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烧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
2022-03-30刘士才
刘士才 张 露
引 言
熏烧工艺可追溯至原始陶器,由其演变而来,并得以发展创新。当时由于技术限制并无高端窑炉,只有平地堆烧和坑烧等,温度较低,所烧器物均以实用功能的日用陶为主,至今在世界各地的土著民仍有部分保留此日用器物烧制方式,随着现代陶艺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创作思路的开阔,熏烧已作为一种独特的装饰功能和审美形式深入到现代陶艺创作的领域,深受陶艺家的喜爱,并且在技术和艺术审美上都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熏烧的类别和特点
(一)低温熏烧
早期运用于陶艺创作的熏烧作品属于传统的低温烧成,设备简陋,直接于地面上或挖坑烧制,亦或谋求一个耐高温的透气容器,燃料一般为植物秸秆、树枝、树叶、锯末、刨花、报纸等,由于在烧成过程中散热比较多,所以自然达不到较高的温度,一般在800~900℃左右,表面效果主要依靠可燃物的碳素与作品表面的渗透关系产生,使作品烧成效果总体来说色彩较少,整体呈现黑、白、灰层次的朴素色调,艺术效果纯粹,有时可产生强烈的水墨画效果,别有中国画的意境和韵味。同时,表面的黑、白、灰肌理又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变化莫测,赋予了作品独特的装饰效果和艺术魅力。由于烧成温度偏低,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作品容易破损,不易长久完整保存。若烧成温度过高,这种碳素就会变得稀少或者完全燃烧掉而消失,所以为了得到理想的表面效果,熏烧的温度一般不宜太高,但同时这也是低温熏烧存在的一种优势,那就是它可以反复熏烧,对画面进行调整,直到效果满意为止。例如有的作品或者作品局部没有熏烧到、颜色不够深、颜色过于单一等,可以再次进行熏烧,具体操作时可以将一些小木块儿等燃烧速度相对缓慢持久的燃料紧紧依偎摆放,使作品表面可以吸收更多的碳素,致使作品表面颜色变深,也可加大燃料的分量,延长熏烧时间,从而达到同样的目的。如果是某件作品或是某件作品的局部颜色过重,缺乏层次,则可将其放入高温窑中进行1100~1200℃的烧制,方可使作品表面的碳素得到不同程度的退却,从而将作品重新进行熏烧,如此这般反复调整,即可得到满意的烧成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采用多高的温度使作品表面的碳素退却,要根据作品的效果来进行温度的选择,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碳素消失的就越多。再就是在现代陶艺作品熏烧前,为了保证作品的坚固性,常常先高温素烧到1180~1200℃左右,因为这个温度拿去熏烧的话,坯体表面仍然能够吸附碳素,所以一件现代陶艺作品往往至少要经过两次烧制的过程。
如刘士才的作品《诉说系列·之“境”》先将作品氧化烧成至1220℃,然后将作品部分解构,放在有孔的铁皮桶内进行800℃左右的熏烧,再进行拼合,作品表面效果层次丰富,形成一定的对比,增强了装饰性的趣味性。需要强调的是,在熏烧的时候燃料与作品的摆放非常讲究,烧成用的容器(如铁皮桶)底部要先铺上厚厚的燃料,如锯末、刨花、小木条、小木块、树叶等,根据烧成效果的需要,再对上层燃料进行多少以及结构的分布安排,作品与燃料隔层相间分布,确保燃料可以持续燃烧到底部。一般来说,作品表面紧挨着小木块或木条的部位颜色会深一些,因为小木块相对刨花、稻草来说,燃烧持续的时间要久很多,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对不同燃料进行有意识的摆放,提高预期效果产生的几率。
(二)高温熏烧
