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知策略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2022-03-30戴璐
戴璐
教育的源头是生活,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生活感知策略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生活感知策略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教学案例探究了生活感知策略的实际运用,进而从感知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等角度提出建议。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对写作进行了生动的阐述:“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生活是写作的灵感源泉,只有认真观察生活,真切地感知生活,才能用生花妙笔把看似平淡的生活展现出来,进而激发读者对生活的热爱。生活感知策略是生活教育理念中的重要方法,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应用广泛。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体验和感受生活,以增加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生活感知策略在小学寫作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是提高写作教学效率的途径。小学生活五彩斑斓,学生能从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和体验融入写作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日记,把一天的生活体验记录下来,用心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这样的教学指导可以促使学生有效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善于观察生活是一个优秀作者必不可少的素养。在写作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能够敏锐地感知到生活中喜怒哀乐,并将其融入写作中;而有的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却反应平平,在写作时总是不知如何下笔。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运用生活感知策略,能够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以观察身边的人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注意捕捉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从更加立体的角度表现人物的典型特征。这样的写作指导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形成更加敏锐的感知力,进而写出更有生活气息的文章。
(三)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库
扎实而丰富的积累是写作的必备条件,而生活则是一个庞大的“素材库”,仔细观察和感知生活能够促使学生从中提炼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形成丰富的积累,为写作表达做好准备。把生活感知策略运用于小学写作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根据需要对生活素材进行整理和运用。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校园生活中的典型事件进行收集和整理,即围绕“每周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这一主题,记录校园生活中触动人、温暖人的小事,包括老师、学生的表现以及自己的感受等,最终形成相对系统的写作素材。这样的教学指导有利于学生感受和记录生活,不断丰富自己的素材库。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时期。通过对各年级小学生作文分析看,许多学生虽然知道应该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获得写作灵感,但是在如何整合和利用写作素材方面却遇到了困难,导致写出的作文语言苍白、逻辑混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采用生活感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完成对人物的描写和对事件的记叙,优化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例如,在叙事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对生活的感知对事件发生的过程进行梳理,按照一定顺序整理材料,形成有条理的作文。这样可以让学生把写作视角投向生活,结合自身感受理顺写作思路,写出内容充实、条理清晰的优质作文。
二、生活感知策略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感知家庭生活,进行情感表达
家庭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家庭中的每件事几乎都有学生的亲身参与,而在与祖辈、父母、兄弟姐妹的接触中,也会有许多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这些都是鲜活的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在运用生活感知策略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回归家庭生活,感知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一件件有滋有味的家庭小事转化为写作素材,由此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情感真挚、贴近生活的作文。
例如,在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中华传统节日”的写作指导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归家庭生活,回忆自己与亲人共度佳节的时光,并挑选其中印象深刻的事件记录下来。一名学生以“包饺子,过大年”为题目写道:除夕夜吃饺子是我们当地的传统习俗之一。除夕这天,妈妈把饺子馅和面准备好,但是临时有事出门了。姐姐看着准备好的食材便拉着我说:“不如咱俩帮妈妈包饺子吧。”我爽快地答应了。说干就干,我俩照着妈妈平时包饺子的模样进行了一番操作。我一边包,一边心里美滋滋地想:今天总算干了一件大好事,一会儿妈妈回来,准会对我俩大加赞赏。谁知这饺子皮和饺子馅好像故意和我过不去,不是皮太小,就是馅太大,两个“搭档”的配合不默契,最后成型的饺子也有些惨不忍睹。姐姐的“作品”和我的也是不相上下,我俩对视了一眼,全没了刚开始时的豪情。这时妈妈回来了,本来以为免不了一顿批评,但是妈妈看着我俩包好的饺子,欣慰地说:“真是过一年,长一岁了,都知道帮妈妈干活了!”见妈妈没有生气,我忙凑上去说:“妈您教教我们吧!”妈妈一边洗手,一边说:“行啊,今天过年,妈妈教你们包饺子!”……终于,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和姐姐包出了像模像样的饺子,而这顿除夕夜的饺子对我来说的确分外美味。
这篇习作通过描写过年期间在母亲的指导下包饺子的场景,表达了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成果更让人快乐的心情。作者对家庭生活中的趣事进行了细致描写,写出了和姐姐、妈妈互动的细节,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家庭氛围的和谐。通过感受家庭生活获取写作素材,才能在写作时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并让读者感同身受。
