充分地显现,提高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使学生能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提高德育知识的渗透效果,使体育与德育能够有效融合。最后,使学生能够建立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心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对学生心理素养的关注程度。由此可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非常重要,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完善的德育学习环境,使德育教学能够融入到体育实践,使两者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保障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2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有效策略

2.1 做好语言激励工作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励作用,合理对语言进行应用,使学生能够乐于参与到体育学习中,为德育教学提供融入环境。教师需要对语言的风格进行控制,针对小学生采取平易近人的语言形式,通过语言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亲切感,便于教师通过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需要注重语言的激励作用,合理地选择语言激励的时机,在关键时刻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体育学习中,同时对学生起到德育教学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完成体育锻炼,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课前教师会安排学生进行跑步训练,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容易对跑步产生抵触情绪,一旦脱离教师的看管,部分学生将会脱离跑步队伍,出现队伍散漫的情况。为了使学生能够完成跑步锻炼,教师需要适当地给予学生语言激励,鼓励学生跟上前面的队伍,向学生说明跑步的好处,使学生能够坚持完成跑步。

2.2 合理运用比赛形式

比赛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在竞争环境下不断成长,对自身的能力形成清晰的认识。比赛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学生自身的不足将会在比赛中显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问题,对自己的缺点进行改正,进而更好地对学生的德育情况进行指正。在比赛过程中,教师需要保障比赛的正规化,对比赛规格进行严格规定,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使学生能够遵守比赛规定,提高比赛的公平性,使学生具有公平、公正的意识,保障比赛过程能够有序进行。例如:教师可以分成若干组,让学生参加接力跑比赛,通过体育比赛实现德育效果。首先,教师需要对比赛规则进行讲解,通过规则学习使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保障接力比赛能够顺利进行。其次,需要做好教学演示工作,为学生展示接力跑的技巧,使其能够专注于体育技巧的学习,提高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最后,让学生参与到接力跑比赛中,从实践中体会自己的学习成果,使學生之间能够形成竞争,不断提高自身的跑步能力,充分发挥体育比赛的德育作用。

2.3 加强团队之间合作

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团队合作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需要一定的教学环境,在展开团队合作教学前,教师需要做好合作意识的渗透工作,使学生能够对团队合作产生正确的认知,将自身作为团队的一部分,保障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充分发挥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势均力敌的队伍进行足球比赛,在比赛过程中需要进行团队合作,学生之间需要相互进行传球,使足球能够得到有效地传递,提高足球的运输效果,使学生能够逐渐树立团队意识。足球比赛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不足,使团队之间能够建立有效的合作,同时要求学生对比赛过程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团队合作意识了解得更加地深入,进而对学生展开团队意识的教育。

2.4 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引发学生思考是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认真思考德育内容,与教师进行良好的配合,教师才能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在教学情境中或是在教学问题中,潜移默化的开展德育教育。体育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生实现健康发展。体育教师需要认识到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明白相关的体育精神,提高对体育活动的认识。

例如:在开展三人两足游戏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游戏活动要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游戏资源,但是不为学生讲解该如何操作才能实现三人两足。然后讲解完成之后,教师给每个参赛小组3分钟的思考时间,让小组成员互相进行商讨。三分钟过后,有一些参赛小组已经快速完成了游戏活动,有一些参赛小组的速度比较慢或者是已经弃赛了。当三人两足游戏已经圆满结束之后,教师需要让所有参赛学生之间互相说出“你最棒”的话语,让学生明白获得比赛奖项、荣誉值得鼓掌,但只要敢于参与活动,并且能坚持完成活动流程的人,依旧值得鼓掌。这样,教师不仅实现了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还促进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己找到完成游戏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2.5 关注学生内在素养

在新课改的教育模式背景下,教师要保障学生的权益,关注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小学体育课程作为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有利于刺激学生身体机能,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体育精神,在体育课堂中能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形成团结协作、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关注学生的内在素养,需要从关注学生开始,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布置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我进行关注。然后当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或者是让学生开展自评,但无论是哪种评价方式,都需要保证评价的公平性。结束评价环节时,让学生能够根据评价结果,来不断提升自己。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跳远技能时,教师需要了解全体学生的实际跳远水平,对学生的跳远水平有个大致的掌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与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使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能够适应学生的发展,激发出学生的运动潜力。其次,教师可以口述或者是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讲解跳远方法与跳远活动的基本流程,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同时,当学生已经掌握到基本要领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来进行实际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示范与指导,让学生能够规范自己的运动行为。最后,当完成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在下一次的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考察,加强对学生的关注,提升课堂效果。

