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运动中基于幼儿健康发展的多元评价实践
2022-03-30康丽
康丽
“绿色”在当今社会,受到工业等多个领域的重视,并基于绿色理念,不断创新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绿色”一直作为自然和活力的标志。对幼儿教育而言,“绿色”显然不单指代颜色,而是一种贴近自然、真实存在的状态。幼儿教育应以绿色为核心,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入手,体现幼儿教育过程中绿色运动对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并基于设计的活动,建立全面的评价,切实发挥绿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为幼儿园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而幼儿园应基于绿色实行绿色教育,引导幼儿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生动缩影;基于绿色运动的核心理念出发,探索教育的发展路径;基于活动开展,建立多元评价,进一步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结果,为幼儿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一、绿色运动概述
绿色运动主要指基于当前地球破坏行为而采取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团体活动。绿色运动最早于1971年提出,提出者为代维·麦格塔特,他强调应建立国际性环境保护组织,促进人与自然和平共处。1982年,意大利建立了绿色大学,相继推出了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课程,深受社会认可。而将绿色运动引入幼儿园中,能有效保持幼儿自然天性,尊重幼儿好动、好玩的性格特质,能满足当前幼儿兴趣爱好需求,能以幼儿实际情况出发,完成户外活动设计,实现对幼儿闪光点的发掘。同时,绿色运动高度关注幼儿精神世界,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其崇尚健康至上,经有效教育,可改善幼儿精神污染,为幼儿创造无压力学习情境,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另外,在绿色运动中集中体现了幼儿的欢乐,通过将游戏作为活动基础,可有效实现寓教于乐,经开放整合,能从大自然中寻找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在绿色运动中,幼儿成长生态平衡属于教育最高目标,要求教育应切实保障幼儿可持续发展,并做好自然与规范之间的关系处理,确保幼儿能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多元评价内容分析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评价方式中,教师往往是评价期间的绝对权威,幼儿并不具备评价的能力,而家长则只能在评价中做“局外人”。幼儿作为多元评价中的核心,可以将多元评价拓展为教师评价与家长参与评价等多种方式,必要时还能让幼儿相互之间在开展绿色运动的过程中相互进行评价并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让评价主体全面细化,能有效發挥多元化评价实践的价值。家长评价与教师评价有助于幼儿教育工作顺利进行,而幼儿自评与互评则能在娱乐中增加自我反思意识,因此评价主体多元化能助力幼儿实现健康发展。
(二)评价内容、方式多样化
绿色运动中的多元评价更加注重幼儿的运动态度,幼儿的评价内容往往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绿色运动并不是简单的运动模式,而是将运动环节与自然、绿色理念相结合的产物,幼儿在绿色运动中能逐渐加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绿色理念的认知。所以在开展多元评价实践时,要尽量从自然、绿色层面出发,以此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有价值的思想理念。例如,在有关绿色环保的运动活动中,可以通过自评让幼儿说出自己对绿色环保理念的认知,教师则可以在评价阶段为幼儿进行绿色理念的总结,加深每一名幼儿对绿色环保理念的认知。对幼儿群体而言,绿色运动只是娱乐活动的一种方式,只有将绿色运动与游戏相结合,才能激发幼儿对绿色运动的兴趣,而多元评价可以看作对绿色运动的总结,只有在评价中对幼儿进行适当的理念引导,才能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要注意,教师评价幼儿时应该注意不同个体相互之间的差异性,如果幼儿无法利用量化指标进行评价,就需要利用质性评价对幼儿进行鼓励,给予幼儿更好的评价体验,适当的鼓励评价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并从内心深处受到鼓舞与启发。
(三)评价过程动态化
幼儿多元评价实践并不只关注结果,对幼儿的成长过程同样非常重视,因此在多元评价阶段需要实现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幼儿在绿色运动中,对绿色理念的认知将会逐渐增长,因此教师要将幼儿的认知过程动态化,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并认可绿色理念的价值,动态化的评价过程有助于幼儿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并能保证幼儿在评价鼓励的过程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成长。
三、绿色运动对幼儿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一)意义
绿色运动对幼儿成长和发展有针对性的意义,有助于幼儿以健康、和谐发展为目标,接受教师的开放式绿色教育。教师积极将教育与绿色运动整合,能为幼儿提供绿色健康的精神环境,影响幼儿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同时,绿色运动能以生态为教育载体,为幼儿创建绿色生态教学环境,使幼儿从小感受到绿色教育的魅力。绿色教育作为引导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通过探究幼儿内心想法,为幼儿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保证幼儿能基于自然环境中实现主动发展,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在开展绿色运动的同时,与自然进一步接触,与同伴加强互动,对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
教学目标制定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幼儿园来说,科学设计教学目标更有助于促进幼儿成长和发展。开展绿色运动对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绿色理念,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并不断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与责任感,推动现代化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幼儿身心发展,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引导幼儿参与绿色运动,确保幼儿置身于绿色环境中,形成平衡的教育体系,并促使幼儿在家庭、幼儿园、户外形成综合性的教育环境,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此外,积极探索绿色教育有助于推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实现专业化成长,基于绿色运动,更有效地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并基于教育大胆地尝试和探索,从主动灌输教育的地位转变为与幼儿共同构建知识的合作者,使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学习,提高探究能力,促使幼儿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根据幼儿的年龄与心理特征,建立符合幼儿发展的绿色教育体系,并不断优化和改善,形成从幼儿园环境到幼儿行为的特色教学。绿色教育更倡导主体意识,意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突破传统幼儿教育的围墙。