随着艺术家的不断实验和探索,近些年也出现了相对高温的熏烧形式,烧成温度可以达到1200℃以上,这主要与所选用的烧成设备有关。现在的高温熏烧多借用匣钵在高温窑炉中完成。匣钵内往往会放入一些刨花、锯末、稻草、金属氧化物以及其他有机材料,然后封闭起来,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可以达到较高的烧成温度,在高温下很多金属氧化物等就会起到发色作用。在不同的温度下,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等发色剂或加入不同的可燃物,都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相对于低温熏烧的效果来看,色彩更丰富,不再是单纯的黑、白、灰之间的关系,而是具有不同程度的色彩肌理,拓展了作品的艺术表现空间,但高温熏烧相对于低温熏烧来说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它不容易对烧成效果进行调整,因为高温熏烧效果多为发色剂的发色,而不是碳素(碳素在高温状态下早已退却被燃烧掉),这类物质不宜被去掉,也可以说不宜作减法,相反,做加法相对容易些,即把熏烧效果不明显的作品再次熏烧。由于是高温烧制,不宜多次反复进行,否则作品容易破裂,这是高温熏烧的一个局限性。
《祭》蒋 炎
如刘士才的高温熏烧陶瓷壁画作品《共生》,其表面肌理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往泥浆中掺入收缩性或可燃性物体形成的,如小米糠、玻璃纤维、油麻丝、荞麦壳、稻草、提摩西草、纸屑、木屑等,因材质形状、大小、吸水性的差异,加入泥浆中会形成丰富的肌理效果,然后将混好的泥浆倒入石膏模具中完成坯体的造型。待坯体干燥后平放于装满燃料的匣钵里,并将碳酸铜、氧化铁、碳酸钴等金属氧化物按照一定规律分布在匣钵里,同时放入食用盐、小苏打等,最后装进气窑进行不同温度的分组熏烧实验(1050℃、1100℃、1150℃、1200℃、1240℃)。由于烧成温度不同,匣钵内部材料的布局不同,坯体熏烧后的色彩和肌理效果也有明显的差异。
为了追求更加丰富奇特的熏烧效果,可以在熏烧之前对作品的表面做一些处理,如用表面较光滑的硬质工具或牛角刀将作品表面按压光亮再去熏烧,或者在作品素烧后将表面涂上泥浆,将不需要碳素的部分进行遮挡,或者为了得到某种肌理,可以用铁丝、稻草绳、锡纸等进行缠绕,都可以得到不同的视觉效果。
二、熏烧在现代陶艺中的运用
从工艺技法的角度,熏烧工艺简单,设备和材料易得,价格低廉,便于操作,技法丰富;从艺术效果角度,生动自然,变化层次丰富,效果独特,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和研究价值。熏烧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各大现代陶艺展览中频频闪现,如蒋炎老师的作品《祭》,熏烧温度为1000℃,烧制过程中用锡纸包裹局部,以控制表面色彩明度、面积和形状的对比,这组作品不但形式美观,且熏烧效果的丰富、自然的变化极具魅力。日本陶艺家寄神宗美的作品惯用解构重组的手法,基本都是结合熏烧的方式来完成表现。在创作过程中,他把本来完整的作品故意打破,捕捉利用破坏过程中较好的偶然形状,把不理想的部分重新打破,如何将完整的作品解构为理想的大小和形状,是他创作时非常关键的第一步,然后将作品作熏烧处理,因每部分碎片被熏烧的效果不同,最后将它们重组在一起时,作品面貌焕然一新。
此外,陆斌老师的作品《化石2000 II》,孙叡的作品《负熵》《庇护所—二》《周而复始》,崔久霄的《重建的秩序》系列作品,张露的作品《痕迹系列》,琳达·克里夫(Linda Keleigh)的《瓶子》《球体》《盘子》等系列作品都是结合熏烧方式来表现的现代陶艺作品,有低温熏烧,也有高温熏烧,每一件作品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结语:
无论是熏烧的便利性还是其奇特曼妙的艺术性和偶然性,都令人跃跃欲试,吸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参与此烧制方式,包括很多高校的学生。鉴于目前人们审美的多元化和科技材料发展的多样化,对于熏烧技法和艺术效果取得更深更广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笔者深信,熏烧陶艺作品的创作无论从肌理、色彩、形式还是创作群体等方面将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 宽广。在新时代语境下,熏烧工艺将继续作为一种自然美、朴素美的符号丰富着现代陶艺的表现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