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柏香村的嬗变

2022-03-31王明希黄欣

廉政瞭望 2022年4期
关键词:工作队第一书记驻村

王明希 黄欣

“这一年来,柏香村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龙水库成功蓄水、柏香茶园纳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虎年春节之际,由四川省纪委监委下派、现任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副书记的唐勇,来到劳动镇柏香村,慰问干部群众和驻村工作队。

时下,柏香村宽敞的水泥路上不时有小汽车进出,外出务工返乡的群众不仅带回了“收入”和“年货”,也带着脱贫后的自信与喜悦再次出发。大家感叹,这些年党的好政策给村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里还饱含中央、省、市纪委监委联建驻村工作队的辛勤付出。

村里有“颜值”,群众有“气质”

村民李财燕从唐勇手中接过慰问金,连忙不停道谢。致富不忘引路人,曾经是贫困户的她,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凭借特别能吃苦的劲头,如今已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

有对比,才能更清晰地看出变化。

李财燕从脑海里翻出了脱贫前的“记事本”:几年前,家里因一起交通事故,欠下了10多万元债务,让本就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去年,家里卖了200多头猪、200多只鸡,农闲之余还外出打工,我对未来很有信心。”她说,这些变化得从各级纪委的帮扶说起。

2015年8月,中央、省、市三级纪委把柏香村作为在马边定点帮扶的第一个贫困村,派出干部长期驻村,和援彝干部、镇村干部一起组成15人的柏香村扶贫工作队。

李财燕想干事、想致富,之前却因技术不济,折了不少本。在绝望之时,她想到了第一书记们,“找他们去!”

果然,转机出现了。三位第一书记多方协调政策,邀请专家上门提供养殖技术,经常去她的养殖场嘘寒问暖。很快,她的生活走上正轨,不仅养殖成功了,还组建了柏香女子打工队,自己家里也建起了两层楼的新房。

说起创业的成功,李财燕满怀感激:“帅志聪、张军乐、李谦三位第一书记帮了我的大忙,让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几年前的工作情景,中央纪委驻村队员帅志聪如今依然清晰记得:“要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关键要有帮助群众的具体行动。”他和省、市两级纪委驻村队员张军乐、李谦达成了一致:“群众的合理诉求务必要全力解决!”

和李财燕一样,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发展为致富能手的不在少数,5组的罗新华、7组的高现军、村文书侯军都成长为创业大户。李财燕们的崛起,激励着村民鼓足干劲。

这些年,在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密切配合,带领村民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大展拳脚。现在,柏香村风貌大变样,从县城到村里也就十分钟,规模化种植的茶园风景怡人,休闲山庄人气旺盛,“到柏香采草莓”成为微信朋友圈热词……

改变的不仅有村里的“颜值”,还有村民的“气质”。“体现在大家对致富的渴望上。”村支书王志福说,在第一书记们的组织下,举办“五星家庭”评比、“感恩奋进我的脱贫路”演讲等励志活动,村民“我要富”的动力充足,形成了“人不学,要落后”的共识。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5128元增长到2020年的15275元,集体经济从零增长到每年8万元左右。

用实干做表率,让干群看到脱贫希望

一开始,来自三级纪委的第一书记们就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既要确保“两不愁三保障”,还要做到帮扶措施等“六精准”。惟有实干做表率,才能让干部群众看到希望。

“既然是纪检监察机关派出的干部,就要在工作中突出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属性。”从一开始,驻村工作队就把政治机关的责任挺在前面,用实干在促脱贫上打出一套“组合拳”。

起初,侯军在县城一企业上班,帅志聪的一通电话改变了他后来的走向。“我是中央纪委下派村里的第一书记,我们来就是解决困难的,需要有干劲的年轻人回来一起干。”一席话,听得侯军满腔热血。

回村后,侯军在驻村工作队的带动下,积极学习处理村级事务,成为村里后备干部。在产业发展上,他争取到党员示范引领专项基金,创建柏香人家农产品公司,带动农副产品销售额超过100万元。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王志福说,在驻村工作队悉心指导下,村里制定后备干部选拔方案,从考察推选到培养,从农民夜校到顶岗试用,发展了5名年轻党员,2名村“五职人员”,李财燕也成功当选为四川省人大代表、受聘为乐山市监委特约监察员。

“群众的需要是我们的使命。”驻村工作队坚持问需于民,通过入户座谈、带着问题下访、召开坝坝会等找准问题症结。路,是群众最迫切想解决的,也是制约脱贫的“卡脖子”工程。得益于各方积极推动,新建的水泥路连通了大山与外面的世界,群众满心欢喜。路通了,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也迎刃而解。

“孩子们的变化是教育扶贫最好的检验成果。”驻村工作队不满足于修通路让孩子能上学,更以扶智为突破口,成立教育奖励基金、举办夏令营、协调省直教育单位开展共建……驻村帮扶以来,村里适龄儿童无人因贫失学辍学,36名学子圆了大学梦。而2015年以前,村里总共只有5名学子考上大学。

“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我不可能上高中,更不可能上大学了。我一定加倍努力,不负帮扶干部的帮助,不负青春的梦想。”2021年考上大学的立拿弟弟说。

找准可持续发展路径,阔步乡村振兴之路

中央、省、市三级纪委监委机关把助力马边脱贫奔康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大力发展致富产业。基于柏香村天然的地域资源优势,进驻之初,驻村工作队便把农旅融合作为目标定位,发展茶产业成为重要环节之一。

“我的茶园现有1200亩,村民每年采茶收入就超过60万元。”柏香村茶园负责人何文彬说。为做大茶产业,村里引进茶企,流转土地建立标准化茶园,并带动全村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到2800亩。村里还成立农业科技公司、茶叶合作社,打造柏香芽品牌。整合脱贫户产业发展资金,入股集休闲、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楠峰山庄,每年按利润分红。

投资1.6亿元的青龙水库,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水利部大力支持的项目,处在村里产业发展的“核心”。水库周围,景点纷呈:赏湖、采茶、品茶、尝农家菜、高山果蔬采摘。丰富的旅游业态,形成了旅游环线。

一任接着一任干,2015年以来,三级纪委共派出8名干部参与帮扶。2021年6月,乐山市纪委监委干部曾誉接过接力棒,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换了几茬,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发展的使命却一脉相承地传递了下来。”曾誉说。

追梦之路,每一步都是付出。2021年8月,柏香村驻村工作队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成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和全国25.5万个驻村工作队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

柏香村的变化,只是三级纪委监委帮扶马边的一个缩影。如今,“围土墙、篱笆房、三锅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已成为马边的历史记忆。仁沐新高速马边支线的通车彻底破解了发展瓶颈,马边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校成为最漂亮的地方;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发展茶叶、竹笋、青梅等生态产业稳增收……

新时代,新征程,马边正铆足干劲,在乡村振兴战场上接续奋斗。

在柏香村的茶園(何为/摄)

猜你喜欢

工作队第一书记驻村
我的第一书记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第一书记之歌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