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小组用于糖尿病护理效果及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2022-03-30郑美斯
郑美斯
摘要:目的:针对糖尿病护理小组用于糖尿病护理效果及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护理效果以及患者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小组的建立,能够有效强化糖尿病护理效果,建议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效果;依从性;慢性疾病;血糖
对于糖尿病来说,其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想要有效治愈,是非常困难的,患者需要通过长期治疗,并进行血糖的有效控制。然而正是由于该疾病治疗具备的长期性特征,使得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丧失信心,从而依从性也变得越来越差。部分患者不仅不能够按时服药,更有甚者会私自停药,由此导致血糖控制效果急剧下滑,同时对患者自身也会产生诸多危害,促使多种并发症的出现。为此,需要重点针对此类问题,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文章主要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用于糖尿病护理效果及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对比显示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需要对患者进行疾病宣教,促使患者从根本上认识和明确该疾病的严重性,并能够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减少因对疾病的未知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并且对其血脂情况也需要进行日常监测,促使患者及其家属学会血糖测量的正确方法,指导患者按時服药,在用药前,对患者进行用药宣教,促使患者认识相关药物,并认知其副作用和服药的相关注意事项。
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糖尿病护理小组,小组的建立,具体需要有科主任的参与,并且有一名护士长,其余成员为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小组总人数需要保持在大约8-10人左右。患者入院后,小组成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全面调查和详细了解,从而根据相关有效信息,进行相关护理方案的科学制定和合理完善。具体来说,小组成员需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并且能够有充足的护理服务精神,对待患者,秉承着亲切、和蔼的态度,语气尽量轻柔且温和,促使患者逐渐放松身心,实现配合度的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作为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使患者从根本上认识该疾病,并对其实际的发病原因以及具体的治疗手段等内容进行充分理解。此外,更需要通过座谈会以及宣传手册的发放等形式,促使患者家属对该疾病也能够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并且明白该疾病的严重性,从而实时监督患者,防止患者出现不健康行为,促使患者远离高糖食物。正所谓并从口入,所以需要不断提高患者饮食干预力度,降低患者糖类摄入量,给予患者适当的蛋白补充,以此帮助其控制血糖水平。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护理效果。(2)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进行t、x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见表2。
2.2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
实验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见表3。
3.讨论
糖尿病患者在目前临床研究中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作为慢性疾病,需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及时阻断病情发展,对并发症进行预防。由于治疗具有长期性,患者的依从性会变得越来越差,由此导致诸多不健康行为的出现,而这些行为也将直接影响患者的血糖水平,导致血糖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严重后果。因此,需要从护理的角度出发,不断加强护理干预,建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结合患者的相关信息,经过整理、总结和分析,从而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和计划,其中,不仅需要患者做好健康运动,还要保持良好习惯,有规律的生活、饮食和锻炼。基于此种护理方式之下,不但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效果较好,而且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也能够得到明显提升,由此验证了该模式实施的价值和优势。
总而言之,糖尿病护理小组的建立,能够有效强化糖尿病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奇新. 采用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对其血糖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7):188.
[2] 闫燕,白枚,王敏,等. 多元化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在糖尿病微循环病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5):169-171.
[3] 庄桂菊. 对比糖尿病护理小组与常规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分析[J]. 糖尿病天地,2021,18(4):225.
[4] 赵陈娟.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22):328-329.
[5]徐秀梅,崔婷,张智超,等.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在全院高血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养生保健,2021,39(1):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