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贵州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2022-03-30田牛

炎黄地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贵阳市贵阳贵州

田牛

受历史、地理、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贵州社会生产力远远落后于富裕的沿海和中原地区,社会发展水平低于东部省份,甚至与西南地区的四川也有差距。清末,受洋务运动影响,随着一批官办工厂的兴建,贵州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社会发展开始近代化,但这种发展主要集中在贵阳为主的城市,发展相对缓慢。抗战前的长期军阀统治,国民政府对贵州的控制和管理比较薄弱。随着抗战推进,贵州的大后方战略地位不断凸显,稳定与发展成为治理贵州的重点。随着国民政府的迁黔,大量的人口对贵州的社会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贵州已成为全国抗战的大后方。聚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了中央的重点支持和建设。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这一时期成为贵州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贵州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时贵州的人口迁移

迁黔移民的基本情况: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战争造成数千万中国同胞死伤,无数房屋、厂矿在烈焰中被毁。战争造成的间接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敌占区人民为了躲避日军战火,被迫带着妻儿离开家乡,迁往后方和安全地带,形成了巨大的难民潮。它的数量、规模和时长在世界近代史上都是罕见的。大部分离开家乡的人流亡到西部各省,形成了从抗日战争开始的人口迁移。迁徙方向由东部、中原向西南各省,在短期内成为我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大量难民的流入,使贵州人口发生剧烈变化,影响了贵州社会的方方面面。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同年11月20日发布了《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敌占区的国民党党政军队领导人、机关单位、工矿、文教组织、学校和难民纷纷西迁。据统计,当时中国总人口为4亿,流动人口达5000万。1937年底至1940年底,仅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协助下,就有448家工矿企业迁往贵州。抗日战争前,全国共有高校108所,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中部城市,贵州一所也没有。抗日战争期间,106所高等院校被迫搬迁,中西部地区一度成为高等院校的聚集地。先后有56所高校迁往西南,其中迁入贵州的高校有10所。

在抗日战争期间,大量的饥荒也使当地人民无法生存,迫使他们离开家园。据统计,从花园口决堤到1947年堵口,泛区豫皖苏3省共有3911354人被迫漂流異乡,占原有人口总数的1/5强,其中河南1172639人;安徽2536315人;江苏220240人。这些难民部分逃往西南各省份。据统计,1938年初贵阳人口约12万人,随着武汉沦陷和广州失守,内迁至贵州的人口激增,贵阳人口迅速超过28万人,贵州的地位凸显出来,成为国人避难的大后方,“天下太平,贵州似乎微不足道,而在多事之秋,它的战略地位便被抬升起来。”大量的难民涌向贵州使人口迅速增长起来,受限于社会动荡不安加上难民流动频繁,无法进行统计,难以确定准确的数据,但是从表1中可看出当时贵州省会贵阳人口的增长,到1945年贵阳城市人口增加到了284504人,与1941年相比,4年间增长了近10万人。

表1 抗战初期贵阳人口数据表

年度 户数 人口

1936年 27535 147421

1938年 33414 176053

1940年 32005 166272

1941年 33798 185896

1942年 41217 213270

1943年 43987 249721

1944年 49355 280956

1945年 48424 284504

资料来源:贵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民国贵阳经济》,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94页。

表1所列数字,可以看到1936—1945年贵阳人口由14万人发展到28万人,净增14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55万人。随着迁黔人口的不断增长,贵阳城区范围不断扩展,并于1941年正式建市。贵州其他县城的城市化建设和发展则远不及贵阳,战时贵州的城市建设呈现出贵阳一家独大的不平衡状态。贵州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贵阳、遵义、都匀等地,由于战时大量人口迁黔,战时贵阳人口最高时达到28.45万人;遵义排名第二。据记载,1935年遵义城区人口57900人,仅次于贵阳。1943年人口达到66485人,1945年城区人口增至88318人;都匀排在第三位,战时人口最高值约9万人。这三个城市人口规模约占当时贵州城市人口总数的58.5%,而贵州其他城市人口规模仅数千人,贵州城市发展体系不平衡性较强,从而也制约着贵州城市化的整体进程。

表2  调查难民职业表(1938年6月)

