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2022-03-31曾勋
曾勋
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性指导文件。
文件重点提及的八个部分,即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无不关切“食”这个字。
自古以來,中国都是一个崇尚农业、以粮为本的国家,历朝历代均把粮食生产、储备、管理作为安邦治国的重要事项。相传,箕子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时,指出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为“洪范八政”。简单来说,古代国家的八大要务分别是管理民食、财货、祭祀、居民、教育、治安、朝觐和军事,而“食”被放在了第一位。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又称:“舜命后稷,食为政首。”后世便有了“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的说法。
历朝历代形成了包括储粮备荒、粮食安全治理等在内的完备粮食安全思想体系。
秦汉时期,国家已经按照行政建制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多层次、广分布的粮仓体系。西汉制定了严格的粮仓管理制度,大型仓库均由重兵守卫,在西汉华阴京师仓的遗址出土了粮仓簿册,其中详细记录了谷物数量、品种、出入、经手人、核验等项,后代承袭这些管理制度的同时又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粮仓监管,比如,中央会不定期派出御史、巡抚对地方的仓库进行考课上计。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随着治理效力到基层的衰减,古代的粮仓“硕鼠”千方百计钻制度漏洞,通过虚开入库证明、设置“双层仓”等手段瞒天过海。粮仓腐败与朝廷的专项治理两股力量,一直在对垒博弈。而对于粮食腐败,历朝历代都采取“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明清的粮食腐败大案如“郭桓案”“甘肃冒赈案”,皇帝均亲自挂帅指挥,一众贪官污吏人头落地,更是彰显出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不管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古代社会还是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粮食问题始终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今年年初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深化粮食购销等领域腐败专项整治”被纳入今年的反腐重点工作。当前,多地粮食系统已经刮起反腐风暴,各地重拳整治粮食购销等领域腐败问题,一批“硕鼠”“蚁贪”被揪出。
守护“大国粮仓”,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气更足,这是“食为政首”的现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