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多元互动中优化 在善教乐学中引领

2022-03-30徐美银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2年9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作文

徐美银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一个看似简约平凡而又极其深厚的“情”字,不仅揭示了缀文者的创作源泉和活力所在,而且打通了与观文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即使在教学改革大潮如火如荼的今天,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仍然流传“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的说法。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在作文时普遍缺乏必要的“情感”投入。

一、初中作文“乏情感”教学的基本现状

从观察和调研中不难发现,初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如下几种不良现象,这些现象直接导致学生对作文“并不感冒”甚至“厌作畏作”,应当引起重视。

一是客观因素的负面影响。最近有一句流行语:“在小学语文教与学活动中欠下的读写债,到了中学阶段是要还的。”意思是说,在小学阶段,许多学生的底子薄、亏空大,对中学作文有很大影响。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无论在作文情感还是能力培养上,要想在短期内实现“扭亏为赢”的目标,客观地说,确实是一种知易行难之举。二是来自初中语文教师的“短视心态”和“急功近利”行为。除了上文所说的“历史亏欠”现象外,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得阅读者得语文”的思想影响下,普遍重视“听说读”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而过于忽视或淡化对作文的常态化指导。教师“为完成任务而教”,学生“为完成任务而作”,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公开秘密”。在如此状态下,作文情感又能从何而来呢?三是来自教与学之间的“不和谐”现象。最近几年,尽管在国家层面上高度重视并大力实施“减负增效”教育工程,然而“密集化教学”和“题海性作业”并未明显减弱,使得教与学关系越发地走向“不和谐”状态。在如此教育大背景下,初中学生作文的情感与能力培育同样遭到“冲击甚至重创”。

要想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作文活动情感,教师应坚持在“人文教育关怀”下从激发情趣、情境涵养、生活链接、读写互动、资源拓展、德智融通和情感体验等方面多元互动,持续发力,激励与引领学生不断走向乐学。

二、对新形势下初中作文教学培育写作情感的策略性探究

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培养“人文教育关怀”下作文情感的切入点和主抓手,根本在于“以趣生情、以情激情、以德增情”。在这种思想和原则指导下,教师应认真用心、乐于用情、善于用力,赢得令人期待的“善教与乐学”良好效益。

1.在人文教育关怀背景下,以教材活动为支撑,以“情趣激发、多元互动”为路径,引领学生在善教乐学中赢得良好作文情感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教学的根本之道,并不是强制和强势,而在于激发学生兴趣,深化学习情感。”它强调了“兴趣教学”的必要性和“情感培养”的重要性,与爱因斯坦的“兴趣老师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无论学生的作文基础如何,要想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自觉意识和自主意识,切实打造善教乐学的作文活动模式,如果缺乏“情与趣”元素的涵养和滋润,其经过、结果和效果都是不会尽如人意。如果教师能够在人文教育关怀下,始终把“情趣激发”作为永恒原则,善于通过积极有效地“激励、唤醒和鼓舞”,让学生不断地学有所乐、学用所获、学有所感,既可以获取不容忽视的“情绪智力”效益,又能在润物无声中逐步强化他们的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无论从何种角度或哪个层面来说,自然都是非常必要的。

2.在人文教育关怀背景下,以教材活动为支撑,以“情境涵养、多元互动”为路径,引领学生在善教与乐学中赢得良好作文情感

“教从表象入手,学于直观感知。”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发展阶段,因此,在作文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多种方式,引入或创设丰富多元的情景形式,以此涵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对于引领作文过程和培养写作情感,都能發挥令人期待的“正强化”效能。无论在读写互动过程中还是在作文专题活动中,无论是自由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都可让学生根据自主意愿选择,或独立完成作文或小组合作,并开展喜闻乐见的作文竞赛活动。不仅如此,教师把原本专属的评价权利“下放”到学生手中,善于做“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坚持以学生的“自主性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为主要形式,不断放大“以赛激趣促写”的良好效应。

3.在人文教育关怀背景下,以教材活动为支撑,以“生活链接、多元互动”为路径,引领学生在善教与乐学中赢得良好作文情感

“善引生活长流水,赢得教学活力来。”无论语文知识还是学科活动,都要注重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它们彼此之间是“活水与源头”“花木与根系”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被誉为“语文之花”的作文活动,又怎能远离或摆脱生活元素的涵养和滋润呢?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与学投放到社会生活大背景下,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作文难度,拓展作文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源源不断地汲取并积累“写作之米”,引领学与用结合,进而在可亲可近、可触可感中有效培养写作情感。比如,在全民防控和抗击新冠疫情大战中,不断涌现出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中国式发展”和“中国式现象”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民族自豪感;“双减”以来的亲身经历、耳闻目睹和切实感知……诸如此类,不都是写好“情感作文”的优质资源吗?