职业 人数

商人 263

农民 151

工人 91

师资 31

公务员 42

警察 20

自由职业 11

学生 59

资料来源: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116全宗274卷。

从表2可以看出,抗战时期移居贵州的移民,不仅是流离失所的下层民众,还有许多富裕家庭和知识分子也参与了移民。这一时期进入贵州的人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富有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二是政治上活跃的人或同情国家政府的人,三是爱国主义者和不愿被日本人压迫的人民。其中,商人、医生、工程师、教师和工人占大多数。从贵州搬迁人口的社会构成来看,他们多为政治家、公务员、企业家、知识分子、军人和技术工人。据统计,1938年,文教界占55%,党政及国营事业占21%,商人占16%,工人占6%以及农民占2%。据1940年国家政府统计,在后方的339个单位中,有知识分子7746人,熟练工人上万人。抗日战争时期,贵州工厂95%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来自外省。在237名工程师中,只有31名来自贵州,不到总数的12%。贵州企业公司所属贵州玻璃厂的厂长、工程技术人员均来自湖南。迁黔人口中大都是青壮年,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术,这些人同时又是城市消费人口,不少还是有文化和技术的知识分子,他们共同促进了贵州商业的繁荣和城市市政建设。贵州不少城市开始修整道路,改进交通设施,发展电力和通讯,兴建公园、商场、会场等公共建筑,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贵州社会变迁的契机。

迁黔移民的影响:首先,抗日战争爆發后内地大量避难同胞引入了先进的工业设备和技术水平,为原本封闭的贵州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一定程度促进贵州近代化工业的发展。据统计,仅贵阳一地迁入的工厂超过一百家。新增的工业包括了卷烟工业、印刷业、橡胶业、机器工业、棉纺织业、电池业、制糖业、面粉业、采矿业、冶铁业等,并且都得到迅速发展。人口的膨胀导致消费需求大增长,增加了物资交流,商业活动日渐活跃,外来商业企业也给贵州带来了新气象。商业的繁荣首先表现在商号的增加和资本的扩大。在这期间,贵阳市有开业的商业行号,1937年为1420户,资本总额为180万元;1942年增至3894户,7999.53万元;1943年又增至4329户,10614.14万元。其次,随着大量人口向贵州迁移,大批抗日救亡团体迁入贵州或在贵州建立起来,涉及文艺界、科技界。这些社团的成立大大加强了贵州的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力量,特别是宣传抗战、团结、进步的大批报刊和著名爱国人士齐聚贵州,为当时的抗日救国运动呐喊。这些行动不仅丰富了贵州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方式方法,提高了当地群众的觉悟,增强了后方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历史责任感,壮大了抗日救亡队伍,并使整个贵州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各种抗日活动如募捐活动、为前线战士写信、到前线慰问抗战战士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抗战时期贵州人口变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社会问题。如消费品供应短缺、住房紧张、贫富悬殊、治安混乱、失业增多等。然而,这些负面影响是暂时的和次要的。抗战时期贵州人口的变化对贵州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具有历史意义。

战时贵州的城市建设

抗战时期大规模的内陆移民,为贵州注入了城市现代化的元素,使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后方,提高了现代社会生产力和精神文明水平,贵州城市最终完成了城市现代化。伴随人口迁移,贵阳人口迅速增加到40多万,城市住房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1938年,贵州省建设厅编制了《贵阳市新建住宅小区规划》,由于新住宅北高南低,面临南明河畔,于是把它称为南明新住宅区,简称南明区。这是最早见于文字的南明区。1938年报送省主席毛光祥的报告标题即为《南明区(新住宅区)计划》和《贵阳市政工程处南明区道路工程分期施工图》。这个项目到1941年初现雏形,区内修建道路20条,广场3个,中心公园1个,派出所邮局等公建一应俱全。住宅区以西式洋房为主,有不少别墅,可谓冠盖云集。1940年拟定了《贵阳市政府组织规则草案》。1941年贵州省政府通过《贵阳市政府组织规章草案》,报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于7月1日正式成立贵阳市政府,何辑五为首任市长。9月,贵阳市政府做了贵阳历史上第一个城市规划《贵阳市城市规划》,该规划将贵阳市作为整体科学规划。贵阳市城市功能区和市政基础设施均已初步规划,形成以城区为中心,明确区分工业区、教育区和居住区。平整土地,建设新村,形成卫星城,拓宽市政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拆除狭窄的巷道,将居民区中心大片开辟成广场,以园林为绿化,把贵阳建设成美丽宁静的省份,文化中心的消费城市。不幸的是,1939年2月4日,日本军方派出飞机轰炸贵阳城区,大十字一带遭到严重破坏,极大地破坏了贵阳城市建设。由于当时的房屋多为可燃木结构或砖木结构房屋,敌机轰炸后,正新街、金井街、中华路等地到处都是爆炸,伴随火势蔓延,很多民房以及商铺被夷为平地。“二·四”轰炸后,政府着手开始修复工作,重建被炸毁房屋,拓宽市政道路,先后修建了福德街(现改为护国路)、正新街、龙井街、公园路、勇烈路、省府西路和黔灵东路等30余条道路,全长大约3181米。1941年4月,按照9米宽的道路标准修建了中华路和中山路。7月,贵阳撤县设市,根据《贵阳市道路系统计划》将市政道路分为3米至21米八个等级,按照这个标准分两期修建市区主干道和次支路。1941年下半年至1942年底为第一期修路工程,修建完成司法路、成都路、都市路、民族路、福建路、南通路、三民路、飞山街、兴隆街、箭道街、通衢街、福德街、湖北街、打铁街、仓后街、万宝街、崔家坡、独狮子、颜家巷、王家巷、花家巷、状元巷、毓秀里、水磨河、新市场贯珠桥等29条市政道路工程,全长4451米。第二期从1943年至1945年,修建改造了光复路、龙泉路、公园路、乐群路、山西路、东岳路、文明路、会文路、博爱路、灵光路、和平路、红石街、省府东街、中街、棉花街、悦来巷、永乐里、茴香坡等34条市政道路,全长9068米,1946年至1949年又修建了合群路、公园南路、贵惠路、太平路、富水中路、富水南路等道路,全长6700米。同时,为便于空袭的疏散,贵阳市政府启动了贵阳城墙的拆除工程,以增加出城通道。考虑战时需要,一些仍具有军用价值的城墙不拆。同时,把拆下来的墙石作为建材标价卖出,城墙拆除后的土地也出售。当时,城墙石的售价是这样定的:整块石头的价格是国民政府“法定货币”每立方米50元。估计行情很好,很快就会涨到100元;毛坯石每立方米由25元增加到50元。1942年,相继成立“市政府拆除贵阳城垣委员会”和“拆城工程事务所”。按照工程计划,整个贵阳城墙1944年9月拆完,后又延期至1945年9月。但由于随后发生的“黔南事变”,日军进入贵州独山,拆墙委员会等机构疏散,拆除城墙计划不得已终止。

