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思考
2022-03-30吴改选
吴改选
摘要 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与交通运输建设结合发展的具体表现,在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结构转型升级、降低交通运输耗能、减少交通运输污染、促进交通运输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从构建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现实需求出发,结合当前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对其构建战略进行了探讨,明确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可从结构优化、管理提升、政策完善、资源技术强化、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入手落实相关措施,以保证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从而加快综合交通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低碳;环境保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12;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949(2022)05-0184-03
0 引言
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本质在于通过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等统筹规划、部署、管控,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有效衔接,形成完善且科学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在提高交通运输能力的同时,降低交通运输能耗与污染,实现交通运输“三高三低”(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发展。基于近些年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运输行业已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面对新时代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加快交通运输行业转型至关重要。而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作为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重点,需要在科学的战略规划中获得科学、稳定、有效发展。
1 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现实需求
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是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到交通运输事业中的具体表现,是实现交通运输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是一项复杂、综合、长期工程,因此需要在对其构建需求全面掌握的前提下制定战略规划,以保证构建工作科学、有效、规范开展。基于经验归纳与总结,可将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现实需求归纳为外部发展需求与内部发展需求两方面,具体如下:
1.1 外部发展需求
纵观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现状(见表1),可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整体呈增长式发展(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同比下降),铁路、公路、机场、管道干线建设全面加强,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1]。随着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交通运输项目建设规模的不斷扩大,交通运输能耗与环保问题日渐凸显。据相关研究表示,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量高达我国碳排放总量的25%,噪声污染高达城市噪声污染的80%,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垃圾资源利用率不足6%。可见交通运输行业要想在新时代中获得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之路,需要高度重视自身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发展相关政策方针、制度标准、规范要求等,明确表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低碳发展能力;将生态环境保护贯彻落实到各领域各行业中,持续深化能耗重点行业、污染重点行业的节能与环保;注重运输资源整合利用,推进绿色物流发展等[2]。可见,构建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新时代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客观要求。
1.2 内部发展需求
基于交通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如何提高交通运输项目市场竞争力,保证交通运输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运营者以及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发展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运输服务优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对接,利于交通运输企业绿色运输工具、绿色运输技术、绿色运输服务项目的研发,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在构建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过程中,促进了交通运输相关企事业单位沟通,包括交通运输工程设计企业、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企业、交通运输工程养护企业、土地资源管理单位、交通运输物流企业、交通运输绿色技术研发企业、地方旅游企业等。在各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下,交通运输服务新机制、新环境、新文化、新模式等得以有效生成,利于交通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3]。
2 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主要问题
在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全面、准确掌握其构建问题,从而根据问题制定优化措施,以最大限度规避或降低问题影响,让构建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纵观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表现为交通运输方式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发展不均衡。就交通运输方式而言,公路运输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多数地区已经出现公路建设过饱和现象,但铁路、港口、航空建设明显不足,不仅增加公路运输负担,也影响公路、铁路、水路等运输衔接,降低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制约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运输区域发展方面,2020年我国水路货运量已经达到76.2亿t,占全部货运量的16.4%,但多集中在苏浙地区,江苏、浙江两省内河航运货物量所占比重,高达我国内河航运货物量的60.8%;2019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超过13.9万km,但仅内蒙古就占1.3万km,各省份铁路运营里程分布差异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增添了难度。
2.2 交通运输功能规划不明确
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交通运输资源整合与统筹管理,这就需要准确、全面掌握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情况,了解区域物流需求,从而对各种运输方式客货运功能进行明确划分,以保证客货运流通的通畅性、规范性、有序性、安全性。目前,多数地区并未对交通运输功能进行科学、明确规划,导致客货运输衔接不畅,部分运输处于饱和或闲置状态,降低交通运输资源利用率,增加交通运输安全风险,制约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提升。
2.3 相应发展机制建设不完善
