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率先现代化的进程测度与实证分析
2022-03-30刘兴远
刘兴远
一、引言与相关文献评述
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三角成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赋予长三角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棋局中当好探路者、排头兵的重大使命。推动长三角率先实现现代化,既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和引领。现代化指标体系作为测度现代化具体行为和过程的有力工具,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因此,如何根据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时代特征,确定现代化的衡量标准和评价指标,将抽象的现代化概念具象化,用以准确刻画现代化图景、量化评判现代化进程、引导促进现代化实践,值得深入研究。
自20世纪中期以来,各式各样的现代化指标体系不断涌现。国际上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1960年在日本箱根举行的现代化研讨会上,提出了现代化的8项评价标准,即箱根模型;1966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布莱克教授提出用10项指标,揭示“前现代化社会”向“高度现代化社会”转变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即布莱克标准;1970年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教授提出了包括人均GDP在内的10个评价指标和标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人类发展指数;世界银行每年按人均GNI把各国和地区按发展水平分成低收入经济体、中等偏下收入经济体、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和高收入经济体四组。上述研究,一方面表明国际上尚缺乏统一的现代化衡量标准和表征参数,另一方面囿于时代和区域限制,这些指标或者表述比较笼统,或者标准偏低,用其衡量现代化进程会产生“失真”和“高估”现象。尽管如此,国际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分析逻辑仍然具有参考价值,所提出的一些指标仍可作为当今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
进入21世纪,国内一些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分别从国家和区域层面上对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2000年,国家计委提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指标体系,由三大类15项指标组成。2001年,中科院设计出由总体层、表征集合层、水平指数层、基础要素层四层叠加的现代化评价体系,并分析了各省份现代化进程。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将现代化进程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构建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何传启提出世界现代化研究对象与评价体系的复合矩阵,构建了由100个指标、涉及现代化6个领域、15个主题、35个亚主题以及行为、结构、制度、观念和副作用五个维度组成的世界现代化指标体系。这些林林总总的研究各具特色,较好地反映了现代化特征,但部分体系存在指标数量过多、应用难度大等问题。
国内外已有诸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为构建长三角区域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一是指标体系构建必须体现综合性和系统性。现代化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环境、人的全面发展等内容的复杂系统与有机整体,现代化指标体系应全方位反映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多元目标。二是指标体系构建必须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蕴含着国情实际的特殊性,现代化指标体系应兼顾共性和个性,从而增强其国际和国内的通用性。三是指标体系构建必须体现时代性和发展性。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现代化指标体系应以发展的眼光把握评价指标及标准值。四是指标体系构建必须体现可行性和关键性。现代化指标体系要简明扼要、科学实用,抓住核心变量、突出重点指标、凸显区域特色,为找准现代化建设的主攻方向提供量化依据。
二、长三角率先现代化目标愿景与评价体系
长三角率先实现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现代化的理论基础、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依据新时代“两步走”发展战略和长三角率先现代化目标,契合世界现代化规律、中国式现代化特点、鲜明区域特色,所设计的能够对长三角现代化发展形态进行具体化、层次化统计描述的一系列指标集合。
1.总体目标与衡量标准
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长三角三省一市都提出了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详见表1)。综合来看,长三角区域率先实现现代化总体目标可概括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叠加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共进,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实现质的飞跃,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新发展理念,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到2035年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偏上水平,在全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长三角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衡量标准,以中央部署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为根本遵循,以国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为基本要求,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偏上水平为重要“参照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坐标系中,长三角既要打造代表國家水平、引领未来方向的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又要经过努力达到符合国际水平的现代化。2020年,长三角人均GDP按当年汇率折算为1.51万美元,以4.7%的年均增速(即翻一番)推算,2035年人均GDP可达3万美元,相当于目前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68%。由此,可将人均GDP3万美元视为中等发达国家偏上水平,并作为衡量长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准。
2.体系框架与主要特点
在深刻理解现代化基本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公认性、可获得性等原则,经过系统分析和反复筛选,初步构建由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治理现代化六个大类组成的长三角率先实现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共设置36个具体指标(详见表2)。
构建的长三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目标导向上体现“引领引导”,全面反映现代产业体系、协调发展体系、民生保障体系等现代化建设,目标值参照韩国、以色列等现代化国家的中高端水平确定。二是在指标选取上体现“新优特征”,着眼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选取反映现代化建设新任务、新要求和新动力的指标,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碳达峰水平等。三是在反映成果上体现“可获可感”,落实“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要求,让现代化目标看得见、摸得着。四是在具体评价上体现“可测可评”,指标体系中包含国际通用指标19个、中国特点和区域特色指标17个,指标含义明确、口径清晰,大部分指标数据易于采集。