2.6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

体育活动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各项运动的基本操作,锻炼学生的身体,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优秀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才能走得更遠、更快。体育教师需要意识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加大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创新教学形式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一方面,体育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与教学环节。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圆圈网活动,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活动的基本流程与规则,让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剩下的就让学生自己思考,逐步摸索到解圆圈的方法与思路,让学生从参与者变为行动者。另一方面,要想解决圆圈问题,学生之间需要互相配合与交流沟通,无形中,教师就提高了学生的默契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积极思考过程中,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2.7 采用典型事例讲解

要想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思想观念,教师需要利用相关的教学案例来引入德育教育,教师要积极引入常见的、典型的事例,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学生营造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还能让学生了解典型事例中蕴含的道理。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典型事例,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在开展抛铅球的活动时,可以让女生抛稍微轻一点的铅球,让男生抛稍微重一点的铅球,这时候有些调皮的男生可能会问:为什么女生就可以抛重量较小的铅球,男生就需要抛重量较大的铅球。教师需要及时抓住学生的这一问题,并根据这一问题展开德育教育。首先,教师需要先讲解女生与男生存在的力量差异。教师需要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为学生讲解男女生的身体机能,并阐述女生力量比男生力量小的原因,让男女生能够掌握正确的科学知识。其次,教师可以让男生与女生进行掰手腕,让男生感觉到女生的力量情况,提高实际认识。最后,教师可以引出最后的德育话题——“尊重女生,保护女生”。在这样的活动引导下,教师既达到了提高学生身体素养的教学目标,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德育教育。

2.8 树立良好德育观念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思想观念,是教师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目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设备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一部分。在信息化大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生难免会遭受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产生思想动摇,不利于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与贴心人,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打好文化与思想基础。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传授德育知识,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体育教师是小学体育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与引导者,体育教师需要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树立学生良好德育观念的教学任务,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努力。一方面,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的体育活动案例,并从这些优秀案例中渗透体育精神与德育观念,让学生了解到团结协作以及互帮互助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出现思想观念上的偏差时,教师需要立即为纠正学生的思想观念,为学生讲解正确的思想观念,将学生从思想的偏差轨道中拉回来。

2.9 进行德育评价引导

有效的评价语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找到努力方向,了解自身的不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有效评价,但一些教师为了加快授课进度,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和指导,让学生误以为自己的回答是正确的、全面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做学生的引路人与知心人,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对学生进行解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的课程标准改革下,国家、社会以及家庭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德育,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意识与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德育是各育之首,任何学科的教师都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的责任,教师需要让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与道德行为。体育学科是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体育教师不仅需要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学生良好的体魄、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还需要将德育贯穿在体育课堂当中。当体育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在活动上的表现行为进行评价,渗透德育教育,及时肯定在活动中帮助别人,具有良好团结精神的学生,为学生讲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当学生由于意志力不够而想放弃体育活动时,教师需要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重拾活动信心,不断地突破自我,形成坚持、勇敢的体育精神。

2.10 构建融洽师生关系

学生是教师的主要授课对象,师生之间的配合度与默契度与课堂效果和课堂进度息息相关。要想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提升课堂效果、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需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师生之间的默契度,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走入教学情境。为了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多做出努力,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度。一方面,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教师需要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赞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提高学习的信心,乐于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教师需要转变思想观念,不能以成绩来决定对学生的态度,这样的思想观念是不可取的。

另一方面,为了照顾增强师生之间的默契度,保障学生的权益,教师可以设立“沟通箱”。学生可以随时向沟通箱里投放学习或者生活想法,教师在阅读学生想法的同时,可以极大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当了解了学生的想法之后,教师需要对其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存在的疑惑开展德育教育,提升教育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注重德育的融入,使学生能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念,使其具有良好的精神品质,进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激励作用。体育教学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还应对德育教育效果进行关注,确保德育教育方法能够顺利地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上海市安亭师范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德育比赛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中国德育》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