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较高要求,综合交通运输项目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均需要体现节能、环保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交通运输项目建设与管理成本增加。而在缺乏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相应扶持、激励等机制的情况下,交通运输项目投资者、运营者为保障自身利益很难严格按照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要求开展各项工作。目前,关于循环经济建设、低碳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支持与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了方便,但并未针对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制定具体优惠与支持政策,加之社会公众对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缺乏认知,导致社会投资者对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项目缺乏兴趣,参与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从而制约了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使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多停留在理念上。
2.4 资源与技术支撑能力不足
构建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离不开资源与技术支撑。从目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现状来看,普遍存在资源利用率低下、综合交通运输技术体系不完善、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技术设计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强资源整合配置;加强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相关设计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管理人才队伍、科研人才队伍等建设;加强低碳运输、绿色运输相关材料、设备、工具、技术研发;加强低碳、绿色运输技术引用标准编制等,为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与技术支撑。
2.5 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不完善
低碳综合交通运输评价指标体系在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投资建设者能够更好评估低碳交通、绿色交通建设方案,能够准确了解综合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能够明确综合交通运输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发展的综合效能,从而做出投资决策。其次,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政府能够更为准确、全面了解交通运输企业绿色发展情况,对交通运输企业进行有效监督与管控。此外,通过评价指标体系,交通运输企业能够对低碳发展项目、创新发展项目等进行科学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项目调整,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目前,虽然多数地区在发展低碳综合交通运输时进行了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但多数评价指标体系架构过于简短,评价技术导则缺失。加之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综合、复杂工程,且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较高要求,因此所构建低碳综合交通运输评价指标体系已具备一定特色。
3 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
根据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要求,结合构建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现状问题,建议遵循因地制宜、全面统筹、多方发展、协同并进原则,能够从结构、政策、技术、管理、体系等多方面进行战略规划,落实优化与改进措施。
3.1 以结构优化,加快转变速度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交通运输方式不同所产生的能耗与污染也不同,这就需要在构建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时,抓住交通运输结构转型升级机遇,做好综合运输结构调整与转变工作,实现以最优运输方式获取最大运输效益与生态效益。在此过程中,一要加大低碳型交通运输方式建设力度,提高低碳型交通运输工具利用率;二要根据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情况,结合客货运需求,适当增加水路运输,充分发挥其在能耗节约、单次运输量大等方面的优势;三要根据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以及居民出行需求,针对性发展公共交通,通过城市交通结构转变,降低交通运输能耗与污染;四要促进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通过交通运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工程衔接、标准统一等方式方法,形成“公路-铁路”“公路-航空”“铁路-水路”“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衔接模式,实现运输方式之间优势互补,提高区域内部运输资源利用率。
3.2 以管理提升,提高管控能力
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不仅需要在结构上优化,也需要在管理上强化。例如,在全面了解客货运需求的基础上,做好运输组织管理工作,能够合理配备车型,在不超载、少空载的情况下实现直达运输。加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管理力度,优化客货运输流程,统一物流装卸标准,协调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方式,从而减少换乘、换装、空乘、空装等概率,实现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围绕车辆通行管理、停车管理、交通售票管理、交通指挥调度管理等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管理平台,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共享水平,能够更好服务政府管理部门根据路面信息、气象信息、客流信息进行指挥调度,能够更好服务交通运输运营企业根据交通运输需求制定运营规划,能够更好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保证其出行通畅、安全[4]。
4 结论
将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到交通運输行业转型升级中,推进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绿色化、创新化、低碳化发展,是新时代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客观需求与必然趋势。为满足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要求,促进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作用的积极发挥,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明确认知当前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以国家与行业要求为指导,从结构优化、资源强化、技术创新、政策完善、管理提升、评价标准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制定战略规划,落实构建优化措施,切实推进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进程,实现交通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李.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应急保障工作现实问题及措施[J]. 中国水运, 2020(7): 146-148.
[2]何寿奎. 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动力机制及路径[J]. 企业经济, 2020, 39(1): 5-11+2.
[3]杨琳华. 浅析太仓市发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商论, 2019(23): 16-17.
[4]侯常明, 郭玉涛. 低碳交通运输的综合评价指标构建及应用[J]. 低碳世界, 2018(8): 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