(二)感知校园生活,表现多彩生活
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待校园里,与老师、同学接触,参加各种有趣的校园活动。例如,每天的文化课学习,学生会与同学、老师进行思想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在课间会进行各种体育运动、游戏活动;在植树节、儿童节等节日期间学校会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等等。这些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也能成为学生写作的宝贵素材。因此,教师在运用生活感知策略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启发学生仔细观察校园生活,在这些活动中捕捉细节,深入体会,进而将其融入写作中。
例如,在統编四年级下册“我的乐园”的写作指导中,教师启发学生感受生活,记录自己在“乐园”中获得的情感体验。有的学生把学校的篮球场视为自己的乐园,并写道:我爱打篮球,教学楼后面那个篮球场便成了我的乐园。你别看它场地小,只有两个相对而立的篮球架,平整的水泥地上简单地刷了白色的点线,但它载着我课余时间的快乐。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有时甚至是课间,我都会在这里练球。“哐”的一声,瞧,我投了一个漂亮的三分球。围观的同学都为我喝彩,我得意地接住篮球,又继续练习……有时我也会动员同学和我一起练习,我们相互讨论,彼此纠正,共同成长……在篮球场上,在我的乐园里我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成长,也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每当路过篮球场时,我心里都会涌起一阵暖意。在这个片段中,作者以自己喜欢打篮球为切入点,自然引出了“我”的乐园——篮球场,然后细致描述了自己在篮球场收获的快乐,作文内容是建立在对校园生活深刻感知的基础上的。由此可见,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应该对学生加以点拨,启发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和写作灵感。
(三)感知社会生活,写生活感悟
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与社会生活的接触也慢慢增多,会逐渐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往往不那么深刻,甚至是一知半解,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社会生活的动机。教师在运用生活感知策略的过程中,应该汲取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社会即学校”的思想精髓,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社区,多多参加社会实践,进一步了解和感知社会生活,从而不断积累生活化的写作素材,以在写作时结合现实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写倡议书”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引导学生回归社会生活,观察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破坏环境的一些典型现象,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写一封倡议书。有学生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作为地球村的成员,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共同维护我们美好的家园”为开头提出了几点倡议,其中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选择绿色环保型的新能源产品”“节约用水,随手关闭水龙头,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一水多用”“爱护森林资源;节约用纸”“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注意垃圾分类投放,不要随地乱扔垃圾”等等。这些倡议是学生深入观察社会生活,了解了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破坏环境等问题之后提出来的,是学生从一个社会人的角度对自己、对他人应担负的责任提出的呼吁。这样的写作将学生的对生活的感知延伸到社会层面,能够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也有利于升华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四)感知大自然,写如诗如画风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实践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主动观察、丰富、积累自己的所见所闻,重视自我的体验与感受,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大自然的风景如诗如画、缤纷多彩,教师在运用生活感知策略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魅力,进而启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环境中,我们能看到山川河流的秀美壮丽,也能看到春夏秋冬、潮涨潮落等自然现象,还可以看到花草树木、飞鸟游鱼的灵动鲜活……这些素材是大自然的馈赠,教师应引导学生感知和观察自然现象,在大自然的启发下获取更多写作灵感。例如,在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游_____”的写作指导中,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外出旅游的经历,回忆自己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来。有的学生以“游黄山”为题目,写道:很快我们就来到了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站在光明顶向四周望去,一片白茫茫。漫天云雾悄然而至,穿行于山峦之间,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回旋,时而舒展,一会儿遮住远处的山峰,一会儿又顽皮地退去。站在光明顶上,云就好似在脚下飘浮,真有腾云驾雾的感觉。过了一会儿雾气渐小,对面的奇石也都露了出来。这些石头,各有各的名字,什么“仙桃石”“猴子观海”“狮子抢球”……各具特点,各有形象和寓意。变换角度观察,更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美不胜收!从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黄山的壮丽和秀美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作者通过回忆和把对黄山的赞美之情准确生动地表达了出来。基于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生活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回归自然,在观察自然、欣赏自然美景时积累写作素材,获取写作灵感。
总之,生活感知策略是小学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方法。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细心体察,深入感知,了解生活的不同侧面,进而不断丰富写作素材,锻炼表达能力,提高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