总的来说,民国时期,贵州的城市建设在抗日战争阶段达到了鼎盛。市政道路和各类建筑的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二·四”爆炸事件后,贵阳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重建被战火肆虐的家园。不仅恢复了原有房屋,还新建了新城住宅区,完善了市政建设等配套设施,让贵阳城市建设焕发生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对贵州建设财政支持较少,得益于广大贵州人民的默默奉献,创造了抗战时期贵州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辉煌成就。同时,贵州交通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各种战略物资的调配和运输,积极支援中华民族抗战,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战时贵州城市近代化的原因

抗战时期的贵州城市建设在这一阶段达到了顶峰。当东部、中部等较发达地区的城市被肆虐的战争摧毁时,贵州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主要原因如下:

一方面,时代背景为贵州城市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战争爆发后由于国民政府的抗战不利,华北、华东和华中的大部分地区相继被占领,国民政府被迫进入重庆,贵州也成为大后方之一。大批沿海大中城市事業单位、学校、工厂、企业相继迁入大后方。贵州西接云南、缅甸和印度,南接广西和越南,北接重庆,东接长沙,国际盟国支援的一切军事物资都需要通过贵州运输或转运出去,成为支持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根据地。贵州战前的运输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为此,必须加强贵州的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建设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正如交通部在制定战时运输计划时所说:“公路建设之功用,或则替代铁路,或则辅助铁路。吾后方各省面积广大,地势错综,赶筑铁路,非旦夕可成,不得不从速完成公路,以代铁路之功用。”可见,抗战时期的需求和影响,为当时贵州的城市建设创造了客观条件。

另一方面,当时贵州的工业基础已经为城市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主观条件。伴随华北和华东地区战争的蔓延,沿海和长江沿岸的企业不断向大后方转移。大批爱国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纷纷进入贵州,带来了更多先进的工业设备、科技和管理经验。除了企业内迁,高校搬迁也为贵州引进和培养了不少技术人才。抗日战争爆发后,外省学校迁往贵州,战时学校的建立,使贵州的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湘雅医学院、浙江大学、之江大学的迁入,贵阳师范学院、贵阳医学院、贵州大学的先后成立,填补了贵州没有高等教育的局面。城市各方面的发展有效促进了贵州的近代化进程。例如,浙江大学设立了土木工程系、建筑系等与城市建设相关的工程技术专业,为贵州培养了大量城市规划设计专业技术人才。又如,搬到贵州的高校还有国家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该学院由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领导。贵州大学也设立了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这些都为贵州城市近代化提供了人才技术保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努力下,贵州城市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贵州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抗日时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大后方的建设中,贵州人民切身体会到了工业化对抗日的重要性。在抗日救国爱国热情的激励下,为了抵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尽快把侵略者赶出国门,贵州广大人民为西南大后方的建设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基金项目: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CXLL21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猜你喜欢

贵阳市贵阳贵州
夕阳下的鸟影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山西老年大学到贵阳市开展校际交流
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