3.指标处理和评价方法
指标赋权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采用相对标准化法。长三角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即先将各单项指标的相对化值与相应的权数相乘,然后加总得到综合度量值。
三、长三角率先现代化进程测度与典型事实
运用上述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收集整理长三角相应统计指标数据,对长三角现代化实现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国内外先进水平进行比较,以总结长三角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特色与优势、诊断其不足与短板。
1.总体评价
评价结果显示,2020年长三角区域基本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为76.9%(详见表3),也即从整体上看,长三角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途上走了3/4稍多一些的路程。三省一市中,上海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最高,为82.5%;江苏和浙江实现程度在伯仲之间,分别为76.0%和78.2%;安徽最低,为66.2%。综合评析,长三角地区开展现代化建设先行实践,呈现出上海龙头高高引领、江浙两翼开合奋进、安徽强势发力的态势,初步形成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区域特点的现代化发展形态,但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诸多“成长中的烦恼”亟待化解。
2.主要特点
一是从经济现代化的维度观察,长三角地区综合实力雄厚,经济发展向创新引领加速、质量全面提升转变。长三角以占全国3.7%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16.7%的人口,贡献了24.1%的经济总量。2020年长三角地区实现生产总值24.5万亿元,按当年人民币平均汇率折算为3.55万亿美元,相当于德国经济总量的93.2%;人均GDP10.42万元,折合为1.51万美元,超过世界银行2019年划分的高收入经济体标准线12536美元及以上的水平。区域科技创新优势明显,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20年研发支出强度达2.9%。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4%。
二是从城乡现代化的维度观察,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区域发展向功能互补、深度融合转变。2020年末长三角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0.9%,高于全国63.9%的平均水平。2020年全国23个GDP超万亿城市中,长三角区域有8个,上海以3.9万亿元稳居第一,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合肥、南通跻身万亿俱乐部。城乡基础设施基本联通,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在加快成形。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超前布局,建成5G基站占全国总量的1/4多。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开通上线,全部41个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推出交通“一卡通”。
三是从人的现代化的维度观察,长三角地区百姓生活富足,民生发展向加快品质提升、促进共同富裕转变。2020年沪苏浙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2232元、43390元和52397元,高于全国32189元的平均水平,居各省市区第1、第3和第5位;安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03元,居第13位。共富程度相对较高,2020年沪苏浙皖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2.19、2.19、1.96和2.37,均低于全国的2.56。2020年,沪苏浙皖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6.4%、27.7%、28.5%和33.5%,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已达到富裕水准。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供给不断向高水平迈进。
四是从文化现代化的维度观察,长三角地区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建设向价值引领、为现代化凝魂聚气转变。长三角利用历史沉淀深厚、文化资源富集、地缘人文相近的独特优势,共同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上海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江苏叫响“水韵江苏”文化品牌,浙江创造“互联网+文化”模式,安徽展示“创意安徽”,不断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长三角目前拥有48个全国文明城市(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密度最高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2020年,长三角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以上。
五是从生态现代化的维度观察,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态文明建设向绿色动能集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转变。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创21世纪以来最好水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开创美丽中国典范,全国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较为密集。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1.4%。333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三及以上比例达91.3%。绿色转型取得成效,2020年长三角單位GDP能耗降至0.4吨标煤/万元以下。
六是从治理现代化的维度观察,长三角地区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治理向提高效能、推动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转变。长三角地区“放管服”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江苏的“不见面审批”、上海的“一网通办”等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基层和社区活力进一步释放,“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等形成经验做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长三角地区是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2020年公众安全感达98.6%。
3.面临挑战
——现代化整体水平存在差距。2020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5位,人均水平则列70位以后,人均GDP仅为美国的23.8%、德国的33.0%、日本的37.7%、韩国的47.9%。经济密度远不如世界先进城市群,2020年长三角经济总量和人口分别接近全国的1/4和1/6,而区域面积与之相仿的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和北美五大湖城市群,2010年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就已达到全美的1/2和1/3强。2020年长三角研发投入强度不到3%,比以色列的4.8%、韩国的4.6%、日本和德国的3.2%尚有差距。2017年美国、日本、英国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7.4、11.7和10.5微克/立方米,远低于长三角35微克/立方米的水平。
