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体育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2022-03-31康改梅

当代体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身体素质阶段

康改梅

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提高,人们日常生活的节奏也在逐渐加快,在这样的情况下,拥有好的身体素质不仅是获得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助力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青少年作为我国未来社会的主人,其综合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未来的发展质量。但从近年来有关青少年身体素质的调查报告不难看出,青少年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都不尽如人意。具体到初中阶段来看,这一时期的学生要面对日渐繁重的学习任务,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没有整块的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课程教学作为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认识。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从近年来各项有关青少年身体素质的调查数据不难看出,当代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都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学阶段的学生要面对日渐繁重的课业任务,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学校层面和基层教师应当认识到,当今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已经成为了个人获得幸福生活、助力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初中时期,体育课程作为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本文将在对初中阶段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终身体育理念在提高初中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助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意义提出将这一理念渗透到初中体育课程中的方法与策略。

1 终身体育理念的简单介绍

终身体育这一看似简单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指人在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这一整个过程中都要学习体育和参加身体锻炼,是体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其次是说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实践的机会。

2 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承担着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提高学生运动能力與身体素质的重要教学任务。从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来看,初中阶段的学校教学水平要面临中考的检验,包括体育在内的所有课程都是以帮助学生通过中考的检验、顺利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为主要教学目的。在初中阶段,体育课程的课时数较少,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是以中考体育测试的项目为主要训练内容。这样的教学现状不仅不能够使得学生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锻炼的方法,同时也会让学生对体育锻炼失去兴趣。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体育课程正在成为一种运动负担,学生没有能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并没有真正承担起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理念的任务。

3 将终身体育理念渗透到初中体育中的意义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机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这一时期的学生由于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巨大的升学压力,没有太多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也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初中时期的体育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学生锻炼意识的重要途径。将终身体育理念渗透到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能够使得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更多的日常锻炼方法,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

4 将终身体育理念渗透到初中体育中的策略

4.1 改变教学思路,帮助初中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在初中时期开设体育课程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要使得我国的青少年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拥有强健的体魄,但和其他课程一样,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也面临着中考的检验。这一时期的体育教师会以中考体育测试所包含的项目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在这样的教学现状中,学生很容易因为高强度的体育训练而对体育课程的学习产生排斥心理,甚至会为了逃避体育课而编造谎言。如此来看,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帮助学生掌握锻炼方法、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教学作用。将终身体育理念渗透到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中,也是想要使得体育课程教学更好地发挥其自身具有的助力青少年获得全面发展的作用,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思路,通过积极正面的引导来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并不只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中考体育测试,同时也要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进行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例如:在以长跑为主要课程内容的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在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之后直接让学生进入长跑训练的教学方式,而是首先要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向学生说明长跑这一体育项目在锻炼人的运动能力和强化人的身体机能方面所具有的作用。其次,教师也要向学生讲清楚,在进行长跑训练时都要做好哪些热身准备,这些热身准备的项目各自所具有的作用是什么。最后,在学生进行长跑训练时,教师不应该只关心学生的长跑成绩,而是要注重学生对于长跑运动的要领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在进行长跑时真正关注到这一运动项目本身,从而使得学生认识到长跑运动的意义,并使其逐步形成终身跑步锻炼的认识。

4.2 强化理论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

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体育运动自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理论知识。在以往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所关注的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锻炼时的速度、强度和准确度。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只是体力方面的较量,而并没有使学生真正理解体育运动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提高身体素质、强化身体机能方面的作用。另外,理论与实践本就是相互促进、互为表里的两个部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存在着重实践而轻理论的现象,这样会使得学生无法对体育运动有一个整体性认识,同时也就无法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因此,在将终身体育理念渗透到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时,教师要注意强化理论教学,通过讲述有关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来使得学生意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