4.在人文教育关怀背景下,以教材活动为支撑,以“读写和谐、多元互动”为路径,引领学生在善教与乐学中赢得良好作文情感

无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是“阅读是吸纳,写作是倾吐”,都在强调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良好互动、和谐共进”关系。就初中作文学科活动而言,教师如果善于把读与写结合起来,既可以获得“1+1>2”的良好效益,又能让学生不断地赢得成就感,为培育良好写作情感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相反,人为地割裂读写互动,就是在变相加大“各自为教”的难度,写作情感又如何能够走向良性发展之道呢?比如,在朱自清的《春》阅读教学中,可激励学生对“文本结构、修辞手法、语言特点”等进行鉴赏,并学以致用开展情趣作文活动;在完成《秋天的怀念》《散步》等课文教学后,激励学生联系生活认知,开展以“至爱亲情”为主题的读写互动;在进行《皇帝的新装》阅读教学时,以童话结尾为抓手,以“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和大臣们究竟会如何”为话题,进行“相机补白”的个性化续写……

5.在人文教育关怀背景下,以教材活动为支撑,以“资源拓展、多元互动”为路径,引领学生在善教与乐学中赢得良好作文情感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学生、资源”历来被誉为相辅相成的三大基本要素。其中“资源”是链接教学关系、引领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尤其在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和谐与否,教学过程和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文教学同样如此。换句话说,资源开拓对于培养写作意识、能力和情感,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作用很大,影响很深。以毛泽东的《新闻两则》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元素和手段,播放影视《渡江侦察记》中的相关片段,在“视听盛宴”中引领学生进行“视文互动”;在此基础上,激励学生开展“说一说、写一写”活动。

6.在人文教育关怀背景下,以教材活动为支撑,以“鱼渔兼授、多元互动”为路径,引领学生在善教与乐学中赢得良好作文情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本着“鱼渔兼授、兼容并蓄”的原则,通过各类途径和多元形式,注重对学生作文能力、活动技巧的训练、培养和引导,让他们不断赢得令人期待的良好作文情感。比如,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批注式阅读”方式,培养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识和习惯。再如,引领学生在作文初稿出来后,首先进行自我修改,如错别字、错标点现象,语言文字是否精炼,结构形式是否合理,人物刻画有无个性,情感表达是否清晰。在此基础上,与同学之间交换互改。前者是对作文活动的进一步体验和深化,是自我优化和提升的良好途径;后者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发挥激励和鞭策的作用。

7.在人文教育关怀背景下,以教材活动为支撑,以“德智融通、多元互动”为路径,引领学生在善教与乐学中赢得良好作文情感

作文活动是厚积薄发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正因为如此,切实构建善教与乐学的作文教学模式,光有情趣激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培养学生勤于作文的意识、乐于作文的情感和善于作文的德行。实践表明,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德智融通、相辅相成”才是培养学习情感的根本活力所在。初中教材中《济南的冬天》中的“人与自然”元素,《散步》中的“孝老爱亲”元素,《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博学智慧”元素,《梅岭三章》中的“家国情怀”元素,《中国石拱桥》中的“融慧创新”元素,《最后一次讲演》中的“红色革命”元素等,都是德智融通的优质资源。

8.在人文教育关怀背景下,以教材活动为支撑,以“情感体验、多元互动”为路径,引领学生在善教与乐学中赢得良好作文情感

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能力培养,如果缺乏“情感体验”,就会事倍功半。陆游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强调“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把激励引领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比如,在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阅读教学时,可以激励学生相互之间研讨与交流,然后把在学习与活动中的所思所感所悟“写下来”;在学习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为话题,组织“百家讲台”活动,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看法,然后激励学生“写一写”。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人文教育关怀背景下,以上述几个基本环节为抓手,认真打造善教与乐学下的作文互動模式,帮助学生在点点滴滴中逐步积累与积淀,不断优化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作文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