——创新发展能力仍然滞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缺核少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升级缺乏生产性服务业的强有力支撑,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完整性、独立性有待提高。2019年长三角规模以上工业中,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研发活动,2/3的企业没有研发机构。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赖进口,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瓶颈凸显,产业大量环节处于微笑价值曲线的底端,附加值偏低。世界级领军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缺乏,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显示,中国大陆(含港澳)共有135家公司上榜,其中长三角三省一市仅有23家。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较为明显,2019年江苏与上海、浙江、安徽制造業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别高达0.82、0.91和0.88。
——区域发展差异问题突出。一是省际现代化水平不平衡。2020年三省一市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高低相差16.3个百分点,安徽低于长三角平均实现程度10.7个百分点。2020年人均GDP上海为15.6万元、江苏12.1万元、浙江10.1万元,而安徽只有6.3万元。二是省际现代化领域发展不平衡。三省一市经济现代化实现程度高低相差28.7个百分点,人的现代化相差19.7个百分点,经济和人的现代化领域不平衡是长三角发展差距较大的主要诱致因素。三是不同城市间现代化水平不平衡。2020年,苏浙皖三省人均生产总值差异系数分别达0.282、0.267和0.366。41个城市中,人均GDP最高的无锡市达16.59万元,最低的阜阳市仅3.44万元。根据钱纳里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分析,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等18个城市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其余城市还处于工业化的中高级阶段,尤其是苏北、浙西南、皖北和皖西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四、结语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第一,长三角区域现代化既具有世界现代化的普遍特征,更有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偏上水平为基准线设置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区域现代化量化评价指标,可以作为推动长三角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工作指引和检验实践成效的重要标准。第二,长三角区域现代化建设已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治理现代化成果丰硕,多领域、多维度、全方位的区域现代化图景清晰可见。长三角区域现代化充分展现了国家现代化的地域风格,到2035年率先如期基本实现现代化,将为国家现代化提供具体的实践经验和战略路径。第三,长三角区域现代化已到了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局部地区突破向全域综合水平提升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未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复杂多变,长三角地区自身的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推进全域现代化进程仍面临多重挑战。
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历史发展过程,涵盖范围广、涉及内容多。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范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新形态的标志性窗口,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打造高水平全域现代化。通过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促进更深层次一体化,提升长三角现代化的能级和水平。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统一,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比较优势,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要素优化配置,突破一城一地内生性自我发展的传统路径依赖,释放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立足全方位融入、全领域融合、全区域融通,共建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
2.抓住“扬优势”和“补短板”两个变量,实现系统有机的全面现代化。既要放大现有优势条件,又要补齐短板。一是补齐科技创新短板,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核心,攻克一批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二是补齐区域发展短板,构建长三角中心区与皖北、皖西、苏北、浙西南等地区新型合作机制。三是补齐社会治理短板,完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四是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携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聚焦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两个重点,构筑共建共享的幸福样板区。推进人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等的现代化转型,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作用,全面提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推动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坚持共同富裕这一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在更大程度上实现长三角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同城待遇”。
4.率先基本实现“新四化”,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典范。持续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协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数字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城镇化质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率先建设创新驱动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5.统筹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拓展现代化建设新路径。长三角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连接点和融入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要凭借这一优势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推动国内国际两个循环相互促进,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通过改革,打造法制化、国际化和便利化的投资基础和营商环境,建设长三角改革开放新高地。
(作者系江苏省统计局一级巡视员)
责任编辑:张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