以初一的体育课程教学来举例,初一阶段的学生还没有较重的学习负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有较多的时间来进行体育运动锻炼。这一阶段的课程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对待初中阶段体育课程学习的态度。在这一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强化理论教学,能够使得学生掌握更加正确的锻炼方式,并且可以让学生以端正的态度来面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会在高质量地体育锻炼中认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在这一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学期课程规划时应当留出四分之一的教学时间来进行理论课程的教学,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施来让学生了解每种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历史以及各项运动的动作要领,从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锻炼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在提高身体素质、强化身体机能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与此同时,初中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强化理论教学,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改变对体育锻炼的固有认识,正视体育锻炼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使得体育锻炼所具有的强化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可以在初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

4.3 教授锻炼方法,让学生运用正确方法进行体育运动

体育锻炼从来不只是速度和力量的比拼,而是引导人们通过正确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而轻体育的现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更谈不上通过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来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将终身体育的理念渗透到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核心目的,是想要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通过体育锻炼来强健体魄的认识。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锻炼方法,使学生能够在高质量地体育运动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从而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认识奠定一定的基础。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加入体能训练的课程,这样的课程设计有两个作用:一是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二是想要让学生在高质量的体育课程学习中意识到体育锻炼在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授给学生一定的运动方法,例如:在进行以跳绳为主要训练内容的体育课程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清楚跳绳这一体育项目在锻炼人体腿部肌肉的过程中的原理,同时也要向学生说明进行跳绳训练时的要领。在学生进行跳绳训练时,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跳绳动作,避免不规范的锻炼动作给学生的身体带来的伤害。

在将终身体育理念渗透到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时,教师要明白,这一教学安排的目的之一是想要让学生通过终身体育锻炼来获得强健的体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运动锻炼来使得自己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4.4 增加运动时间,使体育锻炼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将终身体育理念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目的,是想要让学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终身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当在改变教学思路、强化理论教学和教授锻炼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进行运动锻炼的时间,使体育锻炼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加初中学生体育锻炼时间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著手解决初中阶段体育课程被随意挤占的问题,保证体育课程的课时数。同时也要在校园生活中规定指定的时间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比如学校可以规定,学生要在每日晨读之后进行晨跑锻炼;在上午两节课结束后要让学生做课间操。每日放学之前,学生应当有固定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在这段时间中,学生可以在跳绳、踢毽子等运动项目中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来进行体育锻炼。从学校层面来讲,要重视体育运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制定有关规定来保证学生的运动时间,从而使得体育锻炼成为初中学生校园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将终身体育的理念渗透到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时,学校和教师要适当增加学生的运动时间,使得体育锻炼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养成每日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也使得学生能够在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形成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并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4.5开展趣味活动,增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要面对日渐繁重的学业压力,在教师和家长的教导下,这一时期的学生将学习看作唯一的正事。体育锻炼在他们眼里往往是既浪费时间又毫无乐趣的事情。而将终身体育的理念渗透到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想要让学生能够养成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趣味活动来增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找到乐趣。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如丢手绢、蛙跳接力赛这样的趣味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程的训练中。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得学生感受到了乐趣,同时也让学生的奔跑能力和肌肉力量得到了锻炼。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小规模的趣味运动会,在校园中营造趣味运动的氛围,以此来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这里需要学校层面和教师注意的是,在校园生活中开展趣味运动活动并不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使得学生能够以强健的体魄投入到紧张的课程学习中。

在将终身体育的理念渗透到初中体育课程中时,开展趣味运动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地积极性,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从体育运动中得到快乐,并且会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与此同时,在校园生活中开展趣味体育活动,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同时也能有效推动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在当下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身体素质已经成为获得幸福生活、助力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方面的表现都有待于提高。体育课程教学是初中阶段增强学生运动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以下方法来将终身体育的理念渗透到初中体育课程中:第一,改变教学思路,致力于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第二,强化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意识到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第三,传授锻炼方法,让学生通过正确的途径来进行体育锻炼;第四,增加运动时间,让体育锻炼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第五,开展趣味活动,增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通过上述方式,不仅能使得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

(作者单位:会宁县郭城驿镇华峰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身体素质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锻炼
新发现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