四、基于幼儿成长的绿色运动以及多元评价实践
(一)绿色活动设计
1.户外废品利用。开展绿色运动可以從户外入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开展光影游戏、秋虫探秘等活动。在幼儿在户外玩耍时,幼儿园可以利用户外废品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材料,打造自然风景游戏区。教师应在活动中发挥作用,引导幼儿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幼儿生理与心理的需求,开展的运动都应建立在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上,不得盲目开展活动。活动应具有针对性,能给予幼儿进一步贴近大自然的机会。
例如,幼儿平时在幼儿园中会使用积木搭建房屋等结构,但是建造过程中,幼儿多是手边有什么样的积木就使用什么样的积木,导致幼儿建造过程中缺乏创新性,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感知,将这一过程具体化,帮助幼儿建立三维目标,并根据目标找到活动的切入点提高幼儿兴趣,带领幼儿对户外能找到的废品进行改造创新,搭建想要搭建的结构。这不但有利于对废品积极改造,更能从小培养幼儿的创新与环保意识。幼儿利用户外的土堆、石头、瓶瓶罐罐等进行创作,能根据自己的认知,分辨不同物体代表的形体,进行不同类型的搭建尝试。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以往幼儿园内幼儿搭建存在的创新性不足的难题,还能更好地提升幼儿实践能力,更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幼儿成长需求,能保障幼儿在发展中实现快乐成长,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寻找一些废旧的水瓶、纸壳等物品,并要求幼儿将自己找到的物品带回教室进行创作,提高对废旧材料的利用效率,并增强幼儿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在利用材料创造的过程中,幼儿能活跃思维,降低对户外运动的抵触心理,更愿意积极参与户外绿色活动,进一步认知生活中的美好,养成喜好户外活动和创新的好品格。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幼儿分组,共同创作作品,提高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幼儿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增强幼儿对绿色活动的喜爱程度。
2.户外探索。阳光、空气等都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幼儿园可以将课堂搬入树林里,搬入自然中,使户外资源成为大自然馈赠给幼儿最好的礼物。为了保证幼儿能基于绿色运动,在自然环境中更好地丰富自身的活动经历,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种植基地,感受植物的奥秘,并感受泥土和水流的自然氛围,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观察者要参与其中,赋予幼儿自主游戏的可能性,并密切观察幼儿的动作与活动体验,根据幼儿的行为开展启发式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与植树节等活动,满足幼儿对自然探索的本性,为幼儿开辟自然化的户外环境,带领幼儿实施绿色行动,开展种植一棵树的活动,带领全体幼儿与其家长共同种植树木,形成幼儿园户外场地的自然风景区,还可以基于树林、小溪边等地,发现大自然的资源,利用不起眼的素材,如干草、石头、树叶等进行创作,利用收集的素材装饰教室,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无尽的想象空间。
3.户外深度体验。以户外活动入手,幼儿园可以构建更全面的课程体系,通过利用户外资源,加强幼儿在户外的深度体验,通过室内与室外活动相结合,能为幼儿成长提供完整的成长环境。基于户外沙地,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跳远、抓人等各种活动,并将一些园内使用的材料和道具带到户外,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户外环境。在户外树林中,教师可以结合STEAM教育理念,构建绿色活动,引导幼儿活动的同时,提高幼儿的思维。幼儿对事物有好奇心,科学思维会被新奇事物调动,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生活现象,带领幼儿活动。例如,光影关系是基于光源产生,并通过物体反射产生了影子,可以说,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户外探索,基于光影关系创设小游戏,为幼儿分组,引导幼儿对光影进行探索。幼儿会惊奇地发现,在树后站立光线则无法照射在身上。教师观察幼儿行为后,开展踩影子游戏,引导幼儿学会隐藏自己的影子,并知晓光影的关系。这样基于游戏的同时,幼儿不但能掌握光影规律,还能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取生活中的常识,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空间。
(二)多元评价实践
经多元评价方式,可有效完成多元评价实践优化,同时,结合评价内容,能及时对本文组织各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反思,并完成活动调整,确保活动内容的完善性,使多元评价实践能更加符合幼儿实际需求,满足幼儿健康发展的条件。教师经过总结、反思,发现经本文各项多元评价实践活动后,幼儿运动能力存在明显提升,这一提升具有整体性。具体而言,虽然幼儿身体素质各不相同,但是经过开展绿色运动后,园内幼儿身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其运动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基于这一情况,在后续工作中,教师应进一步深化绿色运动在幼儿园中的应用,积极拓宽多元评价实践深度,实现对实践内容的有效完善,确保幼儿健康发展。具体改建意见如下:教师应清晰认识到幼儿在相同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在原有测评维度的基础上完成对维度的细化,使维度内容更加丰富,确保能实现对幼儿的精准评价。建立在有效测评维度的基础上,可精准了解绿色活动的完成情况,确保能使各项多元评价实践活动充分满足幼儿发展优先理念,合理区分能力不同的幼儿,为后续实践活动改进提供有效依据。同时,通过增加测评维度,能实现对幼儿更多能力的开发,使幼儿能实现与自然深度互动,并完成学习,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另外,多元评价使幼儿户外活动得到显著优化,可有效提升实践活动的均衡性、科学性。因此,教师在后续工作中应进一步推广多元评价实践,为幼儿提供更加开放的活动空间,可有效丰富幼儿活动经历,提升幼儿创造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引导幼儿绿色引动,挖掘教育优势,并通过自然和社会给予幼儿实践的机会,科学地选择活动素材,满足幼儿喜好开展运动教育,以绿色理论为导向激发幼儿的运动精神,通过教师创设教学活动,加强幼儿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使教师和幼儿都能在动态管理中获得成长,构建幼儿园绿色教育的观念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宋行军)